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快把二手奢侈品行业调查清楚!”
三天后沈锋打量着面前苗条娇小的董秀文,心上二手奢饰品创始人,京城魔都四家线下门店,十几人专业鉴定养护团队,被金手指锁定的幼苗潜力股。
“您知道咱们国人有多爱买奢侈品吗?”
董秀文面对沈锋,难掩兴奋道:“去年打包全球三分之一的货,消费达到7700亿,今年妥妥破万亿!”
“光听数据是不是就有一种沉甸甸的手感?”
沈锋哑然失笑,小妹子挺活泼啊。
追问道:“二手有多大空间?”
“通常成熟市场最少20%的流通率,也就是说一千多亿会流转到二手市场,渗透率每年还在迅速增长。”
说到专业,董秀文认真分析道:“我认为二手交易最大痛点并不是买家不买,反而是卖家不卖!”
怕沈锋不信,赶紧举例道:“身边很多客户都是白富美,从小就活的很有安全感,一张几乎随便刷的信用卡,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大部分都是LV的死忠粉,十七八个只是基本操作,鞋子、双肩、斜跨、手提、旅行袋、钱包全都扫一遍。”
“没事就喜欢在ins上种草,一出新款必须第一时间得到,限量款随随便便加一倍都不是事。”
沈锋一撇嘴,不愧是败家娘们!
“可奇怪的是就算堆在衣柜落灰,她们也很少主动卖一个,包可以送人,甚至被朋友顺走,只要不是走投无路绝不卖。”
沈锋皱皱眉,这两年经济下行压力和二手市场的繁荣息息相关。早年经济繁荣的岛国奢侈品也一路攀升,各大品牌最新款第一时间登陆那边,瞬间被秒杀干净。
现在经济颓了,过剩消费之下大量奢侈品流通至二手市场,现在成为全球最大交易平台,龙头SOU Inc 去年上市。
按照李南君的行业分析,国内也大致会走90年代岛国的老路,奢侈品消费会从过剩冲动向注重性价比过渡。
尤其九零后零零后,对于二手基本不在乎,体验本身而并非拥有。
“真正有钱买新品的人,更在乎自己的感受,很介意别人有没有用过,喜欢完全属于自己的东西。”
“而性价比是年轻买家们的关键词,大多想要买一个好包,又不舍不得花那么多钱。如果我买一个香奈儿的二手包,也变成圈里人,但只花四分之一的钱那多爽!”
沈锋点点头,问道:“利润有多大?”
“两三千收走的包,五六千卖出去很正常。”董秀文笑道:“百分之三四十,第一个收货赚的最多。”
难怪资本寒冬还有不少投资机构相继入场,按照行业调研,虽然没有龙头,但头部玩家最少五六个,千万美元融到B轮很正常。
当然基本都是线上交易平台,离不开流量运营,真正赚大钱的寥寥无几。
董秀文见沈锋沉默不语,有些紧张道:“阿里的闲鱼、转转、寺库、天猫Luxury Pavilion、京东的Farfetch都主打二手交易平台。”
“但奢侈品毕竟是典型非标,从货源、鉴定真伪、判断成色、确定估价、售后维护很复杂,大平台反而玩不转。”
“说白了还是C2B2,土豪直接买断,大部分平台靠提供鉴定洗护、定价寄卖拉新,最后撮合成交获取佣金。”
“您别看线上好像红火,其实只占了小头!”
沈锋忍不住笑道:“你的意思是像一座冰山?”
“没错!”董秀文自信道:“很多人只看到的线上流量的10%,其实还有90%的交易都线下完成,水下才是冰山的主体。”
说完拿出准备好的各种照片,给沈锋展示道:“这是我们静安区刚开的第四家中古店。”
沈锋拿起照片,只见一面复古红底的墙上陈列着上百个香奈儿包包,从经典款,到流行款五花八门。中间还摆放着香奈儿黑白画像,写着潮流易逝,风格永存。
LV、Celine、Gucci、爱马仕、范思哲、Dior各种大牌包包……
戒指、耳环、衣服到处满满当当……
展示柜里甚至不乏绝版?
见沈锋感兴趣的样子,董秀文自豪道:“不止买,我们还提供寄卖、鉴定、保养的业务,复古格调已经变成小资女孩们的打卡圣地。”
“玩互联网的想用看似新奇的方式去颠覆传统行业?”
“根本是扯淡!”
“哦?”这个想法挺新奇,沈锋追问道:“为什么?”
“因为这个行业早就形成各种利益结构,每个层级有稳固规则,什么样的中间商容易被消灭掉?”
“那些只提供交易信息,履约过程不提供任何帮助的标品中间环节是最容易被干掉的。”
“但在奢侈品行业,每件货都是独一份,中间商在真真正正地创造有效价值!”
第134章 千万不要考验资本家
沈锋眼前一亮,别看小丫头个子不大,真有点振聋发聩的意思。
“二手奢侈品是一个有温度的生意。”
董秀文严肃道:“因为是一个非标的事,需要很多润滑的环节,店员有的时候就像姐妹一样,打消客户的顾虑,顺便安利这个包如何美?”
“很多时候人家和你聊了两三个月,你好意思白嫖?这是平台做不了的吧?”
“前两天有个姐妹看上一款Burberry的帆布包,在电商、代购、线下各渠道纠结半天还是选择我们,就是因为那种在店里精挑细选的感觉让她多花钱也在所不惜。”
“剁完手后被朋友吐槽:包包还不如购物袋看起来高档!”
“但人家还是觉得这钱花的很值,用原话说:皮的又怎么样呢?多贵的皮能值这么多钱?”
“买奢侈品重要的不是包,而是一系列交流体验!”
沈锋对这番话刮目相看,互联网巅峰一切的时代还能有反向思维的确不容易。
越是这样越逼问道:“奢侈品会压货,商家必须先垫资,如果一年半载都卖不出去,折价处理就要在单品上亏损,你如何解决?”
“你的自然流量就那么多,如果一年进店1000个人,这些人能有多少转化,全看你够不够努力。”
“比如在私域里聊得怎么样?引导裂变的方式够不够灵活?”
董秀文毫不避讳道:“有的人能把一千裂变成五千一万,有的只剩下两百,说到底还是一个重服务的生意。”
“而且对于线上平台来说,光是奢侈品的低频属性,就够尴尬了。”
“这个品类线上直接拿钱把流量砸进来,这玩意儿完全算不过来账的。打个比方,一个流量买过来的是八百块,可能最后只能赚回两三百!”
沈锋点点头,说到底高频打低频容易,低频打高频难。
因为对于用户来说,半年买一个包频率已经算高了,可半年之后很可能已经忘了当初在哪儿买的?
低频消费很难产生用户心智,更不用说培养消费习惯,整个行业里唯一高频的可能就是养护。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二手车赛道,曾经一句:瓜子二手车,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为把这句广告植入用户心智,杨浩涌在过去三年砸了几十个亿,结果呢?
不但没有干掉中间商,人家反而变成平台粘性最高、停留时长最多的用户!
只能尴尬的偷偷换掉广告语,变成什么二手车开启全国购?
通过打通全国车源、在金融、车后、物流、定价、检测等基础能力向全行业输出,为中小型车商赋能……
妥妥的拥抱车商!
究其原因,二手车的问题跟二手奢侈品差不多,车商拿货源、撮合交易的同时,还承担和资金和库存的风险。
所以二手市场如何处理和线下商家们的关系?
微妙又核心。
在沈锋看来,商家对平台都有戒备之心,担心不仅来赋能,最终还是要抢生意。
而对于平台来说,就是要用明确分工,用诱惑力服务把更多小B绑在一起,逐步向上游发展,最后把利润空间最大的部分占为己有。
B是抓手,C是未来。
“在这个非标市场想把服务做好,第一步必须解决信任问题,特别是在真假难辨的二手奢饰品里。”
“我保证怕买到假货,才是多数人不敢买二手奢侈品的最大阻碍。”
“我见过很多为给心爱姑娘一个惊喜,男孩辛辛苦苦攒了半年工资买一个Gucci新包,当时姑娘抱着包哭了!”
董秀文真诚道:“最贵重的是这份心意,他愿意给你最好的东西。”
“现在假货实在太多,真货连百分之三十达不到。”
“我前两天刚帮一个刚毕业的女孩做鉴定,从代购手上买的Parada杀手包,攒了好几个月工资买来的,结果一件鉴定……”
“假的!”
“有时候越是熟人越不能信,很多都被所谓亲闺蜜坑了。什么下个月要去趟东京,可以帮忙带回来一个LV,甚至票据、海关、盒子一应俱全。”
“一鉴定,还是假的。”
“真正问题还在源头,咱们有全世界最大的A货生产基地,一个成本几百块的赝品九成像,批发给商家也就一千左右,转手好几千,甚至上万。”
相似小说推荐
-
从向往的开始制霸娱乐 (剪发大叔) 起点VIP2020-09-24完结向往的制霸娱乐,单女主,不后宫。在横店打拼数十年的龙套演员,苏落意外来到平行世界,从蘑...
-
大国制造 (黑头大王) 17K VIP 2020-09-26完结1629440字 3614544人次阅读工业天才钟白意外来到1981年……这一年,法国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