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使得罗斯福对于重庆产生了不信任。我借给你钱是让你去打日本人的,既然你在打日本人方面表现的这么不积极,那为什么还要继续借你钱!
而那位宋特使,又是重庆那位的大舅子,罗斯福信不过重庆那位,自然也信不过他的大舅子,所以干脆就来了个避而不见。
想到这里,陈强忍不住轻叹一口气,心中更是暗道:“真是自己作死了,踏踏实实的去抗日不行么?非得搞那么多花花肠子,弄得连罗斯福都信不过你们了。”
对面的胡适接着说道:“现在最主要的,还是得让英国人重新开启滇缅公路,打通国际补给线。我上一次采购的枪支和药品,还有不少没有运回去,美国的华侨也捐赠了一批物资,如今也都存在仓库里呢。滇缅公路不开,这些东西只能待在仓库里发霉。”
“先生,若是能见到罗斯福的话,你有办法说服罗斯福找英国人施压,重开滇缅公路吧?”陈强开口问。
胡适很坦然的点了点头:“这应该不难,况且云南的桐油和锡矿,不还得运出来交给美国人么!我想美国人也希望,滇缅公路可以重开。”
陈强犹豫了几秒,终于下定了决心,他开口说道:“先生,跟罗斯福见面的事情,我来想办法!”
……
罗斯福也并没有撒谎,此时的他真的正忙于年底的美国总统大选。
1940年的罗斯福,将要争取他的第三个连任,一旦成功的话,他将会曾为美国历史上史无前例获得三连任的总统。
但是罗斯福的连任道路并不顺利,他的支持度远远不及1936年的时候。
很多美国人并不希望罗斯福连任,不是因为罗斯福做的不够好,而是因为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个总统连任三届的情况,一旦罗斯福打破这个惯例,美国人会担心,罗斯福会贪恋权力,甚至将总统变成“终身制”。对于美国人来说,他们宁愿接受每四年选择一个糟糕的总统,也不愿意要一个“终身制”的好总统。
而共和党提名的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也比1932年的赫伯特·胡佛和1936年的阿尔夫·郎顿更加厉害。根据最新的民调显示,罗斯福的支持率只领先温德尔·威尔基4%,在美国总统大选当中,5%以内都算是误差范围,也就是说这种4%的领先优势,根本不能算是领先,很有可能是民调时候的误差,真的到了大选的那一天,鹿死谁手还犹未可知。
历史上的1940年美国总统选举,获胜者当然是罗斯福,但这也是罗斯福最艰难的一次胜利,同时也是共和党输给罗斯福最少的一次。在大选前几个月,双方也的确处于一种很焦灼的状态。
最终罗斯福赢得了55%的选票,而温德尔·威尔基赢得了45%的选票,不过由于美国采取的是选举人制度,所以温德尔·威尔基的45%的选票,只拿下了10个州,总的来说还是罗斯福大胜。
罗斯福并不是穿越者,他并不知道自己最终还是可以成功连任,此时的他正在纠结于那4%的民调领先。
罗斯福的一个竞选助理走了过来。
“总统先生,我们收到了一笔一万美金的竞选经费。”竞选助理开口说道。
“一万美金?是哪个富豪这么大手笔?”罗斯福一脸正色的问道。
这毕竟只是1940年,即便是民主党内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也就是会赞助个一二百美金作为罗斯福的竞选经费,能够一次性掏的出一万美金的,可都是大资本家。以当时的购买力来说,这一万美金绝对抵得上后世的一百万美金,若是放在未来的总统大选,能够赞助一百万美金竞选经费的,绝对能够成为总统的座上宾。
只听竞选助理开口答道:“赞助这一万美金竞选经费的是您的老朋友,那个中国运动员陈强。”
“原来是他!”罗斯福听到陈强的名字,却不由自主的皱起了眉头。
罗斯福沉吟片刻,开口说道:“陈强是中国人,这笔钱可能是中国政府资助的,这不符合政治献金的规定,这笔钱不能要。”
“总统先生,我们向陈强询问过资金来源,我们可以确定,这笔资金是正常的经营收入,而不是中国政府提供的。”竞选助理话音顿了顿,接着说道:“最近很流行的那个呼啦圈,就是这位陈先生搞出来的,初步估计,他通过这个呼啦圈,至少能获利百万美金。”
“原来那些呼啦圈就是他卖的。既然是正常经营所得,那就不违反政治献金的法律。想不到啊,当年那个年轻的中国人,已经是个百万富翁了。”罗斯福长叹一口气,随后开口问道:“陈强不会无缘无故给我捐一万美金吧?他有什么要求?”
“他希望总统先生可以抽时间,见一见中国驻美大使胡适先生。”竞选助理开口答道。
“我知道中国人要干什么。他们无非是希望美国继续给他们提供援助。”罗斯福开口说道。
“总统先生,您要见一见那位中国大使么?”竞选助理又问道。
罗斯福却犹豫起来。从感情上说,罗斯福不想见,此时的他正逐渐的对重庆方面失去信任,重庆方面表现出来的反抗意志,并没有罗斯福想象的那么强烈,这完全不像是国破家亡该有的表现。罗斯福真的很担心,某一天醒来,会看到重庆方面向日本投降的消息。毕竟连法国这种世界上的一流强国也投降德国了,中国这种弱国,难保不会投降日本。
但是那一万美金的竞选经费,罗斯福却是真的舍不得,如果是1936年的时候,罗斯福或许不会在乎这一万美金的竞选经费,但现在是1940年,共和党候选人温德尔·威尔基步步紧逼,罗斯福只领先4%,此时的罗斯福真的很需要大量的竞选经费来进行宣传。
可收了人家的钱,就得帮人家办事,至少跟胡适见上一面,是免不了的了。
也就在此时,敲门声响起,一位负责情报的白宫幕僚走了进来。
“总统先生,就在几个小时前,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在柏林签订了军事同盟条约,我们的情报人员已经获得了条约大致内容。”
幕僚说着,将一份文件递给了罗斯福。
罗斯福打开文件之后,大体的看了一下,眉头顿时皱了起来,因为条约里提到了,德意和日本互相承认各自建立的“新秩序”,而“新秩序”这个词,却让罗斯福有一种如鲠在喉的感觉。
在文件的后面,还有美国智库给出的分析,智库的分析认为,德国绝对不会满足只在欧洲推行他们的“新秩序”,而日本也不会只把目光停留在东亚。德意日所谋求的,或许是一种全世界的“新秩序”。
“我早就知道,美国不可能置身事外的,即便我们不去招惹别人,他们也会把所谓的‘新秩序’,推行到美国。”罗斯福轻叹一口气,接着说道:“回复陈强吧,我可以抽出五分钟,见一见他们的驻美大使!”
……
一万美金换取跟罗斯福见面五分钟,这是陈强这辈子买的最贵的一张门票!
即便是放在未来,见美国总统也不用花这么多钱,正常情况下,参加白宫的宴会,捐个三十万美金也就够了,捐个五十万的话,绝对能有机会跟美国总统唠几句嗑。而1940年的一万美金,价值可要比未来五十万美金大的多。
不过当陈强联想到滇缅公路被切断,国内目前正被封锁的情况,这花一万美金能让滇缅公路重新开放的话,那这一万美金绝对是花的物有所值。毕竟那么多物资运不进中国,只能放在仓库里,光是损耗和折旧,损失的都不止一万美金。
然而这种政治献金的手段,也只有陈强能用,换成是大使馆的人,就不能用这一招了。因为美国的政治献金是有严格的法律规定的,私人捐助的政治献金限制很小,而他国政府的政治献金,是绝对不允许的。
胡适的运气也真的挺不错,由于德意日三国签订了同盟条约,而且还提出了所谓的“新秩序”,导致罗斯福不得不重新调整外交策略。增加对华援助,以及加大对日本的禁运,已经是必然的事情。
美国向英国施压,希望英国可以重新打开滇缅公路,而那份德意日同盟条约,也让英国意识到,日本跟德国是穿一条裤子的,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迟早会受到日本的进攻,一味的妥协已经没有意义了。
于是乎在10月8日,英国首相丘吉尔宣布,重开滇缅公路,中国对外的唯一通道再次开通。
随后的十月底,又有一个好消息传来,中国军队成功的收复了南宁。
接着这个时机,宋特使终于见到了罗斯福,然后用中国的钨矿作为抵押,从美国获得了2500万美金的借款,签订了一份《钨砂借款合约》。
这一系列的结果,是陈强事先并没有想到的,他花一万美金,不过是为了给胡适牵线搭桥,让胡适可以见一见罗斯福,让滇缅公路再次开启。
却没想到中国的外交官们还真给力,顺着绳子往上爬,还真的又从美国人那里弄到了2500万美金的借款。
这么一算的话,陈强的那一万美金的门票钱,不仅换来了滇缅公路的重新开通,还从美国借来了2500万美金,还真的是赚大发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汽车王国 (坑爹的小鱼儿) 起点VIP2020-03-02完结汽车设计工程师周景明重生到八十年代,有感于后世“万国汽车”的现状,周景明...
-
王牌大高手 [校对全本] (梁不凡) 纵横VIP2020-01-24完结总推荐 32.0万 神秘强者在保护美女的同时深陷阴谋,面对周围重重敌人,我点燃一根烟,屠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