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榕说“没事儿,我帮着做点什么吧?”
林栩马上从小凳子上站了起来“好哇,你帮我刨土豆吧。”
张榕“欸!”
颜荞“……”
却说陈骁今天原本是休息的,可是办公大楼的设计临时有点小问题,这不能耽搁。
再说了,他也不知道父母会突然造访啊。
所以,接到陈越铭的电话,陈骁也很惊讶“你们怎么不提前说一声呢?”
陈越铭道“我要提前说了,还能这么早看到未来的儿媳妇吗?对了,屋里有两个女孩……”
陈骁掐指一算“怎么才两个呀?”
陈越铭“!!!”
陈骁想了想,颜荞、李秀莲、林栩,明明应该是三个才对呀。
可能她们其中一个人出去了,比如买点配菜、酱油什么的。像这种跑腿儿的事,基本上都是颜荞在做。
所以,陈骁道“如果屋里只有两个女孩的话,那很有可能都不是你的儿媳妇。”
“哦,这样啊……”陈越铭有些失落,他原本是看好颜荞的。
“爸,我先不跟你说了,我尽快搞完手上的事情就回来啊。”陈骁说着,匆匆的挂了电话。
陈越铭从卧室里出来了,朝着张榕勾了勾手指。
二老在房间里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讨论
陈越铭说“我刚打电话问了,骁骁说,这两个女孩都不是咱们的儿媳妇。”
张榕也跟着失落了起来“那就是……连土豆都不会刨的那个了呗。”
陈越铭“……”
他觉得张榕这逻辑上好像有点问题,但是一时又说不上来。
张榕说“其实我挺喜欢刚才给我们开门的那个,谦虚有礼,做家务也很棒,最重要的是很合眼缘,眼缘你懂吗?”
陈越铭摇了摇头“不懂。那不会刨土豆那个怎么样啊?”
张榕叹了口气“长得还行,就是……感觉上没有开门那个好。”
陈越铭安慰道“你也别这么悲观,可能这三个姑娘都不是呢!”
张榕“……”
临近中午的时候,陈骁和毛九溪一起回来了。
“二舅,你们咋来了呢?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毛九溪开口便说。
“我们也就是路过,临时起的主意。”陈越铭说。
原来陈越铭夫妇得了陈骁的赞助,关掉面馆之后打算全国各地走走看看。
这次他们定了去三雅的机票,结果因为太激动,记错了日子——明天的飞机。
想着来也来了,勉为其难的看看儿子吧。
没想到儿子还没见着,就先跟儿媳妇打了个照面——如果三选一能选中的话。
张榕不停的给陈骁递眼色,示意陈骁介绍一下。
陈骁也没什么好隐瞒的,直接拉起颜荞的手“介绍一下,你们未来的儿媳妇,颜荞。”
张榕一看果真是开门的那个,自是兴奋得无以复加。
陈越铭倒是很沉稳,只是连说了三个“好”字。
一家人其乐融融的吃过午饭,林栩先就识趣的告辞了,毛九溪和李秀莲紧随其后。
张榕拉起颜荞的手,闲话家长。
诸如家里几口人,人均几亩地,地里有几头牛……总而言之,跟当初颜母见了陈骁是如出一辙。
陈越铭倒是比较沉着冷静的点了根烟,对陈骁说“问你个事儿?听说你现在的公司资产都上亿了?”
陈骁反问“听谁说的。”
陈越铭道“毛九溪这趟春节回家,什么都招了。”
陈骁纳闷道“这个大喇叭!”
陈越铭道“有这么个情况,你大伯门口不是有个池塘吗?现在的人可喜欢钓鱼了,你大伯寻思搞个农家乐,打算找你借点钱。”
这特么刚混出点苗头,借钱的就找上门来了,还能有点别的破事吗?
“他打算借多少?”陈骁看在亲戚的份上,也没有一口回绝。
“四五十万吧!”陈越铭说。
“他咋不去抢呢?”陈骁倒吸一口凉气。
陈越铭为难的说道“他这不就是在抢吗?他根本不知道资产过亿跟流动现金以及股东分红的权益之间有什么区别,可是我这边也不能问也不问的就回绝了吧。算是先给你打个预防针吧,他指不定会来城里找你。”
陈骁的大伯,陈越海的逻辑是如果我有一百块钱,借你四五毛钱都可以不用你还的。现在你有一个亿,借我四五十万怎么了?
“他找着我再说吧。”陈骁道。
“所以,这也是我跟你妈打算出去旅旅游的原因。”陈越铭说。
第133章 友谊地久天长
遥想当年,陈越铭下岗的时候四处借钱,想做点小生意养家糊口,根本就没人搭理的。
好不容易陈骁的爷爷摸了几百块钱养老金出来,陈越海是第一个跳出来反对的。
陈越海嘴上说的是,陈越铭主动要求下岗,自己犯傻就不要连累别人了。实际上,无非也是怕陈越铭借了这笔钱不了了之,到时候分遗产不就少了几百块吗?
后来,陈越铭靠着张榕的工资摆上了地摊,卖拖鞋、卖玩具……
两三年后又学了门揉面炒料的手艺,开起了面馆,稳住了脚跟。
这么多年来,陈越铭也没抱怨过当初陈越海阻挠自己借钱的事,事情淡化之后,大家还是好兄弟。
不过,陈越海现在反过来找陈骁借钱,这事儿就得考量考量了
首先,这笔钱的金额太大。这个年代的四五十万,你不是修农家乐,你是要修一座桃花岛过上黄老邪的生活呀。老子辛辛苦苦这么多年还没来得及享受呢,你凭什么呀?
其次,论亲疏。大家是亲戚不假,可是亲戚之间也要讲个感情深浅。像陈越海这样的,陈骁借他个两三万还行,超过十万想都别想。
最后,陈越海本身是个眼高手低的人,成不了大气候。
记得前世的陈越海一直挣扎在温饱线上,每当堂妹陈亦云开学之际,就是他们老陈家弹尽粮绝之时。在2008年左右,陈越海迎来了人生第一春——拆迁。他拿着二十多万拆迁款,说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请客吃饭,请客吃饭……最后生意一单没做成,拆迁款还没了。
对陈越海的还款能力,陈骁表示怀疑。
陈越铭拍了拍陈骁的肩膀,说“你也这么大了,自己看着办吧。走,带我看看你这两年都干了些什么,怎么就资产上亿了呢?”
陈骁跟陈越铭走出卧室,见张榕还拉着颜荞的手说东说西,仿佛失散多年的亲母女。
这样挺好,不用担心婆媳关系了。
下午,陈骁带着一家人到美食城和在建的雅林园小区考察了一番。
“刚接手雅林园的时候是个行将烂尾的工程,现在差不多快封顶了。”陈骁介绍道。
“现在的小区比以前更完善、更漂亮了。对了,你打算卖多少钱一个平方?”陈越铭问。
颜荞接过话来道“均价差不多拟定在1500左右吧。”
陈越铭算了一下假设跟北区正街那套房子一样的面积,一套房子得投十二三万,上涨了百分之三十多啊——这还不到两年的时间。
“是不是贵了点?”陈越铭问。
“呵呵,房价的疯狂时代还没有正式启航,你就等着瞧吧。现在谁买谁赚到。”陈骁道。
“房价上涨,你是赚钱了。可是对老百姓来说,未必是什么好事。”
“爸,你什么时候去巴黎圣母院进修的?”
“呵呵,你想啊,家有所居,是咱们的传统观念。但是当人们把大半生的积蓄都拿来买房,那么用在衣、食、旅行等方面的开销相对就少了。降低了生活品质不说,也让其他的行业陷入更激烈的竞争中。”
“可是房地产行业的兴起,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比如建材、金属、运输等多个行业,甚至可以带动就业。专家说过,房价上涨是好事,因为它能让更多的年轻人拼命的工作,从而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狗屁逻辑!”
“不是啊,我觉得挺有道理的。”
“为什么?”陈越铭转过头来看着陈骁。
“因为……我是卖房子的。”陈骁说。
事实就是这样,哪有什么道理可讲?
就看说话的人,是站在谁的立场而已。
陈越铭说“以前在乡下插队的时候,一个很有学问的朋友跟我说过人类来自于自然,也终将回归于自然,人类原本就是自然的一份子。伴随我们一生的住房,越是能够让人亲近于自然,就越能得到身与心的享受。你盖房子是为了赚钱,这个谁都能理解,不过,是不是可以在为大家更好的品质方面多下点功夫呢?”
陈骁笑道“乡下就最接近于自然了。你的这位朋友,应该不会返城了吧?”
陈越铭摇了摇头“他回城了,因为仅仅是一个想法,是不足以改变现实的。他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解决这个想法中可能会遇到的技术型问题。并且,他也知道,这或许不是一代人两代人能解决的问题。但是就跟愚公移山一样,坚持下去,总有把不可能变为有可能的那天。”
陈骁知道,当年下乡插队的青年中,不乏各类型的人才,而这些人才在回到原本的位置上后,大多都有一定的建树。
按照陈越铭的说法,在那个年代就提出这种想法,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做到的,很有可能不是乏乏之辈,说不定已经混到了某个建筑研究院的领导阶层,甚至有可能是建委的人。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在漫威里的道君 (月遇) 起点VIP2019-07-24完结总推荐数 1.39万这是一个道君重生在漫威世界的故事。一路无敌强推,脚踢神盾局,手撕灭霸...
-
文艺圈巨星 (一钩新月) 创世VIP2020-06-01完结一本小说,让他成为年度畅销作者。一部电影,让他成为别人口中的传奇导演。一幅画,被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