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过了巢鼠一家,众人跟着潘教授继续寻找萤火虫。
前方出现几片连续的水田,空气也更加潮湿起来,夏日的风也开始凉了下来。
前方有一颗歪脖子树,树下有个小水洼,歪过来的树梢正好把阴影投射到水洼上。
潘教授指着那边道:“去那棵树下的水洼看看吧,树下的背阴地也是适合萤火虫躲藏的地方。”
刚靠近过去,走在前面的李程昕就大叫起来:“这是什么东西?”
众人还没跟上,就见李程昕用手中的捕虫网往水里一舀。
提上来的网中,一个四足长尾的生物赫然就在其中。
“壁虎?”戚兰亭说出了一个不确定的生物名词。
“蜥蜴?”小勇哥也问道。
“感觉像是娃娃鱼。”李程昕侧头看着自己抓到的生物。
最终还是让潘教授来辨认:“这是蝾螈啊。”
将网兜里的蝾螈取出放在戴着手套的手上,潘教授辨认出来:“是只雌性的蝾螈。”
戚兰亭则问道:“这只蝾螈肚子好大哦,是要生小宝宝了吗?”
潘教授摇摇头:“蝾螈是在春夏之交繁殖的,现在夏末秋初了,这只蝾螈肚子大的原因只能是刚刚吃了个饱。”
众人回头看小洼地里有什么蝾螈的食物,却没想又看到了另一只在水底缓慢爬行的蝾螈。感觉到众人的目光,那只蝾螈缩起四足,尾巴一摆,游动速度大增,一眨眼就没影了。
潘教授把手中吃饱了的雌性蝾螈也放回水里:“你们要找的蝾螈食物不在水中,而是在树上。”
“欸?”几个学问不足的小年轻齐齐抬头,也没见到树上有什么果子之类的。
潘教授倒转捕虫网,用捕虫网的杆子拨开树叶,露出树叶之后一团悬挂在树枝上的黄白相间的恶心粘腻的物体,其上还有不少黑色的斑点。
“噫!那是什么!”即使是在树荫范围之外,这一发现也吓得众人连退几步。
“那是树蛙的卵。”潘教授回答道,“那些黑点其实就是孵化的蝌蚪。说起来,蝌蚪不仅可以作为蝾螈的食物,萤火虫幼虫也可以吃。”
树蛙会在水上方的树枝上,产下泡沫状的卵包,而小蝌蚪在孵化后就可直接滑入水中。这些蝌蚪都是蝾螈或萤火虫幼虫重要的蛋白质来源。
仔细一看,其实水洼的草叶之间,也能找到不少细小的树蛙蝌蚪。
这时,在一群蝌蚪之间,小勇哥发现了什么东西,和李程昕之前一样,也直接就用捕虫网捞了上来。
捞上来的生物比蝌蚪还小,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条小鱼,但是仔细一看,却有着四足,显然也是种两栖类生物。
潘教授过来一看,顿时惊呆了:“这你也能找到?”
被小勇哥发现的生物叫做中国小鲵的幼体,虽然长得和蝾螈幼体很像,但是尾部的区别还是很大。蝾螈的尾巴就是一条圆锥状的尾巴,而小鲵幼体的尾部则和蝌蚪相似,是扁形的。
此外,中国小鲵由于濒临灭绝,1986年与国宝大熊猫一起被列入《濒危动物红皮书》。事实上,这种有3亿年历史、与恐龙同处一个发展时代,当年曾与恐龙“称兄道弟”的古老物种。
由于只能在茂密的森林和清澈洁净的水源中才能生存,中国小鲵已经很久没有被发现过了。
“说起来,我还算是国内研究鲵类生存环境的领军人物呢。”潘教授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又是一篇论文,潘教授大赚】
【这地方估计也要建保护区了……】
【欧气满满!】
“所以说,萤火虫呢?”戚兰亭一语惊醒所有人。
第157章 再见萤火虫
潘教授四下打量了一番:“其实这地方环境真的很不错的,应该会有萤火虫的。”
白天藏在茂密草叶之中的萤火虫,从日落时分就会开始出来活动。众人在林子中走了一个多小时,已经快到七点了,而这天的日落时间是七点一刻。
既然潘教授这么说,众人就开始在这里架设适用于夜间摄影的摄影机。
太阳才刚刚下山了一点点,山间的蛙鸣之声就开始此起彼伏。
除了少数几种鸟类之外,大部分的鸟都患有夜盲症,因此,从这个时间点开始,鸟类归巢,而很多受到鸟类威胁的两栖生物、昆虫则开始活跃起来。
这一知识点让戚兰亭倍受折磨,为了不让黑夜中不可见的虫子靠近自己,他往身上喷了超大剂量的驱虫喷雾。
“我为什么要答应你们来这里受折磨啊!我本该在去和韩笼看练习生的小姐姐跳舞的啊!”戚兰亭哀嚎着。
李程昕捏着鼻子:“兰亭你身上的味道也太大了吧!萤火虫都要被你熏跑了。”
潘教授也用歧视的目光看着戚兰亭,他指着远远的一块空地:“戚兰亭你去那里等我们吧。”
戚兰亭往那边看看,光线不足的山林中有着未知的恐惧,于是戚兰亭拨浪鼓般地摇着头:“子呈你陪我去吧,那边好恐怖!”
李程昕笑笑:“之前也没见你那么胆小啊,丈八岛不也拍过树林里的夜景戏吗?”
“那不一样!除非你们也给我竖个大功率探照灯起来!”
“好吧,”李程昕无奈,拍拍小勇哥肩膀,“那这边就交给你们了。”
说着便拿了两个折叠椅和戚兰亭一起坐到稍远的地方去了,即使如此,为了不被戚兰亭身上浓重的驱虫水味道熏眼睛,依然离得他远远的。
按照潘教授的说法,从日光完全逝去开始的半小时内,会是萤火虫发光最盛的时间段,而他们要做的就是等待了。
果然,才过了一会儿,小勇哥就在水洼附近的草丛之中发现了亮点。
“就在这儿,有两处,一闪一闪的!”
李程昕听闻,直接扔下戚兰亭向着那边小心地跑过去看,却发现自己身边不远处也有微弱的光点亮了起来。
一开始,光点还隐藏在宽大的草叶之下,只是在黑暗之中稍有显现。渐渐地,光点从草叶之下往外移动,闪烁着的光点也越来越多。
逐渐地,数颗黄绿色的光点开始升腾起来,被萤火虫的鞘翅遮盖着的光亮也完全显露出来,一闪一闪地开始在周围飞舞。
【好美啊!】
【太好看了……】
【前段时间在路边看到一只萤火虫,我也是这样看了老半天】
看不到萤火虫的身形,戚兰亭对虫子的恐惧也没那么严重了。一颗光点朝着他飞去,戚兰亭优雅地伸出手想去接起这颗光点,然而光点只是靠近一点然后马上一折往其他方向飞走了。
驱虫剂果然罪大恶极!
相比于几个沉浸在萤火虫光点美景之中的年轻人,潘教授则更加专业地拿出了秒表。
国内的几个萤火虫品种大部分为边褐端黑萤、端黑萤、穹宇萤和黄缘萤,每种萤火虫的尾灯都有不同的闪烁频率。
“这些萤火虫的闪烁频率大概是两秒一次,按照这个周期的话,这边萤火虫的品种应该是边褐端黑萤。光点持续时间最长的是黄缘萤,大概4秒才会熄灭一次。”
萤火虫的发光器官长在腹部到尾部区域,在这块区域中,蕴含有萤火虫幼虫其间吃下的蛋白质形成的荧光素酶。荧光素酶和空气中的氧气产生化学反应,就形成了萤火虫的腹部光亮。
和电灯发出的灯光不同,这种光亮不会产生热量,这种有机发光形式也被使用在最新型的有机EL发光电子板中,也就是曲屏或折叠屏的电视、手机等电子产品中。
“萤火虫的发光其实是它们在求偶的表现形式。一边飞一边发光的是雄性,它会这样一边飞,一边寻找停留在植物上发光的雌性。”
“萤火虫飞行时一点声音都没有,如果会发出像蚊子和苍蝇那样的嗡嗡声,估计就没那么美好了。”戚兰亭无法接近萤火虫,便缩在折叠椅上远远欣赏飞舞着的萤火虫们。
跟着一只正在下降的雄性萤火虫,摄影机捕捉到了草叶上的另一只萤火虫。
“那只应该就是雌性了,我们看看雄性萤火虫会不会停在那附近。”
一时间,在场的人都停下了对美景的感叹,凝神屏气,盯着那一只飞向雌性萤火虫的光点。
果然,不久之后,两只萤火虫就停到了一起,一只一张树叶,相对着开始继续发出闪烁着的光信号。
首先,雄性萤火虫将闪烁的频率加快到一秒一次,来吸引雌性的注意力。
“理论上,如果雌性接受了这只雄性的求偶,它的闪烁频率就会调整为和雄性一样。”潘教授继续讲解着。
“喜欢的话就会以同样频率闪光,这也太好玩了吧。”李程昕和小勇哥都在乡下见过萤火虫,却从没有以这个方面来观察过它们。
“这叫做‘你的光是我的菜’!()”戚兰亭打趣道。
就这么等待着,过了几分钟,两只萤火虫的闪烁节奏居然真的合上了。
“这对就这么成了?”
“是啊!”
“好棒!”
这之后,两只萤火虫会将尾端紧紧贴合在一起结合,几天后,雌性萤火虫就会在水洼、池塘或者小溪附近的苔藓上产下50个直径0.6毫米左右的卵。
相似小说推荐
-
超级复制系统 (就不服) 红薯网VIP完结想拥有博尔特的百米速度?想拥有李小龙的功夫?想拥有股神巴菲特全部炒股能力?简单的很,复制过来就...
-
广告界天王 (陈家三郎) 起点VIP2020-08-16完结营销为王的时代,本是幕后英雄的邱旭,却一不小心活成了营销传奇,成为众人追逐追捧的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