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汽车王国 (坑爹的小鱼儿)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坑爹的小鱼儿
- 入库:04.13
“行了,以后挣的钱,只会越来越多,你就擦亮眼睛等着看吧!走,该去吃饭了,回头还有事情要忙呢!”周景明搂着何应寻,笑着说道。
第二天,何应寻就把周景明想要的机床型号给找了出来,虽然周景明更希望看到的是国产机床,但很遗憾的是,何应寻没有找到任何一家满足要求的国产机床,能够满足这些齿轮生产要求的,毫无例外全都是进口机床。
有了这些机床的型号之后,周景明便可以对着齿轮参数,作进一步的生产分析了,因为其中还会涉及到机床参数的调整与确定,这些内容,周景明都不是很清楚,只能请教何应寻了。
时间很快就到了第三天,周景明这边的齿轮国产化初步方案,已经完成的差不多了,来到变速箱厂之后,其余零部件的国产化分析虽然还没有达到周景明的进度,但都已经按照周景明的要求,完成了相关尺寸的测量以及分析。
周景明对他们目前的工作成果一一进行了分析之后,又用自己的材料作为示范,给他们的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
就这样,在周景明的指导下,关于变速箱国产化的竞标方案,一点一点的被完善起来了,变速箱中所有零部件的具体分析,全都已经通过了周景明的审核,最终完整的方案材料,则是由周景明亲自汇总整理而成的。
赶在竞标方案上交的截止日期之前,钱龙成终于把这份材料交到了桑车项目组那里,最终的结果,将会由项目组的人员,会同机工部的相关专家进行评审、确认,并且会将最终的名单进行公示。
这一次的竞标方案评审人员中,周景明也位列其中,这是李明哲特别要求的,不过关于变速箱国产化竞标方案的评审,周景明并没有参与其中,不管怎么说,自己帮助钱龙成撰写方案材料是真的,本来他就不应该出现在评审名单中,这样也方便避嫌,但是李明哲这么要求,周景明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是能避开就尽量避开了。
经过好几天紧锣密鼓的评审之后,桑塔纳重要部件的国产化承接单位,终于是都确定了下来,而变速箱的国产化,也是最终落在了申城汽车变速箱厂的头上!
周景明这段时间的努力,总算是得到了回报。
第209章.0204章 幸福的烦恼
对于申城汽车变速箱厂能够最终获得桑塔纳变速箱国产化的资格,周景明丝毫不觉意外,毕竟这份竞标方案,乃是他花了十多天的时间,才和变速箱厂的那些技术员共同确定下来的,对于变速箱国产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都做了详细的分析,如果连他们的方案都不能获得竞标的话,那才会让周景明感到意外呢。
“小周,这次真的是太感谢你了!如果没有你的话,我们厂还真的不一定能拿下这个国产化的项目呢!”钱龙成握着周景明的手,激动地说道。
接到消息后,钱龙成第一时间来到了齿轮厂,找到了正在工作的周景明。
“钱厂长不用这么客气,这件事对于我们来说,是双赢的局面。”周景明笑着回答道。
“那我们接下来,就是按照竞标方案中的步骤,开始零部件的总成设计吗?”钱龙成继续问道。
“对的。”周景明点了点头,“先按照德国的进口原件,将轴以及操纵机构的设计图纸画出来,标上技术要求,再然后就是调整工厂内的设备参数,进行试生产,根据生产出来的样件,进一步调整参数,,这样反反复复,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那我们厂内的设备,真的不需要进行更新吗?”
周景明摇了摇头,“暂时先不用,尽量用现有的设备以及原材料进行国产化生产,轻易不要更换设备,如果实在无法满足生产要求,才考虑去更换设备。”
周景明顿了顿,然后继续说道,“钱厂长,我也不瞒你说,你应该也能发现,主动参与国产化竞标的单位其实并不多。那是因为国产化真的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很有可能半年之内,你不会有任何的进展,所以我希望钱厂长能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当然,换挡齿轮的国产化,我会争取在今年年底,达到80%的国产化率,这一点请钱厂长放心。”
“这些我都知道的,但是难度越大,成功之后带来的好处也就越大,这都是相对的。”钱龙成却是很豁达的回答道。
送走了钱龙成之后,周景明又找到了正在车间里的何应寻,两个人走到外面之后,周景明才开口说道,“大寻,这两天我会把国产化的齿轮技术图纸给画好,相关的技术要求也会标明,到时候你拿着图纸,抽出一台铣床,将参数调整一下,看看能不能生产出符合要求的齿轮。”
虽然前几天第一次问何应寻的时候,何应寻就明确告诉他不可以,但是以齿轮厂目前的资金,根本就买不起进口的机床,目前来说,周景明还是想试一下用厂内现有的设备进行试生产。
“行,那你回头把图纸给我,我尽量去试一下,但是我可先说好了,你千万不要抱太大的希望,基本上不可行的。”何应寻很认真的回答道。
“先试一下吧,不行的话,到时候再说。”国产化本就是一个不断地试错与更改的过程,周景明也没指望一次就能成功。
在齿轮厂又转了一圈之后,周景明便回到了轿车厂,除了忙活一下换挡齿轮的国产化事情之外,桑车项目组目前来说,并没有其余的事情需要周景明操心,周景明也就可以吧更多的精力放在轿车厂上了。
得益于技术改造带来的效果,轿车厂目前每天的产量已经达到了85辆,而且这还不是轿车厂目前的最高产能,等到工人们完全吃透新引进的各种设备之后,每天从总装车间下线的车辆,将会达到100辆左右。
也就是说,如果车间的生产稳定下来,轿车厂的年产量,将会飙升到两万五千辆左右,相比较去年年产量只有五千的水平,现在的产能,足足提升了五倍之多!
产量提升的如此之快,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就连周景明本人,也没有想到,一个简单的技术提升,竟然会让轿车厂的产量产生这么大的飞跃。
按理说,轿车厂的年产量有这么大的提升,甚至已经快达到了未来上汽大众的水平,作为厂长的徐广禄,应该感到十分高兴才是,毕竟如果按政绩来说的话,轿车厂是在他的手下,才有了现在的成绩,不论是继续往上升,还是说日后功成名退,这都是一件值得徐广禄高兴的事情。
但事实上,徐广禄此刻一点都高兴不起来,甚至还觉得有些苦恼。
厂长办公室。
刚吃完午饭,正准备回去休息一会儿的赵柯,被徐广禄一个电话给叫了过来。
“厂长,您找我有什么事吗?”赵柯进门之后,便问道。
“把你叫过来,是想跟你商量一件事。”徐广禄示意他坐下来,然后继续说道,“我想把总装车间的装配速度降一降,现在每天的日产量不是在85左右嘛,从下个月开始呢,不用这么高,每天保持60辆车子下线就可以了。”
徐广禄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的表情十分的无奈。
刚刚坐下的赵柯,被徐广禄这些话一下子就给惊的站了起来,“为什么呀,厂长,咱们好不容易从部里面要来的技改经费,现在技术改造的效果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你怎么突然间要把产量降下来呢!这样一来,咱们进行技术改造的意义何在?”
赵柯实在是不明白,好不容易将产量提上去了,徐广禄今天竟然会做这样的决定,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徐广禄冲着他招了招手,“你先别急,先坐下来,听我慢慢说。”
等到赵柯再次坐下来之后,徐广禄才悠悠的说道,“就在刚刚,机工部以及经委给我们厂下发了今年的生产指标,你猜猜有多少辆。”
赵柯心中一紧,他似乎能明白徐广禄刚刚为什么要说那些话了,“能有多少,肯定要比去年高吧?至少一万辆吧。”
赵柯用很不确定的语气问道,现在整个中国的汽车工业,都在忙着桑塔纳的引进,有这款车子在,赵柯还真的不敢往高的地方想。
“目前既定的指标,只有一万辆!”徐广禄伸出一根手指,苦笑着说道,“暂时还不清楚部里面会不会像去年那样,临时给我们增加生产指标,如果只是按照一万辆的指标安排生产的话,咱们现在的产能,是大大过剩的。”
第210章.0205章 破局之道
整个八十年代,包括上汽大众成立之后,国内的汽车生产指标,靠的都是行政指令下达的,没有指令输入,主机厂一般来说是没有权力自主安排生产指标的,这样的情况,一直到南方谈话结束之后,才稍稍有些好转。
除了行政指令干扰工厂的生产决策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当时的轿车主要用于公商务车,私家车十分罕见,一是因为轿车的价格,相比较当时的工资,绝对是天价级别的,寻常人家根本就买不起。
第二则是因为当时的驾车牌照管制十分严格,很少有人能够获得一张轿车的牌照。后来申城试点私家车牌照的有底价竞拍,最高的时候,一张私家车牌照,甚至被竞拍到8万元一张,足以看得出当时得私家车牌照有多么的罕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