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儿办得地道,看来神州是真不错。”父亲交口称赞。
这时,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站在手机柜台前撒娇:“爸,人家就是要买这一款嘛,周杰伦打的广告,班上好多同学都买了。”
神州刚推出的新款手机,主打MP3功能,也即是传说中的音乐手机。这款新机的代言人是周杰伦,那效果比宋维扬自己代言牛多了,吸引来大量的少男少女购买。
那小姑娘一阵撒娇耍赖,终于成功的让老爸掏钱买手机。又经过销售人员的一阵忽悠,连带着把MP4和电脑也买了,因为三件套组合有好几百块钱的优惠,而且还赠送一个2G的U盘作为小礼品。
张洪本来只打算买手机和电脑,也莫名其妙的买下一款MP4。仔细计算三件套的总价,只达到了优惠600元的标准,但经过父亲的讨价还价,附赠的U盘从2G变成了4G。
可怜U盘,曾经是神州利润率最高的产品,现在已经沦落成小礼品了。
这一年夏天,源于神州专卖店铺遍全国,源于神州前段时间搞出大新闻,还有就是三件套促销活动,各种因素叠加起来便销售额暴涨。
对了,神州专卖店,现在已经改名叫神州旗舰店。
业界震惊!
联想很快也跟风搞起了旗舰店模式,但这可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神州已经默默耕耘了好几年。
同时,2006年的大学校园,开始出现一种叫“神州三件套”的玩意儿。
第707章 【与红杉合作】
在今年,欧美的主流媒体,终于承认中国经济崛起了,“中国崩溃论”现在只有傻子才相信。
英国《金融时报》驻华记者詹姆斯·金奇,出版了一本《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崛起》,不但在英国那边畅销,而且排进了全美图书销售榜前十。
法国《世界报》记者埃里克·伊兹拉莱维奇,也出版了一本《当中国改变世界》,在整个欧洲都成为畅销书。
美国的财经记者萨拉·邦焦尔尼,去年元旦那天决定做一个实验,她和家人一年内不使用任何含有“made in china”的产品。今年她把这个实验写成书出版,书名叫《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
根据书中叙述,首先她的儿子买不到鞋。附近只卖“非中国制造”的鞋店,已经被挤得关门倒闭了,而包括耐克在内的美国本土品牌,全都有“made in china”的标志。最后,她只能从杂志上找商品目录,买了一双意大利产的高价运动鞋。
然后,她家里的电灯、生日蜡烛、爆竹、捕鼠器……全都是中国产的,附近商店里的这些产品也都“made in china”,根本没法给孩子开生日派对。家电坏了也无法维修,就拿吸尘器来说,由于过滤网坏了,她跑遍了全城的商店,吸尘器过滤器全是“made in china”。
这本《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内容比前两本更加通俗易懂、生动形象,在美国引起巨大的舆论反响,美国佬纷纷在自己家里进行验证。结果发现,他们家里使用的东西,要么直接是在中国生产的,要么各种零部件是中国生产的。
《中国震撼世界:饥饿之国崛起》、《当中国改变世界》、《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这三本书在2006年的时候相继问世,让中国的“世界工厂”之名深入欧美人心。
受此舆论影响,越来越多的欧美商人,前来中国寻求发展。
那些跨国大公司且不提,很多小商人就是来中国淘金的。他们物色非常廉价的中国商品,与中国厂商达成合作,然后运回欧美,甚至是运到非洲、西亚等地区贩卖。这导致地方媒体时不时就要报道,本地哪个品牌又出口创汇了,已经踏出了走向世界的第一步。
就连红杉资本的迈克尔·莫瑞茨都来中国走了一遭。
红杉资本一直都有“双子星”现象,第一代领袖是唐·瓦伦坦和皮埃尔·莱蒙德,第二代领袖就是迈尔克·莫瑞茨和道格·莱昂内,甚至连红杉(中国)都有沈南朋和张凡。
迈克尔·莫瑞茨最著名的战绩,就是主导投资了雅虎、谷歌和Paypal。他以前投资都围绕着硅谷展开,今年的“中国风”实在刮得太猛,这位老兄居然亲自跑来中国考察。
而迈克尔·莫瑞茨来到中国以后,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宋维扬!
汤臣高尔夫别墅。
红杉(中国)的两位创始人沈南朋和张凡都在,沈南朋跟宋维扬是邻居,这次聚会就是他来组织的。
“你好,宋先生,很高兴见到你!”迈克尔·莫瑞茨笑着握手问候。
宋维扬笑着说:“我也是。”
张凡自报家门道:“宋先生,你好,我是红杉(中国)的联合创始人张凡。”
“我知道,你主导投资了空中网,”宋维扬握手道,“幸会!”
在另一个时空,张凡还投资了百度,可惜这个时空的百度恐怕不会发展得那么好。
至于张凡投资的空中网,这两年那是特别厉害。2004年就在纳斯达克上市,主营无线增值业务和手机游戏,其手机端的收入在上市前就做到了全国第一,WAP和彩信业务已经保持了三年的全国第一,其手机网络社区在三年前就超过了“移动QQ”。
不过嘛,随着移动梦网过河拆桥,空中网今年的日子有些不好过。
迈克尔·莫瑞茨在媒体上说话总是很犀利,但私底下却是个非常风趣和蔼的人,他说:“宋,其实在谷歌筹备上市之前,我就一直想当面跟你聊一聊。”
“聊风投吗?”宋维扬问。
迈克尔·莫瑞茨摇头道:“不。我只是想问你,当初你为什么看好谷歌。你投资时的持股比例太高了,已经远远超过风投红线,按照正常的投资逻辑,谷歌很有可能因为你的持股比例,失去接下来的融资机会,甚至因此永远都发展不起来。”
宋维扬笑道:“但红杉资本还是进场了,不是吗?”
“我当时差点就放弃了,”迈克尔·莫瑞茨说,“因为谷歌是一块被人吃过的蛋糕,而且被咬下了一大口,这让我心里很不好受。”
宋维扬说:“风投的真谛不是分蛋糕,而是帮忙把蛋糕做大。”
迈克尔·莫瑞茨说:“是的。谷歌这块蛋糕被做得足够大了,所以我才忍着恶心进场。从情感角度来讲,这是我做过的最难受的一次投资,虽然它给我带来的回报仅次于雅虎。”
“哈哈哈哈!”宋维扬大笑。
迈克尔·莫瑞茨说:“在你登上全球富豪榜前十之后,我专门研究过你的投资案例。我十分确信,你在风投领域就是个门外汉,你以前的那些投资,都是严重破坏游戏规则的。这种行为的风险性极大,但却又都成功了,实在让我感到困惑。”
宋维扬摊手道:“我并不在意什么游戏规则,因为我站在企业家的角度来投资,而不是站在风投家的角度来投资。如果谷歌因为我的持股比例太高,而错失接下来的融资机会,那我自己追加投资就是,因为我非常看好谷歌,大不了我一路投资直至谷歌上市。”
“疯子,这种投资方式,就像在赌场玩轮盘,每次都下重注押单个号码,”迈克尔·莫瑞茨说,“虽然赢了能获得无数倍利润,但输钱的几率被无限放大。谁要是一直用这种方法做风投,保证几年之内就赔得精光。”
宋维扬笑道:“看来我运气很好,每次赌的号码都中了。”
“不,一次押中是运气,次次押中就是实力,”迈克尔·莫瑞茨笑问,“从企业家的角度做风投,这确实是个新奇的想法。能问一下吗?你是怎么选择投资对象的?”
宋维扬说:“选定一个有潜力的行业,寻找一家有潜力的公司。当然,最重要的是,这家公司的创始人值得投资。”
“哈哈,跟我一样,”迈克尔·莫瑞茨拍手笑道,“我投资一家公司,也是先看这家公司的创业者,而不是看这家公司的其他东西。”
沈南朋突然插话:“投资于人,而非投资公司。”
“不仅仅是创始人,还有它的早期团队,”迈克尔·莫瑞茨详细解释道,“每家公司都有独特的DNA,这种DNA在公司初创的前六个月就会形成。一家技术性公司,最初雇来的三四个工程师,就将决定这家公司的未来,并形成自身独特的公司DNA。一个杰出的创业者,多半有着杰出的合伙人,他们再各自找来杰出的员工。如果创业者很杰出,但他雇的人很平庸,那么一切都来不及了。三个月是一个期限,要是三个月还雇不来杰出员工,那么这家公司前景堪忧。如果六个月还雇不来杰出员工,那么这家公司永远做不大,因为它的公司DNA已经成型了。”
“非常有趣的公司DNA论。”宋维扬点头道。
张凡插话道:“但有没有这种可能。比如七八年前,中国的商业互联网属于空白地带,有个平庸的创业者在美国受到熏陶,回到中国就看到了机会。他自身有一些商业才能,但招来的全是平庸员工,却因为互联网风口而做大做强。”
宋维扬哈哈大笑:“只要站在风口,猪都能飞起来。”
“不不不,”迈克尔·莫瑞茨摇头道,“一旦初期团队平庸,这家公司是永远做不大的,除非能搞一次高层大换血。这种公司即便因为风口而飞起来,也隐藏着无数的矛盾和问题,很有可能在IPO上市之前就要引爆。即便成功上市,也会在一两年内陷入混乱,投资人的股票根本来不及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