二人从上午谈到中午,又从中午谈到傍晚,相交甚欢,谈到最后,赵桓不禁生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他现在最缺的是什么,是准备扳倒郑居中,但缺少可以信任的人,而眼前的这个李纲,不但有惊世之才,底子也非常干净,绝对不是郑居中的人,此人岂不就是老天爷送给自己的礼物吗?
赵桓当即决定,要将李纲彻底收为己用,就这样,当李纲说完了他的救国之策后,赵桓一面装得非常赞同,一面却又面色黯淡的直叹气。
李纲见状不由非常奇怪,这位太子爷刚刚还那么高兴,怎么突然又这个德行了?便问赵桓,“太子,您怎么了?”
赵桓唉声叹气的说,“唉,还能怎么了,你所说的我都赞同,也十分想实施,但现在却不是我说了算,郑居中与郑家把揽朝政,实际上已经架空了我,而他之所以会赞同我的计划,也是以我将前线大军的主帅位子让他的儿子郑修年来当才换来的,你想,郑修年一介书生,根本没领兵打过仗,把军权交给他会非常的冒险,我当然不愿意,可也没有任何办法,而他郑居中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要在把持朝政的同时也将军权握在手中,如今他都如愿了,只怕用不了多久,他就该篡权了,你给我说得这么多良策我却没有机会实施,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宋亡国,你说我能不惋惜吗?”
郑居中如今如日中天,党羽遍布朝廷,这些人良莠不齐,的确做出了一些专横之事,早就引得李纲不满,此刻一听赵桓的话,李纲顿时就是火冒三丈,自己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中兴之君,并且愿意施展自己的救国之策,岂能就这样错过?他当即表示,“太子,郑居中要敢造反,我就帮太子除掉他!”
赵桓等的就是郑居中这句话,心中暗自大喜,又装作感动的几句话下来就把李纲彻底变成了自己的人。赵桓命他继续隐藏在朝廷的暗处,为自己最终的行动做准备。
李纲全都答应了下来,还帮着赵桓又将计划更加完善起来,毫无纰漏。
就这样,自两个月前开始,李纲就已暗中帮着赵桓在朝中布下了对付郑家及其党羽的天罗地网,李纲虽说性格不好,能力却是没的说,各种准备做的滴水不漏!
按照赵桓与李纲原本的计划,他们是要等到姚古动手控制了军队之后再对郑家动手,谁料,郑修年却突然被俘了,这个消息一传到东京,李纲就敏锐的觉察到情况会发生变化,必须立刻对郑家动手,因为郑居中如此狡猾一人,面对身为三军主帅郑修年的诡异被俘,他一定会怀疑宋军之中有人出卖了郑修年,继而怀疑是太子做的,只怕他会先下手为强!
赵桓一听确实如此,他甚至怀疑郑修年的被俘是不是姚古干的?因为时间实在是太巧合了,算算时间,张叔夜应该已经到了前线,姚古也应该已经得到了密诏,然后恰巧又出现了一个机会,姚古为了把握机会,继而擅作主张出卖了郑修年。
赵桓当即同意了李纲的建议,决定马上动手,但李纲却又说,根据他这些日子的调查,发现了一个现象,就是无论朝廷做出什么举动,贼寇总能先朝廷一步行动,他怀疑,朝中一定有贼寇的眼线,在不停的在给贼寇通风报信,而以贼寇素来的奸诈狡猾,他们一旦从郑修年嘴中得知太子你的真实计划,势必会加以利用,对大宋不利,所以,从现在开始,咱们的所有行动,包括对郑家的行动,都必须尽可能的加以保密,不给贼寇以可趁之机!
赵桓深以为然,彻底将行动的指挥权交给了李纲,李纲也没有辜负赵桓的信任,在他的指挥下,在一天深夜,赵桓的人成功的干净利落的将郑家及其党羽一网打尽,果然是一点风声也没泄露出去。
巧合的是,在行动的当晚,郑居中才刚刚收到郑修年的来信,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赵桓的人就已杀上了门来,而那封信也落到了赵桓的手中。
赵桓看罢真是冷汗直流,大呼侥幸,可以说,若不是李纲当机立断决定提早行动,哪怕只要再晚一盏茶的片刻功夫,现在人头落地的就不是郑居中,而是他赵桓了!
739,赵桓的,幸运?
赵桓由此更加信任李纲,视李纲为福将,对他是言听计从,还要立刻封赏李纲,但却被李纲拒绝了。
李纲说,“太子现在莫名其妙的封赏我,外界一定会看出端倪,不利于咱们接下来的行动!”
赵桓连连称是,把头点得跟拨浪鼓似地,接着问李纲,“那接下来咱们应该怎么做?”
李纲道,“从现在开始就要做两件事。第一,铲除郑家的事虽然做的隐秘,但由于咱们不知道朝中究竟谁是贼寇的奸细,无法确定这件事是否真的保密成功了,咱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就是假设此刻那些奸细还是得到了消息,并且已经去通知贼寇了,贼寇也很快就会采取行动。不过咱们也有一个优势,就是这件事刚刚才发生,就算是那些奸细派人骑着最快的马昼夜不停的去前线给贼寇通风报信,也至少需要三天三夜的时间,所以咱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利用这至少三天三夜的时间,一面继续在朝中铲除乱党,稳定朝廷,一面派人去通知姚古,让他保住前线大军!”
赵桓连连点头,“那第二件呢?”
李纲道,“请太子进宫面圣,请求圣上退位禅让于您!”
赵桓听了一颗心当即就狂跳起来,他早就想这么做了,但他不敢,因为无法确定这样做的后果会有多大,也无法确定他一称帝,忠于老皇帝的人会如何对待他,不过面对李纲,他却不能把这些想法说出来,只是故作大惊的坚决推托,连说绝不能做这不忠不孝之举,背上一个逼宫逼父的千古骂名。
李纲如此聪明一人,赵桓那点小心眼他当然看得出,现在讲不忠不孝了,你要又忠又孝当初就不会跟郑居中一起发动政变囚禁老皇帝了,不过赵桓既然装,那他也得耐着性子装一装,便道,“太子此言差矣,说句微臣大罪的话,圣上这些年任用奸逆,大兴土木,尤其花石纲一役,搞得天下民怨四起,如今天下大乱,贼军四起,虽不说全是圣上的责任,也与圣上有直接的关系,所以,要挽救大宋,大宋必须另立明君,才能带给朝中文武百官和天下百姓新的希望与信心!而您就是这个人。”
“您若称帝,好处有三,第一,郓王赵楷已被贼军挟持称帝,他本名不正言不顺,但因为圣上却已被郑居中囚禁,倒显得他名正言顺了,搞得天下各方迷惑不已,不知该效忠于谁,可您若由圣上禅让称帝,便可以合法的天子身份号令天下,粉碎贼寇挟伪帝已令天下的阴谋!”
“其二,现在全天下都知道圣上已经被囚禁,但只知道是您和郑居中一起发动的政变,却不知道其实只是郑居中所为,连您也是受害者,如今郑贼既然已除,您称帝便可以把所有的责任统统都抛给郑贼,连圣上的禅让都可以顺理成章自然而然。”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中的文武百官,尤其是大宋的军队,此刻都在犹豫之中,因为他们不知道他们现在效忠的究竟是谁,如果效忠圣上,那要如何对待您?但如果效忠您,万一以后圣上重新掌权他们又会有什么后果?所以,您必须立刻称帝,让他们彻底明白他们忠于的皇帝只有一个,就是您!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抛开一切顾虑,坚定的执行您的命令!”
“至于忠孝,为国是为忠,为父母是为孝,您称帝之后挽救了大宋,挽救了国家,才是最大的忠!您称帝之后弥补了圣上这些年的过错,让圣上得以以全身风光退位,还能在后世留下禅让明君的美名,才是最大的孝!否则,国破家灭之时,圣上也就成了亡国--之君,身为太子的您那才是最大的不忠,最大的不孝!”
“谁不知道唐太宗李世民的皇位是怎么得来的,是他在玄武门杀了亲哥哥与亲弟弟,又派人把十几个亲侄子全部斩杀,最后派尉迟敬德提着血刀进宫去逼老皇帝,这才当了皇帝,简直是心狠手辣到令人发指,若只论这两个行为,那岂不是古往今来最恶劣的行径?但那又怎样?后世只知唐太宗是千古明君,开创了贞观盛世,谁还斤斤计较他是怎么得来的皇位?甚至还认为李渊识时务,知大体,认为李建成,李元吉死得好!现在,您就面临了唐太宗的选择,要么,救国家于水火,享万世之荣光,要么……”
赵桓看着口若悬河的李纲都听傻了,随之而来的就是狂喜,李纲这么说,岂不就是把他比作了唐太宗李世民?这让他彻底下定了决心,在又一番虚情假意的推辞之后,他便顺水推舟的答应了下来,然后立刻屁颠屁颠进宫去见赵佶请求赵佶退位禅让给自己,当然,与其说是请求,那还不是他说了算,只是走个过场罢了。
没过多久,赵桓就从宫内回来了,事情一切顺利,他红光满面的握住李纲的手激动的说道,“伯纪,日后纵我负天下人,亦不负你!”
李纲恭恭敬敬的给赵桓行了臣子礼,认认真真的说道,“陛下纵然负我,只要不负天下黎民百姓,能光复我大宋国威,李纲亦万死不辞!”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三国马幼常 [精校] (南天一鹤) 起点VIP2003.4.6完结公元228年,诸葛亮一出祁山,参军马谡主动请缨去守街亭,结果兵败论罪被杀; 公元208年春,赤壁...
-
混在东汉末 (庄不周) 起点2013-03-31 完结机缘巧合穿越到东汉末的刘修,当他还在暗自欣喜这个古代彪悍强健的身体,历史已经随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