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进展,粗略扫了一遍目标区域,并没有发现完整的沉船船体,估计是船体被腐蚀殆尽或者掩埋在泥沙底下了。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了,只能一点一点地毯式的搜索。”吉尔特跟钱羽说了一下沉船寻找的大概情况,然后带着希冀的看向钱羽。
“行吧,那你们可要加油了,这种情况我也无能为力。”钱羽摊了摊手,表示自己并不能帮不上什么忙。
接着两人又聊了一会儿,古墨琳也时不时的插一下嘴,表示自己的存在。
第213章 在兰卡威的准备事宜
聊了一会儿之后,古奇和戴梦雪回来了,登上船的时候身上还穿着潜水装备。
熟人相见,自然是一阵寒暄,钱羽和古墨琳看着两人如胶似漆的模样,又是一顿恭喜。
可惜的是沉船依旧没有发现,和古奇戴梦雪聊了一会儿之后,钱羽和古墨琳告离去。
吉尔特把钱羽在兰卡威住的地方的房门钥匙拿给了钱羽,甚至还想把他车钥匙拿给钱羽带过去,他还要在工程船上待一段时间,车子在兰卡威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给钱羽使用。
刚才钱羽从钓鱼艇上拿下来从华国带来的零食特产给古奇吉尔特的时候,吉尔特一起过去帮忙了。
吉尔特看到钓鱼艇上那么多的东西,也是大感意外,没车子的话,这得搬到什么时候?
而且,见多识广吉尔特也看出了钓鱼艇的不凡,左瞧瞧右看看,直呼钱羽才是真正的土豪。
钱羽谢绝了吉尔特的好意,并没有接过吉尔特递过来的车钥匙,那些零食特产本来就是打算放在钓鱼艇上的,携带一小部分到住的地方就行了。
最主要的是,大马国这边的车子是靠左行驶的,和国内的不一样,钱羽不敢贸然就在这边开车,被交警逮到事小,万一因为不熟悉交通规则和路况而发生了意外,那才是出大事。
钱羽的想法是等在这边安定下来之后,抽空把这边的驾照考一下,有国内的驾照基础,在这边考驾照就容易很多了,到时候再开车也不迟。
而且车子也和古墨琳打算好买啥了,依旧是皮卡车,不过这次打算买好一点的,福特猛禽。
当然,这些都得等安定下来之后才会去考虑的事情。
告别古奇戴梦雪还有吉尔特之后,钓鱼艇继续沿着马六甲海峡往西北方向,向着兰卡威开去。
钓鱼艇离开那艘工程船之后,钱羽让古墨琳把钓鱼艇的速度放慢一些,自己则是放出飞鱼,在吉尔特所说的那片区域里仔细的搜寻着,看一下能不能发现沉船。
虽然之前对吉尔特说的是爱莫能助,但也就是嘴里说说而已,飞鱼真要认真寻找的话,效率肯定比吉尔特那伙人寻找的速度要快上很多。
可惜的是,飞鱼把那片区域大概的搜寻了一遍,同样没有找到沉船的身影。
看来真的如吉尔特所说,这艘沉船不是被腐蚀殆尽就是被泥沙给掩埋了,或者是被腐蚀之后深埋在泥沙底下也有可能。
毕竟马六甲海峡靠近两岸的海底,这些年来底下的泥沙一直在堆积,丝毫没有减少的迹象。
一番搜索无果,钓鱼艇驶离了那片区域,钱羽也就放弃了寻找的想法,还是留给吉尔特他们忙碌去吧。
在傍晚的时候到达了兰卡威,停靠好钓鱼艇之后,带上大包小包,打个车去到了打捞公司的大楼所在地。
住的地方在戴梦雪那套房子的隔壁,当钱羽和古墨琳拎着大包小包到达的时候,里面已经整理干净了,连带着床铺也整理好了,直接就能拎包入住。
戴梦雪倒是有心了,或许是戴梦雪原本就与两人关系不错的缘故,也有可能加上古奇的影响。
除了干净整齐的房间,还有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白鲸打捞责任有限公司”的中英文字样,还有一只小白鲸的卡通图案。
这是钱羽发图让吉尔特提前准备的,在大马国这边的打捞公司在吉尔特的帮助下注册好了,虽然委托的是徐长天,但实际忙活的还是吉尔特。
没办法,大马国这边,张叔不在的话,就是吉尔特管事了,也只有他比较熟悉一些,跑上跑下的比较方便。
至于名字为什么是白鲸,主要还是那条小白鲸对于钱羽和古墨琳来说,意义重大,可以说,没有那头小白鲸的话,可能就没有现在的钱羽和古墨琳了。
以白鲸命名公司,既是表达对那头小白鲸的感谢,同样也是在纪念钱羽和古墨琳两个人的开端。
公司注册好了,还有办公地址,办公地址直接就定在了钱羽和古墨琳住的地方,反正白鲸打捞公司名义上是蓝海打捞公司旗下的子公司,主要作用仅仅是让钱羽和古墨琳有个自由身,方便资金结算。
至于业务方面,在国家所属海域内的沉船打捞,都会委托给蓝海打捞公司的,当然这些只是顺带的,钱羽和古墨琳的目标,是印度洋公海里的沉船,那些才是大头。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钱羽和古墨琳两人在这边安顿了下来,并抽空一起过去考了驾照。
得益于这边足够腐败的体系,在塞了一些好处费之后,没有过多等待,两人一路过关斩将,通过了一系列考试,顺利拿到了大马国的驾照。
钱羽和古墨琳毕竟都不是新手了,在华国积累了丰富的驾驶经验,来到大马国只需要适应这边的交通规则即可,因此,拿到这边的驾照还是很顺利了。
而适当的送上好处则是减去了大量等待的时间,一路开着路灯完成了考试,拿到了驾照。
拿到驾照之后立马就去当地的车行购买了全新的皮卡车,福特猛禽。
在国内习惯了有车开的日子,刚来这边的时候,因为没有驾照不熟悉交通规则而开不了车的那种感觉,真是太不方便了。
现在就好了,有了车子不管是出行还是运输东西,都方便了很多。
期间吉尔特他们也回来了一趟,简单休整了两天之后,再次回到了之前那片海域,继续他们的寻找沉船工作。
而钱羽和古墨琳经过这么些天的忙活,终于在兰卡威这边安定了下来,在做好各方面的准备之后,开着钓鱼艇出发了。
这次的目的海域是印尼西北边的格雷特海峡以及十度海峡往西边的地方。
那里是海上丝绸之路从东南亚去往阿拉伯地区,欧洲,以及非洲的必经之处,那里沉船数目应该不会少到哪里去。
最主要的是,那片海域海水足够深,应该没有多少人去那边探索过,
--
作者有话说:
第214章 海上丝绸之路西线
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在印度洋的的航线一般是马六甲海峡-斯里兰卡-阿拉伯地区,之后再由阿拉伯商人运输往欧洲北非等地区。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朝中期以前,不管是陆地上的丝绸之路,还是海上的丝绸之路,华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只是相当于供货商。
最主要的运输者其实是阿拉伯商人,古代那个时候的华国与欧洲之间的往来,全部通过阿拉伯等中间商进行交易,欧洲人想要获得华国丝绸瓷器都要通过阿拉伯商人的运输。
华国史书称阿拉伯帝国为大食国,在古老的七海航路上所有港口城市,基本上都有阿拉伯商人。
从地中海到华国南海,整个旧世界已知的海域内都可以见到他们的船,大唐称这些远来海船为“南海舶”、“西域舶”、“南蛮舶”、“昆仑舶”、“狮子舶”或“婆罗舶”,最常见的统称为“波斯舶”。
宋朝中期之前,华国商人或僧侣出洋,乘的大都是“番舶”,直到宋中后期华国航海业超过阿拉伯世界才改变。
阿拉伯商人跨越辽阔的内陆和海洋,在亚非欧三大洲之间运送货物。
即使是后来大航海的欧洲人,他们的航海技术以及船只上配备的六分仪、罗盘,大多也是出自阿拉伯人。
在大洋上航行需要知道的航行的方向与船只的位置,这就需要华国的指南针和阿拉伯人的"纬度航行"技术。
华国靠指南针和地貌、水深等航海,属于地文航行;阿拉伯人靠观测星星进行航行属于天文航行,在海丝之路与阿拉伯人长期接触后,取长补短,后来华国的航海就是观测天象与看指南针结合了。
宋朝中期前,朝廷对本土商人出洋贸易并不鼓励,甚至一度禁止本土商人下海,属被动型国际贸易,此时在广阔的海洋世界,仍是阿拉伯商人们掌控着优势。
之后宋朝廷出于贸易营收依赖等原因开始支持鼓励本土商人出洋贸易,国家和商业力量的合力,加之沿海地区人民天生对于商业的天赋,使得华国海商成功地参与到被阿拉伯垄断的海洋贸易中,并超过他们。
在此后几百多年的时间里,开创出一个华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华国到印度的航运。
也正是这几百年的时间里,华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物品更加快速的流向世界各地,而换回来的则是世界各地巨量的黄金白银。
而到了元朝的时候,元朝辽阔的版图第一次与拜占庭帝国接壤,第一次使欧洲人穿过阿拉伯人的帷幕与华国人直接交往贸易。
相似小说推荐
-
我开挂我骄傲了吗 (老王大爷) 起点VIP2021-11-08完结122.26万字 7662总推荐奥尼尔:为什么我没有完成三连冠的霸业,除了王大林那厮,还有谁能阻...
-
顶流喜剧人 (捌豆) 起点VIP2021-11-13完结105.45万字 2.47万总推荐街头,一男一女正在接受记者采访。“请问你们是秦川的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