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几乎都忙着劝谏,他们之中只有两个人一直没开口,其中一个就是魏王主簿司马懿。身为曹丕的死党心腹,司马懿认识曹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这时候早就看出来曹丕的真正意图是什么。他知道曹丕所想的,可不止是继承曹操为魏王,而是有着更大的追求。
除了司马懿之外,另一个就是没有说话的就是贾诩了,以这位毒士的智谋和眼光,自然也是看出了曹丕那不甘寂寞的内心里,此刻到底考虑的是什么。虽然曹丕此刻所想的也很对自己的胃口,但是这时候做出头鸟点破这一切,明显就不是贾诩的风格了。而且他也知道,用不着自己开口,会有人去做这件事的。
果然,在陈群等人的连番劝说无果之后,司马懿感觉时候差不多合适了,于是清了清嗓子开口道:“陈大人所言不无道理,如今大战之后诸事繁杂,世子实不宜过度悲痛,荒废政事。更有刘备在侧,时刻窥视河北之地。”说到这里司马懿也是顿了一顿,这才开口道:“而今乃是非常之时,若想鼓舞人心士气,只怕需得行使非常手段,世子何不顺势代汉而立,登基为帝呢?”
“什么,代汉而立,登基为帝?”听了司马懿这话,所有人都是大吃一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正文 第二百六十六章 造势
“待汉而立,登基为帝?”听了司马懿这话,这一种朝臣立即停止了劝谏曹丕,转而是一个个面面相觑。众所周知,曹操被人骂了几乎是一辈子的汉贼,甚至就连皇后、贵妃什么的都没少杀,但是他直到死,都没敢去篡位称帝。现在曹丕还没继承王位,就想称帝,司马懿这个超前意识,也未免太超前了些。
听了司马懿这话,曹丕的眼中却是闪过一丝热切,心中暗叹一声:果然还是你仲达最了解我啊!但是热切归热切,曹丕脸上却连忙装出一副惶恐的样子,连忙开口道:“仲达你这是何意啊,父王功盖千秋,尚未曾登上九五之尊。我曹丕何德何能,继承魏王尚恐不称职,怎敢僭越称帝啊?”话虽如此,但是他眼中那一闪即逝的热切,却还是没有逃过司马懿的眼光。
意识到自己说中了曹丕的心思,当下司马懿换了一副腔调,苦口婆心地继续劝道:“世子啊,正如适才王司徒所言,如今大战过后诸事繁杂,人心不稳。更有刘备在侧,时时有来犯之意。此人口口声声,为的就是兴复汉室。但是以懿观之,汉室延续至今已有四百余年,早已是气数将尽。刘备名为恢复汉室,实则是为了一己之私,行篡位之实。”
顿了一顿,司马懿又道:“昔日魏王之所以不愿代汉而立,只因先王淡泊名利,不愿意去争这虚名。可是如今。刘备虎视眈眈在侧。若不从根子上断了此人自勺念头,日后众臣又如何能鼓舞士气与之周旋?所以,世子代汉而立,乃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更兼昔先王曾有言,其人愿为周文王。魏王父子二代,功在社稷,利在万民。世子自当代汉而立,以顺天意,体人情。如此则万事大吉啊!”
司马懿这话说的,似乎曹丕不当皇帝,他们这些人就活不下去似的。曹丕听得心中极为热切,但是嘴上还是推辞道:“仲达此言。实在是陷曹丕于不忠不义啊,曹丕纵是身死魂灭,万劫不复,也不敢由此不臣之心。”
司马懿知道,曹丕此时内心其实已经被自己说动了,但是只是放不下这个脸罢了。不过看看周围的人,一个个的都是颇为震惊,一时间也没个附和或者是反对的。这也难怪,他们这些人虽说唯曹操马首是瞻,但是毕竟也是以大汉的臣子自居了这么多年了。陡然间要他们拥护谁去代汉自立。而且还是无德无望的黄口孺子曹丕,除了司马懿之外也没几个人有这个心思,因此气氛一时间有些冷场。
气氛有些冷场,这个时候就需要见多识广的老江湖出马了,当下一直沉默不语的贾诩开口了:“仲达所言不无道理,但是世子尚未继承王位,因此代汉而立之事事关重大,且押后再议,眼下还是请世子先继位再说!”
“也好!”曹丕也知道,自己不继承王位。就忙着称帝却是有些不妥。当下众人请太史令占了一个良辰吉日,待曹操下葬之后,让曹丕先继承王位。与此同时,司马懿和贾诩等人,则是悄悄地在幕后。有条不紊地展开了另一场运动。
数日后,魏郡太守张范来报。称魏郡境内有官民亲眼目睹了凤凰来仪、黄龙越天的奇景;
紧接着,邺城太守桓阶来报,邺城之西三十里有麒麟出现,日前更是有一股紫光,笼罩着魏王府;
再后来,幽州刺史夏侯惇上表,奏称,有五色祥云出现于右北平之地,巍巍壮丽,令人惊叹;
…………
一时之间,河北各地类似的喜报如雪片般飞来邺城,什么麒麟降生、嘉禾蔚生、甘露下降,种种祥瑞之兆不一而足,当然了,这些凤凰、麒麟、黄龙、紫气什么的,那些读过书,拥有着较高化水平的士族们,当然知道这都是骗人的,根本就没有几个人相信。说到底,这些低端的所谓天降祥瑞的把戏,其实是表演给那些大字不识普通老百姓和士兵的,为的就是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曹丕理当代汉而立,继承大统,坐领九五之尊。
所以说,这些天意是用来换取社会低层支持的。而曹丕想要继位,除了底层人民的支持之外,更需要河北士族的支持。想要换取他们的支持,则必须要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利益,光靠天意的鬼把戏可忽悠不了这帮聪明人。
所幸的是,这种利益早在曹操时代已经给了他们,那就是为士族出仕大开方便之门的《九品中正制》。不过就在这时,曹丕却是表现出了很单薄的态度。他不止一次地在公共场合表示,自己和老爹都是汉臣,身为臣子无论如何,也不会做废黜皇帝、代汉而立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的。
曹丕的话看似很有风格,其实很滑头。自己不能废除皇帝代汉而立,这其中隐藏的意思就是我不会主动去抢这个九五至尊之位,但是如果换成你主动给我的话,我也没说我肯定不受。这些士族哪个不是聪明人,很快就嗅到了这其中隐含的味道。所以,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呈报过祥瑞之兆后,这些士族们也都是纷纷心领神会,祥瑞之兆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劝进之表紧随而至。
于是乎,就是在曹操下葬的第二日,久不理事的汉献帝刘协先生,忽然意外地接到了一大批的奏章。但是在打开第一份之后,他就彻底地呆滞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合上这份由大司农陈群呈上的奏章,刘协长叹了一口气,话语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疲乏感。就算是心里早有准备,但是真正等到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他还是感到一阵由衷地心悸。
在这份奏章中。陈群声称据太史令数月来夜观天象,发现帝星昏暗,行迹不显,足见汉室气数已尽。而数日来,邺城之西有麒麟出现,濮阳各处也有黄龙显身,日前更是有一股紫光,笼罩着魏王府,种种祥瑞之兆,不一而足。但是老天爷想要表达的意思。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曹丕理当代汉而立,继承大统,坐领九五之尊。还请陛下顺天意。应人情,早日登坛禅让与魏王曹丕。
“唉!”翻看了一下其他的奏章,发现内容大同小异,刘协终于是彻底地死心了,呆呆地坐在龙椅上,脸上两行清泪流下。他知道,屁股底下这个做了二十多年的位置,自己肯定是坐不了多久了。
从未成年时代开始,刘协就被迫坐在这个座位上,一连二十多年都是当一个傀儡。从董卓到王允。再到李傕、郭汜,直至今天的曹操,每个人都把他当做一件发号施令的工具。尤其是曹操,他不仅剥夺自己做皇帝的权利,甚至就连自己的皇后、贵妃,都一个个的被他给残杀。做人做到自己这个份上,不要说是皇帝了,哪怕是个普通百姓也都憋屈到家了。
饶是如此,刘协心中还是抱着万一的希望,那就是我乖乖听话。你就当我是个泥菩萨,把我供着就是了。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对曹操的要求一一答应。从丞相到魏公,再到违背非刘姓不得为王的祖制封他为魏王。刘协这么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你要篡位也不要在我手上篡位。这样我死了之后也可以挺起胸膛和汉代二十代先帝说一句:汉家江山不是我刘协断送的!
但是现在发生的一切,让刘协心中这最后的希望也破灭了。事实上。刘协本以为曹操死了之后,自己的日子能够稍微好过一点。但是没想到现在曹操的儿子曹丕,却是比他老子有过之而无不及。曹操还知道给自己留点底限,现在曹丕等于是要自己主动退位让贤了。刘协虽然不是什么智谋之士,但是和曹操这些人精打了这么多年的交道之后,这点双簧的小把戏,还是能够看出来的。
面对这纷至沓来的奏章,刘协答应了不甘心,不答应又没有这个胆量。左思右想之下,只能采取了唯一的办法,也就是最不给力的办法——拖。刘协也知道曹丕现在的日子也不好过,刘备不会对他客气的。说不定拖上几天,事情能有新的进展呢!刘协也只能这么自己安慰自己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2-03-23完结历史爱好者文科宅男机缘巧合穿越到大明,成了一名身份低微的小衙役,在明朝想出人头地考...
-
宋时行 [精校] (庚新) 起点 VIP 2013-03-26 完结穿越来到大宋,靖康之耻尚有两年有余的东京汴梁城,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在这个即将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