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这张弓,虽然没有远望式的狙击镜。但那种带标尺的瞄准框却是有的,在海船时潘建安为了家中遭遇而黯然神伤之时,师志冬早已经把那张兰博折叠弓摸得烂熟。
因此当师志冬抬起手中守城用的大弓时,蒙哥身边的那些亲随们,一个个面露不可思议之色。毕竟骑射之兵,哪里有人会使用这样大的弓。其次,弓也可以换弓臂,这是任何人也想不到的。
师志冬稳稳的托着手中的兰博折叠弓,眼睛透过瞄准具盯着那盘旋的大雕。为了向蒙哥表明,他的弓术上的本领,他并没有敢于轻易枪手射出箭支。毕竟,倘若一箭射空,而蒙哥不过是考较他的箭术,那未免太过不值。
他的等待与瞄准,又使包括蒙哥在内的所有人吃惊。毕竟如此大的守城之王弓,能够拉开已经有着一份不错的臂力。倘若还能够如此长久的瞄准,那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这时的大雕大概是颇在灵性,感觉到危险来临时,又振动羽翼升得更高。蒙哥身边的那些将领,不由一个个担起心来。如此远的距离,就算是有可以射得到的弓,也未必能够击中大雕。
师志冬却在大雕上升的一瞬间松开了弓弦,因为这时大雕的飞行路线变得最短,因此也更容易击中目标。
“嘣……嗖……”
弓弦响处,长箭发出破风之声。蒙哥与周围之人,都仰起头紧盯着那箭速飞快的羽箭。吃惊那是一定的,毕竟滑轮弓的技术与当时的角弓的技术,相隔了六百余年。
长空中刚刚收了翅膀打算盘旋的大雕发出尖利的长鸣,接着仿佛陨星那样掉了下来。蒙哥身边的亲随中,立即有人奔驰而出。可是蒙哥对于坠下的大雕却不屑一顾,反而看着师志冬的轻轻的说了一句。
“好弓术!”
师志冬自然也不会去关注什么大雕,那与他没什么关系。他只是向着蒙哥行了个礼,接着抬起头说出蒙哥最想听的话。
“回将军,末将弓术一般,真正好的却是这弓!”
说着来到蒙哥马前,双手托弓递了过去。蒙哥眼睛只定定的看着他,眼底里包含着赞许。伸手接过大弓来,搭上一枝长箭拉开。
亲手使用,使他的感觉变得更加清晰。他明白自己没有看错,这张弓有着别人不懂的精妙之处。尤其当他把弓拉满之时,可以清晰的感觉到,这张弓越开需要的劲力越小,这也使他立即就明白,为何师志冬可以长久的进行瞄准。
说起来一个好弓手最重要的是眼力,所谓的眼力就是在弓张满之后的极短的瞄准阶段。因为普通弓保持的时间越久,需要的力量越大,手也就会颤的越厉害。眼力的差别,就造成了所谓的好弓易得,神箭手难求的局面。
可现在,这张带着两个轮子的弓,却完全颠覆了他的看法。倘若是这样的弓装备了军队,那么带来的攻击力的提高,绝对不是一个或者两个好弓手可以幽僻得了的。
就像是马丁说过的那样——“一个神箭手,对付一千个好弓手,谁羸!”
蒙哥爱惜的在弓上抚摸了一下把,接着打算把弓递回到师志冬手中。但师志冬却没有伸手去接,他当然明白这不过是个测试而已。
“大将军,所谓宝剑赠烈士,既然大将军喜欢,此弓也算是找到了真正懂它的人。不过据我所知,在黑衣大食的某处海岛之上,有一只所谓的大宋羽林军。据我所知,他们人人皆备此弓!”
这话一出口,立即就引起了蒙哥的注意。与重视铁甲骑兵的拔都不同,蒙可显然更加重视武器的优劣。而眼前的这张弓,如果真的大规模装备的话,恐怕包括蒙古军在内的,世上所有军队的作战方式都得改改了!
尤其是师志冬的那句“大宋羽林军”以及“人人皆备此弓”的话,更是引起了他的注意。
“大宋羽林军,他们是个什么来路。在黑衣大食,怎么可能有大宋羽林军出现在那儿!师百户,你可愿意把此事详详细细的告诉我。”
师志冬看着蒙哥的表情,心头大喜一拜而下。
“大将军即将想知道,末将自己是言无不尽的!”
蒙哥知道这是师志冬要成为自己亲信的标志,因此他只是坐在马背上带着王者之风点了下头,接着却向周围的亲随吩咐了一声。
“今日之事,为外人道者,斩!”
跪在草地上的师志冬,心中不由得高兴起来。最少他知道,这张弓将带给他不同的人生。尤其蒙哥的表现说明,他不会把这张弓的事情告诉任何人!
第三季 法老的家乡 第24章 长远的打算
听自己兄弟师志冬说了半晌,师诗的心是忽起忽落、忽凉忽热。最后她却长长的喟叹了一声。
“真没想到,最终抬举你的,却是岛上的那些家伙造出来的弓。”
师志冬若有所思的缓缓点了下头,接口道:“谁说不是啊,我也没有想到,蒙哥大将军在知道了我还姐姐你时,向赛因汗进言,把我自重甲骑兵中调出来。同样升为千户,负责来此与姐姐您联系,并为将来的西征做好一切准备!”
师志冬说出真实的意图时,师诗的脸上却笑开了花。为何呢,这真是瞌睡了就有人递过个枕头,还有比这更好的事情么!不过她还想到了另外一件事,这件事牵涉的范围就广了些。
“按你所说,那个赛因汗(拔都)与贵由汗不合。好在现在贵由汗现在已死,难不成赛因汗为因此而成为蒙古诸王之主么?”
师志冬可没那么大的志向,也想不到那么长远的事情。
“大姐,这些事情……”
师诗翻了兄弟一眼,恼他想得不够远。
“你把弓献给蒙哥,倘若他将来没有大前途,而赛因汗得了蒙古诸王之首,兄弟,我只怕你将来的仕途就危险了!”
师志冬听到她说这话,才想起来。倘若自己真的在此地建功,而升官晋爵的话,没有得到赛因汗拔都的青睐,那么未来自然不会有好果子吃。
“你说那个蒙哥大将,他也算是蒙古王族,会不会……不然的话,在将来你只好到他的封国去了!不过此事还太远,你心中明白就好。至于你刚刚说到的事情倒没有什么大问题,我已经有了一些准备。倘若加上兄弟你的话,那么大事可成。只要将来大军到时,兄弟我们家必可公候万代!”
师志冬弄不明白大姐为何会如此说,据他所知,大姐不过是赵无极的小妾。为何她说起时候,却似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一样。
“大姐,您的意思是……”
师诗抿着嘴,红唇边弯起一抹微笑。虽然这件事想起来,却让人不免脸红,可是倘若把兄弟所说的事情叠加在一起的话,他师家还真不难获得一个公候万代的可能。
“是这样的,此刻黄沙城的羽林庄却已经落到了赵无极的儿子赵旭手中,从某种角度上讲,也是落到了你姐姐我的手里。你只需要答应我一个条件,我就好替你完成你的任务!”
师志冬不大明白羽林庄为何落到赵旭手中,却就落到了大姐手中呢。毕竟还没有婚配的他,也不如赵旭那样风流,可还不知道这里面的事的呢!
“此话怎讲,为何……!”
师诗的嫩脸上一红,她与赵旭的事情在她这样受过中国传统教育的女人心中,自然不会是什么好事。但就她自己而言,虽然并不是完全真心喜欢赵旭,但赵旭现在应该是她唯一可以依靠之人。就算将来蒙古大军打来,她可以做了接应之人,兄弟完成使命必然仕途平坦,那么她是不是可以用手中兵马来博个前程。
只是作为一个女人,倘若依靠某个王公又或者大臣,据她对蒙古人的理解,女人在那儿可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毕竟一个会“妻客”(用老婆招待客的民族,在汉族人眼中,实在是野蛮而又未开化的民族。
那么算起来,师诗真正可以依靠的却是赵旭。倘若可以使赵旭在将来逃得性命的话,那么谅他也不敢造次。面对有兄弟撑腰的自己时,只好俯首听命。
“你呢保证不说破他的身份,我们叫则帮你在这里训练一支强军。将来大事来临,我们再趁势而起,兄弟你可不就是大大的功臣了么!”
师志冬听到师诗讲完了赵旭与赵伏叔的恩怨,又讲了自己与赵旭的暧昧关系后,才发现自己这位大姐的打算,那真是长远的使一个男人也要自愧不如。
“如此说来的话,大姐我只能保证,在没有人揭穿他身份的前提下来做这件事。你知道建安……”
这件事师志冬稍稍有些担心,毕竟潘建安倘若揭穿了赵旭的身份的话。不但姐姐立即失去依靠,自己恐怕也会把苦战而来的功劳变成欺君之罪,那可不就坏了菜了!
哪知对于潘建安,师诗那是一点也不怕。琼鼻中冷哼出声,伸手掂过酒瓶给师志冬又倒上一杯酒。
“哼,一个小小的潘建安也至于成了祸患么!志冬,我发现你现在怎么胆子越来越小了,只要到时我们手中兵权在握,他不过一个个大军中的小将官,到时如果他有异动,我们就设法……”
师志冬对于自己的大姐,还是比较了解的。她不但心细如发,而且机智果断。否则当年也不会是柳苑里排头的姑娘之一,固然稍具混血使她错失了掌家之位,但自己的这位大姐绝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