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回到山沟去种田 (二子从周)


  这玩意儿被称为“电媒”。
  将电媒扔在那里磕着,李君阁跟阿音一起上坡。
  翻过最高处,就能看到一条石板路,七拐八弯地通到山下一处看起来只有盘子大小的房屋集中之地,那里就是八沟乡。
  看山跑死马,虽然一眼能望到下头,却也是实打实的十五里山路。
  两人找了一处草坡坐下,依偎在一起聊天。
  这时一个红色的甲虫爬进了盘子,那是李君阁的猛禽开进了八沟乡。
  “哈哈,他们来了。你估摸着他们多久能爬上来?”
  山里人睡得早起得早,看起来弄了这么多事情,其实现在也才八点不到。
  阿音采了一朵野花在鼻子前嗅着,莞尔笑道:“不知道,按猪儿虫三步一歇的德性,估计得三四个小时吧。”
  李君阁说道摸出手机给朱朝安打电话:“猪儿虫,顺着现在那条路进来,左边估计是乡政府的广场,车停那里就行。”
  朱朝安说道:“靠,二皮你在哪里?我怎么没看到你?!”
  李君阁哈哈大笑,说道:“正前方,往上看,最高处,你看不见我,我可看得见你。”
  朱朝安哀嚎:“你又套路我,你说到了八沟乡走一段石板路就到,你嘴巴里的一段儿可真特么长!”
  李君阁笑道:“这是对你们临阵脱逃的惩罚,按律当斩的,走段路算便宜你们了!”
  朱朝安怒道:“等着!等我跟小准上来,我们掐死你!”
  李君阁哈哈笑道:“那也得你们还有劲儿才行,赶紧啊,中午估计有竹鸡吃,超过十二点不到,那就只有喝洗锅水了!”
  “诶诶,这个玩意儿仔姜泡椒爆炒啊!一定爆炒啊!只要你给我们爆炒一盘,我们就原谅你了!”
  “赶紧上来再说吧!”
  挂上了电话,李君阁就看到车停在了乡政府前的院子里,然后车里下来两个小小人影,背上背包,开始往山脚石板路走。
  李君阁对阿音说道:“阿音,坐在山顶上吹着凉风,看着这俩娃在下面嘿哟嘿哟的爬山,我心里怎么就这么开心呢?”
  阿音拍了李君阁一下,牵着他的手说道:“你就是幸灾乐祸,走,回去看看阿妈中午准备做什么好吃的。”
  两人在山路上走着,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
  “阿音。”
  “嗯。”
  “以后我们如果手牵手,就并排走好不?你这样我感觉是在遛狗。”
  “啊,对不起对不起,山路走惯了,都是一前一后的。”
  “没关系,你看八沟乡这边,风景可比我们李家沟那边差太多了啊。”
  “嗯,不过人家可比我们苗寨富裕多了。”
  “没问题,等我们发展起来,肯定不比他们差,他们有的我们都有,我们有的他们可没有。”
  “嗯,就看我们的了,总有一天超过他们。”
  “这目标太小,超过他们算啥!超过碧峰镇,超过碧峰镇才算起步!”
  “嗯,我就喜欢看你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样子!”
  “……”
  回到家中,妮妈妈正在烙蕨粑。
  蕨菜也是中国先民很久前就发现的食材,诗经中《草虫》里边就提到过“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
  夹川可以食用的蕨类品种很多,可以一直从二月采到八月。
  然后九月到次年二月还可以挖蕨根。
  这玩意儿是碧峰山中很多野生动物过冬的口粮,比如野猪,箭猪,竹狸……
  老时间里生活困难的时候,山里人一半的口粮也是它。
  蕨根生长在地下一米深处,所谓“挖蕨根,三尺深,挖一锄,哼一声。”其中辛苦,可想而知。
  将挖到的蕨根放碓窝中碓烂,滤掉纤维留下淀粉,沉淀后晒干,可以得到蕨根粉。
  蕨根淀粉可以做成蕨根粉条,蕨粑。
  将蕨根粉调成糊状,一勺一勺舀到锅中烙成凝固的块状,就是蕨粑了。
  老时间里苗家妈妈烙蕨粑,苗家娃子守在锅边,拿着蕨粑粘糖吃,也是一景。
  这玩意儿q弹软滑,吃糯米糍粑长大的苗娃们很喜欢。
  阿音对妮妈妈说道:“阿妈,他们可是已经到山脚下了,中午吃啥?”
  妮妈妈说道:“凉拌折耳根,笋干炒腊肉,竹荪鸡,蕨粑回锅肉,菜豆花儿,还有你最喜欢的熏鱼,还有就看皮娃能不能抓到竹鸡了。”
  阿音说道:“估摸着中午他们到了都皮裂嘴歪了,喝酒可不一定喝得下了,再给他们熬点血米汤吧。”


第一百四十四章 推磨
  阿音说道:“估摸着中午他们到了都皮裂嘴歪了,喝酒可不一定喝得下了,再给他们熬点血米汤吧。我再找点鸡血藤子,给他们煮水泡泡脚。”
  李君阁说道:“磨豆浆这事情交给我们就好,阿音,我们先把鸡炖好,然后你帮我浇豆子去。”
  炖鸡汤简单,大煤砂罐装热水,拍块姜,然后将烫好洗净的鸡块放进去,罐口上面蒙上桑皮纸,放蜂窝煤炉子上慢慢烀着就成。
  弄好鸡汤,李君阁拎起泡黄豆的桶,对阿音说道:“走,阿音,帮我浇豆子去。”
  来到屋边大石磨旁边,这磨也有年头了,上磨比下磨矮了三分之一,这是因为磨齿被不断磨平后又重新錾出来,来来回回把上磨都錾矮了。
  上磨是翻起来用棕绳垂挂在下磨边上的,李君阁拿个刷子将磨盘里里外外刷干净,然后将上磨放下来,仔细对准磨芯,将上磨套上去。
  上磨七八十斤,这活只能男人来。
  上磨像一个太极图,不过阴鱼那边是凹进去的,太极鱼眼的位置上是一个填料的洞。
  上磨侧面还有一个大方木头楔子,楔子上有个跟地面垂直的圆孔,那是安推磨的推子用的。
  推子是大木棒子钉起来的丁字型木架,两侧还一边装了一个斜木固定,整体看起来就是一个“乎”字少底下那一横,也是用棕绳固定着,悬在半空。
  将推子上的榫头安放在上磨楔子里,阿音在磨子的导流口下面放了一个干净的大木桶接豆浆,然后将磨子里外都浇湿,开始往进料口里面浇豆子。
  推磨也是有诀窍的,每一次发力后磨盘楔子不能在自己身体和磨芯的连成的直线上,而是要揺过去一定的角度,而是要不然下一次推拉就没法发力了。
  李家沟“推磨,揺磨,推豆花儿,请大嬢儿……”那首儿歌里,其实一个“揺”字,就已经道出了推磨的诀窍。
  黄豆是昨天晚上就泡好了的,一个个鼓鼓涨涨,每勺十几个豆子半勺水,磨子一转,很快就有细细的豆浆沿着磨缝流了出来,在磨沟里汇集,最后顺着导流槽流进下面的大木桶里。
  一股生豆浆的清香气息弥漫开来。
  李君阁一边均匀地推拉这磨盘,一边跟阿音聊天。
  李君阁说道:“阿音,你那天给我唱了歌,我也给你唱一首呗。”
  阿音眼睛盯着进料口,一边添豆子一边说:“嗯,你唱。”
  李君阁就接着推磨的节奏,用《铁道游击队》的调子唱到:“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李家沟的光棍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竹条镖,可不能白白的放跑了……”
  阿音笑得打跌:“嗯,可不能放跑了,一镖穿了下锅,过个肥中秋!”
  李君阁赧然道:“怎么就能直接下锅呢,太浪费了!好歹用完再下锅嘛!”
  阿音哈哈大笑,用勺子头轻轻敲了李君阁额头一下:“别闹!逗得我手都不稳了。”
  ……
  两人换了个话题,李君又说道:“丁山黄土朝天尖,夹川豆花饭的老话,意思是丁山脚下的大米,黄土埂上的豆子,朝天尖的辣椒,做出来的豆花饭最好吃了。”
  阿音问道:“丁山在哪里?”
  李君阁说道:“丁山啊,在夹川的另一个方向,当年丁山的山神跟碧峰山的山神打赌,比赛谁长得高,结果碧峰山长不过,于是想了个主意,半夜趁丁山睡着了,偷偷在他头上放了个磨盘。从此丁山就不长个了,碧峰山却长到了现在的高度。”
  阿音哈哈大笑:“我知道你这惫懒的二皮性子是跟谁学的了,原来是跟山神学的。”
  李君阁还郑重其事的说道:“这可是真的啊,你现在去丁山看,山顶上还有一个大磨盘,那座山看起来就像一个‘丁’字,所以才叫丁山。”
  两人边聊边干活,倒也不无聊,不知不觉间就将半桶豆子磨完了。
  清洗干净石磨,重新将上磨盘和推子挂起来,李君阁拎着大木桶去厨房交给妮妈妈。
  阿音挑了一把尺二尖刀挂腰上,对李君阁说道:“二皮,走,我们给猪儿虫和二准弄点藤子去。”
  两人出了寨子,往侧面一条小路上走去,行不多远就走到一条溪沟边上,两面都是原生林木,上面攀着好些藤子,有些甚至从山溪这边攀挂到了山溪那边。
  “嘿,这个神奇了呢,这藤子是怎么牵过去的?这真是匪夷所思了。”李君阁抠着脑门芯子问阿音。
  阿音说道:“那藤子就是鸡血藤了,我也不知道怎么牵过去的,反正它还有个名字叫‘过山龙’。”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