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有资料证实,这部《古今图书集成》本是总理衙门委托上海同文书局影印的石印本。拨款三十八万两,后再加补贴十万两,用上等桃花纸印刷,共印一百零一部。”
“其中一部黄绫装订,专备御览。书印成后,除黄绫本进呈给皇帝外,另提取十部到北京总理衙门,其馀九十部由上海道暂存。”
“到一九零一年冬,该书除四川、广东、直隶等省购置,以及赠送日本一套外,库存尚多,每年要支付仓租、保险、看守等费用四五千两,到刘坤一接手,已耗费四万多元。成为上海道一个沉重负担。”
“既然卖不出,不如送出去。这是刘坤一的真实想法。刘坤接到外务部咨文,要置办中国书籍赠送哥伦比亚大学。便顺水推舟,不但圆满地完成了李鸿章交给他的这次外交任务,还让哥大东亚图书馆从此有了一套引以为傲的藏书。”
“而剩下的几十套,不幸毁于火灾,不过那应该在这件事情之后。”
说完认真地说道:“这才是这套图书真正的来龙去脉。”
李君阁抚掌赞叹:“穷搜毕罗,老伯这是花了多大的功夫,才能从浩繁的资料文献里边抽丝剥茧,得出这个结论?!”
“在得出结论的同时,还让人对当时的清廷外交事务的艰难,地方政府的应付,报文之间的往返格式,甚至当年政府外包业务,印刷规模,耗费资金,中国留学生情况,都有了一系列的了解。”
“这篇论文的价值,不仅仅是还原了一点史实,更在于它揭示了当时的这些方方面面。”
“这么珍贵的论文,居然淹没在老伯那汗牛充栋研究资料里,连我都没有注意过,社科院这次当真是捡到宝了!”
“了不起,实在是了不起!凭借这份钻研精神,五十年如一日,不成为当代鸿儒才真是说不过去了。娃子们啊,这回明白学问该怎么做了没有?”
第九百六十二章 煌煌巨著
一群娃子听得连连点头,尤其是王美娴这种天赋型学霸,平日里老师让查个字典都嫌麻烦,今天算是真正开眼界受教育了,思远爷爷功夫之细,一至于斯!
领着孩子们进了研究室,Shirly给大家介绍道:“平日里,图书保护,对灯光,室内气体,都是有要求的,今天是因为大家的到来,加上爷爷对这套图书的贡献实在巨大,因此校方特批,让李家沟的孩子们一睹全套图书陈列室的真容。平常游客,是绝对到不了这里来的。”
“这里才是真正的研究室,图书从刚刚的陈列室取出来,在这里进行研究。文字内容的扫描工作,是爷爷在校期间主持完成的,用了当时最顶尖的扫描技术,力争将最大的信息量保存在扫描资料里。”
“除了文字性的工作,外围研究还包括纸张,用墨,石印雕版,装订方式等项目,就是在这个实验室里完成的。”
说完用带着手套的手打开研究人员身边的一册图书:“《古今图书集成》,和其它中国古典书籍最大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其中包含了大量的插图。”
“大家看,比如这本,讲的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这是《农政全书》里的一篇,叫《水栅图说》。”
“水栅,排木障水也,排木障水也。若溪岸稍深,田在高处,水不能及,则于溪上流作柵遏水,使之旁出下溉,以及田所。”
“其制:當流列植竖樁,樁上枕以伏牛,擗以柆木,仍用块石高垒,众楗斜以邀水势,此柵之小者。”
“如秦雍之地,所拒川水,率用巨柵。其蒙利之家,岁例量力均辨所需工物。乃深植樁木,列置石囤,长或百步,高可寻丈,以橫截中流,使傍入沟港,凡所溉田亩计千万,号为陆海。”
“孩子们,接下来是这套图书最重要的部分:今特列于图谱,以示大小规制,庶彼方效之,俾水为有用之水,田为不旱之田,由此柵也。旁边这幅画,就是水栅的图例。”
“图谱,在中国古代是非常困难的,和文字不同,文字可以使用活字印刷术,而图谱,则必须雕成木版或者石版才能印刷。”
“这套图书配插了大量插图,且图示精美,不仅是科学实用的图例,甚至可以说,本身便是精美的版画艺术作品。”
“大家看这本,《博物量编·草木典》,这幅山茶图,是不是一幅尚佳的白描?要是加上颜色,是不是就是完美的工笔图画?”
一通讲解下来,不光是娃子们受益匪浅点头连连,就连阿音李君阁几个大人,都觉得大开眼界。
娃子们这下老实了,知道了世界十强大学的底蕴之后,总算是有了一点点逼数。
从巴特勒图书馆出来,又逛到了神学院所在的圣保罗教堂,建筑学院,工程和应用科学学院。
继续向南,商学院和数学系之间,就是著名的哥大标志性雕像,娃子们睁大眼睛:“哇——大狮子。”
Alice说道:“哥大的吉祥物就是狮子,我们的校徽就是盾牌加狮子。这头哥大雄狮是校友和作者Greg Wyatt在二百五十周年校庆典礼时的献礼,狮子全身由青铜雕刻而成,它有个名字,叫学者狮。表示这哥大学者的强烈的进取之心。”
李君阁合十道:“勇猛精进,志愿无倦。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Alice纳闷道:“二皮你干啥?”
李君阁笑道:“你们做学问的方法,和佛家修行很有共同语言。”
说完瞥见Shirly和王美娴在一边嘀咕着什么,还不时地撇着青铜狮子,问道:“你们又想弄啥幺蛾子?”
王美娴说道:“Shirly姐姐说我们晚上可以偷偷来骑狮子照相,她说她刚进校的时候就这样干过。”
看着吃吃笑的Shirly和Alice,李君阁就不由得翻白眼:“我看你们两个,才是真正的二皮。我哪只眼睛看你们像在读博士?”
校园的草坪上有很多活动项目,不少学生在游戏,踢球,也有的三三两两坐着聊天看书,还有一群黑人敲着鼓放着劲爆音乐在跳街舞。
放孩子们去撒欢,几人找了一处草坪坐下休息。
李君阁发现身边来来往往的中国人超级多,大多是一口大陆普通话,不由得问道:“哥大的中国学生很多吗?”
Alice说道:“是挺多的,还有游客也多。哥大应该是对华人学生最友好的一所美国大学了。”
Shirly说道:“这既和哥大和中国的传统渊源有关,也有华人留学生中涌现过无数的杰出人物有关。”
Alice说道:“文科方面,胡适、冯友兰、马寅初、陶行知、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等一大批中国现代思想文化先驱都是哥大校友。”
“理科方面,有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沃尔夫奖获得者,‘中国的居里夫人’吴健雄;信息产业的执行官和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者李开复。”
Shirly说道:“还有不少现在活跃在中国娱乐圈里边的人物,也是哥大校友。”
娱乐圈的不算,前边那一干大佬尤其是思想文化大佬,那一个个简直是如雷贯耳,任谁拎出来都让李君阁高山仰止。
Alice说道:“有了这样的渊源,学校里的华人留学生就挺多了,比如统计系,几乎都给中国来的留学生包圆了。”
等到把孩子们重新叫回来,已经都快下午两点了,一行人准备加快脚步从南门出校园。
一路上随处可见和他们一样的参观者,还有正在学习、讨论、和嬉戏的学生。
沿途还有很多觅食的鸽子,跳来跳去的小松鼠,也引来娃子们浓厚的兴趣。
在“学院步行道”南侧哥大新闻学院的山墙上,李君阁竟然发现那里悬挂着中国伟人像,这才回想过来,《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斯诺,就是哥大新闻学院的毕业生。
路上看到一幕熟悉的场景,不少华人留学生都拎着饭盒往里进。
Alice准备带着李君阁一行去吃校园中餐,李君阁一指那些华人学生:“他们手里边的饭盒是哪里来的?”
Alice说道:“那是校外小货车的外卖。”
李君阁笑道:“天底下没有新鲜事,校内的食堂,肯定味道不如校外小摊子。”
Shirly哈哈大笑:“那我们也去吃那个?”
一群人嘻嘻哈哈地跑出校园,果然就看到前头一个小货车前排起了队伍,货车上贴满了各种菜品的小图片,一看就是标准的中餐,车头上还立着一块牌子——“开封小吃”。
大家排起了队,俩妹崽在这校园里真是一路熟,不时就有人过来和她俩打招呼。
李君阁则和前边排队的小伙子聊天,得知这小子是成电本科过来读研的。
到了这里,一个省出来的就算是亲老乡了,一听李君阁是李家沟出来的,前头小子也不由得大为热情。
这反倒让李君阁有些惊讶,这小子一看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数理化的工科屌丝狗啊。
一打听才知道,原来哥大工科狗群里边有一头本来就是李家沟的土产。
赵华强,是这些人的新偶像。
然后那小子就开始和李君阁高谈阔论赵华强如何如何,一堆的信息学名词数学名词统计学名词,整得李君阁如听天书,不住地拍着那小子的肩膀:“同学,同学,到了,该你打饭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魔鬼传奇 完结+番外 (虾写) 起点中文网VIP2018-10-15完结总推荐 50.33万 总点击 197.62万 一句话介绍:东西方异能者与妖魔鬼怪的故事。 ...
-
大王饶命 (会说话的肘子) 起点VIP2018.11.26完结 50W收藏 起点神作1068.42万总推荐重生过去、畅想未来、梦幻现实,再塑传奇人生!灵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