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身穿满清官员服装的雕像立在路口,背着双手眺望远方,一脸英气,走进一看文字说明,虎门销烟林则徐!
年味比国内还浓,舞龙的,舞狮子的,打扮成财神爷的,福神爷的,扭秧歌的,一会一辆花车,上边写着某某商会,一会一对秧歌或者灯笼游行,还是某某商会。
各种彩色的布幔,对联,鞭炮,灯笼等装饰,都被沿街商点挂了出来,那叫一个热闹非凡。
老外倒是也有不少,多是挎着数码相机,四处拍摄,好像他们才是外来的游客一样。
李君阁给娃子们一人买了一顶帽子戴脑袋上应景,有财神,福神,兔儿爷,老虎,倒也喜庆。
没一会一条大龙过来,无数商家伙计手里拿着彩色的拉炮拥出来,对着龙灯砰砰砰一通拉,漫天的彩色纸屑飞舞。
Shirly和Alice也闹着要帽子,李君阁也只好给俩妹崽一人买了一顶,一个一脑袋的红色绒球,一个后边横出两根一颤一颤的官翅。
还有无数的电视记者在这条街上采访。
李君阁这一行人十几个娃娃,四个美女,一个年轻小伙,也算是很奇特了,很快就有记者找了过来。
“你好,请问你们是中国人吗?”
俩妹崽带着一群娃子在后边跳着跳着抢镜头,李君阁在前边回答:“是的。”
“那你们来自哪里?”
“哦,我们来自蜀州,李家沟,带着娃子们来游学。”
“啊李家沟我知道,你们那里的春节气氛也非常浓厚,你觉得这里和你们那里相比如何?”
“嗯,年味儿都挺浓的,感觉这里就跟在家乡的氛围差不多,不过我们那里初六开始还有泼水花,就是拿融化的铁水往天上打,这里怕是不让……”
“呃,好吧,此时此刻你想对家乡人民说什么?”
“说什么啊?就是大家放心,娃子们出来都挺乖,村里长辈们尽管放心。哦对了娃子们,你们想对他们说什么啊?”
一群娃子和俩妹崽扑过来乱七八糟喊了一堆称呼,最后才统一起来:“过年好!”
第九百六十四章 性相近习相远
应付了几波记者,李君阁带着娃子们一路前行。
人挺多,还挺挤,李君阁害怕娃子们走丢了,一路想办法。
看到一家超市门口的小摊上堆着龙头,龙尾,面具等玩意儿,李君阁停下脚步,指着最大的那个龙头:“老板,你这龙头卖吗?”
老板说道:“哎哟这个不卖,这个是装饰品。”
李君阁说道:“老板求你个事儿,这里实在是太挤,我想扎个龙给孩子们舞着,这样就不会走丢了。”
说完又供手道:“拜托拜托。”
老板说道:“这样啊,哎哟你怎么带这么多娃子出来啊?”
李君阁说道:“都是村里的孩子,带他们出来见见世面。”
老板问道:“现在农村都这么有钱了?你们是哪儿人啊?”
李君阁说道:“蜀州,夹川县李家沟的。”
老板一拍大腿:“巧了我蛮州的。”
李君阁拉着老板,夹川土话立马出来了:“那还扯啥子普通话嘛!这就是叔伯老乡三!老板儿你发财,打个照应打个照应!该多少钱你说个话,不得占你的欺头!”
老板拉着李君阁看了几眼:“你龟儿……怕不是得李二皮哟?!”
李君阁笑道:“对头对头,我你可能不大记得归一,我媳妇儿你怕是印象还深些。”
老板一看旁边笑吟吟的阿音,一拍脑门:“当真话说!硬是阿音得嘛!希狠希狠!”
李君阁说道:“那这龙脑壳……”
老板摇了摇头笑道:“你狗日就是耗儿掉米缸——落到福罐儿头了,骗了弄巴适一个媳妇儿,简直就是给我们乡下人长脸!不看你面子也要看阿音的面子,龙头拿起去!”
李君阁说道:“要不得要不得,还要买些东西这龙才置办得起来,该多少是多少,弄完先给你舞一台哈!”
老板乐得都没边了:“我这小锅小灶的请不起班子,就说摆个龙应景,想不到还有这出!”
李君阁进入超市,先翻出一圈过年用的装饰红绸,再翻出针线,让阿音和梁慧丽将绸布开头和龙头缝到一起。
自己找出来十几个拖把,去掉拖把头,翻出十几个大小合适的垃圾桶,在侧面正中打个洞,将拖把头插进去用粘胶粘牢,再用几股长绳串起来,这就成了龙灯的筋络。
最后把龙头龙尾系上,同样插入拖把杆子,娃子们一个个将拖把杆子拿上立起来,红绸一耷拉下来将垃圾桶盖住,顿时一条红色龙灯便完成了。
老板看得目瞪口呆,这戏法怎么变的?!
还没完,李君阁又取了一根拖把杆子,拿铁丝在上边用钳子扳出几个铁圈,阿音拿剩下的红绸一扎,一个挺好看的红绣球就出现在李君阁手里。
不过笑头和尚脑袋是真没有办法了,李君阁只好挑了一个大阿福的面具顶脑门上:“老板,结账!”
老板看得哈哈直乐:“不慌不慌等下我去给你们找乐器!”
没一会从楼上抱了一个中式小鼓下来:“家里娃子学校兴趣班用的,先给你们使着,我明天再给他买一个!这趟耍的好,龙灯钱免了!”
Shirly一把抢了过来:“这个我会这个我会!”
李君阁将面具拉下来:“鼓点,走起!”
Shirly立刻咚咚咚地敲打起来。
王美娴使头,李雨松扫尾,李君阁领着他们扫了一圈,在店门口扫出来一小空间,高喊一声:“多谢老板好情谊!”
娃子们脆生生一起发喊:“一年到头好生意!”
这是娃子们使老了的套路,李君阁只需要开一个头,他们就知道该怎么做怎么接话,每年春节没少从乡亲们店铺和游客那里捞红包。
现在的李家沟大小龙灯都是欢脱三人组亲自调教出来的,这下架势一抖开,龙虽然一般般,但舞龙的技术绝对杠杠的。
再配上彩词鼓点,顿时吸引来一大帮看客,老板自己个也笑得后槽牙都快露出来了,一边点头一边拿着手机猛拍。
李君阁一抖绣球。
“绣球挑起半天高!”
娃子们齐声大喊:“金山银山往家捞!”
接下来一头一句:“先耍一个龙抬头!”
“老板今年起高楼!”
“再耍一个龙翻身!”
“家有孝子理贤孙!”
“三耍一个龙摆尾!”
“日进斗金如流水!”
“四耍一个龙穿花!”
“贤邻睦里人人夸!”
“五耍一个龙下海呀——”
“百龄高寿把宴摆呀——”
“六耍一个龙挂滩!”
“前人积德厚如山!”
“七耍一个龙飞举呀——”
“媳妇进门亲妯娌呀——!”
“八耍一个两连环!”
“家宅清宁免波澜!”
“九耍龙灯当归去——”
“老板新年尽如意!”
“银钱落地滚滚来——”
“明年再来耍一台!”
一个套路耍完,Sherly打起密点儿,绣球颤动,红色小龙也围着绣球一阵欢舞,小卖部前边气氛都燃爆了,周围人群齐声喝彩:“好娃子!好手艺!好彩词!”
李君阁对着老板一拱手:“老乡,万事如意!我们告辞!”
老板在新年伊始就看了一套原汁原味的家乡民俗,听了一套家乡方言的彩词,乐得,满脸堆笑连连挥手:“要得多谢!二皮阿音,还有娃子们!明年还来啊!”
有了这个就不怕娃子们走丢了,李君阁正大光明地加入到游行队伍里,一路从街头舞到了街尾。
两个争抢小鼓的长腿妹崽,两个在一边笑得不行的大美女,一个大阿福面具的绣球,后边是一群戴着福神财神诸般帽子的萌娃耍着的龙灯,这一路下来可是吸引了好多的眼球。
沿街多商家好喜欢这支舞龙队:“别走啊——来我们店门口也舞一台啊——红包管够——”
李君阁没有搭理他们,这玩意儿主要是当牵引绳在用。
走到孔子大厦前方的孔子铜像下停了下来,刚才那个女记者又冲了上来:“哈!又遇到你们了!请问你们这龙是哪里来的?”
李君阁将大阿福面具抹到额头上笑道:“我们刚刚临时做的。”
“你们为什么会想到临时做一条龙?”
李君阁随手一指身后孔子的雕像:“他老人家说过,‘礼失求诸野。’还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两句论语一出,反倒把记者整得一愣一愣的,对面这张嘴,真是说来就来不假思索,一时间愣是接不上话。
李君阁只好自说自唱:“我们这也是临时起意,既然会这技能,何妨演示一下。让外国朋友也能了解一下中华文化。”
“我们虽然‘习相远’,但是其实‘性相近’。让大家喜欢上中华文化,我想对我们李家沟的孩子们本身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记者终于接过话题:“额,我看你们舞得非常专业。”
“是的,‘礼失求诸野’。我们李家沟的新春民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保留了家乡民俗的原汁原味。包括那套莲花落唱词也是。”
相似小说推荐
-
魔鬼传奇 完结+番外 (虾写) 起点中文网VIP2018-10-15完结总推荐 50.33万 总点击 197.62万 一句话介绍:东西方异能者与妖魔鬼怪的故事。 ...
-
大王饶命 (会说话的肘子) 起点VIP2018.11.26完结 50W收藏 起点神作1068.42万总推荐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灵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