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续所需的至少十亿人民币的研发资金,沈奇去找谁要?
当然是找老沈。
作为等价交换,LPJK1的专利开发权交易给老沈的欧倍奇药业。
父子俩心有灵犀的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愿天下所有老婆健康强壮。
沈奇科研中心化学实验室。
正在做实验的贺琳不得不佩服沈主任的神通广大,LPJK1连动物实验环节都没进入,其专利就以高价卖了给了医药公司。
“贺老师,你回国的时间不算太长,你可能不晓得,买家欧倍奇药业的老板叫沈志山,他是沈主任的父亲。”组员曹凡向贺琳透露了一个信息。
“是吗?”贺琳心说这可真有趣,儿子搞的科研项目,其专利开发权卖给了老爸,其目的是为了救老婆。LPJK1这个国家重点科研项目,说来说去就是沈家的内部游戏。
“没钱的科学家是很可怜的,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科研梦想,低声下气四处寻求赞助。一旦科学家有了充足的经费,他们便能为所欲为。后面一种情况,是我们每个人都憧憬的工作生活状态。你说是吗,贺老师?”
“曹凡你小子感悟还挺多,我安排给你的任务,做完没有?”
“还差一点点……”
“赶紧的,我今天之内要看到结果。”
曹凡是组里的新人,是博士研究生,是一群高级精英里的小菜鸟。
小菜鸟曹凡一遍遍的冷却、抽滤、水洗滤饼、干燥、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为了全世界的老婆健康强壮,企业家投入大量资金,科学家运用他的绝世智慧,小组长监督实验进度,做着最具体工作的其实是小组员。
伟大的科研项目,最基础的工作由无数籍籍无名的基层实验员担任。
曹凡说好听点是沈奇的学生,他来到沈奇科研中心接受深造。
说直白点,他就是条奉献青春的实验狗呀。
奉献了青春,不一定会有锦绣前程。
瓶瓶罐罐的试剂,不知埋葬了多少理科生。
前程好不好,要看实验狗们在实验室里学到了什么真材实料。
在沈奇科研中心确实可以学到东西,至于能学到什么程度看个人。
冷却、抽滤、水洗滤饼、干燥、硅胶柱色谱分离纯化。
曹凡每日做着重复的事情,来到这里两个月了,他每天都在做着硕士阶段的基础操作。
没有新意的操作,苦逼的实验狗。
使曹凡坚持下去的动力是信仰。
对沈主任的信仰。
沈主任亲口说过,一年之后,将教他一些高大上的东西,那会是触及灵魂的化学奥义。
经过曹凡的努力,他终于得到目标化合物了。
波谱验证的数据密密麻麻显示出来,曹凡木讷的检查数据,心中毫无波动,甚至还有一点想哭。
数据就像爱,初做时热血沸腾,感觉好新鲜好有趣,好想一直这么做下去。
做久了也就失去了猎奇心,但每天为了完成她布置的任务,不得不做了又做,为了让她满足,自己做到想吐。
7.03(t,J=7.3Hz,1H),7.26(t,J=7.8Hz,2H),7.36(t,J=7.5Hz,2H),7.66-7.72(m,2H),8.23(d,J=8.3Hz,1H)……
今天的H-NMR又是如此一成不变,掉进了数据海洋的曹凡想起了麦哲伦进入太平洋时的日记:“每天的海面都是一模一样,永恒的平静让我感觉时间停止了。”
就在曹凡准备向女组长交作业时,他忽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
曹凡再次检查数据,他发现问题了。
H-NMR正常,但化合物的结构不对呀!
在生成目标化合物的反应中,首先应该形成链状的δ-氨基羰基化合物,然后再通过分子内的加成-消除反应发生环化,最后在氧化剂的作用下得到目标化合物。
而这个异构体是什么鬼?
它不是我想得到的东西呀?
曹凡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实验过程出了差错?
肯定是啦。
好烦啊,又得重做。
曹凡颤颤巍巍的望向贺琳,完蛋了完蛋了,贺组长会搞死我的。
她要是在床上搞死我,我也就认命了。
可她不会跟我上床的,她会在实验室里搞死我。
雄性实验狗平时接触的女性太少,单身好久的曹凡总爱幻想一些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外冷内骚、胸大臀翘的女组长成为了他的幻想对象。
贺琳扭头发现了曹凡的鬼鬼祟祟,她走到曹凡身边,敲了敲实验台,问到:“做完没有?没做完加班做。”
曹凡心虚的瞅了眼器皿里的白色结晶,更加心虚的瞄着屏幕中的数据图谱,他不敢直视贺组长的眼睛,因为他做的不够好,他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贺组长交待的实验任务。
“做……做完了,但目标化合物结构显示异常……奇怪的是,H-NMR却又看上去比较正常……”曹凡支支吾吾的说到,“贺老师,应该是我在实验过程中有一些误操作,但没能及时发现,我检讨,我加班,我不吃不喝不睡,我亡羊补牢。”
“你去死吧你。”贺琳冷冷的道,一点面子也不给这位小老弟。实验室里还有其他实验员呢。
曹凡羞愧的低下头颅,这颗头颅在他25岁之前是非常高傲的。
自从来到沈奇科研中心,陪伴曹凡的是自卑,是空虚,是对前途的迷茫感。
“你去……咦,这个实验结果,很不错啊。”贺琳骂着骂着忽然眼睛一亮,她目不转睛盯着实验数据,显的十分兴奋。
“哈?”曹凡以为自己听错了。
“曹凡你个小傻瓜,你做了一件很成功的事情,完成了一项很棒的实验。”贺琳保存数据,并让曹凡存储样品。
“我好歹是个博士研究生,我咋感觉智商不够用呢?”曹凡摸不着头脑。
贺琳拍了拍曹凡的肩膀:“总而言之你没做错,而是做的很好。这也怪我,只是安排你做实验,没有向你传授沈主任的新型学术思想。长话短说,大环化合物的数据需要参考新的标准,新的标准是什么,我等会儿详细跟你说明。你赶紧把实验报告写一下,然后上传到系统,沈主任要是还没下班,他会看到的。我相信,他一定会感到高兴。我们终于迈出了有意义的一步!”
第610章 上帝能做的事情,化学家也能做
临近下班,沈奇看到了贺琳课题小组的实验报告。
化学是实验学科,再伟大的构想都需要用实验来检证。
在一个七元环状过渡态的反应中,【3,3】σ迁移形成了合成大环化合物的一种反应,这是一种开环方法,可以认为是一种新的重排反应。
新的重排反应导致了新化合物的产生,曹凡认为结构异常的目标化合物,在沈奇看来符合他原先的推测。
纵观有机化学发展史,新的合成方法证实了某些理论,也导致了对另一些理论的修正甚至推翻,同时还创造出未曾出现的新化合物。
这些新化合物有些已有某种实际用途,有些在当时并不知道有何用途,只是因为结构新奇而使化学家将其创造出来。
海葵毒素是1971年由化学家Moore从腔肠动物海葵中分离出的一个不稳定化合物,其分子式为惊人的C129H223N3O54,它的毒性是河豚毒素的10倍以上。1982年,Moore发表了该化合物的立体结构,1989年,哈佛大学的岸义人教授宣布该化合物合成成功。
C129H223N3O54是至今认为通过化学合成的最大的天然产物分子,90年代之前,化学家们将这玩意合成出来了,但在当时他们也不清楚这玩意到底应该运用在哪些具体环境中。
进入21世纪,C129H223N3O54终于体现出它的价值,“上帝能做的事情,化学家也能做”的思想在国际化学界广泛流传,岸义人教授成为了世界上最杰出的化学家之一。
上帝能不能救老婆,这个不太清楚。
所以沈奇自己来做这件事情。
新的药物必然是一种新的化合物,合成新的化合物可以采用已知的合成方法,当然也可以使用全新的合成方法。
“这是个七元环化合物,艹卓类。”沈奇离开办公室,前往化学实验室。
实验室内,贺琳正在向曹凡传授沈主任的“十八页心经”。
前不久沈奇给贺琳发了封邮件,其中的附件内容是沈奇关于有机合成的一些心得,共有十八页。
正是基于“十八页心经”,贺琳设计了新的实验,并在今日得到了实验结果。
“我就说嘛,这个重排反应似是而非,像是Cope重排却又不像,原来它是沈主任新发明的重排反应啊!”曹凡恍然大悟,他很激动,他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项新的反应:“根据国际惯例,这个重排反应应该命名为沈奇重排。”
“那是国际化学组织的事情,轮不到咱们操心。”贺琳说到,“沈主任发明的重排反应只是一种工具,不是最终目的。他最想要的东西是,一种或者一系列有代表性的稳定的八元甚至九元环化合物,这种新型的大环化合物可以支撑起一套新的理论,同时产生的新药物,可以有效治疗困扰病人的罕见病。”
“宏伟的设定!”曹凡经历过两个月的实习期后,总算了解到LPJK1项目最核心的秘密:“所以这个七元杂环化合物,只不过是个中间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