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叶备受鼓舞,她振臂高呼:“我……我还是吃药吧。”
屈教授说到:“今天不用吃药,我过来就是例行病房检查,跟你聊聊天什么的。”
“嗯,谢谢屈教授……我有点困了……”
“困了就睡吧。”
“我的学生,等会儿要过来……如果我没醒,屈教授你把……把那份手稿给他们……”
“我说小欧啊,你是个病人,临床试验期间,就不要研究数学了吧!”
“人,总得有个……精神寄托……哈欠……困……”
“行行行,我会安排好你的学生,你睡会儿吧,明天见。”
欧叶很快睡着了。
“她的嗜睡反应,要明显一些。”
屈教授自言自语道,他招募的受试者有几十个,结合试验数据及直观观察,他认为欧叶是个比较典型的病例。
屈教授来到桌子前,欧叶念叨的手稿搁在桌面上。
手稿上写的是数学式子,密密麻麻,眼花缭乱。
忽然,屈教授眼中闪烁奇异的光芒。
“这是……这难道是……这难道就是那个数学难题的解法?”
别以为医生的数学不好,有些医生的数学水平挺高的。
比如说屈教授,他的数学这么好是因为工作需要。
在临床试验中,药代动力学、药效动力学模型通过数学来建立,药效作为一个因变量,可以是临床终点、替代点或生物标志物。临床试验数据处理需要用到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以及龙格·库塔法等数值分析算法。
屈教授或许不是全中国最强的医学专家,但他的数学水平在医学专家中数一数二。
死死盯着欧叶的数学手稿,屈教授莫名激动。
“看……看不懂啊。这是数论吧?还有椭圆曲线?超纲喽,这玩意超出我的知识范围了。”
“不过我感觉小欧好厉害的样子,试想,一位饱受疾病折磨的女子,在病房里证明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这该是怎样的感动中国?”屈教授将欧叶的手稿摆放整齐,然后出了病房,关好门,嘱咐护士团队二十四小时守护这间病房和欧叶。
医院里永远人来人往,与之类似的是西单。
西城威华幼儿园就在西单商业区附近,沈奇带女儿离开幼儿园后来到这里,吃饭、购物。
“诺菲,吃饱没有?”
“饱了。”
“那我们去买红裙子、红鞋子、红发卡,然后再给你买几个红色小书包。回家之后,你全给穿上、戴上、背上,我们拍摄视频、照片发给妈妈看。”
“嗯,我最喜欢红色了。幼儿园发的黑白衣服,丑死了。”
“走,去二楼,童装在二楼。”
沈奇牵着诺菲的手,走出餐厅,乘扶梯去往商场二楼。
电梯上行的过程中,诺菲问到:“爸爸,你认识那个漂亮姐姐吗?吃饭的时候,坐旁边那桌的漂亮姐姐。”
“不认识啊,我怎么可能认识一个陌生人。”沈奇有些疑惑,女儿怎么会问这个问题?
“那你怎么老盯着那个姐姐?”
“我哪有盯着她?”
“爸爸,你不许外遇。”
“你知道什么是外遇吗?”
“外遇就是,在外面给我找个新妈妈。”
“你对于外遇的理解基本正确,但爸爸永远不可能这么做。到了,就这个牌子的童装。”
“爸爸,你怎么忽然戴上眼镜啊?”
“因为爸爸戴眼镜更帅,诺菲你觉得呢?”
“嗯,是的呢。”
沈奇带诺菲进入童装店,店员热情接待这对父女客户。
“我女儿喜欢红色,你按照她这个尺码,把你们店大红、粉红、酒红、橘红、法拉利红的裙子、鞋子、发卡、书包,都拿出来给她试试。”
“好的好的,请稍等。”
这个牌子的童装挺贵的,这家店是零售店不是批发店。
这对父女跟搞批发似的,店员兴高采烈拿货去了。
“爸爸爸爸,买这么多,我穿不完呀。”诺菲极少跟爸爸出来买裙子、鞋子和发卡,一般都是妈妈带她购买女生的装备,毕竟妈妈也是从小女生过来的,知道女生的消费需求和审美标准。
爸爸的购物风格和妈妈完全不一样。
妈妈通常一件件的挑选童装,而爸爸的方法是:this this and this,全部拿出来。
“这叫穷举法,没事的,买就对了。”沈奇告诉了诺菲他购物行为的理论依据。
“穷举法……原来就是买很多很多裙子呀?”诺菲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她爹告诉她的专业术语,她这个年龄的女孩难以彻底理解这些专业术语,但会形成一种笼统或具体的记忆。
“买就买吧,我穿不完,放在衣柜里,也很开心呀。”沈诺菲拍了拍小巴掌,似乎领悟出了一个新的道理。
“所谓穷举法,你可以理解为了买了就得穿,淘汰掉那些你不喜欢的裙子,直到得到你最喜欢的那条裙子。这个理论说来话长,等你上小学了我再给你详细解释。其实生活中的许多事情,都可以用数学来解释。我非常希望诺菲你能学好数学,当然了,也不要偏科,全面发展是最好的。”
二十八条红裙子,二十四双红鞋子,十六件红发卡,七个红色小书包。
这是沈奇父女的收获。
付了钱之后,沈奇让店员把这些东西打包送到他家。
“哇,有钱真好……”店里有位小女孩羡慕的流口水,她也是跟爸爸来买裙子的,结果逛了几个小时,啥也没买。
女儿要富养,富养的前提是富。
沈奇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消费行为,潜移默化的向女儿传输一些数学原理。
理论结合实践更有效果和趣味性,老是在家算数字、刷加减乘除的题目,时间久了也蛮枯燥的。
第652章 四步
赵天、小云、曾寒三人赴燕大人民医院探望欧叶。
刚睡醒的欧叶将手稿交付给三位学生,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她对学生们面授机宜。
欧叶整理出的关于强BSD猜想证明的脉络很清晰了,这条证明脉络采用了逆推倒逼的方式。
最后一步,欲证明强BSD猜想,即证明这句话:E(Q)是无穷集的充要条件是L(E,s)在s=1处的泰勒多项式具有如下形式,L(E,s)=c(s-1)^r+高阶项,其中c≠0,r是E的秩。
倒数第二步,欲证明上面的这句话,则需对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进行计数。
倒数第三步,欲对椭圆曲线上的有理点进行计数,则需先论证椭圆曲线上的秩。
倒数第四步,欲论证椭圆曲线上的秩,可考虑采取群论的方法。
经过欧叶和她三个学生的不懈努力,目前这个团队已做到了倒数第四步。
“其实,倒数第四步,也可以认为是正数第一步,它耗时最长。如果我们用两年时间做完倒数第四步,那么后面的三步,可以在两个月内完成……哈……哈欠……”欧叶虽然身体欠佳,但她的数学思路十分清晰。
欧叶刚睡醒,却又哈欠连连,三个学生说到:“叶子姐你休息吧,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你睡会儿,我们先走了。”
三位学生小心翼翼的装好欧叶的手稿,这便离开人民医院返回燕大。
数院一楼走廊尽头的小房间,是三位学生的作战室。
三人首先将欧叶的手稿整理为可进行计算机验证的电子数据模式。
这份工作大概需要三人连做三天,每人每天的工作时间不会少于12个小时。
欧叶的思路,三个学生非常清楚了。
欧叶从群论出发,通过对典型的椭圆曲线的秩进行计算证明,得到了一个关于椭圆曲线的秩的假设。
这个假设是否可以成为引理,需要验证。
欧叶采取的手段很传统,从典型例子上推断出典型理论,再把典型理论放到全部例子中,以求证它的普适性。
苹果从树上落下,砸到牛顿的脑袋。牛顿推导出一个理论,苹果受到了地球引力影响。这个理论只是对苹果有效,还是具备普适性?这就是牛顿接下来要做的普适性论证工作,最终他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是伟大的人类之光,但他论证伟大理论的手段同样很传统,从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回归简单。
在欧叶设定的强BSD猜想的倒数第四步中,她完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理论构建,当然了,目前只能算是个假设。
从复杂回归简单,最终证明椭圆曲线的秩的假设具备普适性或有条件限制的普适性,是一件工程量极大的工作。
这份工作将由赵天、小云、曾寒三位学生来完成。
例如,在素数p=5的条件下,椭圆曲线y^2=x^3-x共有七个解,为(0,0)、(1,0)、(4,0)、(2,1)、(3,2)、(3,3)、(2,4)。
这很容易被计算出来,赵天、小云、曾寒三人中的任何一人通过手动计算,10分钟之内可以得出正确的解。
但是椭圆曲线理论上有无穷多条,大凡涉及无穷多的验算工程,人类手动计算是搞不定的,必须依靠计算机。
赵天、小云、曾寒将用三天时间把欧叶的手稿,处理为可被计算机验证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