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现在,梅捷就定下了主板节能,双bios,b总线,声卡网卡集成等数个规划,甚至陈道华还想到了和芯片组提供商sis进行更远景的芯片组集成2d显示核心……
这些规划,苏远山都是知道,还提过建议的。
梅捷现在已经重新坐回了主板厂的第一把交椅,无论是技术还是市场。但正因为此,梅捷才更要死磕主板技术,然后把这个第一把交易坐稳。
至于远芯自己搞——无论技术上还是战略上都不允许远芯在现在亲自开辟新的战场。
所以陈静应该是说动了她哥,让她梅捷出几个人和远芯组成个设计小组,先把项目搞起来再说。
稍事休息后,苏远山抓起电话,拨通了父亲的手机。
……
晚饭后,段勇平和他的徒弟兼副手曹小亮沿着人工湖散步。曹小亮是92年毕业的,算是他的学弟。但进厂后一直跟着他,辈分也变成了他的徒弟。
听着对岸传来的一阵阵欢笑,曹小亮有些羡慕地道:“难怪听说他们搞CPU的那帮人连沪市都不想去,就想赖在这里……这工作和生活环境,确实不是一般企业能办得到的。”
“而且待遇还贼好。”段勇平呵呵笑道:“山总是个理想主义者,而且现在看来,他的理想实现的可能还挺大。”
“山总的理想是啥?”
段勇平望向前方桃林后的潘多拉实验室,想了想道:“不好下断言,总之托拉斯是没得跑的,说不定是康采恩。”
“康采恩?”曹小亮回忆起大学政治经济学中一闪而过的名词:“没那么恐怖吧?远芯本身是研发型科技企业……又不是玩金融,玩投资的。”
“远芯不玩金融不表示山总不玩,而且金融也并不是康采恩的要素。”段勇平想到在白天的季度例会中,陈静拿出一份份来自各个企业和单位的报告时自己所受到的震撼……
只要远芯按部就班地把目前所有的投资和部署都严格落实下去,推展下去,那么远芯成为那种大而不能倒的巨头是迟早的事……
无论光刻机研发也好,还是晶圆厂也好,还是芯片设计,还是通讯设备和协议……远芯目前都是国内走到最前沿的独一份!
这要是倒了,那国家相关科技的推进不知道会有多糟糕。
这样的远芯已经足够强了吧?可在硅谷居然还有一个堪称姐妹的星海科技,以及一个已经默默地投资了上百个,价值已经突破数十亿美刀的投资公司……
就别说在hk还有一个转向代理全球贸易的商贸企业了。
除此之外,远芯至今在远志eda中持有股份,虽然严格意义上,远芯和eda也仅有这点关系。但实际上呢?
段勇平可不相信苏远山对蒋万超就没有影响力。
“山总太牛了。”段勇平啪地点燃一根烟,站在湖岸边望着嶙峋的水波叹道:“小亮,你好好干,三五年之后,说不定就该你全面负责手机业务了。”
曹小亮一愣:“嗯?那师傅您呢?”
“我?”段勇平呵呵一笑:“远芯现在的组织架构其实一直在压制——按照山总的意思就是,现在是发育期,低调点。”
“你看现在vcd部门营收二十几亿,居然还只是个部门,部门领导连副总都还没安排。当然了,那边是厂子制,而且厂长也是他师兄,自己人,怎么都说得过去。”
“但基站事业部同样年销好几十亿,也只是个总监级别的部门……而且还受上面节制。你就应该知道,远芯有多低调了。”
“等到发育期结束,自然会把架构往国际化,巨头化发展。到那时,再靠静总一个姑娘家打天下,怕不得把她给累死……”段勇平深深地拔了口烟,望向远处的行政楼,目光很热切。
……
第二天,商贸传来详细的活动报表,其中光是客户反馈的记录就传真了十几页。如同段勇平所料,对远芯手机的品牌认可度并不高,但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远芯是一个能够站出来和国际巨头打的国内企业。
然后还有用户表示,为什么既然是国产,还要卖那么贵?
苏远山把诸多的问题全部交给了段勇平。
两天后,段勇平带着完善好了的方案离开省城,正式走马上任。
第233章 苏远山的小愿望
光刻机联合研究中心。
苏远山是被郑振川一个期期艾艾的电话直接给叫到这边来的——在电话中,郑振川只是说光源小组和硅谷的林本坚团队出现了摩擦。
当时把苏远山吓得够呛,下楼抢了一辆自行车就往光源实验室赶去。
不过当听到所谓的摩擦后,他微微松了口气。
……
“意思是林本坚那边说,根据他的技术直觉,kbbf晶体无法用在duv光源之上?”苏远山望向赵凯东问道。
赵凯东正在一根一根地抽着烟,点了点头:“是的,但国外已经出现了kbbf的倍频技术……我们这边也有所突破了。”
苏远山抿了抿嘴,深深地皱起了眉。他知道,kbbf现在是可以出口的,而且国家甚至还大力提供……希望与国外共享技术。
“老林那边就一个直觉吗?”
“不是……是目前已有的光源来看,kbbf晶体不足以满足光刻机的持续、大功率激光输出。”赵凯东望向苏远山:“但我们相信……大功率肯定是能的。”
苏远山轻轻叹了口气:“我当然也相信……”
苏远山知道,后世kbbf是一直没有用在光刻机上的——或者说,加个主流。当初他让赵凯东搞kbbf,也是怀着侥幸,希望能够从kbbf上完成突破,从而一举打破193纳米的桎梏,再加上浸润式,到时候就能很轻易地靠着duv就下探到5n制程之下。
现在被林本坚这个光学大师级人物直接反对了,苏远山一时半会还真不知道怎么判断了。
不过有一点他是相信的,就是kbbf的技术肯定有用——大功率激光器了解一下。
沉吟许久后,苏远山轻声道:“这样,老林那边的团队……因为投入有限,同时也要考虑到极端条件下的政策因素。所以我们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这边还是用两条腿走路的形式。”
“马上校招季到了,远芯这边也招一批搞光学的研究生进远芯,你们也往上面申请一下。”
赵凯东也轻轻叹了口气。
他作为搞技术的,当然是看到技术,看到困难就要突破。但也他知道苏远山为难,如果搞到最后kbbf真不能用在光刻机上,那苏远山投入的钱可就真打水漂了……
远芯怎么说都是个企业,在明确有大佬提出此路不通的时候再硬着头皮冲,而不是谨慎一点,这可不是搞企业的好习惯。
“行,那我们两条腿走路。”
“嗯,那就拜托赵叔了。”
苏远山说着又回头对郑振川道:“郑叔,你们这边情况如何?”
“我们这边挺好,订购的零部件都已经通过了,估计三个月内就能完全到齐。”相比赵凯东,郑振川这边的心情要好许多,他这边设计的光刻机采用的是紫外光,理论上是可以搞定05微米制程的。
听到这里,苏远山心情也好了不少:“万里长征第一步出来了。”
“嗯啊,这也才是第一步……我不求能达到量产质量,只求能稳定运行就行了。”郑振川笑道。
远芯从成光所拖过来的光刻机,确实有点一言难尽。在经过不断的调试之后,它倒也能勉强完成它的使命——能够造出1微米制程的元器件了。
但也仅限于此,想靠它赚钱那是休想。
所以郑振川现在的要求就不高,能稳定就行,然后下一台开始争取上市,然后再下一台争取赶上主流。
离开办公室,苏远山看了下时间,实在没好意思跟林本坚通话,转而回到办公室,给林本坚那边发了一封邮件问一下情况。
第二天,林本坚回复邮件用了一大堆的技术和理论告诉他,kbbf是一种非线性的深紫外晶体,非常好……而且根据现有的技术,kbbf的体积尚不能满足光刻机的需求,。因此它未必是最适合光刻机的光源晶体。
于是苏远山只好告诉他,让他按照自己的思维搞下去。
(根据asl的工程师回复,kbbf确实和光刻机光源不搭。其实写这段主要还是想要严谨一点……)
……
五月很快过去。
在这一个月中,段勇平开始正式主导远芯手机的推广,而且还是那种看似风平浪静,实际上却是暗潮汹涌的推进。
他首先申请了vidoo商标品牌,紧接着又邀请了正当红的国际影星施瓦辛格对手机进行代言——这些都是先一步的行动。
要知道,现在vidoo还刚刚完成定版,连工程机都还没有能够出来呢。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都在厂里盯着,并且和他带过来的技术员解决了不少生产上的问题,使得生产线的效率得以提升。
可以说,这人真的是个人才了。
然后,等了许久的苏星河教授终于等到了来自首都的邀请。
中科院已经正式得到国w院批准,将成立新的国家工程院,而苏星河教授,则是唯一一名“新”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