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百工匠心 (雅玩居士)



已经支撑通景画两百多年的底衬,要被小心的去掉,重新装裱新的命纸。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景画的修复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

“整个修复过程,需要大大小小近百道工序。七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努力,通景画的修复工作全部完成,最后的挑战是把通景画安全的安放回天花板。”

“为精准完美的回帖,修复组制作出倦勤斋模型,按照原大小缩小九倍。反复试验确定无误之后,终于进入真正的回帖过程。在天花板上每隔三十公分划线,划线处涂上浆糊和乳胶勾兑好的粘合剂。”

“待粘合剂达到最佳状态时,把通景画卷起来,举至天花板,将壁画上的划线和天花板上的线精确吻合。整个操作过程严谨细致,这些措施让粘合更加牢固。终于,通景画完美的呈现在倦勤斋,如同两百多年前乾隆抬头仰望的一模一样。”

在梁海生看来,紫禁城本身就是一家无与伦比的艺术品,凝结了六百年明清两代能工巧匠的心血杰作,随便一个地方都能说半天。

手指起落之间,仿若木上开花。笔墨铺满之际,尽使满木生香。这一起笔,能追溯到春秋时代的古意,这一转腕,承袭了祖师爷吴道子的风骨,这一收臂,似看到三千年春夏秋冬。

至今故宫大修每年都在进行中,许多古老的工艺依然延续着,显示着生生不息的力量。上漆、添瓦、雕梁、画栋,一双双普通的手,勾勒出泱泱大国最至高无上的帝王之城。

紫禁城,便是由瓦、土、石、木、彩画、油漆、搭材、裱糊这八大作细碎的工程打造出来的。故宫的色彩分配非常慎重,受光面用朱、丹及金、黄等炫目色彩,呈现富丽、豪华之感,檐下的阴影部分则施以青绿为主的冷色基调彩画,既增加檐的深厚感,又与受光面的色彩对比,立面效果更加端庄威严。

登高远眺,紫禁城纯正的红黄色调,在清澈的蓝天映衬下,与四周谦卑柔和的青砖灰瓦民居构成了强烈的视觉反差。大手笔的红黄原色组合,仿佛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彰显了皇家独有的尊贵气度。

置身其中,仰望环视,出现在藻井、斗栱、门楣、梁柱以及外檐处的彩画,则凝聚细节之美。彩画的第一重特性并非装饰,而是木建筑防腐的第一道防线,先用桐油等材料调制的灰、麻纤维和布制作地仗,然后在光洁的地仗上油漆,彩绘,颜料也有避湿的功用,有些更含有剧毒,令虫蚁退避三舍。

在实用功能之外又有很强的装饰性,花草、云朵、西番莲等无生命的自然物与龙、凤等寓意吉祥的图腾的巧妙组合,向后人传递着比木构更细致,也更明确的历史信息,大匠无名而紫禁城永存。

就连一草一石都要经过别具匠心的设计,皇家园林里面,造大型的石头假山,有记录的最有规模的是宋徽宗,他造的假山叫艮岳,在汴梁。

在之后的时间里,艮岳中这些毫无生命的太湖石,充满传奇的色彩。金军攻破汴京,将残存的南太湖石运到当时金朝的中都,也就是现在的北京,点缀在琼华岛上,乾隆皇帝修建乾隆花园时,它们又被运进紫禁城。

皱、透、漏、瘦。皱,就是它有纹理,就像画国画那个皴法一样,它有很多的纹,所以叫皱;透,它就是里面有很多的孔洞;瘦是它纤细,它成型,它有曲线美。所以它的这个造型非常的丰富,是大自然的一个造化。跟诗、画、哲学、文化是一个整体。就是代表东方文化的一个造园特色。”

石头运进紫禁城后,在乾隆皇帝的摆弄下,万里江山仿佛就在这一山一石间。只有到叠石匠人的手里,它们才真正被赋予生命。何者可为丘,何者可为壑,何者可为峰,何者可为峦,叠石匠人了然于胸。

故宫用石头的规律,就是基本上这山全是拿石头叠出来的。因为故宫能建园林的面积太小,很小的空间里的这种巍峨,高远的感觉,这个技术要求的含量是很高的。

叠山之石,有着一套独立完整的传统工艺,比如石头与石头间的粘合剂是用糯米汁和石灰,还有我们未知的物质调试而成,坚固程度甚至超过了现在的水泥。

石头作为能够穿越时光的材料,渗透着园林主人的情怀。正是通过它们,那些遥远的园林营造者与当下的我们,进行着无声的对话。

第237章 不解之谜

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

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皇帝及皇后居住的乾清宫与坤宁宫,“乾”、“坤”二字就意味着天地的意思。

其东西两侧的曰精门与月华门,则象征着曰月争辉。东西六宫及其他诸宫殿也都分别象征着天上的十二星辰和各个星座。

故宫房间知多少故宫的房间数不清,有人说故宫有9999间房,有人说故宫的房间应该有999 9间半,何有9999间半?

半间在哪儿?

原来半间是指文渊阁楼下西头的那一小间。实际上故宫所谓的半间房是根本不存在的。文渊阁西头这间,面积颇小,仅有一作上下用的楼梯,但仍是一整间。

文渊阁是藏我国第一部《四库全书》的处所,为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以水克火之意,文渊阁一反紫禁城房屋多以奇数为间的惯例,采用了不讲对称的偶数——6间。

但又为了布局上的美观,西头一间建造得格外小,似乎是半间房。故宫房屋到底有多少呢?据实地测量有8600余间。冷宫何处来故宫参观的人,总要找找“冷宫”在哪里,看皇帝是不是真地过着“三宫六院七十二妃”的生活。

所谓三宫六院,故宫中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称为“三宫”。六院分别指东路六宫:斋宫、景仁宫、承乾宫、钟粹宫、景阳宫及永和宫。

皇帝的妻妾众多,说有“七十二妃”,或“粉黛三千”。据《礼记》记载,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后六宫,三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这说明,早在我国周代,天子的妻妾就有夫人、嫔、世妇、御妻等名号,数量也相当惊人。

封建帝王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可以随心所欲地挑选妃子。宫中多怨女,在封建社会里,多少青年女子被关进宫内,终生不得自由!

至于选到宫中的女子,一旦失宠,便在宫中禁室里等死,更为悲惨。故宫的“冷宫”在哪里?并无定所,但历来有两种说法,一说即是乾清宫、长春宫;一说“冷宫”无固定地址,关禁王妃、皇子的地方,便俗称冷宫。

查遍所见明、清史料,紫禁城无“冷宫”匾额,冷宫并不是某一处宫室的正式命名。根据一些文献记载,明清时代被作为“冷宫”的地方有好几处。

明末天启皇帝时,成妃李氏得罪了权势赫赫的太监魏忠贤,被由长春宫赶到御花园西面的乾西,一住四年。先后被幽居乾西的,还有定妃、嫔、恪嫔三人。

这个冷宫在紫禁城内之西,光绪皇帝的珍妃被慈禧落井之前,据说关在景祺阁北边北三所,这地方就在今天珍妃井西边的山门里。如果这一出自太监之口的传闻属实,则此地也算得一处冷宫。

门字之谜故宫各门匾中“门”字末笔直下至底没有向上的勾脚,为什么故意写成这样?据说宋偏都临安后,玉牒殿失火,殿门烧光。宰臣奏说,宫殿匾额中的“门”字,末笔都有勾脚,带火笔,因此招火,将这些匾额全部烧掉方能免灾。

从此以后,凡宫殿的匾额,书写时“门”字末笔都直下,不勾脚。有一个为写“门”字而丧生的故事,更能说明宫殿匾额“门”字无勾的原因:明太祖在南京命中书詹希原写太学集贤门匾,所写“门”字,末笔微微勾起,多疑的明太祖便大发雷霆说:我要招贤,你詹希原这厮要闭门,塞我贤路!

遂下令斩之。真是伴君如伴虎!故宫谁设计故宫这样宏伟的建筑,如果浩大的工程,由谁负责设计?又是谁主持施工的?这的确是个历史谜团,难倒不少老北京人。因为故宫的建筑上没有如现代建筑那样明确地刻上此建筑物建于何年,由何人设计等字样。

目前大多数人都认为故宫是明代一位杰出的匠师,姓蒯名祥,人称蒯鲁班的人设计的。但是近年来故宫博物院古建部高级工程师、年近古稀的于倬云先生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认为,曾经参加建造宫殿的蒯祥是故宫的设计者这个说法不确切,其实蒯祥只是故宫的施工主持人,故宫真正的设计人应该是名不见经传的蔡信。

永乐15年紫禁城宫殿开始进入大规模施工高潮时,蒯祥才随朱棣从南京来到京城,开始主持宫殿的施工,而在此之前,蔡信已主持故宫的规划、设计和建造三大殿院。

三大殿院内不植树,有人说是怕隐蔽于树丛中的敌人威胁皇帝的安全。这种说明乍听似乎有理,实不尽然。故宫养心殿、御花园中古松苍柏高大茂密,如何解释?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