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我只想当一个安静的学霸 [全本校对] (术小城)


  所谓久病成良医,欧叶现在的医药学造诣已达国内一流医药学专家的高度……才怪。
  沈奇倒了杯温水,服侍老婆吃药:“老婆,等我忙完手头的项目,我会推掉一切事情,专心研究治疗你的病的药物或者新型的医学手段。”
  “国家大事为重。”同为科研工作者的欧叶非常理解老公的工作性质,她的男人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的人,但聪明的人也会精力有限、分身乏术。
  “老婆更重要。”沈奇服侍欧叶吃另一种药,他的女人蛮可怜的,吃了将近二十年的药,从十岁出头的小萝莉吃到人妻人母。
  欧叶吃完药说到:“我觉得牛津大学汤姆森研究团队的系列课题很有学术意义,姜黄素结构中的β-二酮片段为肝组织中醛酮还原酶的底物,因而导致姜黄素在人体内代谢过快……他们已经做到了临床二期,颇有建树。”
  知识极其渊博的沈奇说到:“英国的汤姆森团队在业内挺有名气,他们在慢粒性细胞白血病以及免疫性疾病、细胞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水平。”
  欧叶问到:“我的疑惑是,从增加代谢稳定性角度考量,不是应该先在单羰基姜黄素结构中引入亲水性的胺类基团吗?奇,你觉得呢?”
  “老婆你玩真的?”沈奇原以为欧叶阅读医学文献是为了扩展知识面,没想她钻研的这么深入。
  欧叶解释道:“没有啦,我就是好奇而已。奇,你跟我科普一下嘛。”
  “亲爱的,这是我们的卧室,是我们睡觉的地方,然而我怎么觉得来到了科研场所……”
  沈奇陪欧叶聊了一个多小时,聊着聊着,欧叶自动进入睡眠模式。
  帮欧叶盖好被子,沈奇离开卧室,他哄完老婆睡觉,接下来该哄女儿了。
  客厅里安安静静,沈诺菲看完动画片后自己关闭了电视机。
  沈奇抱起诺菲,说到:“大小姐,现在可以睡觉了吧?”
  “嗯。”诺菲搂着沈奇的脖子,说到:“妈妈病了,我好担心。”
  沈奇的心一阵颤抖,他说到:“是的,妈妈病了,但问题不大,妈妈会好起来的。”
  诺菲:“爸爸,你每天都这么说,可妈妈还是病了。”
  “爸爸向你保证,妈妈会好起来的。”沈奇抱着女儿来到主卧,他和欧叶睡大床,房间里还有张小床属于诺菲。
  新的一天来临,请了病假的欧叶在家休息调理,翠萍阿姨送诺菲去上幼儿园。
  沈奇来到“光点计划”首都指挥中心大楼的地下室,总指挥部的几位大佬都在,大家例行开早会。
  早会主持人是沈奇,他说到:“各位,我已经全面深入了解到了整个计划的具体进度和技术细节,目前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反射卫星携带的流体平面膜。蛮凑巧的,我们中心的FASTER项目组……哦,也就是沈奇科研中心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两年前开始,就做过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实验室条件下的应用实验。”
  “那感情好啊!”游俊峰游总工兴奋的说到,“或许这就是天意吧,沈院士你注定就是来帮助我们的!”
  章远海章总师也蛮振奋的,但他在振奋中也存在疑惑:“那么沈院士,你们中心的凝聚态物理实验室所做的流体平面膜的研究和实验,其成果可以直接运用到‘光点计划’的太空应用环境中吗?”
  沈奇:“当然……不可以。”
  “这……”游总工、章总师面面相觑,这两位技术领域的专家有点摸不清沈奇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两年前,我并没有介入‘光点计划’,保密程序大家都懂的,两年前的我不可能得知‘光点计划’的任何技术细节。”沈奇解释道,“基于磁场束缚环形粒子流理论的新型材料研究是一个热门方向,现在我知道了,我们这个项目中反射卫星所携带的流体平面膜的研发,正是建立在这个理论基础上。”
  “两年前,我和我们中心的同事一起研究微重力环境下单分子层平面流体混沌现象,这个研究课题是热门领域里的冷门分支。当时我们是受九院的委托来研究这个课题,研究目的是解决模拟失重环境下的展开实验问题。”
  “全密闭模拟失重实验室,大家都很了解的,就那么小小一个的空间。而单单一个反射卫星所携带的膜展开后,其面积至少可以覆盖九个鸟巢体育场。”
  “说了这么多,我的意思,我们中心关于微重力环境下单分子层平面流体混沌现象的研究成果,不能直接运用到‘光点计划’的太空应用环境中。但是,可以间接运用。”


第585章 这个同志开车稳
  流体平面膜的A方案已被证明存在问题。
  A方案的制定跟沈奇没有任何关系,那时的他还在美国读书。
  现在不是推卸责任、吐槽抱怨的时候,沈奇也没这个想法。
  沈奇完全是本着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在开展工作。
  目前有两个方案。
  第一,在A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运用到的理论依据不变,只是做工程技术上的完善,可以理解为2.0版的A方案。推进这个方案的核心团队为原班人马。
  第二,同样是在A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优化,但运用到的理论依据有所不同。可以理解为A方案+B方案=C方案。最适合推进C方案的核心团队,是沈奇他们中心的FASTER项目组。
  沈奇更倾向于第二种选择,他想让他们中心的FASTER项目组加入“光点计划”。
  但沈奇不得不考虑一个与学术无关却十分重要且敏感的问题。
  FASTER项目组可以说是沈奇的嫡系部队,如果他召唤嫡系部队以新的思路解决了“光点计划”中的技术难题,那么别人会怎么想?
  假设韩院士没有住院,“光点计划”如期且顺利的完成,那么参与这项世纪工程的科学家、工程师们毫无疑问会得到国家的奖赏。
  这个项目若圆满完成,不知道会催生出多少新晋院士?应该不会少。
  总而言之论功行赏,功劳越高的人获得的奖励一定越丰厚。
  沈奇无所谓院士之类的头衔,但他知道其他人在乎。
  如果沈奇的嫡系部队临时加入并且立下了大功,那么沈奇的燕大嫡系部队理应分一块蛋糕,而这块蛋糕原先是别人的。
  说具体点,负责A方案的研究团队是游总工的水木嫡系部队,而韩院士同样出身于水木大学。
  C方案要是成功了,别人是否会议论:还是燕大的科研队伍更强啊?
  沈奇不禁想起了他的朋友马院士。
  众所周知,通过马院士等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电磁弹射已在国产航母上实现。
  大家同样知道,马院士团队对于电磁弹射的研究停滞过一段时间。
  这可要了老马的命了,他天天打报告,要求恢复电磁弹射的研究。他甚至自筹经费续命,然而研究航母技术,老马自筹的经费可谓杯水车薪。
  为啥老马的电磁弹射研究项目停滞了一段时间?
  因为蒸汽弹射的研究不能停。
  讲道理,电磁弹射在可靠性、成本等各种指标上更加优秀。
  蒸汽弹射的项目若是搞定了,至少会涌现两位数的新晋院士,而研究蒸汽弹射和电磁弹射的不是一群人。
  最终,马院士的坚持得到了回应,国家恢复了马院士团队关于电磁弹射的研究,国产航母有了电磁弹射技术,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能力进一步加强。
  沈奇开会时曾多次遇到马院士,就在上个月,他俩还见过面,并且在国防、环保、教育、足球、音乐等话题上聊了一个多小时。
  作为接替韩院士的“光点计划”执行首席科学家,沈奇考虑问题比较全面,拉他的燕大嫡系部队入坑、采取新思路解决问题之前,他觉得有必要征询总设计师、总工程师、部委特派员、后勤总指挥等同事的意见。
  出乎沈奇意料的是,包括游总工在内,这几位同事当场表态,他们的意见高度统一:“那就让FASTER项目组立即加入‘光点计划’,我们都同意按C方案推进。科学面前,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谁能真真正正的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国家的功臣。燕大也好,水木也罢,或是来自其他系统的研究员、工程师,在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只有一个身份——中国科研工作者。”
  “OK。”沈奇尊重大家的意见,他深刻感受到这是一支使命感极其的科研队伍。
  同事们说的很对,国家利益面前,我们只有一个身份——中国科研工作者。
  倒是我沈奇小家子气了。
  沈奇笑了笑,成为执行首席科学家之后,他的建议没有一条遭到反对。
  同事们尊敬且信任沈奇,这让沈奇感动。
  伴随尊敬与信任的是压力。
  别人越尊重沈奇、信任沈奇,他所承受的压力当然越大。
  化压力为动力吧。
  沈奇开完早会后离开了“光点计划”首都指挥中心,为他开车的司机是一名军人。
  虽然L4甚至L5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但在首都绝大多数地段行车,依旧需要使用手动驾驶模式。所以国家给沈奇配置了一位新司机。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