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山沟去种田 (二子从周)


  “好吧,给大家看看我手里的纪州和竿,首先声明,这根竿子不是大师作品,不过是弟子作而已,价格当时是两千一尺,花了一万八。刚刚认真比对了一下,我也认为贴主的竿子至少漆水和手柄工艺在外表上达到了纪州和竿的水平。竿体甚至比纪州和竿更强悍。但是手感和表现力方面就不知道了。”
  “我靠楼上土豪,一根钓竿一万八。”
  “穷逼哭死,我全部行头加起来还没有一万八……”
  “穷逼哭死,我银行卡里都还没有一万八……”
  这时不和谐的声音冒出来了。
  “这贴主发的不知道是什么玩意儿,我就是代理日本鱼竿的,也帮钓友带过几根纪州和竿。那是人家日本人传承了几百年的手工艺,很多地方有独到的秘密,漆水胶液都是秘方,竿稍的制作更是讲究,随便发一根竿子就说要跟人家媲美,我倒觉得更像一个笑话。李家沟是什么地方没听说过,听着就像农村,一个农村匠人做的竿子就叫嚣要和人家的国宝比肩,这不是扯蛋嘛?还闭关十年终至大成,真是不要脸!”
  “楼上你特么是不是中国人!凭什么就说中国人做不出来!”
  “就是,尊驾就是传说中的带路党?”
  “中国的漆艺起源于商周时期,春秋时期的《考工记》就有制胶的记录,弓用的胶,强度应该比鱼竿强吧?还有丝,竹,这些东西哪样不是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说中国做不出一根媲美那什么纪州和竿的好鱼竿,我本人是不信的。”
  “楼上只看到了历史悠久这一方面,却没有看到工艺流失这一方面,很多老祖宗的好东西,现在还不是没有了?”
  接下来是很长的讨论,不过基本上都集中在几个方面,有称赞日本人做事严谨的,有为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感到骄傲的,有叹息历史长河中很多精华消逝的,有感慨现在人心浮躁缺乏匠心的,还有各种踩中国的,顶中国的,踩日本的,顶日本的,更有都踩的,都顶的。
  众生百态。
  后面有一个叫“漂泊小鱼”的网友写道:
  “我是一个日本留学生,毕业后工作地就在歌和山,也常在琵琶湖钓鱼。这帖子刚发出来我就转发到日本的论坛了,也引来不少争论。我也联系过几个当地的制竿师傅,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们表示对中国竹竿的制竿工艺非常感兴趣,从视频的表现来看,他们认为这根杆子不输纪州竿,对它的强悍程度尤其感兴趣,认为在这方面超过了纪州竿。”
  接下来又写到:“不过他们也表示了一些疑虑,对这根中国竿的用材表示怀疑,大家应该知道,纪州竿使用的是几百年的传统工艺,所有材质都是天然材质,希望能和贴主有更深入的交流。如果贴主看到我这个帖子,请跟我联系。”
  然后在论坛私信里,“漂泊小鱼”留下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李君阁就加了“漂泊小鱼”的微信。
  很快漂泊小鱼就发来消息:“是边哥吗?”
  李君阁写到:“是我。”
  漂泊小鱼又写到:“边哥我是小鱼,你发的那个视频是真的吗?我是说那根竿子的工艺和材质,是全天然材质,全手工工艺吗?”
  李君阁写到:“是的,这个我能保证,我们这里地处川滇黔三省交界,制竿需要的材质我们这里都有出产,我们村有个竹艺高手叫黄正亮,这根竿子是他的作品。以前工艺水平不够,我们就没有公诸于众,这是我们把十年来研究的工艺第一次展示出来。”
  漂泊小鱼一下就激动了:“边哥边哥,你不知道我见着这视频老激动了。我在这里看到中国也有这样的工艺水平赶紧就把视频发到纪州当地论坛了。你肯定了解纪州和竿在歌和山人眼中的重要性,我这样跟你说吧,他们看到这个视频比我还激动,如果你说的这些都是真的,有几个制竿师傅想来实地考察一下,跟你说的黄正亮师傅交流交流。”
  李君阁笑了,写到:“哎哟这是要接待外宾啊,那我得跟篾匠叔说一下,我怕他不愿意啊,你可能不了解情况,他除了会玩竹子就是一普通村民,如果你们要来,动静千万不能太大,我怕把他吓到了。”
  漂泊小鱼写到:“好的好的,我们就当是来旅游,我看过你们那里的环境了,景色不输琵琶湖啊,到时候我们还可以切磋钓技哟。”
  李君阁写到:“随时欢迎。”


第二十三章 交谈
  跟漂泊小鱼聊完,李君阁放下手机,去冰柜里翻出来一大片野猪猪肚,一长段肥肠,几斤腱子肉,到屋后丢水里解冻。
  解冻好了之后,将猪肚和肥肠用盐里外搓揉,将里面的粘液都逼出来,再用面粉洒上去又是一顿猛搓,粘液会跟面粉裹在一起变成面糊,将面糊洗掉,就是干干净净的肥肠和猪肚。
  再将腱子肉切成斤把重的大块,放到水中用力挤压,除尽血水。
  野猪肉的土腥气主要来自血液,需要将血液除尽。
  里外里都洗得非常干净之后,李君阁烧了一些开水,把猪肚跟肥肠,猪肉放进去焯水。
  然后打开冰箱,从底层抱出一个瓷坛子,那是李家多年的卤水。
  李家有几样东西比李君阁年纪还大,这坛卤水就是其中之一。
  卤水放炉子上熬着,另一边开始撇打浮沫,待浮沫打净后先将猪肚猪大肠都捞入卤水锅中,开始卤肉。
  先上大火,水开之后改成小火。
  在卤水中添加了一点桂皮,香叶,茴香,花椒,草果,丁香,砂仁,豆蔻补味,又拍了一块姜,几根大葱,也丢进去,有添加了一些冰糖和盐,就这样慢慢熬着。
  半小时后,将腱子肉也加进去继续煮。
  又煮了二十多分钟,李君阁将卤肉锅端起来放一边凉着,肉不捞出来,让他们继续在里面浸泡入味。
  干完这些,李君阁就去家门前的鱼塘边上闲逛。
  沿着塘边一片一片的将鱼塘里的鱼收入空间灵泉里,然后将其中大的送回去,小的留下。
  一圈下来,李君阁发现灵泉里多了很多鱼苗,其中最多的是鲫鱼,然后是鲤鱼草鱼。
  也有几个花鲢跟白鲢。
  “除了青鱼,四大家鱼都齐了!”李君阁见新来的鱼群在灵泉中兴奋异常,说道:“先让你们在这里过过瘾,等大些就移到湖泊中去。”
  回到家中,将泡入味的猪肚和腱子肉捞出来分别切了一大块,然后又切成薄片,再将肥肠切段,找了一个大食盒装了满满一盒子,出门时告诉奶奶他去篾匠叔家了,今晚就跟篾匠叔聊天喝酒,不用等他回来吃饭。然后又告诉她明天梁慧丽三人会来玩,那些卤味要留下一些明天待客。
  来到篾匠叔家,见篾匠叔正在编篮子,眼睛却看着堂屋里的电视,看得津津有味,手上却一刻没停。
  “哟,这手功夫漂亮啊!”李君阁老远就喊到。
  “来了?自己拉凳子坐,这正看得起劲呢。”篾匠叔打了个招呼,眼睛又转回去盯着电视。
  电视里正放着乡村爱情,赵老头主演那个。
  李君阁拉了个凳子坐下,说道:“篾匠叔,跟你说个事呗!”
  篾匠叔正在看刘能跟赵四撕逼,眼睛都不眨,嘴里道:“说嘛!”
  李君阁说道:“那天做饭,我看到你家那个米筒子了。”
  篾匠叔道:“喜欢就拿去呗,我再做一个就是了。”
  李君阁道:“不是这么回事,你知道微信不?”
  篾匠叔道:“知道啊,一群人显摆的地方。”
  李君阁脑门三条黑线,说道:“不是那样的,哎呀我也跟你说不清楚,我吧,那天把你那米筒子拍了几个图发微信了,咦,这么说来好像你说的显摆也对哦。”
  李君阁在那里抠脑门芯子,篾匠叔在旁边笑得打跌:“我说皮娃,你们耍微信连米筒子也带显摆的?哈哈哈笑死我了。”
  李君阁道:“你别说,有个哥们还就看上你的米筒子了,说是那啥”说着摸出手机,一字一句地念道:“上下满鱼子地紫竹留青竹刻草虫筒。”
  篾匠叔笑得篮子都飞出去了:“你说你们城里人都整的啥玩意儿?米筒子就是米筒子呗,搞出这么长个名字,哈哈哈哈……”
  李君阁连忙说道:“他们,那是他们,我可都是正宗李家沟乡下人。”
  篾匠叔还收不住,笑着道:“是是是,唉妈不行,我还得笑一会……”
  李君阁喊道:“别笑啊,人家可真的出价了!”
  篾匠叔还在笑:“哈哈哈一个米筒子有啥稀罕的,超过五十就拿走!刚才那啥名来着?我就记住那啥紫竹那啥了,哈哈哈你再念一遍……”
  李君阁说道:“人家开价两千,还有两百给我的辛苦费!”
  篾匠叔“咯”的一声,噎得眼白都出来了,吓得李君阁赶紧给他拍背顺气。
  好不容易缓过来,篾匠叔问道:“皮娃,你刚,刚才说多少?”
  李君阁说道:“两千啊,人家可是钱都打过来了。不信你看聊天记录。”
  篾匠叔搓搓手,说道:“这给得也太高了啊,你说我要不要在送他套椅子啥的不?”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