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五千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太阳能电站曾经是难以想象的疯狂计划,而现在,中国正在一步步落实这个计划。”
  “我们都知道,通过卫星反射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电,并非中国的原创。”
  “美国能源局早在二十五年前就做过类似的构想,他们才是真正的原创者。”
  “只不过因为财政问题,美国能源局的构想直到今日仍未进入工程开发阶段。”
  ……
  CNN能做到世界500强,源于他们的专业、高效。
  可以说CNN关于“光点计划”的报道,是比较客观的。
  那么CNN是怎么搞到这些客观证据的呢?
  首先,CNN在地球同步轨道上拥有大量卫星,不仅仅只是通信卫星而已。
  其次,CNN提到“光点计划”的概念构想原创于美国能源局及美国科学家。
  通过卫星观察以及美国专家的合理猜测,CNN给出了中国方面“五千万千瓦装机容量”、“超过一百平方公里微晶硅薄膜电池组”、“超过十万名建设者”、“超过100颗反射卫星”等重要数据。
  果然够专业,CNN及美国科学家推测的还算靠谱。
  沈奇看到CNN的报道后,并没有表现的太过紧张。
  美国人能推测出“五千万千瓦”、“十万名”、“100颗”等宏观数据,在沈奇的预料之中。
  这绝非党的内部出现了叛徒,而是美国人有这个实力。
  毕竟最早提出“反射卫星聚焦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电”idea的是美国人,他们通过卫星拍摄资料不难推算出“光点计划”的某些宏观特征。
  如果“光点计划”具体的技术数据被境外集团掌握,那说明党的内部出现了叛徒。
  好在这种情况没有发生,也绝不允许发生。
  经CNN报道后,“光点计划”在国际上已是半公开化状态。
  国家以及沈奇的态度是,国外媒体爱怎么报道怎么报道,咱们在自己的国土上建设民生工程,这不违反国际法吧?
  是的,没错,“通过反射卫星聚焦太阳光在地面上发电、向太阳公公索要取之不竭且高效环保的新能源”这个宏伟概念的原创者是美国人。
  我们必须对最初的概念提出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是加州理工的山姆·兰萨德教授以及NASA的高级技术顾问伊萨克·卡拉诺维奇先生。
  然而,仅仅只是纸面上的概念构想,解决不了实际的民生问题。
  和这个宏伟构想相关联的一万三千多个技术专利,全部掌握在中国政府手里。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实在的中国人用了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将疯狂到有些不切实际的理论构想,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浩大工程。
  沈奇成为“光点计划”执行首席科学家有段日子了,他一直呆在首都,尚未去过西北地面基地。
  挑选了一个吉日,沈奇在游俊峰游总工、后勤总指挥赵明泽赵主任的陪伴下,乘专机抵达敦煌机场。沈奇的司机兼保镖武建军少尉一同前往。
  “光点计划”总指挥部设立在首都,西北基地指挥所设立在敦煌。
  从下飞机的那刻起,沈奇便感受到了一种肃穆的战斗气息。
  接待沈奇一行的不是敦煌行政部门、科技部门的领导,而是西部战区的军官程大校。
  程大校的出现证实了CNN的推测,果然有中国军人参与了“光点计划”。
  武建军见到程大校后,立即敬了个标准的军礼。
  军人应主动的向上级军官、党和国家的领导人或职位高于自己的党政官员敬礼,军人与老百姓互动,握握手就可以了。
  程大校以军礼回应武建军,他和沈奇、游总工、赵主任则是使用握手礼。
  “游总工、赵主任,我们又见面了。沈院士,十分欢迎你来到西北基地指导工作。请上车。”程大校言简意赅的进行着接待工作。
  一支挂着特殊牌照的车队驶离敦煌机场,车队上方盘旋军用直升机。
  其中某辆七座军车上坐着六人,开车的是程大校的司机,武建军坐副驾驶,沈奇、程大校坐第二排,赵主任、游总工坐第三排。
  “这次来西北调研,有劳程大校费心了。”沈奇代表首都调研小组,首先感谢了程大校的周到安排。
  “沈院士是科研领域的国家英雄,为你以及首都指挥总部服务是我的职责。”程大校客气的说到。
  程大校以及他所领导的部队在“光点计划”中承担的主要责任是:1、守护“光点计划”地面设施、技术专家、作业人员,如遇外敌、暴kong分子的袭击,须誓死保卫国家财产及技术专家、人民群众的安全。2、协助技术工程团队完成“光点计划”地面设施的施工建设。
  彻底摧毁“光点计划”地面设施、消灭“光点计划”的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至少需要一个精锐师的武装力量。
  这种大规模武装袭击事件在目前的中国,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
  没有哪个敌人敢这么做,这必将导致世界大战。
  建设“光点计划”如此浩大的工程,不管敌人有没有这个胆量来袭击我们,我国的军事布防都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程大校出现在这里的原因。
  沈奇的心情有点复杂,首先,他感受到了十足的安全感。其次,他觉得肩上的责任更重大了。国家投入了天文数字的人力物力财力于“光点计划”,这个宏伟工程只能成功不许失败。


第588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
  在敦煌休息了一晚,次日早上,沈奇等来自首都的领导专家乘坐直升机视察“光点计划”地面工程。
  直升机往西南方向飞去,不久已达阳关镇上空。
  古人云“西出阳关无故人”,今人曰“一路一带之上皆是朋友”。
  丝绸之路上的运输工具进行了升级,中欧列车替代了骆驼。
  从骆驼到火车,它们所承载的使命并没有发生变化:贸易、交流、世界人民大团结。
  从敦煌到阳关,仍以旅游业拉动GDP。莫高窟前游人如织,月牙泉畔欢歌笑语。
  出了阳关镇往西飞行,沈奇俯瞰下方,旅游业覆盖的区域到此为止,夹山以西皆为军事管制区,高高的铁丝网连绵不绝,全副武装的军人二十四小时巡逻。
  军人守护的是一座座造型各异的工业建筑,有的已完工,有的正在建设。
  戴着安全帽的工程师和建筑工人紧张有序的开展建设工作,一台台如金属巨兽般威武的施工车辆在他们的指挥下灵活的挥舞机械臂。
  欢乐兴奋的驴友,肃穆威严的士兵,一丝不苟的建设者。
  历经千年的石窟,影幻游龙的泉水,热火朝天的工地。
  以直升机视角俯瞰这一幕幕场景的变换,只需十分钟。
  沈奇不禁吟诵道:“西出阳关无故人,西出阳关真英雄!”
  “沈院士还挺文艺!”赵主任大喊道,直升机上全靠喊。
  沈奇高声说到:“这些可爱可敬的工程师、建筑工人、军人,都是国家的英雄!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必将载入史册!赵主任,你戴上耳机吧,喊久了嗓子不舒服。”
  赵主任戴上耳机后仍习惯大喊:“是的,他们都是默默奉献的英雄!国家绝不会亏待流血流汗的英雄!”
  “下面这块地方,是叫黑龙坑吧?”沈奇边看地图边观察地面上的环境。
  赵主任答道:“对,黑龙坑!以前是个铁矿。”
  沈奇关切的询问:“这块区域被‘光点计划’征用后,铁矿职工去了哪里?”
  负责整个项目后勤工作的赵主任说到:“我们在敦煌和酒泉盖了安置房,铁矿职工及家属搬去了安置小区,他们有了新的工作,生活的很好!”
  沈奇点点头道:“那就好,那就好,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
  了解完移民安置的情况,沈奇转而和游总工交流工程技术方面的话题:“游总工,据我观察,地面配套设施的建设进度蛮顺利的。”
  “地面工程的建设进展符合我们的预期,沈院士你看,下面这一片建筑就是地面工程控制中心,前面是发电区。”游总工指向远处说到。
  控制中心所在的黑龙坑,已看不到什么植被了。
  继续往西飞行,沈奇视野范围之内所睹全是黄沙。
  这里是库姆塔克沙漠,再往西则是著名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在库姆塔克沙漠的上空,沈奇终于亲眼见到了“光点计划”地面工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无尽的沙漠里铺设着银光闪烁的国产超大型微晶硅薄膜电池组,从侧面看它们按照某种规律高低错落的排列布阵,如同无数银色盔甲矗立在黄沙上。
  以沈奇的视角从上方俯视,他看到的是一张面积为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巨型银镜映射出无垠的碧空。
  直升机里的众人皆戴上了墨镜,人类脆弱的肉眼无法直视耀眼的光芒。
  壮观,震撼。
  这是沈奇的切身感受。
  在茫茫沙漠之中建设如此浩大的工程,这不是某个拥有超前思维的科学家做一份PPT就能轻松搞定的事情。
  中国之所以能建设这般宏伟的工程,源于强大的国力、一代人的默默奉献、十万名建设者的前赴后继,以及他们身后的人民。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