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就火了呢 [校对全本] (奈何笑忘川)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奈何笑忘川
- 入库:04.13
“主要以前没人像方导这么干的,三部曲直接档期挨着,一部下映了马上就上下一部。”王明感叹不已。
方唐镜却觉得特别自豪:“这才说明方导的与众不同嘛。”
大家都有喜欢的“偶像”。
你们的偶像是歌手、演员、或是只有外表的男女明星。
也许是不同人种的运动员。
这看上去没什么不同。
那么为何不同的人会对其他人开启嘲讽以及仇恨呢?
因为共情。
无论篮球足球,两只球队的或者两个球星的粉丝之间为什么撕的那么狠,恨不得杀光对方全家,然后全方位的否定对方?
还有那种对其他人的迷之优越感,好似你喜欢的球队成绩好了,就跟你有什么关系一样。
这就是共情。
人类的一生中最艰难的两个时刻,就是当你知道你父亲只是个普通人,以及你自己只是个普通人的时候。
因为自己不能像“偶像”那样“成功”。
所以当偶像成功了,你就会有一种自豪感,觉得自己是同样的成功。
这时候怎么炫耀这种自豪感?就是打压其他人的偶像,鄙视其他人的偶像。
我喜欢的偶像比你的偶像厉害,我的偶像比你的偶像崇高,我喜欢的东西比你喜欢的东西高尚。
所以我比你厉害,我比你崇高,我比你高尚。
就是这么有意思。
所以这里也是一样的,方别当然不能免俗。
因为在粉丝们看来,他拍的电影比其他电影强,他的票房更高,他更年轻,他特立独行是与其他同行不一样的。
所以他的粉丝也是与其他明星的粉丝不一样的。
但说到底,大家有什么不同的吗?
并没有。
而这个也不值得唾弃。
大家唾弃的,是那种你圈地自萌就好,可偏偏非要出来要求大众认同的家伙。
就是这么简单。
不知为何忽然觉得进入贤者模式的方唐镜清醒过来,尔后他看向还在笔记本电脑上快速打字的王明:“你在写啥呢?今晚电影就上映了,你还有闲工夫搞别的?”
“这是工作,我只是在审稿。”现如今已经是主编的王明放下键盘抬起头。
身为新闻工作者,他能明确的感知到娱乐圈的风向。
比如现在的风向,就是方别这三部曲到底多久能突破国内一百亿票房的大关。
有的认为需要半个月,有的认为需要一个月的。
但没人觉得达不到。
开什么玩笑!
这可是方别的电影!
三部曲第一部国内票房三十三亿!
三部曲第二部国内票房三十五亿!
这加起来就六十八亿了!
第三部只有达到三十二亿票房,那总票房就妥妥过百亿了!
不要觉得三十亿票房很少,要知道方别前两部电影可是同时锁定了国内票房前两位的恐怖存在!
如果这部再达到这个数值,那他就将一个人包揽国内票房前三甲!
但因为他是方别,他是超级英雄之父,他拍的是超级英雄电影,他拍的还是三部曲,所以没有人会质疑他。
如果他骤然转型,那质疑声自然就会出现。
现在……没人会去触霉头。
想吸引眼球的很多,但在这种基本上是既定的事实上去提出质疑,那纯粹自讨苦吃。
谁会看?
不过这个实际上也不算夸张。
在方别前世,那种开挂的选手特别多。
《泰坦尼克号》跟《阿凡达》的那个卡车司机就不说了,他纯粹是开挂型选手。
就算是国内也有这种人。
战狼哥两部电影,《战狼2》票房五十六点八亿。
《流浪地球》虽然不是他导演的,但他也算是重要人员,然后这部电影票房是四十六点五亿。
两部加起来都破一百亿了。
比起方别,这两位倒更像是开挂。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特别是坐在露天咖啡馆看美女。
不过因为到了十二月,天气已经转凉不少,所以当天色渐暗,他们也从室外转移到了室内。
方唐镜看着周围逐渐变多的客人,微微皱起了眉:“怎么这么多小孩子?”
王明听见他的话也抬起头。
果然,周围多少了不少带着孩子的家长,而那些孩子的年龄普遍在七岁到十五六岁之间。
准确说还是七八岁到十三岁的比较多。
“果然。”王明却不觉得奇怪,“那这部电影的票房预测,我要再上调一些了。”
方唐镜疑惑道:“你知道怎么回事儿?”
“算是吧。”王明推推眼镜,之后开始解释,“过去为方导电影贡献票房的主力军,是十六岁到三十五岁的青年人群,这也是消费力和消费意愿最强的一批人。但是现在趋势变了。”
准确说,是从这三部曲才开始的一个趋势。
那就是方别超级英雄电影的受众群体中小孩子开始多了起来。
这是因为他的电影周边开始贩卖了,包括DVD之类的光盘。
而且在中央台,他过去的电影也开始在黄金时间放映。
其实这也是个信号,说明上面开始要推他了。
因为那可是六公主,而六公主和其他中央台是不同的。
其他中央台,说白了就是中央广播电视台下面的子频道。
但六公主是不同的,它是直属于广电的,也就是说单单一个电影频道,在级别上是跟中央台平级的。
而电影频道开始在黄金时间经常重播方别过去的电影,这说明什么?
懂得自然都懂。
然后众多小朋友们就在黄金时段看到了方别的电影。
这有意思的就来了。
他们当然看不懂《光的影》中的内涵,也看不懂《中国队长》和《一代宗师》中的爱国情怀。
但他们看得懂画面啊!
这炫酷的特效!层出不穷的超能力!还有绚丽的画面和极致的装逼!看的小朋友们简直欲罢不能!
甚至特别多的家长跟着孩子一起看的时候,也不自觉沉醉其中。
方别三部曲的上映,其实很多对此不关心的人完全不在意。
但现在的问题是,对他这三部曲的宣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影视圈了。
在两部电影破了记录都拿到超过三十亿票房之后,对他的宣传开始变得铺天盖地,其中大部分甚至都不用方别花钱!
甚至就连中央台除电影频道之外的好几个频道都罕见地报导了他的电影。
那三十分钟的新闻中就抽了好几分钟介绍他的电影以及票房还有这背后的意义。
电影频道更是大篇幅的替他打广告。
就连国际新闻频道都报导了他电影三部曲第一部在国外取得的成就,甚至还有国外电影院观众们排队买票的采访画面!
于是这又牢牢抓住了一大批中年人群体。
我华国天下第一!就连电影也一样!
虽然目前的事实并非如此,但这也不妨碍他们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于是,方别的电影又多了一批支持群体。
于是,王明在自己提前写好的文章最后,把那个原本预测的数字改了一下。
然后,静静等待着几个小时后电影的上映。
……
“快换衣服!”
大小姐双手环抱胸前斜靠在门框上,她脚上的小靴子还在不停点着地面,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这表明了她内心的烦躁。
因为方别还在跟她倔。
“这么冷的天我穿羽绒服有什么问题?为什么非要穿西装?我又不抗冻……”
这就是方别的倔强。
他秋裤都穿了,你让他在个位数的温度里穿西装?
别闹!
最后两人僵持半天,大小姐还是选择了妥协。
“最起码你穿着大衣也行吧,羽绒服什么的……先缓缓再说。”
按照大小姐的理解,在公司有空调,出门是坐车,为什么要穿羽绒服?那么臃肿……
只能说生活环境的不同造就了生活习惯的不同。
这也是两个人会产生摩擦的地方。
不过方别无所谓,他年纪大嘛,有时候适当的退让是应该的,不然俩人都不退让,这日子还怎么过?
况且这本就是他的目的。
鲁迅说过,你想开窗,别人不让,那你说要开门,别人就会说那还是开窗吧。
虽然原文不是这个,但大概意思就是这个意思。
不过今天倒是没坐车,俩人手牵着手走在去往电影院的路上。
刘芒跟吴凯那些人早就去了——他们还算有眼色。
感受着手里冰冷修长却柔软滑溜的另一只手,方别顺势把大小姐的手揣进大衣兜里,还埋怨着:“说了让你多穿点儿,还非就穿个大衣,里面穿个羊毛衫。看看,手都冻成什么样了!”
“你怎么跟我爸一样!”大小姐抱怨着。
但她心里暖暖的。
也许……这就是幸福的感觉?
如果能跟方别就这么一直走下去的,永远没有终点,那该多好。
方别却是破坏气氛的一把好手,他笑的特别恶心:“如果你想叫我爸爸,那我也可以勉为其难的答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