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伙至少看了三个钟头的小说,下班之前一小时才又开始工作,然后主动留下来要求加班。
沈勰破天荒的没有下班就走,而是跟着老员工一起加班。
足足加班到晚上10点钟,沈勰主动请老员工吃夜宵。本来不抽烟的他,巴结讨好的递上去一根中华,为对方点烟道:“张哥,谢谢你这几天带我,刚进公司,我什么都不懂,以后还请多多照顾。”
“好说。”张哥抽着烟笑道。
沈勰跟对方聊了一阵,突然问出心中的疑惑:“张哥,我有个事情不明白,想跟您请教一下。”
“问吧。”张哥说。
沈勰道:“我白天见你在看小说,快下班了才开始做事,然后又主动留下来加班。主动加班可是没有加班工资的,你为什么不白天把事情做好,然后下了班就回家呢?”
张哥连忙说好话:“兄弟,我上班看小说的事情,你千万别跟领导说。”
“我知道,你就放心吧。”沈勰笑道。
“有些事情,你在公司待久了就知道,”张哥抽着烟苦笑,“你以为我不想早点下班回家?前两年公司出现一些问题,从上到下都开始整顿,有好几个高管还被移交给司法部门。然后呢,沈总花了不少钱交学费,学着华为那一套搞管理,还请了不少华为的人来当改革顾问。加班是华为的企业文化,听说每个员工都准备了睡袋,加班太晚直接睡在公司里。呵呵,咱们公司也把这套学过来了。”
沈勰问:“然后呢?”
张哥骂骂咧咧道:“特么的,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大领导推崇加班文化,小领导就一刀切的搞加班。也不强制要求你加班,但你要是每天准点下班回家,领导肯定觉得你工作不积极。说实话,如果遇到什么紧急任务,无偿加班一个月我都愿意,但偏偏平时也这样搞。让他搞好了,我白天看小说,把工作挪到晚上去做就是。”
沈勰惊讶道:“这么扯淡的吗?”
张哥语重心长道:“既然领导让我带你,那我也算你半个师父,给你讲一些过来人的经验。”
“张哥请讲。”沈勰连忙竖起耳朵。
张哥摁灭了烟头,撸着烤串说:“领导分配下来的任务,你不要做得太快,也不要做得太慢。如果有人让你帮忙做分外的工作,最好不要轻易答应。”
“为什么?”沈勰问。
张哥笑道:“领导分配的任务你完成太快,那等待你的就是无止境的新任务,能者多劳嘛。但如果你完成得太慢,领导又会觉得你能力欠缺,你的绩效考核肯定出问题。所以要掌握一个度,不能快,也不能慢,具体掌握需要自行摸索。至于帮别人做事,同样越做越多,出了成绩是别人的,出了岔子就是你背黑锅。”
“原来是这样啊,”沈勰叹为观止,拍马屁道,“张哥真厉害,这些我都不懂。”
马屁人人都喜欢,张哥心情愉悦道:“特别是部门之间有很多协作,其他部门的让你做事,你千万不要直接答应,让他们先去联系相关领导。这成绩做出来是别人部门的,出了问题就是我们部门挨罚,你会把部门领导和全体同事得罪个遍!”
这又是典型的大企业病,在企业发展初期,各部门通力合作,犹如同袍战友关系。
而企业大了,部门多了,关系也复杂了。
一个很小的事情,这个部门要商量,然后去找另一个部门帮忙,另一个部门又要商量,如果不同意还要找更高领导协调。有可能屁大点的事,跨部门合作需要讨论半个月,时间精力都浪费在沟通协调上了。
多喝了几杯啤酒,张哥的话头也打开了,吐槽道:“以前虽然也有乱七八糟的问题,但大致上还是挺好的,没事儿瞎学什么华为?我一个同学是研发部门的,他们那边才是被坑得够呛,他们的领导喜欢上华为的胶片文化。”
“什么是胶片文化?”沈勰问。
“就是做PPT,”张哥说,“他们的那个主管,如果没有紧急任务,就啥事都不做,一天到晚忙着写汇报胶片。有一次为了给高层领导做汇报,就让大半个部门的研发人员,停下手里的工作帮他写胶片。那份胶片整整写了一个月,前后20多个版本的PPT,把正常的研发任务都耽误了。最搞笑的是,他们把胶片写完之后,那位高层领导被调去新成立的庐州研发中心,花一个多月心思写的胶片全白费了。”
又是典型的大企业病,写胶片就是写工作汇报,不外乎为了讨好上级领导。
沈勰这个眼线当得很称职,当晚就回去记录下来。
甚至他还学会了吸烟,因为神州科技的办公间里不准抽烟,每天都有一些员工聚在吸烟室唠嗑。各部门的员工汇聚于此,吸烟室成了专业吐槽场所,经常能听到各部门的诸多八卦,各级领导们的黑料也经常被曝出——也有些是谣言。
入职第一个月,沈勰的间谍报告就写了足足两万字。反正他听到什么就记下来,无法辨别真假的就标注“?”,然后一股脑儿的交到宋维扬手里。
第699章 【见微知著】
宋维扬把这份报告简单浏览了一遍,随手放在旁边,笑问:“工作还能适应吧?”
沈勰说:“刚开始不行,完全跟不上节奏,而且很多工作内容我也不熟悉。现在已经好很多,至少不会一问三不知,已经可以给同组的同事打下手了。”
宋维扬笑道:“进步很快嘛,看来你悟性挺高,就是不思进取而已。”
沈勰是真的很聪明,可惜那股聪明劲儿,从来不用在正途上。从小学到大学,他都是及格万岁,只要考试成绩能及格,这家伙就懒得再下功夫学习。而参加工作之后,每次刚入职的时候啥都不懂,但是上手速度超快,基本一两个月就能达到身边同事的平均水平。然后他又开始糊弄了,能混就行,何必再拼命学习进步呢?
现在进了神州科技公司,沈勰依旧是老样子。他上班时间极为认真,如海绵吸水一般,吸收着各种新知识,甚至还买来专业书籍抽空阅读。
但这种状态持续不了多久,当沈勰完全适应现在的工作之后,绝对又要得过且过混日子,把大量时间用在打游戏、看小说、看动漫这类消遣活动上。他的人生哲学是能混就混,能完成基本工作任务即可,难度太高的自有那些牛逼员工去解决。
父母和姐姐经常批评他,劝他多学东西,努力工作,沈勰总是引用庄子的话来回答:“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对于这句道家名言,咱们通常听到的是前半句: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多么富含哲理啊。
后半句画风一转: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累死老子了!
嗯,翻译有点小错误,就不要深究啦。
宋维扬品着茶问:“以你这个月的观察,你对神州科技怎么看?”
沈勰说:“很多东西都假大空,形式大于内容。”
宋维扬道:“继续说。”
“就拿奋斗来讲,”沈勰道,“神州科技对每个员工都说,我们是奋斗中的企业,我们是奋斗中的员工。通过奋斗,可以为员工创造美好的未来,可以为公司创造美好的未来,可以为中国创造美好的未来。这种奋斗的氛围,刚开始确实让人热血沸腾,甚至我都被忽悠得想努力干出一番事业。但很快我就感觉奋斗变了味道。”
“怎么变味了?”宋维扬笑问。
沈勰说:“当所有人都在谈奋斗的时候,那么一举一动都能跟奋斗挂钩。你如果不主动加班,即便已经完成了工作任务,还是要被上司视为不爱奋斗。公司这个月的内刊杂志,就表彰了一个勇于奋斗的员工。某位研发人员,重病发烧到39度半,带病工作了整整三天,每天挂着吊瓶敲代码,最后跟同事一起顺利完成研发任务。公司不但在内刊上宣传,还打算举办表彰会。你知道其他员工是怎么想的吗?”
“怎么想的?”宋维扬问。
沈勰说:“站在公司的角度,表彰这样的先进人物确实是应该的。但普通员工却极为反感,因为联想到自身的很多遭遇。比如家里出了大事,很多人不敢请假,请假太多都是不奋斗。生病了也不敢请假,因为一点小病而请假也是不奋斗。这搞得每个员工都很焦虑,吸烟室里吐槽这个的最多。公司表彰带病工作的优秀员工,不但不能激励其他员工,反而把其他员工恶心得不行。”
宋维扬笑道:“换谁都会感到恶心。”
沈勰又说:“我认为鼓励奋斗,鼓励加班的公司文化,已经完全被形式化的滥用了。员工长期处于焦虑状态,长期处于疲惫状态,其实工作效率非常差劲。就好像一匹马已经身心俱疲,却被人站在后边用鞭子抽着赶路。我觉得吧,停下来休息一下,这匹马或许能跑得更快,跑得更远。”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宋维扬点头道。
沈勰获得了马博士的认可,顿时兴奋起来:“我认为应该以人为本,以员工为本,严格规定加班,鼓励员工尽量在正常工作时间完成任务。有病有急事可以请假,不要因为这个被主管领导盯上,也不要把请假多少作为绩效考核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