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在一边的沈欢,想了想在九六年也就是去年,国内造船工业的产量的确不大,总载重吨位才一百六十万吨左右,江南常兴造船占了七分之一左右。排在前两位的是吴东造船厂和大宁造船校新厂,分别达到了三十二万吨和二十五万吨,再后面就是大宁造船厂和光船国际。但是国内造船业的生产量加起来,还不及棒子国的一家造船厂的一半,也就是棒子微山造船厂,这家船厂一年的生产量都达到了四百万吨。
所以现在中国造船工业虽然在快步前进,但跟棒子和脚盆比起来还是差距很大的。
大领导听了点点头道:“嗯,你们江南常兴还是很不错的,正因为如此你们才能够提前完成新型常规潜艇的开工准备。我们也对你们生产的军舰感到放心,不过接下来你们要做好准备,未来我们的新型导弹驱逐舰建造任务,我希望你们能够承接下来!”
冯海波连忙道:“请领导放心,我们一定会加大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力度,争取早日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为我们的海军建造更多更先进的军舰。”
大领导走到一个足有二十多米宽度的平面分段前,一边看着工人们在用焊接设备进行焊接,一边道:“你们还要加大自动化设备的更新力度啊,现在工人们还有大量的人工焊接工作,这无论是对生产效率来说,还是对工人的职业健康来说,都是不好的。”
冯海波连忙道:“请领导放心,我们会加大力度的,现在主要的问题是资金方面,您也知道,我们国内造船厂的资金一直都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大领导笑了笑道:“这的确是一个难题,不过随着我们国家经济发展越来越好,金融机构的钱也越来越多,我相信这个问题会得到解决。”
看到沈欢就在边上不远,大领导忽然笑道:“小沈同志,你来说说,你对咱们造船厂这个平面分段流水线,有什么看法?“
沈欢没想到大领导又在考校他了,不过他倒也不怕,因为前世的时候他本来就是一个造船高级工程师,对于造船厂的分段流水线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而且有着重生的优势,他还想到了一种更先进的生产模式,那就是在二零零零出现的飞机装配脉动式生产线。
虽然那是航空工业创造出来的,但是其思想也可以借鉴过来,对造船工业同样会有启发作用,特别是对于建造批量比较大的舰艇,比如022导弹艇,其实这种艇不就跟那些大型运输机差不多嘛。
当然,即便不是建造这些批量大的舰艇,就算是建造散货船和集装箱船等船型,由于分段的批量很大,同样可以应用到这种脉动式生产线。
想了想沈欢便不慌不忙地道:“领导,我是这么看的。咱们江南常兴的平面分段流水线,在国内来说算是比较领先,但是跟国际上一流的造船厂比较起来,就有很大的差距了。我想我们首先要立足于现有的设备和工艺,当然也要做好长远的规划。在现有生产线的基础上,我认为分段涂装可以继续采用现有的立体分段涂装工艺,但是我们可以尝试在流水线上加大预舾装的程度,使船舶建造技术向壳舾涂一体化迈进。”
说到这里沈欢就停顿了一下,因为他接下来要说的,绝对会把在场的领导专家们再次震惊了。
大领导赞许地看着沈欢,就想听他接下来的论点。
沈欢沉声道:“我认为我们造船厂的长远规划,要做到弯道超车,就必须要有独创性,结合国内外相关行业的生产组织模式,以及汽车行业的流水线模式,我有一个大胆的构想,我现在把它叫动脉动式船舶生产线。”
总经理冯海波愣住了,他想沈欢怎么突然又冒出惊人之语来,这个什么脉动式船舶生产线,听起来很新鲜,应该是从来没有听到过的,怎么这小子也没有提前跟厂里领导汇报过呢。
大领导也是一愣,汽车流水线他知道,飞机装配流水线他也知道,可这脉动式是什么东西?
看着大领导有些不解的样子,沈欢连忙道:“所谓的脉动式船舶生产线,是借鉴移动式汽车流水线的连续移动装配生产方式,但不同的是脉动生产线可以设定缓冲时间,对生产节拍要求不高,当某个环节出现问题时,可以留给下个站位去解决。当船舶或者船舶分段装配工作全部完成时,生产线就像人的血液一样脉动一次。之所以有这么一个构想,也是因为我们国内造船行业虽然从几年前就引进了国外的现代造船模式理论,但是我们到今天也并没有实现现代造船模式,所以我认为必须要用创新的思想,对引进的理论进行再创新,这就是脉动式船舶生产线。”
第一百三十一章 弯道超车的奇招
沈欢深知现在中国造船工业,欠下的账太多了。要想缩小差距,甚至实现弯道超车,就只有出奇招了。
一九九六年船舶行业的一组数据,他还记得非常清楚。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造船工业的装备率仅仅只有0.65万美元每人,而棒子国造船工业达到了16万美元每人,脚盆国达到13万美元每人,中国造船工业装备率仅仅达到了棒子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一九九六年中国船舶工业人均产量只有13万总吨每人,而棒子国达到了185万吨每人,脚盆国达到124万吨每人,在这一方面中国的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还不到这两国的十分之一。
当然人均产值就更不用说了,中国造船工业人均产值仅仅只有1.2万美元,而棒子达到了人均20万美元,脚盆国最厉害,达到了人均55万美元。
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船舶工业的脉动式生产,那么效果将会十分惊人。只不过沈欢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特别是对于这样具有创新性的生产组织模式,除了理论上要行得通,还要结合实际,做很多基础工作,才有可能完成。
当然如果真的能够搞出这种脉动式生产线,首先就可以运用到比如022导弹艇这样的小型大批量的小型舰艇生产当中,有了经验之后再逐步扩展到更大的船舶建造当中,当然对于大型船舶来说,就是要把无数个分段当成一个个导弹艇,或者是飞机脉动式生产线中的飞机。
要实现船舶的脉动式生产,首先就得实现模块化的设计和建造,就像搭积木一样的建造船舶。所以自然的,就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数字化造船的实现。
大领导震惊了,他目不转睛地看着沈欢道:“小沈同志,你说的脉动式生产线,可行性如何?如果真的能够实现,这对我们国家的造船工业来说,无异是一次巨大的变革!”
沈欢连忙道:“我觉得目前来说要实现可能有些难度,但是从长远来看,我认为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造船技术的发展,将来是一定可以实现的。就拿国外的现代造船模式来说,其实原理并不复杂,就是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在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的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顿了顿,沈欢继续道:“而我构想中的脉动式生产线,以数字化造船为核心,以模块化建造为导向,由脉动主体、物流系统、可视化管理系统和技术支持四大部分组成,整个生产线分工明确细致,模块化的设计又使得工作比较单一重复,配备专业的自动化加工设备,以及高度信息化的物流系统,改变传统造船的模式,我想如果真正实现了之后,一定会让我们的造船工业插上腾飞的翅膀。甚至这种生产模式,还可以向其他国防工业进行延伸,比如说在咱们的航空工业当中,制造战机就比造船更容易实现脉动式生产,因为战机的批量通常是比舰艇更大,块头却更小,将来我们的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如果大规模换装我们的第三代战斗机,有了脉动式生产线之后,换装速度就会加快很多。”
现在沈欢是把顺序倒了个,他前世的时候,是米国波音公司最先在二零零年,首次实现了阿帕奇直升机的脉动式生产线,后来又在波音737生产中成功应用了脉动式生产线。在这种脉动式生产线的优势体现出来之后,米国又把它成功的应用到更多的机型生产中。
到后来,开始向其他军品制造行业蔓延。甚至是在高铁当中也开始应用脉动式生产技术。
而中国最早是在二零零五年开始立项搞脉动式飞机总装线,历经五年时间才完成这项工作,于二零一零年建成投入使用,为国产歼轰七飞机的快速列装立下汗马功劳。
到后来又实现了运九中型运输机的脉动生产线,其年产能扩大到了七十二架,比普通的装配线提高了几倍。当然被称为鲲鹏的大型运输机,运20也应用了脉动生产线的技术,沈欢在重生之前,还在网络上看到了一张照片,那是十五架运20同框出现在跑道上的画面,太震撼了。
当然空军的国产重型隐身战斗机也应用了脉动生产线的技术,并且一次就建成了三条脉动式生产线。
可见脉动式生产线的优势有多强大!获益最大的就是航空工业了,造船工业眼巴巴看着兄弟行业用上这种技术,却一时半会儿难以实现。因为造船工业要应用脉动式生产线,难度要大得多。
相似小说推荐
-
天下第一透视 (酒不浓) 火星VIP2019-03-20完结总推荐票120062 张追求校花被拒,惨遭打击,自己的生活感觉是一片黑暗,但是自从有了超级透...
-
我能暂停全世界 (沁东风) 起点VIP2020-01-02完结青蓝星球,灵气复苏,武道兴盛,异兽横行。有个穿旗袍的长腿御姐导师,拿82斤青龙刀,极不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