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悠闲生活从海洋寻宝开始 (清茶乏味)


  海路陆路全畅通,马可波罗从陆路来到华国,然后从海路回去,并不是偶然的。
  元朝的兴起使得欧洲人可以直接与东方进行贸易,马可波罗游记更深刻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东方的热烈向往,对以后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之后元朝的崩溃,奥斯曼土耳其人的崛起,再次在欧洲人的东面形成了穆斯林帷幕。
  这一阻隔迫使欧洲人热切寻找通往东方新航路,从而引发地理大发现和西欧大航海,以及欧洲的地理大发现与文艺复兴。
  到了十五世纪,西班牙、葡萄牙等国家开始企图绕过被意大利和奥斯曼帝国控制的地中海航线与旧有的陆地丝绸之路。
  企图寻找新的海路接通南亚和东亚,并希望能从中获得比丝路贸易更大的利润。
  等到西欧航海先驱葡萄牙人绕过好望角,依靠武装船队打败了往日与东方进行贸易的自由无武装阿拉伯商人后,终于来到华国南海时,郑和下西洋刚停航不久。
  值得一提的是,在郑和七下西洋的最后一次航行中,郑和在船上因病过世,其下西洋的档案《郑和出使水程》后来不但被销毁,那支庞大的“郑和宝船舰队”也消失的无影无踪,给后人留下无数待解谜团…
  由于档案被销毁一空,郑和下西洋最大的船有多大也是一个谜。
  顾起元的《客座赘语》卷一中有《宝船厂》一条,里面记载了:“今城之西北有宝船厂。永乐三年三月,命太监郑和等行赏赐古里、满剌诸国,通计官校、旗军、勇士、士民、买办、水手共二万七千八百七十余员名。宝船共六十三号,大船长四十四丈四尺,阔一十八丈;中船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
  《明史·郑和传》中记载与此大致相同,折算成今天的公制,最大的船长约一百五十米,宽约六十一米,排水量约在两万吨以上,相当于一艘航空母舰。
  宝船的主桅杆高达七十二米,相当于二十四层楼房那么高(按每层高三米计算)。
  这些数字实在令人难以置信,木材能否制造成这么大的帆船?木质帆船能否承受洋面上的狂风巨浪?仅以风帆为动力能否推进这样的庞然大物?这需要多大的风帆?九桅1十二帆需要多少人来操作?这样大的船如何入港靠岸?
  可惜的是随着相关档案的遗失,以及最为关键的“郑和舰队”也悄无声息消失的干干净净,一切都不可考究了。
  之后明朝实施海禁,郑和船队消失后在亚洲海域留下的权力真空,使远道而来的葡萄牙人,依靠坚船利炮所向无敌的扩张势力,并控制了亚洲海域,开始主导了亚洲海洋的发展贸易。
  葡萄牙船队的到来是近代西方扩张的开始,一个西方为主导的世界经济政治秩序从此开始成型,东西方的强弱格局也由此开始逆转。
  最为主要的还是清朝政府的固步自封,沉浸在“天朝上国”自我感觉之中,殊不知随着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双方的实力已经开始了转变。
  很多人认为造成这一局面,很大一部分是清朝政府闭关锁国的原因。
  其实清朝政府真正实施闭关锁国的时间只有顺治十二年(1655年)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这三十年的时间。
  其他时间虽然也实施海禁,但是并没有将出海口岸彻底封死,留有部分口岸对外通商,所以清代的主动闭关锁国就是部分门户开放。
  可惜的是,随着清朝政府统治者的昏庸无道,夜郎自大,即使有众多有识之士前仆后继开展各种变革运动,在逐渐与世界脱轨后,最终被西方的火枪大炮轰开国门,随后就是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
  而由华国主导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因此走向衰败。


第215章 尾随而来的大白小白
  当然这些都是过去了,随着新华国的成立,国富民强,国家力量越来越强大,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新生的华国用实力再次站在了世界的大舞台上。
  虽说现在还有些不公平的地方,比如年轻人的工资赶不上日益增长的房价了,九九六成为常态啦。
  但是这些和那个年代比起来要好的太多了,至少现在不用担心每天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不用担心会饿死。
  按现在的水平来说的话,想挨饿估计都很难吧?更不用说饿死了,但是在过去的一段艰难岁月里,易子而食都出现过!
  当然时代背景不一样,这些不能混为一谈,只能说每个年代都有每个年代特有的烦恼吧,至于这些,交给国家领导人们去头疼就好了,我们只需要做好自己就可以了。
  至少钱羽仗着飞鱼,过得还算滋润,此时有古墨琳开着船,钱羽则是搬了把椅子坐在船头,体会乘风破浪的感觉。
  好吧,说是体会乘风破浪,其实就是控制着飞鱼在海底下巡视,搜索着可能存在的沉船。
  正常的沉船寻找,大多是先从一些资料记载中找到蛛丝马迹,然后顺藤摸瓜的去寻找,一般是有特定的目标海域,就像吉尔特寻找沉船的方法一样。
  钱羽目前也正在寻找这方面的资料,船上就带有不少从东南亚各国港口城市带来的地方史书,一有空闲的时候,两人除了娱乐时间之后,大多把时间用在了寻找相关资料上。
  这些资料还是吉尔特幸幸苦苦收集而来的,钱羽恬不知耻的复印了一份过来。
  说是幸幸苦苦,其实也就是跑了一遍各地的图书馆,复印了一份,钱羽花点时间也能搞到,但是有现成的嘛,就不用再去花费功夫了。
  为此钱羽付出了不少从华国带来的特产还有零食。
  钓鱼艇在马六甲海峡行驶的速度比较快,毕竟马六甲海峡的水深较浅,而且来往船只众多,比较容易发现的沉船,大多都已经被人给发现了。
  在这里慢慢搜索没什么太大的意义,钓鱼艇以比较快速的速度穿过马六甲海峡,驶向印尼西北部的格雷特海峡。
  出乎钱羽和古墨琳意料的是,当钓鱼艇驶出马六甲海峡,快要到达格雷特海峡的时候,钓鱼艇后面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了两头虎鲸!
  正是大白和小白。
  这段时间钱羽是控制着飞鱼在海底搜寻着,古墨琳也是专心的开着船,还没有驶出马六甲海峡,船只还是不少的,不能轻易分心。
  直到接近中午,钓鱼艇停下来,钱羽和古墨琳准备吃午饭的时候,才发现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尾随在钓鱼艇后面的两头虎鲸,大白和小白。
  “呀,水鱼,快看,这不是大白和小白吗?”停下钓鱼艇后,打算出去吹吹风的古墨琳发现了大白和小白身影,有些惊喜的对着钱羽说道。
  “哪里?”正控制着飞鱼呢,突然听到古墨琳说见到大白和小白了,钱羽也有些惊讶。
  “喏,刚才还在后面,这会游过来了。”古墨琳指着已经游到了一边的两头虎鲸说道。
  “还真的是。”
  没记错的话,之前和大白小白分别的时候,还是在南海那边,这几天没见了,竟然在印度洋又相遇了。
  就是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这两头虎鲸特意跟着钓鱼艇的。
  “大白~小白~”古墨琳朝着两头虎鲸喊了一声。
  两头虎鲸没有让古墨琳失望,呜呜呜的回应了一声,然后把头凑到了钓鱼艇边上,眨巴着大眼睛,在钓鱼艇上胡乱的瞄着。
  古墨琳自然是不客气的,有了上次的经历,对这两头虎鲸放心了许多,大着胆子上前摸摸头。
  “诶,对了,你俩等一会儿。”摸着虎鲸头的古墨琳却是想起了,之前钱羽从海里抓上来的一些沙丁鱼,此时正好好的待在活鱼舱里。
  原本是打算用来钓鱼或者加餐的,这时候喂给两头虎鲸也是不错的,虽说可能还不够它俩塞牙缝,但是肯定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啊。
  茫茫大海,“养”两头虎鲸,那多带感啊。
  “来,大白张嘴,啊~”大白听话的张开嘴,古墨琳一连投了两条沙丁鱼进去,大白咂吧了几下嘴,就兴致缺缺的潜下去了。
  “哼,大白竟然挑食!来小白,张嘴,啊~”大白潜下去了,小白还在,古墨琳就把剩下的几条沙丁鱼都喂给了小白。
  小白倒是给了古墨琳几分面子,没有直接跑路,而是在船边停留了一会儿,跟古墨琳互动了之后才潜了下去。
  “哈哈,墨琳,我估计大白和小白嫌弃你喂给它们沙丁鱼了,虎鲸可是喜欢吃海豹海狮这些脂肪多的动物,沙丁鱼这种小鱼它们估计是不喜欢吃的。”
  钱羽看着大白和小白的表现觉得十分有趣,不由调笑了古墨琳几句。
  “哼哼,竟然挑食!等我钓条金枪鱼,馋死它俩!”古墨琳哼哼了两声,夸下海口。
  两头虎鲸暂时离去,古墨琳返回船舱做饭去了。
  吃过午饭之后钓鱼艇继续出发,两头虎鲸又不知道从哪里冒了出来,跟随在钓鱼艇左右一起前进。
  钓鱼艇穿过格雷特海峡之后,速度就放慢了一些,接下来的海域,已经是比较深了,基本上都在几百米以上,很可能存在有没有被人发现过的沉船。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