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要做港岛豪门 (我是阿斗不扶)


  麦理浩的欢送晚宴设在礼宾府,前来参加晚宴的人基本上是整个香港社会上流人士。
  宴会进行前,吴光耀和麦理浩、夏鼎基、包宇刚、沈弼等人聚在一起聊天,这大概就是香港的顶级人物圈子了。
  此时和当年不同的是,包宇刚也是有资格站在这里了;
  在七十年代中期以前,华人只有吴光耀一人算得上港岛的顶级人物。
  而现在,包宇刚之所以比港岛的四大家族有影响力,自然是来自于航运这个产业,比地产的影响力大的多;
  从董云浩葬礼,里根总统都致吊唁电话来看,就可管中窥豹。
  吴光耀认真的说道:“麦理浩总督离职之前,我特地让我旗下的媒体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香港市民绝大多数认为,麦里浩总督是香港最出色的一位总督之一;香港经济能有今天的繁荣,麦理浩总督居功至伟。”
  吴光耀的声音比较大,周边的一些人都能听清,所以大家纷纷鼓掌起来;
  仿佛受感染一番,整个会客大厅的人都不明所以的鼓掌起来,经久不息。
  吴光耀倒不是拍马屁,说的都是发自内心的话,这些年麦里浩非常能接受自己的意见;
  可以说为了香港的发展,这位英国人放下了所有的成见!
  倘若换一位总督,吴光耀都不知道会不会支持自己的天水围新市镇,会不会支持新机场,会不会支持理工大学的成立......
  总之,吴光耀对麦里浩还是充满了尊敬;
  或许是因为他在管理香港以前,没有在英国其它殖民地工作过,所以没有太多的顾虑;
  甚至为了香港的税收问题,而反驳了英国的要求,最终香港不需要为英国纳税。
  麦理浩大为感动,认真的说道:“感谢吴先生的认可!同样,香港的经济取得如此辉煌,除了英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外,我也时常得到吴先生的帮助和指点;当然,除了这些,还有每一位香港人的努力付出,才有今天的香港繁荣。”
  吴光耀谦虚道:“我只是个商人而已!麦理浩总督回到英国之后,必定成为终身贵族,届时可不要忘记了香港!此时香港的发展基础已经打牢,经济将继续突飞猛进;我曾经听见日本人说‘美国的今天,就是日本的明天’,今天我在这里预测‘日本的今天,就是香港的明天’。所以,欢迎麦理浩总督常回来看看!”
  这番话当初说起来,可能有些底气不足,须知日本可是科技强国;
  未被改造前的香港,顶多是个工业加工中心,谈不上真正的科技地区;
  但是如今,香港已经不会走前世的老路,因为有了天水围工业园、有了红磡工业园(青州英泥原厂址)、有了源源不断的理工生、有了资本家愿意投资科技产业.....
  还有小米电子、耀世工业等这种大型科技公司,可谓前途可期!
  麦理浩笑着说道:“确实如此,香港的工业已经不会消失啦!”
  见众人云里雾里,麦里浩笑着解释了当初吴光耀在他面前的‘危言耸听’,众人才恍然大悟;
  内心也不得不佩服吴光耀的眼光,大家还在放眼香港的时候,别人已经将香港定位在全球领域的发展了。
  如果今天不是麦里浩的欢送晚宴,大家不介意奉上马屁给吴光耀。
  大家三三两两的聊了一会,宴会正式开始;
  作为今天宴会的主角,麦里浩自然要当仁不让的举行一次煽动人心的演讲;
  从他任期十年来对香港的各方改革措施及经济发展情况,到未来香港的前景展望;
  听得台下的一众人,心情颇为激动,哪怕大家都是人老成精的资本家,也不得不承认麦里浩的这些话非常富有共鸣;
  毕竟香港是大家的根本所在地,香港发展的越好,自己的事业、家族就会越好。
  但是话锋一转,政客的嘴脸就表现出来;
  麦里浩开始强调香港是在英国的管制下,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并开始披露英国对港岛的一个长期政策。
  自七十年代开始,华资通过上市来快速成长,如今的华资实力整体已经超出了英资几条街;
  在整个七十年代,以吴光耀为带头人,大举收购传统英资公司,诸如九龙仓、青州英泥、香港电灯、香港电车等老牌英资公司;
  七十年代后期,一些势力更弱小的英资公司,纷纷被其它华资盯上,然后就是被收购的下场。
  如今的香港,就是不算吴氏家族的企业,以包宇刚、李超人、李兆基、郑裕桐、郭德胜等华资的整体实力,也是超过英资几大洋行的。
  所以,麦里浩打起了感情牌,并在言外之意透露大陆可能损及大家的利益,以此来拉拢这些华人大亨;
  不仅如此,麦里浩在演讲当中,更是透露,英国政府及港府有意增加华人参政议政的比例,以实现英国人和华人共同治理香港的美好前程。
  吴光耀在下面皱皱眉头,麦里浩的演讲也许对一些精明的商人,比如李兆基、郑裕桐、嘉道理、施约克家族等华资和英资商人,可能不会有太大的效果;
  因为商人考虑的非常多,得罪人的事情一般不会做;
  所以大家根本不会去选择站队,而是两边通吃。
  当然,也有极少数商人的站队非常的明确,华资的霍英栋是明显站队大陆的,英资的怡和系是明显站队英国的。
  除了这两家以外,大家根本不会听你的‘忽悠’。
  但商人不听忽悠,港岛的政治人物却非常听英国人的‘忽悠’;
  这些人甚至想以香港人的代表身份,去和大陆谈判,可想而知结果会如何?
  你又不是一个主权国家,有什么资格和一个主权国家谈判呢?
  当然,不管怎么说,吴光耀还是对这些人没有恶意的,毕竟他们确实是在为港岛市民争取利益;
  虽然,他们被人当枪使了!
  其实,大陆早在七十年代末就说过,会保持香港的特殊地位;
  但一G两Z的说法,毕竟是个新鲜事物,很多人根本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所以,在中英谈判期间,港岛开始大量走资,一些人才也开始外流;
  虽然这些资本和人才,最后又回流了不少,但损失也还是非常大的。
  希望这世因为自己的出现,有一个降低损失的可能!


第666章 【12号楼】
  时间到了六月,英国取得了马岛战争的最后胜利,为这场历时2个月的局部战争,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对于英国来说,强烈的爱国主义情绪开始横扫全国,加强了以首相撒切尔夫人为首的政府的权威,为英国保守党在1983年的普选中,打下了坚定的民意基础。
  但是对于香港来说,却没有与有荣焉的意思,反而因为英国在马岛战争的胜利,而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原来,香江开始传着一些小道消息:说英国不肯放手香江,将携‘马岛战争’的胜利之姿,和大陆政府讨论香港的归属问题;而内地政府则更不会退让,身为联合国五常的存在,怎么可能让殖民地的现象发生在自己头上;所以,双方很有可能会再爆发一次亚洲的“马岛战争”。
  此时,作为市场反应最快的证券和地产,立马陷入了‘萎靡、停滞、下跌’状态。
  谈判前夕,吴光耀无疑是港府和英国政府最想拉拢的;
  不管是总督尤德,还是英国的撒切尔,都多次和吴光耀举行了会谈。
  别说吴光耀知道历史大势,就算不知道香港的未来,也自然不会将自己绑到英国一方去;
  再说了殖民地的子民,越听越刺耳;
  哪怕吴光耀在国际上声威如何大,总归避免不了被人诟病。
  ......
  长江大厦,
  吴光耀、吴显硕、新长江实业三巨头、和记黄埔执行总裁马世民,一群核心高管正在开会。
  “建宁,长江实业的财务状况如何?”吴光耀首先问道。
  霍建宁从美国博士毕业之后,就担任了长江实业的会计部副经理,可谓是深得吴光耀的器重;
  须知,1979年的长江实业妥妥的香港地产老大,市值远高于第二名置地公司,前五的地产公司总市值(除长江实业)都没有长江实业一家高。
  如今三十岁的霍建宁,已经是分管长江实业的财务。
  霍建宁自然懂吴光耀什么意思,当前港岛风雨欲来,一些负债高的地产公司已经开始瑟瑟发抖。
  “按你的吩咐,我们在1981年初开始,就在减持债务、回笼资金;所以,当前我们负债率仅为12.5%。账上计有:流动资金50亿,贷款资金82亿港币。”
  长江实业总市值为260亿港币,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地产公司,主要的原因是有大批收租的物业,主要包括:三个商业综合体、港岛二十几幢优质的商业大厦、3000多万平方尺的土地储备、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的置业投资。
  如此庞大的资产,负债如此低,非常让人不可思议;
  但是作为长江实业的高层都知道,长江实业在30多年的发展史上,基本上抓住了每一次机会——高潮时吐出、低潮时吸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