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想着呢,身后传来声音,是两个正在讨论的小姑娘。
王道格忍不了了,这帮脑残粉是不是傻,居然会认为像《那些年》这样的电影很经典,卧槽,你们特么知道什么叫电影吗?
算了,少年人根本不懂经典的可贵。
既然别人不懂,自己作为老司机应该教育她们,念及此处,他扭头和颜悦色看着坐在后排的一对姐妹花:“两位小妹妹,你们知道目前华语电影票房排在第一的电影是哪一部吗?”
“不知道啊,大叔,你有事吗?”
回答他的是那位看起来C罩杯的大妹子。
“我可以告诉你们,排在第一的是张一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它的票房是3.5亿!”
“然后呢?”
“《满城尽带黄金甲》那可是大投资大制作,张一谋导演的作品!他的电影才拿到了3.5亿,你觉得这部《那些年》凭什么跟《黄金甲》相提并论?或者,我干脆点说吧,许辉这样的新人导演如何能跟张一谋相比?还3亿、5亿,能保本就该烧高香了!”
王道格性格更很稳,从来不打没有把握的嘴仗。
在他看来,他举出了《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例子之后,那两个小妹妹应该会暂时停止对许辉的吹捧了吧。
毕竟《黄金甲》当年可是差点掀翻《泰坦尼克号》的猛片!
说来惭愧,97年的《泰坦尼克号》在华创下了3.6亿的票房成绩,直到12年后才被华语电影打破!
嗯,《建国大业》以3.93的票房成绩成功将压在中国电影头上的大山赶了下去!
许辉有什么资格跟张一谋相提并论?
再者说了,这部《那些年》无论是演员阵容还是电影剧情,也跟《黄金甲》没有任何的可比性。
就这低成本的电影,票房能破亿就该谢天谢地了。
一帮脑残粉还有许辉脑子有问题吗?
居然喊出了3亿的数据?
可惜,王道格大约是从来就没有跟脑残粉打过交道。
所谓脑残粉,就是不管偶像做什么都是对的!
后世有个最具代表性的个例,柯震東,小鲜肉,脑残粉很多,即使柯震東磕了毒,被当局封杀,一帮脑残粉依然叫嚣什么“大麻合法化!”或者说“柯震東这么努力,我们为什么不给他机会!”
不好意思,他犯法了!
“大叔你是不是有病,有病赶紧回家吃药!”
“居然敢侮辱我偶像,张一谋算什么,不过比我们老大早生了几十年!”
“看你的样子就知道你肯定看不懂我们的电影!”
“就是,这是我们80后的青春,你懂个屁!”
“”
MMP,我懂个屁?
我特么是职业影评人,居然敢侮辱我。
王道格气得眼睛都发颤了,心里暗下决心,一定要往死里黑这部电影!
此时,台上的许辉依旧笑咪咪的跟观众互动。
压根没有想到某位影评人同志已经成了自己的黑粉。
就算他知道了,估计也不会在意,在他心里,影评人就是一帮纯外行而已。
第三十四章 口碑?
粉丝的行为,偶像买单。
王道格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给许辉一点颜色瞧瞧!
可能他高估了自己的身份,或者低估了许辉的影响力。
当然,这些只是后话。
首映结束,许辉领着剧组所有人送别前来参加首映礼的各路明星。
大部分都是笑着恭喜许辉拍出了一部不错的作品,就算有不看好的也不会直接表现出来,毕竟这是电影首映现场,许辉的主场,该给的尊重还是要给的。
放映厅很快就空了,就剩下剧组几个人。
乔山他们几个脸上的兴奋劲还没散去。
毕竟是第一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的身影,原时空,许辉
第一部电影上映,低成本制作,没有首映,但许辉依旧第一时间跑到影院观看了自己的那部电影,那种激动、雀跃的心情,估计他再也体会不到了。
至少《绣春刀》上映的时候,他没有那种感觉!
“走吧,还怀念呢?”
看着几个家伙恋恋不舍的目光,许辉忍不住催促道。
“要不咱们合张影吧!”
陈法蓉提议道。
“好!”
主创们都到齐了,包括老胡也在现场,几个人合影留念。
看到合影的画面,赵莉颖有点遗憾:“可惜周讯姐还有兵兵姐忙着自己的事情,没有来,要不然,咱们这些演员就齐了!”
“别伤感了,我在海底捞订了个大包间,走,一起吃火锅去!”
“又吃火锅?”
乔山很直接怼了一句。
“火锅怎么了?”
刘思思说了开场以来的第一句话。
“火锅你们两口子欺负人!”
这句话才说出口,乔山就意识到了不妥,正要解释,许辉却摆了摆手:“火锅是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发明之一,要知道”
刘思思心里很甜,没想到许辉居然没有抗拒被称为一对!
我就说,他心里是有我的!
……
就在《那些年》一伙人结队前往海底捞的时候,已经离开放映厅的两位大佬坐在车里讨论起了刚才的观影体验。
这两位是王忠军还有冯晓刚。
“你怎么看这个电影?”
“看不懂。”
“他哪来的信心?三亿票房!”
“不知道,不过人家上一部作品卖了2亿,
第二部3亿很符合逻辑。”
“晓刚,你跟我说实话,按照你的看法,这部电影能有多少票房!”
王忠军也懒得再打哑谜,直接问道。
“这个,我真说不准,你也看了现场的反应,观众们都快疯了”
“可是,我没觉得这玩意有多好看。”
“所以,我在想小许拍这部电影可能真的就是给八零后的观众看的。”
冯晓刚一开始也没觉着这部电影有什么亮点,甚至他还认为电影的画面效果太差了,就说许辉本人吧,好好的一枚大帅哥非要把自己折腾的一点偶像的风范都没了。
你最大的卖点就是长得帅!
卖点没了,那电影还有什么?
至于电影展现的段子、梗,冯晓刚压根看不上,这也太赤果果了。
如果不是看了现场观众的反应,冯晓刚已经给这部电影下了扑街的定义!
“你是说许辉在拍电影之前就已经想好了受众面?这也太太聪明了。”
想了半天,王忠军总算是想到了一个合适的形容词。
“是呀,这小子真聪明,知道利用自己最大的优势!”
冯晓刚叹了口气,颇有些感慨。
“是呀,这小子太会赚钱了!我估计上一部的《绣春刀》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观众集中在八零九零这个团体,所以,他就拍一部讨好这个团体的电影!”
王忠军只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冯晓刚略一提点,他立刻明白了,毕竟是娱乐圈大佬,这点见识人家还是具备的。
“可能真能让他创造票房奇迹也说不定”
……
青春再见“标题的电影上映了,它的导演还是我们的国民偶像许辉大导演!我很期待,于是千方百计讨要到了首映的现场票。
才进入观众席,我就觉得不大对头,整个放映厅,似乎被一群二十岁上下的少女们包围了
偶像电影的好处大抵如此,无论是拍得有多烂,总有粉丝过来买单!
对了,至于这部《那些年》,我给两个字的评价——烂片!
整部戏的剧情其实就是典型的偶像剧,只不过包装的比较完美,没有豪车,没有贵族之类的。
演员们都还可以,相貌、演技和电视剧演员的水准差不远,刘思思戴着黑框眼镜还真有好学生的风范。
可是她扮演的这个角色呢,沉闷到死,无聊到爆!我无法想象要是我读高中的时候身后有个三好学生整天拿圆珠笔戳我背逼我算函数、背英文背不出来就一脸怨恨地看着我,我到底是会为了爱她果真发奋读书,还是直接转身反手给她一个耳光,戳什么戳阿,你当你是阿拉蕾吗?
好学生大概是这世界上最不可爱、最没无趣、最远离青春两个字的一种动物。
学习好根本就是反青春的,我这么说并无贬义,只是少年芳华,心甘情愿一心一意求分数还十分宝钗苦口婆心谆谆教导
青春那么好的题材,却给拍成这么一副鬼祟笨重的摸样,真是没意思。
我们的大导演许辉偏偏让很二的坏学生,为了爱情洗心革面,奋发向上,心甘情愿地当做了知识填鸭,做了进步青年,你确定这片子不是《那些年我们在延安互助小组学毛选的日子》么?
还有电影的标题分明是“我们一起追”这个,有一起追吗?
简单来说,就是一起起哄、一起聊聊女主,彼此之间既没有激烈的竞争,也没有团结的互助。
影片里的其他几个男角只是为了衬托帅哥男主脱颖而出的的背景符号!
没看到飞扬的青春,也没看到初恋的朦胧或细腻,这表面的青春内里其实是陈腐构架和价值观!
就这样的烂片,我们的导演居然还想着拿下3亿票房,大概是
第一部电影给了他不知天高地厚的勇气吧。
才回到家,王道格立刻整理自己的思绪,写了一篇短评,发送到了他一直供职的杂志社。
相似小说推荐
-
超凡异能 (漫天云城) 起点VIP2018-04-08完结林瑄是一个普通的学生,在一次重伤后,激发了隐藏在体内的超能因子,从此拥有了各种不可思...
-
这个食神来自地球 (黄金战士) 起点VIP2018-04-12完结李清明穿越到了一个类地球的平行世界,作为一个华夏小吃货的他,意外发现这个世界,居然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