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的的法正,突然端起酒杯一口喝干,然后站起来走到大厅的中间,朝刘备深施一礼后这才开口道:“主公,正有一言,如鲠在喉已是多日,今日不吐不快。还请主公见谅。”
“孝直有何话。但讲无妨!”刘备虽然有些意外一向沉默的法正为何突然间这么慎重其事,不过法正是迎他入川的第一号功臣,他的话自己还是要听的。
法正清了清嗓子,这才开口道:“如今曹操专权,百姓无主;主公仁义著于天下,今已抚有三州之地。可以应天顺人,即皇帝位。名正言顺,以讨国贼。事不宜迟。便请主公早择吉日登基!”
法正的这番话可谓是惊世骇俗,虽然大家都没把身在许昌朝廷的汉献帝同志放在眼里,但是让他们自己的主公取而代之,这个想法也不是所有人都有的。要知道刘备虽然整天以汉室宗亲自居,但更是以忠臣自居。要是这个忠臣突然间当起皇帝来了,那么世人会怎么样呢?
所以在听了法正的话之后,刘备也是有些慌了,忙不迭地道:“孝直之言差矣,刘备虽然汉之宗室,乃臣子也;若为此事,是反叛大汉也!”
法正还待再说什么,一旁的张飞已经是“噌”地蹦起来道:“如今异姓之人都已经称王称公。大哥乃是汉室宗亲,若是再不登基为帝,只怕要寒了众人的心了!兄弟也不想再做官,直接回涿郡老家杀猪去了!”
张飞话糙理不糙,所有人听了他的话之后,仔细一琢磨,也确实感觉现在刘备的身份有些尴尬。按理说刘备已经是占据三州之地,但是他自己的职位不过是益州刺史兼领宜城亭侯,按理说对荆州和交州的事务是没有权利去管的。而且马谡隐隐然也感觉到,现在刘备由于官职太低,很多事情做起来都不方便。就像这次襄樊之战,大家都是立下了不少功劳。但是以刘备今时今日的爵位,实在是无可封赏,只能给钱算事。长此以往的话,绝不是什么好事。
“三弟休得胡言!”刘备闻言却是皱眉道,此时的刘备愁眉不展,神情也比较委顿。不知道的人,还以为张飞是逼他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眼看张飞的咋呼没什么作用,这时候就轮到真正的忽悠高手出马了,当下诸葛亮清了清嗓子开口道:“主公,如今曹操逼迫陛下封他为魏王,汉室正统虽然尚未就此中断。但是依我之见,曹操就是要逐步篡权。如我所料不差,马上他就要再去称王,直至称帝。主公身为汉室苗裔宗亲,众望所归,若不继位称帝,延续正统,只怕再过个几年,这汉室正统,就要被人淡忘了。如此,又怎么能恢复汉室呢?”
诸葛亮这话,就算是比较有水平了,将刘备称帝,与其一世的奋斗目标相结合起来。言下之意就是想要恢复汉室,你刘备就必需要称帝,众人也纷纷点头称是。不过刘备听了这话,还是叹了口气道:“我刘备身受天子讨贼重任,现天子尚未亡故,要我僭居尊位,我必不敢!”
众人你劝我劝,刘备就是不肯松口。马谡在一旁看热闹,事实上刘备要是称帝的话,他这个开国功臣也是跑不了的。不过马谡也清楚,如果刘备这个时候直接就称帝,确实是弊大于利。抛开名声方面的损失不说,一旦刘备现在称帝,那么在他称帝后,恐怕很难肯定上下所有君臣,都还能够保持现在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这对于将来的天下一统。极有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事实上只要刘备能完成横扫六合,一统大汉社稷的伟业,帝位问题自然也会迎刃而解。
念及与此。看着已经是吵成一锅粥的众人,马谡清了清嗓子,这才主动站出来开口道:“主公,谡有一句话。不知有理与否!”
“幼常但讲无妨!”刘备连忙道。他对自己这个年轻的谋士还是了解的,知道他并非泛泛之辈,看事情的眼光极为深远。一时间所有人的眼光,都集中在这位刚刚在襄樊之战中立下大功的马军师身上。
得到刘备的许可,马谡这才开口道:“曹操眼下虽有汉贼之名。却尚未有篡汉之实。再者主公乃是陛下臣子,既然汉帝尚在,主公为帝的确有不妥之处。不过以我观之,即使曹操不篡汉,难保他的子孙也没有造反之心,到那时主公再继任大统,延续炎汉也不迟。为今之计,主公可暂为王爵或者公爵。食邑两川荆襄和交州之地。统领三州士民,与曹操周旋到底!”
相比较诸葛亮和法正他们急吼吼地让刘备称帝,马谡这个略显折中的方案更能让刘备接受一些,当心他微微点头,但随即又是摇头,嘴里说道:“幼常所言不无道理。但是我尚未得天子明诏,岂不是僭越?”
刘备这就是言不由衷了。他手下这一大堆的将军、中郎将、校尉什么的,又有几个是朝廷正式审核批准过的?众人无不是人精儿。闻言顿时知道刘备心里面已经是极为意动,但是只是碍着面子不肯承认,这时候就需要自己搭台阶了。
当下诸葛亮开口道:“正所谓事急从权,如今政令皆在曹操之手,无法得到陛下明诏。可先进位为王爵,然后再表奏天子,未为迟也!”
大家的工作都做足了,刘备自然也就顺着台阶下了,当下点头道:“既然如此,既然如此的话,此事就交给军师你来处理吧!”
得到了刘备的允诺,诸葛亮自然是放开手脚干起来了。于是乎,在数日后的除夕之夜,身在许昌的曹操,接到了一封来自刘备的奏章。工作一向很认真的曹丞相,自然是义不容辞地代替天子来审批了。
“备以具臣之才,荷上将之任,总督三军,奉辞于外;不能扫除寇难,靖匡王室,久使陛下圣教陵迟,六合之内,否而未泰:惟忧反侧,痛如疾首。曩者董卓,伪为乱阶。自是之后,群凶纵横,残剥海内。赖陛下圣德威临,人臣同应,或忠义奋讨,或上天降罚,暴逆并殪,以渐冰消。惟独曹操,久未枭除,侵擅国权,恣心极乱。臣昔与车骑将军董承,图谋讨操,机事不密。承见陷害。臣播越失据,忠义不果,遂得使操穷凶极逆:主后戮杀,皇子鸩害。虽纠合同盟,念在奋力;懦弱不武,历年未效。常恐殒没,辜负国恩;寤寐永叹,夕惕若厉。今臣群僚以为:在昔虞书敦叙九族,庶明励翼;帝王相传,此道不废;周监二代,并建诸姬,实赖晋、郑夹辅之力;高祖龙兴,尊王子弟,大启九国,卒斩诸吕,以安大宗。今操恶直丑正,实繁有徒,包藏祸心,篡盗已显;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为大司马、汉中王。臣伏自三省:受国厚恩,荷任一方,陈力未效,所获已过,不宜复忝高位,以重罪谤。群僚见逼,迫臣以义。臣退惟寇贼不枭,国难未已;宗庙倾危,社稷将坠:诚臣忧心碎首之日。若应权通变,以宁静圣朝,虽赴水火,所不得辞。辄顺众议,拜受印玺,以崇国威。仰惟爵号,位高宠厚;俯思报效,忧深责重。惊怖惕息,如临于谷。敢不尽力输诚,奖励六师,率齐群义,应天顺时,以宁社稷。谨拜表以闻”
“啪!”看完之后,怒不可遏的曹操顿时没忍住,将刘备的奏章一把扔到地上,霍地站起身来怒吼道:“大耳贼,你竟然僭越自称汉中王?”未完待续。。
正文 第十章 上位
由不得曹操不愤怒,一直以来,那个织席贩履的大耳贼,在他面前都是灰头土脸的。现在曹操自己才称了个魏公,刘备居然就在汉中那山沟沟里堂而皇之地称起汉中王来了,这简直是岂有此理。
但是愤怒归愤怒,对于刘备这么胆大妄为的行为,曹操一时间却也是无计可施。刘备远在汉中,自己和他去较量的话,必须要走秦岭的那几条山道。现在侧翼西凉马超尚未解决,一旦自己孤军深入,很容易就被他给断了后路,要是再拿不下汉中,只怕大军就要被生生困死在山中了。
于是乎曹操在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也只能以最不给力的,也是唯一的方法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不同意!
曹操的不同意,尽在刘备等人的意料之中,甚至根本就没有人指望曹操能够答应。事实上在使者前往许昌之前,刘备就已经让人筑坛于沔阳,方圆九里,分布五方,各设旌旗仪仗。
刘备还是和历史上一样,自称汉中王。昔日刘邦在汉中的时候,乃是自称汉王。汉中王和汉王,名字只是一字之差,但是这其中的意思却是八九不离十,言下之意就是现在的刘备要效仿昔日的刘邦,从汉中打出一片天地来。
数日后,在沔阳城南三十里处,刘备筑坛祭拜天地,接受朝廷授予的(其实是自说自话的)汉中王爵位。刘备占据汉中已快两年。期间通过诸葛亮等人的精心治理。汉中之地的富庶程度,已然超过了张鲁在时。虽然近日东迁了一部分人去上庸,但是目前汉中之地,人丁依然不下四十万。附近老百姓近年来日子过得比较太平,深感刘备恩德的他们在得知刘皇叔进位汉中王,都是跑来看热闹。
相似小说推荐
-
奋斗在新明朝 [精校] (随轻风去) 起点VIP2012-03-23完结历史爱好者文科宅男机缘巧合穿越到大明,成了一名身份低微的小衙役,在明朝想出人头地考...
-
宋时行 [精校] (庚新) 起点 VIP 2013-03-26 完结穿越来到大宋,靖康之耻尚有两年有余的东京汴梁城,大厦将倾,国将不国,在这个即将毁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