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生于1984 (老徐牧羊)


“晓雯姐,明天的行程不能推后吗?你看看导演,脸上的黑眼圈都快遮不住了。”
赵莉颖正想着心事,冷不丁的刘思思开口了。
莉颖妹子突然泛起了一丝厌恶的情绪,“小婊砸,你是他什么人,敢这么”
至少人家已经合过体了!
“你以为我不想啊,我这几天跟着他飞遍了全中国,我也很累的好嘛!”
何晓雯抬头,有气无力的发了一通火,然后继续保持躺在椅子上的姿势。
“哎,真没想到电影宣传居然这么累,看来没有好体力还真干不了这事!”
乔山感慨了一句,可惜没人接茬。
修瑞还有崔志家已经进入睡眠模式,两个妹子则痴痴看着闭上眼的盛世美颜。
盛世美颜指得是许辉
……
五月一号,王常田没有休班,跟往常一样开车来到了公司。
公司有不少人正窃窃私语聊着什么。
见到王常田的瞬间,这些人不说话了。
“晓萍,怎么了?我怎么看他们好像在讨论我?”
李晓萍,光线传媒影视制作、发行部门的二把手,她有点诧异的看了眼王常田。
“您真不知道?”
“知道什么?”
“我们投资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昨天的票房出炉了!”
“真的吗?有多少票房?”
“三千四百万,不加午夜场!”
听到这个数据,王常田一直平淡的表情总算维持不住了。
“什么!我要是没记错,午夜场好像是第一天就拿了4千万?”
“没错!公司好多人都在佩服您的先见之明,说您真的是太英明了,怎么就跟许辉搭上线了!”
李晓萍笑着捧了王常田几句。
“可惜,他有自己的公司,以后也不见得会继续合作”
王常田先是大笑几声,然后有点苦恼的坐了下来。
华艺兄弟再怎么不识货,人家手里握着扛鼎的导演冯晓刚。
光线有什么?
李晓萍有点无语的翻了翻白眼,现在有多少人带着羡慕的眼光看着光线?
能跟许辉扯上关系,简直就是白赚钱啊!
《中国好声音》光线赚了接近两千万,纯利润;
这次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看样子又会引发新一轮的观影狂潮,能赚多少呢?
神神秘秘的拉过王常田,李晓萍低声询问道:“老大,能不能别这么贪心,你跟我说说这部《那些年》我们光线能赚多少?”
“呵呵,我也不知道!”
……
不止王常田不清楚,华艺的王家兄弟不清楚,就连忙着全国各地到处飞行的许辉也不清楚。
他只知道每到一地,影迷的反应让他打心里放心。
尤其是杭洲,整个剧组被疯狂的影迷里三层外三层牢牢禁锢在了机场,出动了警察才把剧组的几个人给解救了出来。
好在影迷们没有打砸抢烧的习惯,主创们只能胆颤心惊坐在保姆车里,望着窗外疯狂叫喊的影迷。
即使是许辉也不敢装逼号令粉丝
天知道现在出去,会不会被撕碎!
疯狂的影迷吓退了剧组几个主创,如果不是许辉强硬要求,估计刘思思也想打退堂鼓。
但这些不足以阻挡许辉路演的决心。
没有谁比他清楚路演对电影票房的拉动作用。
《分手大师》《煎饼侠》这两部超高票房的电影,固然有档期合适,粉丝众多的缘故,可要是少了主创团队玩命的路演,想必也不会在全国范围内引发那么强烈的反响。
五一来临,学生们放假了,许辉的观影主力军团出动,不趁这个机会多宣传宣传,等什么呢?
结果没有让他失望,五一当天,《那些年》票房报收4600万,5月2号,周六,票房报收5200万!
上映三天,《那些年》直接拿下1.38亿票房!
疯狂的电影,疯狂的票房!


第三十七章 争议(334)
这是疯了吗?
中国又出了一个张一谋?
这是很多关心电影的普通观众在得知电影《那些年》三天票房达到1.38亿时候的反应,当然,下一秒他们的反应就变成了“真那么好看?我也去看看!”或者“不知道高清盗版出了没有,我也要第一时间看这部电影!”
国人有盲从性,很多人看电影,选择看那一部,他不会看什么评价,只看票房排在前列的电影,或者观众口碑爆棚的电影。
比方说《战狼2》的火爆,如果真的根据豆瓣之类的电影网站分析的话,你就会下意识的认为《战狼2》不过如此,没什么可看性。
可是真的坐在放映厅,观看3D高清版的电影,你会觉得电影真的很精彩,让人热血喷涨。
然后,票房那个就越积越高,五十多亿的票房,啧啧
电影票房出炉的同时,口碑也出来了。
无论是豆瓣、时光网包括一些许辉从不看重的影评人都疯狂的为《那些年》打Call!
“青春纯爱电影的开山之作,很纯真的年代,不狗血,引起共鸣!”
“这就是青春的感觉!”
当然,有人喜欢,肯定就有人疯狂反对。
许辉不是人民币,做不到人人满意,更何况这部《那些年》虽然经过许辉的改编,但说实在的,许辉自己在看的时候,都会泛起一丝别扭。
可能是台词略显矫情了些,毕竟许辉早就已经过了这种青春、热血就能感动的年龄了!
“充满了导演自以为是的神经质表达”
“各种无聊各种装,多数笑点咸湿又勉强,角色脸谱化严重。如果这就能代表某些人的青春,我真无语”
这些许辉都能接受,唯一不能接受的是某些别有用心的语言。
……
陆串导演很憋屈,眼瞅着《南京!南京!》马上票房就要破亿了,突然杀出来了《那些年》。
《南京!南京!》由中影出品,NJ政府拨款协同拍摄,整部电影耗资1.3亿,说白了,当初一帮人同意拍摄这部戏压根就没想过能回本。
他们想着再现一段民族的灾难,让人不至于忘记过去!
简而言之,把它拍成反战电影。
票房嘛,只要过得去就可以了。
陆串是有野心的导演。
举凡学院派都有自己的野心,想着从平凡中看见伟大,从平淡处透露史诗。
哪有那么简单,如果每个导演都有那种能力,中国电影早特么是世界第一了!
可惜,这帮人不明白,陆串显然也不会明白,一开始执导《南京!南京!》他也是奔着把它打造成经典的方向努力的。
可能是自我认知系统出现了偏差,又或者,他领悟到了凭自己的实力别说两年时间,就算再给两年,他也没把握把这么宏大的历史事件给拍明白了。
干脆,咱就奔着票房去吧!
于是原本准备往深奥、往大主题探寻的电影《南京!南京!》变成了一部披着国民悲痛赚钱的玩意。
再加上拍摄期间,陆导又降服了大美媛,可谓人生得意莫过于此。
然后,电影上映了。
不出所料,口碑差的离谱。
不过陆串没有把这当成一回事,第一,业内对他的评价很好,不少影评人看在他老爹的面子上,闭着眼瞎**吹,说《南京!南京!》足矣名留青史!
第二,陆串这个人有被迫害妄想症。
他是真的觉得所有在豆瓣上打叉的网友都是水军——“哪来的恶评,豆瓣有一万网友给我打了满分!”
呵呵,可你没看剩下的几万人都是差评吗?
甭管口碑如何,票房却如预期般涨了起来。
这样的题材,这样的宣传
正当陆串即将加冕为第七位票房破亿的国内导演的时候,许辉带着《那些年》强势登陆院线。
原本陆串还没把这部电影或者没把许辉当回事。
许辉有什么资格跟已经功成名就,被誉为下一代大师的陆串相提并论?
现实打脸打的太快。
首日拿下3400万票房,后两天,势如破足拿下了4800万和5200万!
卧槽!
发生了什么?
这还是国产电影吗?
再看看自己的《南京!南京!》,直接被挤到了拍片量只剩百分之十。
没有了排片量,哪来的票房?
没有票房,我我怎么办?
陆串开始恐惧了。
王景大导演的《金钱帝国》才上映一天,排片量就被砍到了百分之十四。
陆串没有看过《那些年》,第六感告诉他,《那些年》肯定是一部烂片!
所以说,第六感的质量比不上杜蕾斯是有道理的
……
陆串的父亲陆天铭,是那种写在度娘百科上的人物,他的头衔很多,著名作家、评论家、编剧还有影评家。
陆串骨子里是骄傲和清高的,喜欢史诗感、时代感与仪式感,喜欢人性深度,喜欢那些宏大命题和词汇。
比如,对于《王的盛宴》,他是这么定义的:《王的盛宴》不是鸿门宴,他是讲一个时代的命运,讲一批人的命运,它完全不是一顿饭
而且陆串很聪明,《可可西里》和《南京!南京!》这样的电影,选个“不可批判”的好题,加上艺术片元素的包装,再加上真诚的姿态,就很容易让自己刀枪不入。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