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浆护壁。”
宁帆说出这话,直播间众人都陷入沉默。
“这是什么东西?”
不懂工程的宝友完全傻眼了。
护臂他们知道,可是泥浆护臂又是什么鬼?总不能是游戏装备吧?
“是泥浆护壁,工程上常用的一种技术。”
直播间内有个宝友回复一句。
“工程上面建桥铸桥路桩的时候需要钻深孔,泥浆护壁就是利用混合形成的高密度泥浆在洞壁四周产生静压力,防止洞壁坍塌。”
“这个技术,一般大工地都会用,就是有点费钻头,一旦钻头掉了打捞和重新开孔都浪费时间,有时候就要水鬼下去捞。”
“不过这个水鬼和你们想的那些水鬼不一样啊!”
众人看到宝友名字都感觉有点诧异。
“猛哥你来了啊!”
“猛哥是谁?”
直播间古玩圈的宝友们有些不太懂,还是看直播比较多的宝友解释一句。
“大猛哥,工地UP主,被誉为提桶跑路第一人,牛马学的反叛者。”
说完纷纷和猛哥打起招呼。
“猛哥,你这都来看宁大师直播了?是打算跑路的时候桶里面装个工地发现的东西么?”
大猛发出一串省略号不知道该说什么,没想到提桶跑路和工地挖出来的东西能这么有机结合。
还在想要怎么说,弹幕上已经有了新的问题。
“猛哥,都是水鬼,有什么不一样?”
大猛看到问题,索性先回答起来。
“你们一般说的水鬼,那是玄学里面的东西,存不存在我不清楚。”
“工地上的水鬼,严格来说叫做工程潜水员,是持证上岗的高危职业,负责的也都是大工程的钻头捞取,小工程一般不管。”
“这还有区别么?”
宝友们有些不太明白这个事情。
都是捞钻头,怎么还要区分大小工程,难道是小工程给不起钱么?
弹幕有宝友提出新的看法。
“我觉得不是钱的事情,你们是不是不知道有个说法叫做生人桩。”
“类似于古代的人祭,如果一个工地出了问题,柱子打不下去,就会有人提议故意制造点事故当做祭祀。”
“最常见的就是水鬼了,我以前可听我老叔说过,这都是工地上谈好,多少钱直接买命的事情。”
“还有更狠的,直接抓了流浪汉,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不会有人知道。”
这评论出来,众人都觉得有点毛骨悚然。
他们之前是知道工地很乱,比如土方拿地什么的都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
可没想到还会这么乱,居然还有这种草菅人命的行为。
“这难道没人管么?”
宝友们都忍不住质问起来。
“咳咳……宝友,别瞎说啊!”
“说错了害宁大师直播间被人封了不要紧,造谣超过五百人次可是要被带走的……”
大猛看到评论连忙解释起来。
“其实你们说的这个都是谣传,要是早个几十年或许还有可能。”
“可现在,二十四字真言天天播放,哪里还有你们说的这种事情。”
“至于小工地不做,这倒还真不是钱的问题,主要是不值得。”
“平常工地基本是修楼,这种只要在误差允许范围内,一根柱子偏差一几米问题不大。”
“如果出现问题顶多是在上面吊钻头,吊不起来换个地方就可以重新打洞安排就好,一个钻头也没有多少钱。”
“但是如果真的是潜水员出了事故,涉及的事情就大了。”
“工地赔偿、谣言还有上面的检查就多了,不仅耽误时间,更重要的是,传出这种事情,后面的销售还做不做了?”
“别人知道你这边都需要打生人桩才能修楼,这楼盘还卖不卖了?”
“虽然说传出去的概率小,可是有,那就会影响。”
众人听着话仔细一想觉得很有道理。
更加好奇为什么大工地就需要这样子。
如果小工地都可以绕开,大工地岂不是更好处理了?
动辄几万平的地块,处理这么一个桩子不是很简单吗?
“宝友,你们想的太简单了。”
大猛重新发了消息。
“你们以为的大工程可能还是修楼,可是在我们这些人看来,只要是修楼,不论面积,都是小工程。”
“真正的大工程那是涉及江山社稷,国泰民安的工程。”
“往远了说,京杭大运河、都江堰、往近了说,三地大桥……”
“这些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工程才是大工程。”
“这些项目,别说每一个桩每一根柱都是严格计算、考量得出的,烧油偏差,影响的是后面多少公里的情况。”
“这个一旦有钻头掉下去,才是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捞上来。”
“所以这才是工程潜水员在大工程重要的原因,普通的小工程,随意就行,反正也不在乎。”
大猛这么一解释,直播间众人明白过来。
再看眼前这个深坑,询问道。
“宁大师,那这个使用泥浆护壁?还能打吗?”
“肯定不是这里了,这个坑应该是要回填压实,另外在薄弱处进行挖掘,只不过为了避免刚刚挖掘的地方产生影响,才会用这个手段的。”
“宁大师,我分析的对么?”
大猛一套分析,众人听到宁帆开口。
“大猛宝友,要不然,提桶跑路吧,来这边当文物队的施工员,我推荐你,寒队长肯定要。”
众人听着话都笑了起来。
宁大师能这么说,说明大猛的分析是对的,就是这当面挖人的本事,太硬了些。
大猛也是哈哈笑着婉拒了宁帆,只说自己功夫还不到家,要再锻炼几年再说。
这边解释的功夫,边上寒鸦已经让人准备好了泥浆护壁的全部准备,过来询问宁帆新的挖掘地点。
“龙神二字寻山诀,神是精神龙是质。莫道高山方有龙,却来平地失真踪。”
你们之前挖掘的地点恰好在龙脊之上,周墓排场不大,前后左右必然是主墓室、甬道和耳室。
“事情紧急,从主墓室下去,再进耳室。”
说完随手扔出一颗碎砖。
“在落砖头处开始挖掘!”
直播间内外所有人看着砖头的轨迹都一阵傻眼,就这么随便的吗?
第二百二十四章 二叔你什么时候进的墓?
眼看着砖头落地,就在刚刚打孔的地方不到二十米的距离。
众人都忍不住询问宁帆是不是要重新扔一次。
这么严谨的挖掘行为,就这么草率的用扔砖头来做,合适么?
“宝友,你们不懂,这个叫抛砖引玉。”
“扔出去的是砖头,吸引到的是西周的高古玉。”
“……”
众人听着话只觉得离谱。
头一次听说抛砖引玉还能这么解释的。
可是看宁帆的样子似乎说的和真的一样,都有些傻眼。
“宁大师,您认真的么?”
“为什么不是真的?”
“方法离谱不代表我看的位置离谱吧?”
宁帆反问一句,直播间众人说不出一句话来。
道理的确是这个道理,只是他们先入为主,没有想到这一层。
宁帆也不和他们多说,拿起一根探铲,沿着孔洞在地上横竖划动。
只几下就出现一个四四方方的形状。
“这是……”
直播间众人看的不太清楚,现场人却看得真切,这个好像有点眼熟!
“墓室形状。”
宁帆铲子尖落下,恰好落在甬道中间一点。
“双甬道墓室的布局就是这样,这里就是刚刚在甬道中间打的孔。”
“你们站在山上,看不透这座墓室的形状自然很正常。”
“可是如果根据古代的葬制,很轻松就可以推算出双甬道墓室的结构和布置来。”
“古人认为墓室是人死后活动的场所,所以根据生前的生活,身后也要有这些布置。”
“回廊、主客房、茶室、书房、各类用品陈列室,全部备齐全。”
“只不过在墓室中不是这个叫法。”
“甬道、主墓室、耳房、车马、茶具、服装、文档库……”
“在本世纪初期挖掘的海昏侯墓就完整的呈现了这些墓室结构,而再往上的王陵帝陵也基本是这个规制。”
“只不过在秦汉之前没有典籍流传,只有秦汉之后才有明确的根据身份来规定墓葬规格的文字。”
“公侯一百方步,一品九十方步,此后逐级递减,到庶人方二十步。”
“这就是古代墓制的规定,从甬道厚度和朝向就可以确认墓室的情况了。”
众人听着话都只觉得厉害,唯独城隍寻古哥默默开口。
“宁大师,我觉得有点问题吧?”
“这段文字脱胎于《周礼》,此后历经数代,一直到明清还有记载。”
“文字的确没有问题,可是这只是记录周代之后的事情,没有说明西周之前这几代王陵也是如此吧?”
这问题出来,直播间众人看着都愣住了。
居然有人能跟得上宁大师的话,而且还能说出疑点来,有点厉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