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一百多条船排成了船队,在碧波荡漾的海面上排好好几十里去。在他们的外面,还有几队“秦皇APM”级战舰护航。估计这一次,蒲金书派了足有20条船,只看这战船的数量就该知道,济州岛此刻发展成了什么模样。
“肯定比不上华夏岛,不过金书兄弟的本领总是不错的,肯定济州岛发展的不错。不然的话,也不可能平白多出来这么多船。”
赵明卓看着这些缓慢进港的船,显然岸上的人早已经得到了消息。一排排的长桌子在码头上展开,招工的、平民营的,军队的,桌子排了老长的一溜。不用问,匠人们、学者们,自然都要被“华夏皇家科学院”挑去。孩子们不论男女,自然是要去学校的。老人家则是到“农地”里去伺候粮、菜作物的。只有那些大字不识一个,又拖家带口一时半找不到活的人,要在平民营里生活一段时间。
在那里他们要读书、学手艺、并做一些挖地基之类的,等将来他们手艺学成,自然就不能找到活干了。这华夏岛上什么都不缺,就缺会干活的人。
“这一下马丁老师要乐了,来了差不多5万宋人,加上前次来的以及原先的混血人,汉人只怕就要占据差不多一半了。将来济王要是回大宋的话……”
是的,岛上所有的人都知道,将来赵伏波是要回大宋的。此刻的作为不过是把前期的所谓“血淋淋”的原始积累阶段,让外族人去承受而已。这也就是赵明卓为何说赵伏波是仁义之君的原因,别看岛上的人都说那个济王赵伏波与他的手下杀人不眨眼,但赵明卓可是知道,他们对汉人,一个人都不会枉杀。
“这样说来的话,虽然少了些特殊的地位,除此之外他当家也不错。最少我们赵家不必再拿钱财去喂那些总也喂不饱的胡人,再想从汉人身上占点便宜,那得提着脑袋才成的!
这些全部加在一起,只怕说来就是华夏的铁律了!”
第六季 欧洲罗曼史 第138章 华夏的世界
蒲寿庚站在自家大船上,看着远远的那个透露出神奇色彩的索科特拉岛。他可不知道这里已经改名叫华夏岛,以为还是原来的名称。站在船头的他,手中掂着的是商用望远镜。尽管是商用的,也已经是最高级别,可见蒲金书对父亲还是满照顾的。
说到望远镜,许多人认为这东西的作用只是在于打仗上的用处。但就蒲寿庚而言,这件事却并不那么简单。在他眼中,这只代表了一件事,那就是蒲金书以及他追随的这些人,他们睁开了眼睛,看到了世界。
故此在蒲寿庚眼中,望远镜是认识世界的的手段,却并不仅仅只是用来打仗的东西。如果那样认为的话,未免见识太浅薄了。海商出身的他,自然不会像个没见识的人那样去想。
脚下的帆船,是他从济州岛买回来的。听说这些都是济州岛的海军舰队到扶桑抢回来的。如今济州岛上的那些人,无论来自中东又或者是大宋、金、辽遗民,全都是一个德性。除过对于汉人以及臣服于汉人的民族之外,其他的就只有一个字——抢。
没什么仁慈,也不讲什么道义。就像那个阿布巴克尔海军司令,往往抢了女人、材料、粮食之后,就一把火把县城烧个精光。甚至连那些扶桑人用的小渔船,也给抢了个干净。
此刻扶桑沿岸50之内,几乎没有任何城市。即便过去有过,此刻也都远远的迁到内陆的山林之中。凭借着高山大川牢牢固守,好在阿布巴克尔倒也不深入内陆,只是抓了些青年男子,在岸边去砍树、挖矿一打渔。
蒲寿庚是就是吃了一路的鱼罐头,就算有其他罐头的搭配,也依然使使他发馋,倘若按水手们的粗话来说,那是淡出鸟了。当前面的船用灯光传回信号,告诉他索科特拉岛他发急的用望远镜远远望向岛上。
第一使他吃惊的就是,那里真是一个大港。就他来看,那些长长的水泥柱子支撑的栈桥,每一个都可以依靠最少6条船,而这样长长的栈桥最少有20个之多。栈桥伸展的远方,有着高高的水泥大堤,大堤的尽头处,有高高的瞭望塔。
只是蒲寿庚不知道,这些瞭望塔上是不是像济州岛的海港那样,在梯形大堤里安装隐蔽的弩炮。不知道深浅的人倘若以为这里是民用港口,想从这儿上岸劫掠一下话,只怕就会碰到个硬硬的大钉子。
倘若望向海港后面的城里的话,那他就更要吃惊了。一个个规划良好的社区里,包括了超市、警署、医院等等服务设施。除过没有用电之外,可以肯定的是说,华夏岛的华夏城,已经具备了一个大都市该有的所有东西。
说白了华夏岛与在这儿实行的新的“三省六部制”一样,不过都是未来建设华夏时的试验田而已。无论城市建设的得失、还是管理模式的缺陷,都将在这儿体现出来,并培养出合格的城市管理人员。
看过城市之后,蒲寿庚明白,为何儿子在来了这里短短的一年之后,就会投身那个济王千岁的事情里去。敢情有这样的城市,不知道别人如何,蒲寿庚只有城市外面看了看就感觉自己已经舍不得走了。这里毕竟是现代都市,比起这个朝代以前的任何时代,这都是具备了超时代技术的城市。
不像是城市与农村的对比,而是现代与原始社会的对比。蒲寿庚感觉到,住在这里,很难不被这座城市征服。尽管他还没有在城市里呆过,但整洁平坦的水泥大道,那些用整扇玻璃当橱窗的店铺,一切、一切在他眼中都仿若天国那样奇妙。
海岸上一排排的的风力正迎着海岸旋转着,虽然没有电力,但足够的管理使这些风车可以把水送上高山,并形成了工厂驱动机器的巨大水压。通过水泵的旋转转化成车床需要的旋转力,又通过摩擦轮形成了锻锤与摩擦压力机。
这么多的风车,蒲寿庚知道,那是为了城市提供动力。但他不知道的是,这些水力甚至为商场里提供了那些自动楼梯需要的动力。而这已经具备了现代都市的某些条件,也使唤华夏岛的人生出来一种自豪的感觉,同样也使他们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这样的生活当然是美的,但没有人知道,华夏皇家科学院中的学者们是如何一点点的阅读、理解、分析那些来自古希腊、古罗马、中国的科学著做。又如何放弃了自己曾经的知识系统,而使用在这里学到的“数理化”知道,然后一个个方案又如何在工匠的手中变成现实。
蒲寿庚当然不知道这些,他只是听儿子蒲金书说过,在这里有一个受到神喻的马丁老师。按蒲寿庚来想的话,那可不就是帝师了。倘若这一次在岛是要是能够见到他的话,那恐怕就太幸运了。
“这是天佑大宋,这个世界恐怕也就是大宋的世界了!”
这样说在赵伏波前往欧洲之前是没错的,他一直梦想着恢复大宋的江山。可当他取得了阿拉伯帝国的地位之后,他有一种更加深刻的感觉。那就是在未来,不该是大宋,而是华夏。它将会包括所有愿意臣服、报效、融合的民族。就像将来的民族一样,汉人依然是汉人,但汉族这处称呼之下,还有多个少数民族,但总体上来说就是汉族。
毫无疑问,思想上的变化,导致了实际行动上的巨大变化。对于赵伏这种变化,他的马丁老师是满意的。此刻他呆在堪称雄伟的华夏皇家科学院——与几个学者聊天的时候,谈的恰好是这个问题。
“将来,这个世界上华夏的世界,伊瓦先生,这件事的功劳可全在你身上呢。我看啊,恐怕伏波回来,无论如何都会授予你一个华夏功勋爵士的地位!”
马丁说这件事的时候,诸如正常的人当然是渴望的,但像是疯子伊瓦这样的家伙,就只有如下的回答。
“爵位?那位意又不拿来用,也不能拿来吃,要那东西做什么啊!”
第六季 欧洲罗曼史 第139章 想在天上飞
疯子伊瓦的回答,使诸人为之侧目。此刻他们全都坐在华夏皇家科学院的平顶之上,旁边专门用服务的侍者为他们提供服务。这是姚芷琳本着对学者们的理解,专门进行的安排。
这些家伙一个个不懂得照顾自己,尤其你疯子伊瓦自从看了古希腊文化之中,代达罗斯为儿子伊卡洛斯制造了与个用蜡封起来的羽翼,然后他的儿子飞了起来,并因为靠近太阳溶化了蜡,最后从天空掉进海中。
毫无疑问,人类飞上天空的梦,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对于疯子伊瓦而言,以前搞这些事情要藏着、掖着,那么现在在这儿可以光明大放,甚至还有人鼓励着他去做这些疯狂的事情。可以用浩瀚来形容的确图书馆里,包括了古希腊、古罗马、古中国的所有关于科技方面的书籍。
这让他看到了古希腊的代达罗斯、伊卡洛斯父子的故事,也看到了中国东晋葛洪所著的《抱朴子》里记载的飞车、春秋的墨子、鲁班的木茑、汉人孩子们玩的纸茑与竹蜻蜓,倘若这还不够用的话,还有马丁靠近他的《空气动力学》以及“风洞”这个名称。
始于马丁最让他服气的地方就是,一个三角翼就能让离开地面。当然那不过是一个三角翼上,绑了个人一样重的物件,然后迎着海风,大家可以把它全当成一个大型风筝。仅仅只是如此,却已经让所有的学者为之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