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我刚刚到任,情况还不熟悉,今天这个会议就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的分工,以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就先从朱市长开始吧。”张文燕说道。
张文燕这段话很寻常,也是作为一把手应有的说话口气,但却让朱之林反感了……。
------------
第二十七章 市长办公会(二)
对于张文燕,朱之林的确存了小视之心。
一个年轻女性,又没有基层工作经验,仅凭搞了一场晚会,写了一篇文章,就能应付得了庞杂的事务?谁都知道她是老书记的女儿,升官可以,但你要是在党委序列还好,毕竟务虚的多,市政府是处理具体事务的,是务实的,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应付得了的。
行,你当市长也不是咱能挡得住的,你来了不应该跟我交流交流吗?没有我的支持,你能干成什么事?
你张文燕要是聪明,就充分放权给我,出了政绩有你功劳也就是了。你要是想揽权,那好,就把权交给你。你上任这几天,有人跟你汇报工作吗?你是市长又如何,我看你能玩得转才怪。
像今天开这个会,你要对我稍有一点尊重,应该事先跟我透透气吧?汇报不是先从排名最末的开始吗?怎么让我先汇报?
朱之林的心态已经失衡了,他却是不想一想,人家是一把手,你是二把手,你不应该主动跟人家一把手汇报吗?
关键的一点,他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估计得太高了。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何况你只是一个常务副市长?
朱之林喝了口水,平复了下心情,说道:“那好。既然市长点名了,那我就先汇报。”
“我的工作当然是协助市长处理日常事务。另外主管财政、税务、政法等部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还是财力不足,要保市里的重点项目,也要保吃饭,各处都张着嘴要钱,令人焦头烂额。好在市长来了,我肩上的担子也轻了。下一步我一定努力配合好市长的工作,按市长的要求办。”
朱之林说完,看了一眼池晓军,池晓军会意。
朱之林汇报完了,按顺序应该是刘金平汇报。
“市长,我分管工业、交通、城建等部门。我市有二大支柱产业,一是卷烟,一是纺织。烟厂效益倒是不错,但现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现在是靠财政补贴和银行贷款过日子。这个行业是劳动密集型,如果不想办法,下一步将面临大量人员的就业和吃饭问题。”
刘金平也是不停地道苦水。
轮到池晓军汇报了,他说:“市长,我分管农、林、水。您知道,现在中央一直在强调要重视农业,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要增加农民收入,可是咱们市的现状是,南部山区较多,土地面积少,北部盐碱地多,土地产出少。最主要的是前几年搞大垄套伤了农民的积极性,这几年给农民打白条现象屡禁不止,原来的白条一直兑现不了,政府公信力下降,农民对政府的号召不大响应,就算有什么好项目,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也非常困难。但中央和省里的指示还不能不听,请问市长,您有什么好办法吗?”
闻听此言,张文燕放下手里的笔,优雅地喝了一口水,微微一笑说道:“先听段市长讲讲吧。”
池晓军一愣,他直接将军,目的就是想看张文燕出个丑。张文燕早有准备,怎么会上他的当?
听张文燕点到自己,段红娟说道:“市长,我分管文教卫生。教育和卫生存在的问题都是共性问题,比如一线教职员工待遇低啦,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缺医少药啦,看病贵、看病难啦,等等。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症结还是在于没有钱,如果资金充足,我有信心改变这些痼疾。”
副市长们发言完毕,张文燕放下笔,说说道:“好。各位市长讲的我都记下来了,像朱市长讲的财力不足,刘市长讲的纺织行业大面积亏损,段市长讲的三农,段市长讲的教育和卫生方面的痼疾,等等。都很好,很切中时弊。段市长刚才问我有什么办法解决三农存在的问题,要说具体的办法我没有,毕竟我刚到一周,很多情况根本不解。但要说解决刚才诸位提的所有问题,我倒是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展。老人家说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非常高明的一个说法,它为我们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提供了一个万能钥匙。各位分管的工作各有不同,但都可以从发展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我希望大家都开动脑筋,好好想一想自己分管的工作,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考虑不成熟的,可以跟我商量,也可以拿到市长办公会上来讨论。”
说到这里,她停了一下,继续说道:“接下来,我准备带着这些问题用一个月的时间下去调研。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这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我们解决各种矛盾的重要法宝。在我调研期间,市政府的运转照旧,朱市长主持日常工作,其它市长各司其职。我下去调研,不搞提前通知,不打乱下边同志的正常工作秩序,马秘书长陪同我下去就行了,有重大事情,可以跟他联系。”
张文燕这番讲话,态度非常强硬,意思就是说,什么事都来找我这当市长的,要你们副市长何用?发现问题,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副手应该做的。光说问题,而没有解决办法,你不是失职吗?我这市长是拍板的,不是为你们具体想办法的。
虽然有点勉强,但也算把池晓军扎出来的枪挡了回去。
说到最后,她征求了一下朱之林的意见:“朱市长,你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市长讲的高屋建瓴,让我感到茅塞顿开,不愧是宣传部出来的,政治理论水平的确高明。我一定好好领会市长的指示,也希望市长通过调研能给我们的分管工作以具体的指导。别的没什么可讲的了。”朱之林一通赞扬,说白了其实就是说,你的理论水平是高,可是具体怎么做,看你有没有辙?不能光说不练吧?
张文燕微微一笑,没接他的茬,接着又问了其他几人有没有可说的,其他人都说没事,张文燕就宣布散会。
------------
第二十八章 调研(一)
第一次市长办公会就这样结束了。
张文燕展现了自己强硬的一面,虽然没有得到大家的支持,但也摸清了各位副手的态度。
朱之林是明显的不配合,他的态度就是看不起张文燕,觉得她理论水平高,但不一定有干事能力。
池晓军明显是朱之林的死党,在会上直接将张文燕一军,要不是早有准备,还真不一定能抵挡得住。
刘金平和段红梅却是观望的意思多一些,虽然也只是谈了问题,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但态度相对温和一些。在这种情况下,张文燕必须拿出点真本事,让大家知道她不只懂理论,也有治事之才。
不用阴谋,而用阳谋,让大家真心拥戴。
当晚,张文燕和永梁在张文燕家里,确定了第一个突破口,就是池晓军所分管的农业。
前世的时候,永梁记得长辉县的蔬菜世界闻名。不知道现在那里的情况怎么样?
长辉蔬菜驰名全国继而走向世界是在21世纪,在此之前,因为没有形成产销一体化管理,消息闭塞,往往种的时候是高价,卖的时候是低价,给蔬菜种植户的积极性带来很大的伤害,而且还因为卖菜难,曾经发生过大蒜积压,老百姓围堵县政府的事。
要是搞这个事情,必须把这些都考虑在内。
……
市长办公会第二天,张文燕的调研就开始了。
她没用自己的二号车,也不用马学祥的专车,而是用了永梁的私车,那台普桑,开车的当然是黎洪林。
马学祥没有带连学军出来,而是让他留在市里,以便于及时通报消息。
市长出行,但消息不能断,否则张文燕可真就成了聋子的耳朵——摆设了。
等张文燕和马学祥上车后,坐在副驾驶座上的永梁吩咐洪林:“去长辉县。”
黎洪林启动车子,往长辉县方向驰去。
车子进入长辉县境内,路边上可以看到有农户在卖大葱,那葱比平常见的大葱要大得多。
张文燕让洪林停车,走到摊子前,饶有兴趣地把一捆葱竖起来,一看能赶上她身高了。就问那个卖葱的妇女道:“大嫂,这是自家地里种的?”
“是啊,同志,买点不?”
“你这葱看着比咱平常吃的要大好多,不知道有平时吃的葱好吃不?”
“当然比那个好吃。同志你看,这葱白多大啊,咱平时吃的葱有这么多白吗?”那妇女看几个人穿着光鲜,像是有钱人,忙起劲地夸着自己的葱。
“你这葱一亩地能产多少啊?”
“同志,你到底买不买啊?怎么光问俺这些没用的?”老百姓是最讲实惠的,你说的再好听也没用,他是不会听的。
“你回答几个问题就行,我买你三捆。”永梁自是知道这些,连忙说道。
“那好,先给你称好,你给了钱,俺陪你啦一晌都行。”这个妇女也是个不见鬼子不挂弦的主。
相似小说推荐
-
都市修仙指南 (书剑自飘零) 起点VIP2018-03-10完结每个修士结成金丹后,都会由师门长辈分割出一缕分魂,投到地球这末法之地转生,借之渡劫。...
-
我是瓦尔迪 (王大布) 起点VIP2018.3.27完结系统:我的目的不是培养星球上最出色球星,而是培养最逗比的球星瓦尔迪:我可以骂人么?系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