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意思呢?就是卓文君刚刚守寡,她喜欢音乐,然后司马相如和县令来了这么一个精心的安排。
话说到这儿大家都应该明了了,这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精心计划的骗局,专门盯上了卓家的姑娘了。”
孔远看了一眼张教授,俯身过去悄声道:“《史记》中有这段么?”
张教授点了点头。
李凡继续道:“而且司马相如非常注重排场,尤其在卓文君面前,把自己打扮成了风流倜傥的上流社会的大才子,把卓文君迷得五迷三道的。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爱情受到了卓王孙的强烈反对,并扬言不会给予一分一毫的财富,我估计啊,卓王孙是把司马相如看穿了。
当卓文君跟着司马相如私奔后,回到司马相如的家中,才发现这家里穷的啊,连个家用电器都没有。
司马相如道:‘胡说,还有个手电筒呢。’
然后,司马相如就把手电筒‘马车’给卖了,然后便在临邛买了一处房子,开了个酒店。他让卓文君亲自站柜台卖酒,自己穿戴上大围裙,和伙计们一块儿洗碗。
嘿,这回你咋不清高了呢?
他老丈人卓文孙见状差点儿没气死,心想你哪里开酒店不好,非得到本县来开?你这不是让我这个首富难堪呢么?你这是让我被世人看笑话啊。原文则是:‘卓王孙闻而耻之,为杜门不出。’
最后卓王孙忍无可忍,再加上众亲属友人求情,况且女儿毕竟是亲生的,终于接纳了司马相如,分给卓文君家僮百人,钱财百万,司马相如摇身一变成为大富翁了。
从中你们能看到什么?是不是颇有现在某些小伙儿钓富家女的既视感?
历来很多文人也以司马相如此行径所不齿,比如说汉赋大家扬雄在其著作《解嘲》中说:‘司马长卿窃赀于卓氏’。‘赀’通‘财’,就是说司马相如这财产是从老卓家坑蒙拐骗来的。
魏晋时期葛洪不仅仅说司马相如‘窃赀’,还‘窃妻’,指出卓文君也是司马相如精心策划各种勾搭才得手的。
《颜氏家训》中也说:‘司马长卿窃赀无操。’,直指他品行问题。
骂司马相如最狠的要数苏轼了,他直言大骂:相如,真所谓小人也哉!并直指司马相如赴宴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敛钱之宴,可笑至极。”
李凡说到这儿,有台上选手举手,问道:“可是,可不可以换个角度理解,毕竟卓文君是大美女啊,有可能为的是抱得美人归呢?”
李凡摇了摇头,“卓文君可能并不漂亮。”
程教授道:“你这说错了,卓文君的确非常漂亮,《西京杂记》中写道: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脸际常若芙蓉,肌肤柔滑如脂。”
李凡否定:“《西京杂记》没什么可信度,尤其是跟《史记》比较,《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将司马相如描写成了大帅哥,但卓文君的长相却半字未提。并且,还有旁证,当卓文君第一眼看到司马相如的时候,她竟然觉得配不上司马相如。而文献中记载卓文君美丽的也只有《西京杂记》而已,不足为信。”
……
录制现场所有人都听傻了。
卓文君并不是美女;
三首流传下来的广为人知的作品也不是出自卓文君之手;
司马相如人品有问题,窃赀窃妻;
广为传颂的美好的爱情故事瞬间变成了阴谋诡计;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两件事:私奔、写诗挽救爱情。结果都被李凡弄“变味”了。
这都和大家固有认知里的情况完全不同啊。
有选手站起身问道:“司马相如这样的大文学家,不至于这样吧?”
李凡给出了一个成语:“有个成语叫做道貌岸然。而且,人的品行和才华绝对不成正比!我一直有个观点,就是最普通的劳动人民在人品上也绝对不比各所大学的教授们差!”
哗!
现场掌声如潮,这句话说得很正能量啊。
李凡这开场的一袭话把所有人都讲服了,满腹的才华让人惊叹不已。人家不仅仅能质疑作品的可信度,最关键的能给出若干分析,不仅仅能说司马相如骗婚,而且还能给你分析到位,还能列举古代文人的诸多观点,这个你就没办法不服了。
台上的众位选手一边鼓掌一边羡慕不已,原来有文化这么拉风啊。
小姑娘们也是满眼桃花,就怕帅哥有文化。
程教授道:“李凡,那《蜀道难》也不是李白的作品呗?”
“不不不,这个当然是李白的!”
“哦,那苏轼的《念奴娇》呢?”
“也是啊,这个没问题。”
张教授笑道:“我还以为在你李凡的世界里,所有的事情都是假的呢,竟然还有真的啊?”
李凡讪笑道:“呃,这个……”
孔远幽幽地道:“那,李凡,你是假的么?”
李凡一时无语。
第215章 热情的粉丝们
问李凡是不是假的这句话,当然是一句调侃。
但是,以李凡17岁的年纪却有着让几位老师都汗颜的学识,这个的确让人惊为天人了。
李凡作为特邀嘉宾做了暖场后,《国学小名士》的比赛正式开始了。
《国学小名士》是一档典型的文化选秀类型的节目,而亮点侧重在“小”字上,节目面向18周岁以下饱读诗书、能言善辩、好古敏求的全国青少年进行海选,选出国学小名士百人团,参与到节目的竞赛中。
然后从108名选手中挑出7星选手,通过团战、1对1PK等赛制多轮换血选出最终七星团选手,最后再从七星选手中决出本季冠军。
坦白地讲这档节目的选手成色远远没有诗词大会成语大会高,不过小小年龄博知古今也是一大卖点。
李凡作为特邀嘉宾,和另外三位固定嘉宾的作用一样,负责在每道题结束的时候,解释某首诗词或者历史典故等等。当然李凡还有隐性作用:支撑节目的话题度和收视率。
比赛的内容也很丰富,文学历史无所不包,各种题型项目也很有其他热门文化节目的影子,但是,题倒是不难,也不偏,要不然把这帮小孩儿难为住了,哭鼻子怎么办?
比如说,其中有一道题目竟然问“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作者是谁,没想到现场竟然有同学答错了。
程教授简单地聊了聊这首诗,但也实在没什么可聊的,毕竟上过学的谁没背过?他道:“这位作者李绅是唐朝宰相,这首诗中,深刻地反映了我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真挚的同情之心……”
李凡补充道:“这首诗实在太深入人心了,基本上大家都会认为这作者一定是一个爱惜百姓的朝廷好官,但是,真相往往出人意料。”
话音刚落,现场观众齐聚目。
李凡道:“悯农诗一共三首,其中两首广为流传。但是,真实的李绅却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悲天悯人。首先,李绅这个人脾气相当暴躁,还爱‘摆谱’。
《云溪友议》中记载,在李绅未发迹之前,经常到一个叫李元将的人家中作客,每次见到李元将都称呼‘叔叔’。李绅发迹之后,李元将因为要巴结他,主动降低辈分,称自己为‘弟’、为‘侄’,但李绅都不高兴,直到李元将称自己为‘孙子’,李绅才勉强接受。
而且他还流放了自己的友人,这就更让人无语了,他的黑历史数不胜数,典型的滥施淫威。
其次,他也并不是那么爱惜百姓。在身为淮南节度使时,由于李绅为官酷暴,当地百姓常常担惊受怕,很多人甚至渡过长江、淮河外出逃难,下属向他报告,李绅则道:‘你见过用手捧麦子吗?饱满的颗粒总是在下面,那些秕糠随风而去,这事不必报来。’
而且李绅绝对做不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人是非常奢靡的。
李绅最大的污点是一手经办了‘吴湘案’,案子平反后,死去的李绅受到了‘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至于为什么李绅写出广为流传的悯农诗却品行不端,要么是忘本了,要么当初是作秀,我倒是希望他是忘本了。”
现场观众掌声起,这节目参加得值,不仅仅涨知识,而且仿佛还明白了一点点道理,就是揭开表象看本质,全是一堆乱麻。
比赛继续。
有一道题是提示题:
第一条提示:死因成迷;
第二条提示:初唐四杰;
第三条提示:少年成名;
这道题现场108位选手基本全对了,指的是骆宾王。
张教授解释道:“骆宾王七岁时便写了那首脍炙人口的五言古诗《咏鹅》,他少年成名,是初唐四杰之一,但是除了《咏鹅》外,他其他的事迹并没有流传开。
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李敬业在扬州起兵,以匡扶卢陵王李显复位为名出师,然后骆宾王为之写了著名的《为徐敬业讨武曌檄》以号召天下,兵败后,骆宾王下落不明。”
李凡补充道:“《资治通鉴》说他与李敬业同时被杀,《朝野佥载》说是投江而死,《新唐书》本传说他‘亡命不知所之’,这也是历史疑案。对了同学们,关于少年天才,谁还能举举例子?”
相似小说推荐
-
一拳奶爸 (梦梦卫星) 创世VIP2018-10-31完结一段陪练视频让他红遍网络,一个意外挑战让他获得了属于自己的拳击生涯,因为经常奶娃,所...
-
庸人还真 (光暗之心) 起点VIP2018-07-11完结大抵是一个平庸但不庸俗的小人物莫名其妙得到了一场机缘,从一个苦苦挣扎求存的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