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逆行我的1997 (白色米饭)


  果然。
  电话刚一接通,李文秀才说了半句话,话筒里立马就传来刘金兰咆哮的声音。
  过了好半晌,他才总算是把自个儿老娘的脾气给安稳下来,见他一脸吃瘪的样子,上楼来拿东西的刘艳闷着嘴不说话,但是刚一转背立马就笑喷了。
  她们什么时候见过李文秀被人熊成狗的这幅样子。
  “妈,我保证再过几天就回去,你看成不成,我是真有事,不骗你!”
  “有事就迟了,现在本事大了,家都不回了,我跟你爸已经打算好了,明天就去县里把你揪回来。”
  李文秀也是头疼得不行,不过也是暗骂自己蠢得可以,这一忙起来竟然忘了这一茬。
  说到底还是他把自己现在的处境给忽略了,不管在外面怎么成熟老道,但是毕竟还是个17岁的孩子,消失了个把月,刘金兰不急才怪。
  要不是前段时间洪水滔天的,估计刘金兰还真是老早就去县里找人了。
  “妈,我现在在同学家呢,你跟我爸去县里能找着我吗?我过几天就回去了。”
  好说歹说,总算是把刘金兰给说服了,不过这海州肯定是待不下去了。
  李文秀也知道自家老娘的性子,这要是再过几天没回家,他们一准儿要去县里找人。
  索性也就不迟疑了,趁着还有几天功夫,把店里的事情里里外外都安排了一下。
  前几天上夜班的人已经找着了,李红梅这次没专门挑女孩子,而是找了一对跟她和王文辉差不多的夫妻俩,几个人轮着值夜班,工资也提了一个档次。
  现在店里的营业额几乎每天都在上涨,幅度虽然不大,但是毕竟是在上升期。
  最让李文秀以外的反而不是店里的生意,而是杨彪那边加盟店的业务发展得飞快。
  如果不是李文秀担心资金不足,而且管理上也跟不上去,说不准他还真的想一口气把摊子铺到全省去。
  但是即使是有意压制,整个七月份还是迅速增加了5个加盟店的业务,海州市有两家,另外三江是市外的。
  可以说这已经真正是算得上喜报频传了,按照这个发展势头,到年底,30个加盟店基本上不在话下。
  这主要还是得益于广告的效果。
  前段时间市台的广告播出来之后,一开始反响确实不大,但是等过了那段沉寂期之后,效果一下子就出来了,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电话到店里咨询加盟的事情。
  李文秀也不含糊,一口气把边上一套两间三层的店面直接盘了下来,经过简单的装修之后,就成了金和实业在海州市的分部。
  现在条件所限,李文秀也没打算搞一个正儿八经的公司分部,先凑合着用,说到底还是口袋里的钱太少了。
  别看他摊子铺得越来越大,实际上能留在手里的钱真不多,三家直营店一个月能上交将近30万的利润,还有下面的加盟店,每个月交上来的利润也是数以十万计。
  但是耐不住扩张需要的资金量大,盘店面,打通销售渠道,人员培训,还有工资,一算下来又是一大笔开销。
  王有来上个礼拜就已经离开海州去了浙江那边,李文秀打算让他去那边先探探底。
  现在金和实业的规模已经上来了,自然不能再跟以前那样用临时的进货渠道,必须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了。
  搞供应链这东西也不复杂,无非就是那么几种手段。
  要么自己入股生产的企业,要么直接买下来,后者肯定是不行的,只能通过合作或者入股的方式去建立供应链条。
  王有来这一次过去,主要的任务就是摸清楚一些主要的商品生产企业的情况,然后看看能不能联合起来。
  李文秀也已经想好了。
  如果实在是不行的话,那就只能一步步来,自己另外搞一套了,不过这样成本太大,而且目前他主要还是想在零售这一块上进行拓展,至于搞生产加工的实体企业还是比较不靠谱。
  目前国内的经济条件摆在这里,看似供大于求,实际上是因为销售链条太狭窄,对应不了生产链条。
  他现在最应该做的其实还是扩大销售链条,把零售端控制在自己手里。
  这样才有足够的本钱去把生产链给凝聚起来。
  “红梅姐,店里的事情以后还是你负主要的责任,有什么事情你就打电话到娟娟那里。”
  “嗯,我知道!”
  车站上。
  李红梅跟王文辉都来送李文秀回去。
  杨彪这家伙这一次也是打算跟他一起回去,其实最主要的还是李文秀有任务交给他。
  这一次回松平,李文秀已经想好了,要趁着市台的这一波广告效果刚起来的时候,彻底把松平的局面给定下来。
  分店起码还要再搞个两家,一中跟二中这边肯定是不用继续扩张了,不过便利店起码还要弄两家,不管效益起不起得来,至少摊子先给弄起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利润的原因,松平的市场就那么大,潜力有限,真要赚多少钱肯定不如在海州搞扩张。
  但是如果李文秀还想继续在松平的一亩三分地上搞自己的经营管理培育实验的话,那就需要在松平把摊子先给铺起来才行。
  另外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管怎么说,松平毕竟还是自己发家的地方,即使将来金和的总部真的不在松平的话,那也要留下一个比较强的基础在这里。
  这里毕竟是自个儿的地盘,要是后院都起火了,那脸上也看不过去不是。
  但是说白了,就是在松平锻炼人才,积累经验。
  “那我们就回去了,年底的时候咱们再见面谈,你们要是手里有余钱了,先在市里买套房子把家安定下来。”
  李文秀琢磨着还是叮嘱了李红梅一句。
  这年头,做生意不一定赚钱,但是买房子,那肯定是死赚。
  “行,回头我去看看。”
  李红梅倒也不是自信,而是现在海州这边的放假的确不是很贵。
  凭她现在的收入水平,买房子肯定是没问题的。
  这一次来海州,李文秀可不光是开了家分店那么简单,也琢磨着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人事管理制度,其中工资待遇就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新的人事管理制度确定下来之后,李红梅作为金和实业第一家市级直营店的店长,工资自然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有了一个很大程度的提升。
  在这个方面,李文秀是真的不会吝啬。
  更何况李红梅还是最早就跟着他一起创业的人之一。
  “那我们就先走了,你跟辉哥也回去吧!”
  招了招手,李文秀就带着杨彪上了车,一路向西。
  身后,除了车站们,王文辉也是感慨不已。
  他老早就知道李文秀才是格子铺的老板,但是真的到了现在这会,他还是有些云里雾里,跟做梦似的。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亲身所经历,谁能想得到,这么大一个生意,老板竟然是一个只有17岁的高中生。
  乡下的老话说得好。
  有志不在年高。
  有些人,生来就是要做个大人物的。
  “别愣着了,咱们回去吧,回头去看看房子。”见自个男人不吭声有些发呆的模样。
  李红梅大概也知道是什么原因,实际上她又何尝不是如同在梦里。
  人生真的说不定,十年河东十年河西。
  于她而言,李文秀就是生命里的贵人。
  “你真要去买房子?”
  “肯定要买,我跟你讲,王文辉,别人的话不一定准,但是小老板的话,要是不听,那一准儿要吃亏。”
  王文辉顿时就不说话了,心里也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好歹他也是个男人,没道理自个儿媳妇信任的反倒是其他“男人”,不过王文辉也起不来气。
  他还不至于吃一个高中生的醋!
  只是这歌高中生也太不一般了,一想到今后自个儿也是城里人,王文辉心底的那团火也越发地烧的旺了。
  这活,他还真的卖力地干才行,总不能指望着老婆过日子,这断然不是他一个大男人肯放得下身段的。
  没道理要做那靠老婆过日子的没卵子的男人。
  但是心里转即又是一想,这老婆也才老子找得到,其他人行吗。
  ------------
  144 回家
  车子出了车站,98年海州市的城区面积还不如后世那么大,一转眼没半个小时的功夫就出了城区。
  路边上的建筑也慢慢少了,一眼望过去,尽是满目的农田和树林。
  这样的场景,投影到脑子里,熟悉的场景自然也是历历在目,李文秀断然不是不念旧的人。
  重来一世,很多东西都变得物是人非,但是有些东西是怎么也改变不了的。
  有些人也会一直活在记忆里。
  李文秀靠着窗迷了一会。
  等他醒过来的时候,已经离松平没多远了。
  稀疏的建筑慢慢变得多起来。
  这个时代的确是贫瘠的,但是贫瘠的时代背后,是一颗颗躁动的心脏。
  随着时代的步伐即将迈入新世纪里,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很开就会迸发出令世人瞩目的光彩。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