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场面没有完全失控,但是彼此之间的分歧还是很明显。以蒋琬为首的一批臣僚,力陈弃城而逃会造成的不利后果,力劝刘禅坚守长安,与此同时派人驻守潼关,保住后路不是。而以尹默等人为代表的一派,则是认为敌军势大,实非一己之力所能够与之相抗衡,因此最好还是退往益州,依靠天险死守。以见识而论,蒋琬他们的意见固然是更加目光深远一些,但是最关键的是长安现在只有不到两万兵力,很难达到蒋琬的战略目的,因此两派人都是无法说服对方,一时间吵吵闹闹,陷入了僵局之中。而在主位的皇帝刘禅,在看到了这么乱糟糟的场景之后,原本就心中惶惶的他,一时间也就更加的是无所适从了。
不过就在这时,老而不死的老朽许靖却又站了出来,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对刘禅开口道:“陛下,老臣有一计,可不费一刀一枪,就退去眼前之敌!”
“哦?太傅有何妙计,速速道来!”刘禅有些奇怪地问道。却听得许靖慢吞吞地道:“此番敌军虽然势大,但是曹真倒还罢了,鲜卑、乌桓各族与我大汉素来无冤无仇,只因前年车骑将军和左司马出征塞北,对鲜卑之人多有杀伤,这才结下了仇怨。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如今陛下可将二人家眷尽数论罪问斩,将首级送给鲜卑,则其必然引军退去。一旦鲜卑收兵,剩下区区曹军还不难对付!”
许靖这话一出口,先前无论是蒋琬还是尹默等人,都不禁暗骂这老不死的实在是无耻。当年就因为对异族政策分歧的缘故,许靖和张飞、马谡乃至魏延等人政见不合,彼此之间多有矛盾。但是现在敌军大兵压境,许靖却还想趁机落井下石陷害他们的家人,当真是无耻之极。刘禅也不是傻瓜,闻言怒道:“许太傅你这算是什么主意,大敌当前居然要朕斩杀大臣家眷,你当朕是桀纣之君吗?”
皇帝这一发飙,许靖就算再不服气,也只好讪讪退下了。他退下了,蒋琬等人却还是要继续,两派人吵吵闹闹,声音越来越大,就在刘禅准备再次开口的时候,却听得殿外一声雷鸣也似的怒吼道:“如今敌军将至,正是将士建功立业之时,岂有不战弃都城潜逃之理?谁人若再轻言撤退,老夫手中宝刀决不轻饶!”
伴随着这一声怒吼,一员须发皓然的大将披盔带甲,昂首阔步走进了大厅之中。不是别人,正是因病未能出征的征西将军黄忠。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dyzco--第一--♂
正文 第二百九十八章 关中局势
一鸟进林,百鸟压音。黄忠这一开口,原本正在激烈争论的文官们顿时是鸦雀无声了。简短的错愕之后,却是反应各异。以蒋琬他们为首的那一派人看到黄忠到来,自然是欣喜万分;而以彭羕为首的那一派人,脸色可就不大好看了。
看到黄忠到来,蒋琬也是分开两边的人群,三步并作两步走到近前,这才开口道:“汉升将军啊,您可算是来了啊。您是沙场宿将,晓畅军事,您快跟陛下说说,这个时候,可不能轻易弃都城而撤往汉中啊!”
蒋琬这也是急坏了,看他这副样子,黄忠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笑道:“公琰无需惊慌,待老夫见了陛下,自有道理!”
“那就好,那就好啊!”蒋琬喘了口气道。看到黄忠到来,刘禅心里也是稍微有了点底子。君臣简单地施礼之后,刘禅这才开口道:“黄老将军啊,如今敌军大兵压境,群臣是战是撤不一而足。老将军久经沙场,想来也必有高论啊!”
“陛下过奖了!臣不敢妄谈高论,但是陛下,以如今的局势,只怕陛下就是想撤,也无法撤往汉中了!”黄忠话锋一转,直接就否定了撤退的可能性。
“哦,黄老将军何出此言啊?”刘禅听了这话,却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了。
却听得黄忠细细言道:“陛下若想自长安撤往汉中,无非就是走秦岭的那几条谷道,或者走祁山大道。自长安至此处。一路上不下数百里,陛下随行护卫极多,就算是最近的斜谷口,少说也要十日才能走到。而如今,鲜卑之人已杀进关中,若是派遣轻骑直追,不出五日便可截获陛下。雍州腹地无险可守。一旦陛下在平原之地与敌军狭路相逢,该当如何呢?”
黄忠毕竟是沙场宿将,一下子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刘禅撤退的可行性。听了他这话之后。刘禅的脸色也不太好看,感情自己现在已经被人家包饺子了。不过他好歹是当了皇帝的人了,不至于就这么被吓破了胆。当下又问道:“那依老将军之见,我等如今该如何应对眼下的局势呢?”
听了他这话,黄忠不假思索地道:“依老臣之见,如今陛下可一边整军备战守卫长安,一边派兵前去增强潼关的防备。长安乃是国都,天下第一坚城。有陛下坐镇长安,将士们自当用命,自可保城池不失。待到大王的北伐大军自潼关回转,自可里应外合,一举击破来犯之敌了!”
黄忠说这话的时候。语气是极为坚定自信的。事实上这个策略适才虽然蒋琬等人也提出来过,但是同样的话从他们嘴里说出来,说服力可就不如黄忠这个经验丰富的老将说出来了。听了他的话,刘禅也是心中稍安,但还是有一个最为担心的问题道:“老将军言之有理。可是据朕所知,长安如今的守军,可就只有不到两万人了。若是再派兵增援潼关,那长安还能守住吗?”
刘禅所说的这个问题,其实正是大家所最为担心的问题。事实上要是长安此刻兵力充足的话,别说刘禅要犹豫了。就连尹默等人也不会被吓破胆了。
不过听了这个问题之后,黄忠倒也不是特别担心,只是淡淡一笑道:“实不相瞒,老臣今日之所以姗姗来迟,乃是因为前来晋见陛下之前,先去了一趟北营视察了一下防务。如今大敌当前,陛下可将那里的八营军马尽数调拨至长安,协同防御!除此之外,陛下宫中的禁卫军、羽林卫,还有宫人以及各位大人的家兵护卫,集结起来也有不下万人。胡人善野战不擅攻坚,只要我等同心协力,坐拥长安坚城,又有何愁不能抵御这区区的曹彰呢?”
有汉一代,自汉武帝时候起,就设立了八校尉,主要是负责京畿周边地区的安全。后来到了灵帝之时,在八校尉之外又增设了西园八校尉,多由官宦子弟出任。这些人所以入宫担任禁卫,泰半都只是为便于日后的前途发展,很多人此前的确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事实上,由名门宗族的良家子担任禁卫,其实本就是历朝不成文的传统。此前由于长安没有遭受战事的缘故,一直以来总是长安这里派人派物资去接济西园,城中的文武官员们早就习惯了这种模式,从来没有想过对方也能反过来支援长安。
汉代军制之中,骑兵以750为一营,步兵以1000或1500人为一营,八营人马加起来,怎么也有个6、7000人,这个兵力也不算少了。此外,此刻汉朝毕竟是刚刚建立,战事纷杂,战争的阴云密布,因此这些兵卒们虽说不是汉朝的一线作战部队,但还是保持着日常操练的,所以战斗力也不至于太不济事。黄忠眼光颇为老道,知道靠他们去和那些曹魏的百战精兵,或者是匈奴、鲜卑的异族野战的话,多半是以卵击石毫无胜算。但是依靠着长安坚城据城死守,拖延一些时间应该还不是问题的,所以这才有胆来面见刘禅提出自己的看法。
听了黄忠这话,刘禅也是心中稍安。看了一眼众臣之后,刘禅也是问道:“黄老将军所言极有道理,未知众卿以为如何啊?”
皇帝陛下都说了有道理了,其他的人还能说什么呢。当下卫尉张昭也是开口道:“黄老将军言之有理,说来惭愧,当年赤壁之时,臣就被曹操虚张声势给恐吓住了,至今深以为耻。如今陛下坐拥天下,何惧这区区曹彰匹夫?臣不才,愿尽出家兵500,协助陛下加强长安的防务!”
“多谢张大人了!”刘禅也是谢道。有了张昭这一带头,其他的人也是纷纷出力了。当下有的出三百。有的出两百的,还有的愿意出钱粮的。到了第二天的一大早,算上各位朝臣进献的私兵,加上刘禅把自己的2000多御林军和禁卫军也编入了战斗编队,一夜之间,长安倒也增加了超过两万的武装人员。算上先前的万余守军,此刻长安的总兵力也达到了四万之多。
兵马充足之后。最大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经过仔细的筛选之后,黄忠从中挑选出大约5000名较为精锐的士卒,由虎贲中郎将向宠率领。搭乘船只走渭河水道前往潼关,他们的任务,是协助那里的寇封守卫潼关。
之所以只派遣这点兵力。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此刻长安虽说在大家勒紧裤腰带之后,有了足够多的守御兵力。但是这其中有不少是乌合之众,真要靠他们去守御长安,人数还是要多一些才能够来的保险。除此之外,此刻敌军已经深入自己的腹地,向宠他们是走水路去增援潼关,为的就是防止他们在关中平原上,和兵力数倍乃至数十倍于自己敌人狭路相逢,从而被敌人一口吞下。而此刻长安所有的船只加起来,一次性也就只能够运载这么多人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2-03-23完结历史爱好者文科宅男机缘巧合穿越到大明,成了一名身份低微的小衙役,在明朝想出人头地考...
-
宋时行 [精校] (庚新) 起点 VIP 2013-03-26 完结穿越来到大宋,靖康之耻尚有两年有余的东京汴梁城,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在这个即将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