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看到生命值 (笔尖的手术刀)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笔尖的手术刀
- 入库:04.13
“具体的我不清楚,我等会让帮您问问。不过据我以前的了解,一次骨髓移植的费用,大概在10w到20w左右。”陆晨解释道。
骨髓移植即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静脉输注造血干、祖细胞,重建患者正常造血与免疫系统,从而治疗一系列疾病的治疗方法。
临床上的部分疾病,是可以通过骨髓移植进行根治。
一旁,小童的妈妈深深叹了口气。
“唉,我就知道,还是这么贵啊!”
为了给孩子治病,这几年他们前前后后花费了近20万元。原本就不富裕的打工之家,早已掏空家底、负债累累。
想要再掏出20几万出来,进行骨髓移植,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时间,陆晨也有些沉默。
刚才再签字的时候,他看到了小童父母随声行李中,那厚厚一叠、200多张血液检验报告。
这似乎就记录下了他们一家寻医的艰难历程!
而小童的父亲一直都是沉默不语,骨髓移植术前术后的医疗费用,这就像一座大山压在他的肩上。
压着他们喘不过气来。
但是,陆晨能明显感受到小童父亲目光中那种不甘。
就在这时,小童父亲突然出声道:“这次住院治疗之后,我们准备回老家,找一些亲戚朋友筹钱,做骨髓移植的准备。”
话虽是这么说,但是陆晨知道这一路的艰辛。
如果亲戚朋友能借钱,也不会等到现在,恐怕早就借了。
小童妈妈只能是无奈地摇头,在她眼中,这似乎已经是一条绝路。
未来何去何从,仍旧是未知数。
三人谈话的声音很小,小童基本上听不到他们在聊什么。
又或许,即便是听到了,也根本就听不懂。
不过,小童似乎也能从表面上感受到父母心中的悲伤。
“爸爸,妈妈……”小童嘴里轻声呼唤着,脸上却仍旧保持着淡淡的笑容。
饶是见过诸多生离死别的陆晨,在此刻,也有些蚌埠住了。
陆晨默默收好病历夹,准备离开病房,回到休息室。
可是,他的余光,突然不经意间,看向了小童的双眼。
他发现,小童的眼睛,似乎有些震颤感。
作为长期在临床上工作的医生,陆晨可以肯定,这绝对不是错觉!
他连忙停下了脚步,转过头,紧紧盯着眼前的小男孩。
……
病床中。
气氛有些过于安静。
小童父母也十分诧异,眼前这个新来的医生,怎么突然这样盯着小童看啊?
“那个……陆医生,你怎么了?”小童父亲出声道。
陆晨没有挪开视线,仍旧仔细盯着小童,道:“你们仔细看,小童的眼睛,是不是会震颤?”
此话一出,小童父母立刻异口同声地道:“是!”
“平时偶尔就会这样。”小童母亲又补充了一句。
陆晨眉头一皱,随即对小童道:“听哥哥的话,把舌头伸出来,给我看看。”
小童很听话,并不像其他四五岁那样淘气,立刻就伸出了舌头。
半晌。
陆晨才缓缓道:“好了,小童,你做得很好,不用伸舌头了。”
小童很乖巧,将舌头收了进去。
“医生,有什么不对的吗?”小童父亲见状,立刻询问道。
陆晨微微颔首,道:“神经系统可能有些问题,简单来说,就是他的舌肌和眼球,都有些震颤。”
“这,这应该有一段时间了……”小童父亲顿了顿。
有一段时间了?
这句话,引起了陆晨的警觉。
那么,除了这两项阳性的神经系统体征,会不会有别的呢?
陆晨低头沉思,半晌,抬头对小童父亲道:“接下来,我要给小童做一个简单的神经系统检查,看看还没有其他的问题。”
“好!”小童父亲没有拒绝,立刻点头同意。
目前这种情况,他要抓住任何一个可能,丝毫没有顾忌到陆晨只是一个轮转的研究生,而不是正式的医生。
陆晨也不拖泥带水,立刻走到床旁,开始给小童进行一系列的神经系统检查。
大约五分钟,检查完毕。
果然,这让陆晨查到了不正常的地方。
他发现小童的腱反射很弱,或者根本就引不出!
陆晨的眉头立刻就皱成了横“川”字。
这太不正常了!
中枢性脑损伤不会让孩子持续太久的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周围性脑损伤不应该让他眼球和舌肌震颤。
这么多诡异的神经系统体征,再加上小童还有肌无力、肌萎缩,以及再障。
这就是同一种疾病引起的?
或者,根本就是两种病?
第533章 最喜欢的环节!
术业有专攻。
陆晨毕竟只是心内科专业,对于血液科方面的知识,也只是一知半解。
不过他的优势,就在于系统所给予的,超高的阅读领悟能力。
陆晨回到医生办公室,继续埋头看书。
不过这一次,他是有针对性的看书。
包括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肌无力,以及神经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由于都是全新的知识,陆晨感觉自己每分每秒,都在汲取新的知识养分。
今天,又是在办公室看书的一整天。
不过,有可能是因为怜惜这么小的孩子,陆晨对于3号病床的小男孩,多了一些关注。
晚上回到寝室,陆晨仍在翻阅血液病相关的书籍。
越是遇到这种疑难病例,越是能激发出陆晨的好胜心。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在临近睡觉的时候,陆晨脑海中终于闪过一丝精光。
“是不是身体中某种物质缺失或蓄积,既引起了造血系统,又引起神经系统(周围和中枢)、肌肉系统的问题,所有的症状都是一种病?”
这个大胆的想法从脑袋里冒出来后,便一发不可收拾。
陆晨的直觉告诉他,小童身上所有的症状,可能都来源于一种疾病。
“想要查清楚是什么疾病,可能需要做基因检测了!”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找到人体内一些先天性的基因缺陷和疾病。
小童曾经就做过贫血的基因检测,但是当时并没有做神经系统方面的基因检测。
基因检测的价格十分昂贵,普通的基因序列监测,可能就需要上千块钱了。
但是,为了诊断出最后的疾病,陆晨还是决定去和患者家属沟通一下。
……
不过,陆晨的这种想法,也只是猜想而已。
如果直接和上级医师于丽倩说,她多半不会相信,也不会让患者去完善基因检测。
而且陆晨现在根本没法绕过上级医生于丽倩,直接和患者家属沟通。
一旦这样做,很有可能会引起于丽倩的不满。
翌日。
陆晨来到血液内科,旁敲侧击询问于丽倩,纯红再障的诊断是否准确无误。
“这种诊断当然是对的啊!”于丽倩肯定道,“在我们医院确诊纯红再障,患者家属当时还去了魔都的大医院,同样诊断纯红再障。”
“于老师,那患者为什么有神经系统的症状啊?”陆晨疑惑道。
于丽倩有些不耐烦地看了眼陆晨,“患者诊断的事情你就别操心了,好好待在办公室看书,我不需要你做什么。”
陆晨见状,颇为无奈。
于丽倩这些话说出来,就证明陆晨根本不可能通过她,让患者家属进行神经系统的基因监测。
“想个什么办法呢?”陆晨环顾血液办公室的周围,他根本就不认识其他什么人。
这件事情,只能由更高级别的医生来提出来,否则于丽倩根本就不会理会。
陆晨突然想到了组里的主任医师,冯辉权。
他是陆晨这一组的带组主任,除了周四回病房查房,平时都出门诊。
而每周四的时候,于丽倩被安排做骨髓穿刺,并不在病房。
所以到了周四,组里就只剩下冯辉权和陆晨两人。
“周四,这应该是个机会。”陆晨心道。
只有趁着于丽倩不在,陆晨在冯辉权面前,取得他的信任,或许才能有机会给患者进行神经系统的基因监测。
今天是周一,距离周四还有三天的时间。
趁着这个时间,陆晨现在要尽量和小童以及他的父母熟悉。
这样一来,自己之后提出来的建议,才不会被家属拒绝。
否则,就算过了冯辉权这一关,但是小童父母不同意监测,那也是白搭。
这些天,陆晨一有时间,就会来到3号病床。
他不仅时刻注意小童的病情变化,并且还要在小童父母面前混个脸熟。
……
转眼间,周四就到了。
冯辉权,作为血液内科的主任医师之一,在血液科有不速的影响力。
不过冯主任再过几年就要退休了,现在每天都在出门诊。
“冯主任,今天我跟着您查房,于老师被安排去做骨穿了。”陆晨来到冯辉权面前。
“好。”冯辉权微微点头,“你去把我们组管床的病历拿过来,我先看看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