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恰好控制到在里面待个二十多年,是不是能够在里面完成养老了?”
“反正也没有什么事情,顶多就是吃喝一半,就当减肥了。”
众人看着弹幕都觉得头皮发麻。
真的是好家伙,在这里跟国家卡漏洞了么?还想要钻法律的孔子,太会了!
好在宁帆的直播间内一直有督查跟着,看到这种想法当场出来摁灭。
拿东西的宝友有点慌张,死死握住手里的箭簇。
“宁大师,您要信我啊,我真的不知道这些东西是哪里……”
“你知道。”
宁帆看也不看宝友,眼睛落在屏幕中间的一包东西上。
“在家里筛土,说明做的东西量不大,是小作坊式的盗墓团伙。”
“以包工头名义去做事情,这也是有人安排的,起码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或者势力的人,否则不能联系到这么多项目。”
“东西横跨这么多朝代,地质水文条件基本一样。”
“而且……”
宁帆看着宝友。
“你是不是姓姚?”
“是……宁大师你怎么知道的?”
宝友听到宁帆一口叫出自己的名字有点傻眼。
他很确信自己来直播间没有暴露身份,也没有任何可以泄露自己身份的东西。
可是偏偏宁帆一口喊了出来。
虚心拱手。
“宁大师,想问问您这是怎么看出来的这个名字?”
宁帆微微摇头,没有答应宝友。
“这事情涉及一桩旧事的,不过你们家的人,不做这行的少。”
“看得出你们父亲是想让你们彻底与家里面脱了干系,没想到阴差阳错还是又让你们发现了。”
直播间众人面面相觑。
“宁大师,您这是打什么哑谜呢?”
“怎么都听不懂啊?”
王多鱼听了话,看着弹幕也有些惊讶。
“这么快就看出来了么?宁大师,能给我说说么?”
“可。”
宁帆看着东西,点点头,又重新摇摇头。
“宝友,你回过家里祖宅看过吗?”
“没,没有。”
“那赶紧多回去看看吧。”
“为什么?”
宝友有些疑惑,虽然祖宅很好,可是现在不是应该要解决这个事情么?
宁帆笑笑才开口。
“宝友,你现在不说,再过一段时间,恐怕就没有你们祖宅这回事情了。”
“你们家不是这里的人,而是东都姚家的旁支后裔。”
“东都姚家?”
这个名字直播间众人都不陌生。
作为曾经的东都盗墓考古第一家,这名字基本是听过的。
再想到刚刚宝友承认自己姓姚的事情。
众人忍不住皱起眉头。
“这总不能是一批人吧?”
“不是。”
宁帆解释一句,看向宝友。
“说你是东都姚家人,是从你们家的一些特征看出来的,不过故人痕迹难觅,就这样过了就好。”
“而且你们也没有再延续这一门的生意,也就不说了。”
说完将照片放大,给了一个特写。。
“这些东西出土时间比较远,我相信你没经手。”
“可是刚刚里面这几枚九如墨锭,还有那个清代的唐英款鼻烟壶,这都是宫中御品东西。”
“出土时间都不到半年,真说是淘换的,也没人信。”
“宝友,不得不说,你爹很是爱你们,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给你们换一笔财务自由。”
“不惜自己下墓,抱着挖一个不亏,挖两个血赚的想法,就为了弄这些东西出来。”
“只要你们下半辈子不大手大脚,变卖之后,供你们财富自由没有一点问题。”
“只可惜他千算万算漏了一点,你们竟然没有一个人愿意接了他的衣钵。”
“这些文物放在这里跟破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你嘴里那个响箭,要是不打磨,也是个好东西,只可惜现在一文不值。”
“另外,这些天宝九如墨能用的也只剩最后两块,实在是,可惜。”
宁帆说着话,众人的思绪还有些没有飘回来。
没想到眼前这个宝友没什么问题,而宝友他爹才是真正的盗墓者。
这怕是都能写一本出来了吧?
尽管宁帆不说,可众人还是忍不住再次询问宁帆是怎么看出这一切的。
第二百二十一章 秋明提踵,姚家编造的神话
“宝友介意么?”
宁帆问一句,问宝友这边要个回复。
宝友这边则是苦笑着。
“介意?我介意什么?我根本都不知道我该介意什么啊!”
“宁大师您就直接说吧,正好我也了解下我爸的过往。”
众人听着对话总觉得有点奇怪。
自己父亲的生活居然要找一个外人了解,知道的是知道这是真不知道家里面的情况,不知道的还以为亲爹是隔壁王叔呢。
宁帆看一眼,摇摇头。
“东都姚家的手段,早几百年得了半个提灯夜巡的传承,有了黑夜摸金的手段。”
“不过碍于南北两面都不承认,只能在东都附近讨口生活。”
“偏偏东都附近古墓数都数不清,姚家凭借着提灯夜巡的本事,硬生生在诸多好手中杀出一个好名声。”
“只不过姚家也不敢漏了提灯夜巡的名声,所以自己冠两个半仙的名,说什么姚家老祖,可笑。”
宁帆说完,又看了眼屏幕。
“宝友,这不是说你爹,是说整个姚家的,你别往心里去。”
众人听着话眉头皱起满满的不解。
“这说整个姚家,似乎也没把宝友父亲排出去啊!”
“也就是隔着屏幕,不然宁大师早都被人打了。”
“你们难道忘记宁大师开始就是被人打上门了吗?”
“啧!”
众人感慨一声,看着弹幕忍不住笑起来。
打人不打脸,这么说宁大师,真的太……太好笑了!
妥妥的黑历史啊!
宁帆看着弹幕也不管这些,继续开口。
“宝友,你爹留下的这些东西,基本上可以确定是盗墓所得。”
“什么工程之类的,都是掩人耳目,这是东都这边的暗话。”
“宁大师,这是怎么说的?”
宝友们听到这话都开始好奇宁帆是怎么判断的。
“之前不是说了?”
宁帆眼神沉下,随意开口。
“民间考古分为南北派,这是根据两边的地理环境来决定的。”
“南北方土质不一样,所以埋葬的形式和葬制也不同,早期北方非大墓没有砖石,而南方在没有砖石的时候就有了木板和木柱支撑。”
“南北派在墓葬挖掘上使用的工具和手法也各有不同。”
“一直到汉代,砖头开始普遍出现并作为墓葬的修建材料开始流行。”
“这之后,南北派的盗墓手段逐渐趋于相同。”
“也才有了所谓的官盗和民盗,其中摸金、发丘、搬山、卸岭,前者为官盗,后者为民盗,已经说得很清楚。”
“在此之外,另有个别能人显手段自成一派,历史上也有提及,一般人却是完全不知道了。”
“姚家就是这种小道传下来的技术。”
“因为要长期夜间行动,所以姚家负责盗墓的人都练就了夜视能力还有急行能力。”
“表现出来就是他们的眼睛会比一般人更大,脚尖也比一般人更发达。”
“如果不知道,就想想鱼眼和猫脚就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了”
众人听着话,还是奇怪宁帆是怎么看出这个的。
“照片。”
“你们看宝友身后的照片,那里面有一张全家福,尽管是早些年的,可是上面的人影看的很清楚。”
众人看着宁帆说的地方,果然看到照片中间的男人和宁帆说的一样,眼筋圆睁,下意识踮起脚。
宝友们看完,弹幕上有人疑问道。
“宁大师,仅凭这一点就断定宝友父亲是盗墓的,会不会有些太果断了?”
“毕竟这个证据只是根据您说的情况来推断的。”
“万一宝友父亲只是恰好有这个特征,也不一定呢?”
宁帆看到弹幕,微微一笑。
“宝友,一件可能是巧合,可是两三件在一起,那就不能叫巧合了对吗?”
“没错!”
宝友们都点点头,想要看宁帆还能不能找到别的原因。
宁帆远眺向别的地方,淡淡开口。
“夜巡的传承中有两个本事叫做秋明和提踵,因为古人认为目光如炬则可明察秋毫,在黑暗中更能找到东西。”
“提踵就更加简单,古人认为只有鬼才会垫着脚尖走路,人一旦学习这样的走路方式就会让身上阳气减弱,更能在墓下活动。”
“这个本事传入姚家也成为姚家要下墓的人的必备本事。”
“当然,这些根据现在的科学来看,只不过是环境适应问题。”
“睁大眼能在夜晚看的更清楚,而提着脚后跟走路只能让声音更小,同时还不会留下完整的脚印。”
“至于什么阳气,那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