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多么像是《心灵捕手》的剧情,更像是当代版的拉马努金与哈代。
虽然安德鲁·怀尔斯的名字没有出现在论文上,但欧叶有理由相信,阿达马博士在论证BSD猜想的过程中,必然得到了怀尔斯的指点。
欧叶原本想在最近发表她关于BSD猜想rank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现在她不得不改变计划。
因为她的方案,和阿达马博士的方案,实在是太像了。
打个比喻,就像是两本小说,除了主角和配角的名字不同,其他都是相同的。
“这么说,其实是他先洞察到了天机?”
欧叶的这版方案,成型于一个月前她住院的时候。
阿达马博士的这篇论文虽然刚发表,但至少是在半年前写完的。
根据这条时间线推断,如果是泄密抄袭,那也应该是欧叶抄了阿达马博士的论文。
当然了,欧叶并没有抄谁,她只能认为这是证明思路上的撞车,中国团队和英国团队在同一个问题上想到一起去了。
怀尔斯通过椭圆曲线证明了数论问题费马大定理,他是这个套路的顶级大师。
那么在怀尔斯的指点下,阿达马博士同样通过椭圆曲线给出了最无懈可击的BSD猜想rank0、1证明方案,这是可以理解的。
欧叶感到了紧迫,学术竞争对手十分强悍。
现在,就看谁能先证明BSD猜想rank≥2的问题了。
率先完成证明的人必将载入史册,其余的人则渐渐的被遗忘于历史的尘埃中。
“rank大于等于2,要怎么证呢……”
欧叶在自家书房里面对浩瀚的文献,竟不知该从何入手。
“完全没有头绪……头好疼,胸口闷……”
扑通!
“妈妈!妈妈你怎么啦!”
“妈妈!妈妈你不要死啊!”
“翠萍阿姨,妈妈不行了!”
……
欧叶晕倒家中,诺菲大呼小叫,翠萍扛起欧叶跑去医院。
所幸没有大碍,欧叶是因为身子虚加上思想压力大,导致晕厥。
沈奇随后赶到燕大人民医院,经充分考虑,他决定让欧叶提前住院,直到做完I期临床试验。
其实沈奇也看过了最新一期的《数学年刊》,他了解欧叶晕倒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她身体虚,另一方面也有学术竞争对手无形中的施压。
“印度神童,牛津博士,怀尔斯的得意弟子,哼。”
沈奇冷着脸暗道,你把我老婆急晕了,她差一点暴毙家中,我的孩子险些失去妈妈。
阿达马是吗,我要让你尝尝,什么是痛苦,什么是毁灭!
客观冷静的分析,其实阿达马并不知道欧叶在BSD猜想上的具体进度,因为欧叶的论文没有公开发表。
也只有燕大范围内的极少数人,比较清楚欧叶的研究进展。
也就是说阿达马并非刻意针对欧叶,他都不知道欧叶在干嘛。
然而,沈奇不管那么多,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刻意或是无意,谁搞他老婆,他就搞谁。
数学史上灵感撞车、撕逼吵架的案例并不少见。
微积分到底是谁发明的,扯了许多年。
最终,牛顿的墓碑上刻着:伟大的人类之光……他改变了人类文明进程……
而莱布尼茨的墓碑上只有一句话:莱布尼茨埋骨处。
沈奇办公室的墙壁上,一直挂着牛顿、高斯、欧拉、阿基米德四大数学之神的肖像。
牛顿或许有些为人诟病的缺点,但他确实无愧于“人类之光”的称号。
莱布尼茨在当代,也获得了非常高的评价。但是莱布尼茨在他那个年代,活的挺憋屈。
人们总是同情活着时郁郁不得志、死了后名垂青史的天才。
沈奇也有这种同情心,但他觉得,活着时就名震天下会更好。
“阿达马,盘他。”
沈奇有了比较具体的打击策略。
把阿达马暴打一顿?
可以但没必要。
作为一名学者,盘他,当然是从技术上实施。
证明BSD猜想rank0、1,这不算什么。
从技术上来说,证明rank大于等于2才是真正的伟业。
众所周知,阿达马的靠山是英国国宝级的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
哦,亲爱的安德鲁,我们终于交手了。
沈奇跟安德鲁·怀尔斯有着非常深厚的友谊。
两人的友谊会继续维持下去,这并不妨碍在技术上战胜你。
沈奇开始了他的演算。
“rank大于等于2,我觉得应该从高斯二次域方面入手……”
在此之前,在BSD猜想这个问题上,沈奇真没怎么介入欧叶的课题项目。
欧叶取得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几乎是她一个人带着三个学生做出来的。
阿达马再怎么天才,他也不可能凭一己之力完成BSD猜想的最终证明,他身后的大佬是安德鲁·怀尔斯。
虽然怀尔斯年事已高,但沈奇觉得怀尔斯有可能突发奇想给出rank大于等于2的证明思路。
数学这个东西令人琢磨不透,这门学科盛产二十岁以下的天才儿童,以及八十岁以上的老妖怪。
平心而论,沈奇认为欧叶目前的实力跟老妖怪安德鲁·怀尔斯还是有一点点差距的。
既然英国老妖怪出手了,那么沈奇这位壮年大神岂能无动于衷?
第659章 你给我打一针吧
七个千禧难题,沈奇其实都研究过,其中有三个被他解决了,庞加莱猜想被佩雷尔曼证明了。
尚未解决的三个难题是BSD猜想、杨·米尔斯理论和质量缺口假设、P对NP问题。
以沈奇十五级的无敌数学水平,搞定剩下三个千禧难题不在话下。
需要的只是时间。
“BSD猜想rank大于等于2的问题,确实比较麻烦啊。”
沈奇的直觉告诉他,从高斯二次域这个角度切入,应该可以证明rank大于等于2的问题。
对于数学家而言,直觉是非常重要的。
直觉敏锐的数学家,往往能最先洞察到天机。
印度最著名的数学家拉马努金,他的经历完全能够写一本充满传奇色彩的小说。
拉马努金是直觉界的翘楚,他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完整的证明。
沈奇蛮佩服拉马努金的,事实证明,拉马努金的直觉准确率为史上最高,甚至超越了费马。
但直觉界的顶尖高手拉马努金、费马在数学界的历史地位,仍无法和四大数学之神相提并论。
这四大数学之神不仅拥有敏锐直觉,而且善于给出逻辑自洽、严谨严密的证明。
高斯是证明界的大佬,以高斯命名的数学/物理公式、定理不计其数,为史上最多,其中大部分是高斯在他活着的时候证明的。
直觉很重要,但仅凭直觉无法形成科学。
形成科学最核心的步骤是证明。
直觉很强烈的告诉沈奇,BSD猜想一定是成立的。欲证明BSD猜想rank大于等于2的情况,高斯二次域了解一下。
其实高斯二次域也是个猜想,是高斯现存于世为数不多未被完全证明的理论构想。
要不怎么说高斯是数学之神呢,他于1855年去世,而BSD猜想提出于一九六几年。高斯的猜想在一百多年后与BSD猜想扯上了联系。
如果沈奇在一两年前就专注于BSD猜想,没准这个猜想已经被他证明了。他可以这么做,但没必要。
此刻,沈奇集中精力于BSD猜想,他必须这么做,很有必要。
燕大人民医院,单人病房。
欧叶回到了这里,这里让她感到亲切。
三氮杂辛烯素的耐受性试验进行到了高剂量组,欧叶目前住院等待药代/药效试验。
进入药代/药效试验环节,欧叶才能再次服用三氮杂辛烯素。
没药可吃的日子,真是难熬。
欧叶也十分清楚临床试验的流程,不做完所有剂量组的耐受性试验,研究医师是不会给她服用三氮杂辛烯素的。
临床试验期间,以前的贫血老药也不许吃,这可咋整啊?
不吃药没有安全感呀。
不吃药找不到灵感哦。
欧叶对例行查房的责任护士说:“秦护士,你给我打一针吧。”
秦护士连连摇头:“医生没让我给你打针,要是我给你乱打针,是要受处分的。”
欧叶央求道:“我缺水,我缺电解质,你给我打氯化钠吧。”
秦护士颇为犹豫:“氯化钠注射液倒是可以打,但是,责任医师没这么安排呀。”
这时责任医师屈教授正好来了,他询问道:“欧教授有啥要求?”
秦护士望向欧叶,你自己跟屈教授讲要求吧。
欧叶摸摸腹部:“我拉肚子,给我打氯化钠行吗?”
“腹泻是吧?”屈教授嘴上问着欧叶,眼睛却是看着秦护士。
最了解患者住院期间日常行为的是护士,秦护士想了想说到:“欧教授今天去卫生间的频率,确实很高。”
“那我知道了,小秦,你去准备0.9%氯化钠注射液250毫升。”屈教授点点头道,这便下达了指示。
秦护士去准备氯化钠注射液的间隙,屈教授拉把椅子坐在病床前陪欧叶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