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重生之笑傲尘世 (滴水世界)


  永梁掏出一百块钱,递到她手里,说道:“先啦呱,这回放心了吧。”
  “哎。还是这大兄弟敞亮。一会儿多退少补啊。”那妇女把钱放到腰里的包里,笑嘻嘻地说道。
  “亩产多少?”
  “一般能达到八千斤,要是在沙土地上种,能达到一万两千斤以上。”
  “啊?这么多?”
  “挣不少吧?”
  “一亩能卖二千块钱左右吧。”
  “那不发了啊?”
  “这不算什么,我们书记搞的大棚才挣钱哩,人家一个大棚种黄瓜,到冬天十块钱一斤,光从阳历年到年下这一两个月都能挣两万多。”
  “你是哪个村的?你们书记叫什么名字?”张文燕问道。
  “干什么?你们不是有别的事啵?俺可告诉你们,书记可是好人,他带领俺致富,免费培训俺种菜技术,你们要是当官的,要是想对俺书记弄点事,老百姓可不答应。”那妇女警惕地问道。
  “大嫂,我们没有恶意,就是想找他谈谈种菜的事。像他这样的好官,谁也不敢对他有什么不利,你说是不是?”张文燕说道。
  “也是。看你们也不是坏人,俺是三才村的,书记叫王大义,喏,看到那几个大棚了么?他肯定在那里。”
  “谢谢大嫂,我们去找王书记谈谈。”张文燕说着跟那妇女道了别,与马学祥一起向前方的大棚走去。
  永梁让黎洪林拿了三捆葱放到后备厢里,对那个妇女说道:“大嫂,三捆葱一百块钱够了吧?”
  “哪用得了这么多?二十块钱足够了,等着我再找你八十。”
  “不用找了,大嫂,陪我们啦了这么长时间的呱,就当赔偿你的损失吧。”
  “这怎么好意思……。”
  永梁没听她往下说,挥挥手,跟上了张文燕和马学祥的脚步。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啊,这位王大义同志,看来是真不简单啊。”永梁赶上来,就听张文燕对马学祥说道。
  “是啊,只要给老百姓办了实事,就一定会得到老百姓的拥戴。”马学祥非常赞同张文燕的说法,他接着说道:“市长,你刚才说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句话太精辟了,它包含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又给我们这些做实事的干部指明了正确的政绩观。你看,是不是把这句话传达下去?”
  “现在还没必要,等合适机会吧。”张文燕说道。
  从公路到那个大嫂说的大棚位置,大约有二里地的样子,三人就这样边走边聊。永梁见张文燕穿着高跟鞋走在乡间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怕她受不了,连忙说道:“市长,你换双鞋吧,一会儿还要去大棚里看看,这鞋肯定不行。”
  “好吧。”张文燕没想到永梁还给她带了鞋,闪了她一眼,那眼神里的意思只有彼此明白。
  黎洪林把车开了过来,张文燕到车里换了一双运动鞋,她下车试了试,非常合适,而且走起路来明显舒服多了。
  “你什么时候买的?我怎么不知道?”张文燕问永梁。
  “昨天我让张华梅去街上买的。”永梁说道。
  张文燕一听就知道他没说实话,张华梅要是给她买鞋能不让她知道?肯定是永梁自己买的,不想让马学祥知道,所以才假说是张华梅买的。
  真是个会疼人的好男人!
  ------------


第二十九章 调研(二)
  张文燕、马学祥、王永梁三人找到王大义时,这个高大魁梧的汉子正在一个冬暖式大棚里指导农户种菜。
  “你这草木灰泡的时间太短,一定要泡够一个对时,还有,水加的太多,不能超过100斤。”王大义对一个正在用喷雾器给蔬菜喷药的妇女说道。
  “请问,你是王大义同志吧?”张文燕开口问道。
  “对,我是王大义。请问你是?”王大义听有人叫他名字,忙回身答道。
  “这是新来的张市长,这是市政府马秘书长。”王永梁在一旁介绍道。
  “哎呀,你看这,这,……”王大义一听说这么大的领导,顿时手足无措。
  张文燕向他伸出手来:“王大义同志,你好。”
  “市长你好,我这手太脏,这……。”王大义面对着张文燕白嫩的小手,握也不是,不握也不是,脸红得像块红布。
  “大义同志,你的手不脏!要是我们的干部连沾满了泥的手都不敢握,说什么跟老百姓打成一片呢?”
  不得不说张文燕很会说话,让王大义感到心里很熨帖,他在衣服上擦了擦双手,握住张文燕的手激动地说道:“谢谢市长,您真平易近人。”
  然后又和马学祥握了手。
  “市长,秘书长,这里太脏,要不去大队部坐坐吧?”王大义说道。
  “先不忙。大义同志,你刚才说的话我听不懂,这喷雾器里喷的是草木灰,不是农药?”张文燕问道。
  “对,是草木灰。10公斤草木灰兑50公斤水,浸泡24个小时,取滤液喷施,可有效防治病虫害。如在草木灰液中加入适量敌百虫,会加强药剂触杀熏蒸作用,提高对蚜虫的杀伤效果。草木灰直接撒施或沟施,既能防种蝇又能增产。”说起这些技术来,王大义立即恢复了自信,侃侃而谈。
  “这些都是你们研究的?”
  “是,我们大队干部没事就在自家地里试验,见到成效以后再推广。”
  张文燕听了频频点头,心里对这个朴实的汉子充满了敬意。
  “走,大义同志,不去大队部,就去你家,给我们好好唠唠这些大棚的事。你不介意管我们一顿饭吧?”张文燕说道。
  “市长,看您说的?您和马秘书长这样尊贵的客人,我请都请不到哩。就是怕家里条件太差,招待不好啊。”王大义说道。
  “不用特别招待。你不用把我们当领导,就当我们是去你家走亲戚的,今天中午就用你们种的菜招待我们就行。马秘书长,咱就来一顿素菜宴?”
  “当然好了。”马学祥笑首答道。
  “那好。市长,秘书长,请。”王大义在前面带路,出了大棚,往自已家里走去。
  来到王大义家,王大义让媳妇准备中午饭,他则和张文燕、马学祥、王永梁说起了自己建大棚种蔬菜的事。
  王大义,1941年生,1965年入党,1978年担任三义村大队书记,任书记14年。
  1989年冬,王乐义顶着冷嘲热讽,带领全村17名党员研究成功冬暖式大棚技术,在零下10多摄氏度的深冬生产出顶花戴刺的黄瓜时,他们没有一个竞争对手。黄瓜20元一公斤仍然“有价无市“。大棚黄瓜种植成功的第二年,王大义带领大家又进行了17个蔬菜品种的种植试验。
  难能可贵的是,他们没有把这些技术敝帚自珍,而是无私地向全村村民传授推广,带动了全村及周围村冬暖式大棚的发展。现在已经有3000多个大棚了。
  “大义同志,不知道你们遇到什么困难没有?”张文燕问道。
  “市长,困难是有。第一就是信息不畅,难以及时掌握市场行情。有的菜种的时候可能是二块钱一斤,但到了卖的时候,可能就变成了二毛一斤,这个损失太大了。第二就是没有形成产业化,在运输、销售方面还是一盘散沙;第三就是集约化程度还有待加强,规模还是太小,如果大棚能达到十万个以上,别说水北,就是京城,我们也可以供应,如果达到二十万个,我们就可以进军国外的市场。”
  王大义显然对这些问题已经有过深入的思考,所以说起来头头是道。
  听了王大义的话,张文燕、马学祥和王永梁都是陷入了深思。
  张文燕和马学祥思考的是政府能不能牵头做这些事,如果做的话,其中可操作性有多强。
  王永梁则考虑的是成立一个蔬菜公司的可能性,弱化政府在其中的作用,完全用市场的运作方式去操作。
  三才村的蔬菜种植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但长辉县政府也没有介入,为什么呢?其实原因很简单,这是个出力不讨好的事,而且还难出政绩。如果政府介入,把蔬菜种植面积扩大,可以预见的是老百姓会从中得到很大的益处,但这个事政府很难从中受益,不像开企业,政府可以收税,可以明显地增加GDP,这才是领导看得见的政绩啊。
  这一点,三人都想到了。
  但牛不喝水也不能强按头啊。
  “大义同志,你说的困难我已经知道了,回去以后我会派人再次进行细致地调查研究,看看能不能帮你们把这些问题解决。你有什么新想法和困难,可以跟永梁同志联系。”张文燕对王大义说道。
  “好的,市长,我会跟王科长保持联系。”王大义说道。
  ……
  在王大义家吃了一顿素菜宴以后,张文燕吩咐去长辉县城。
  在车上,张文燕沉默了好长时间,说道:“马秘书长,不要惊动长辉县委、县政府一班人。咱们在长辉找个宾馆住下,你人头熟,为避免被人认出来,你就在宾馆呆着,跟市里联系联系,看看有没有重要的事情。另外,你也考虑考虑王大义说的事。我和永梁去各处转转,看看。”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