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他们要寻找适合拍摄电视剧的场地。

包括一间地下室,一家中餐厅,一家制衣厂和一座豪华别墅。

地下室是王起明刚来纽约时的住处,中餐厅是他打工的场所,他依靠制衣厂发家,住进了豪华别墅,这些基本上就是剧中主角生活和工作的地方。

其他还有机场、医院、学校和办公楼等等外景,都需要一一联系。

对于刚到纽约的他们来说,想要单独完成这些工作根本不可能,还需要当地华人的帮忙。

华国大使馆给他们介绍了一位纽约通,帮着剧组处理相关事务。

这人叫做陈青,四十岁左右,来到美国有十年的光景。

他在国内学的是绘画,毕业于华国美院,举办过个人画展,颇有名气,后来到美国留学。

“我当时觉得自己不错了,过不惯国内那种教条沉闷的日子,就想着到国外凭着咱这手绘画功底怎么着也能混个艺术家吧,来了之后才发现纽约最不缺的就是所谓的艺术家。”陈青自嘲道,“你看看这条街上的人,说出去自己都是艺术家,有人还有自己的工作室呢,其实就是地下室。”

陈青正领着林子轩和冯晓刚来看地下室,这里位于曼哈顿区第一大道和第二大道之间,聚集了一批不得志的艺术家,旁边还有艺术博物馆。

在街上能看到不少艺术家在售卖自己的作品,林子轩是看不懂,也没有兴趣。

“趁着现在便宜捞几件,他们中间兴许能出毕加索呢,那就赚大了。”冯晓刚说笑道。

“那也要等他们死后才值钱。”陈青不客气的说道,“我以前和他们一样,心比天高,总觉得自己画的都是艺术,价值连城,就是没人懂得欣赏,后来等我没钱吃饭,饿了几天后终于想明白了,艺术什么都不是,还是富兰克林最实在。”

陈青帮林子轩办事是收费的,并不是义务帮忙。

他早就不画画了,帮着刚来纽约的华人找住处,介绍工作,就这样成了纽约通。

“那怎么不回国呢?回美院继续画画呗。”林子轩不解道。

“见识了国外的繁华谁还愿意回去啊,回去被人笑话啊?”陈青不以为然道。

在八十年代,一批受不了国内刻板生活的艺术家们兴冲冲的来到美国,想要呼吸美国自由的空气,不过现实是残酷的。

他们生活在纽约社会的底层,过着贫困的日子,抱怨着没人欣赏,认为是社会不公。

有些人做出了改变,变得现实,有些人变得暴躁和神经质,完全以自我为中心。

在陈青的叙述中,一个艺术家群体的缩影显现了出来。

“这才是真实的素材。”冯晓刚感叹道。

这只是一部分华国人在纽约的生活,还有人从底层做起,一步步的奋斗,改善自己的生活,不过在以白人为主的社会里,很难得到晋升和发展。

“你们要拍的故事我大概了解,这种事在纽约太普遍了,每天都有人发财,也有人破产。”陈青无所谓的说道,“不过就算是破产,也不会回国,在国外生活久了,没办法适应国内的生活,你们来这几天应该有感触吧,在纽约下顿馆子就是国内一个月的工资。”

陈青的说法应该代表这些生活在美国的华国人的心声,不管过得多惨,就是不愿意回国。

一个是怕被人笑话,还有就是回国也过不上好日子,还不如在美国混着。

就算过不上富豪的生活,但能和富豪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心里也觉得光荣。

“要是以后国内发展起来,不比美国差呢?”林子轩好奇道。

“那就回去呗,好歹在美国呆了这么些年,知道几个新名词,回去总能混个艺术家,到大学里讲讲课足够了。”陈青随意的说道。

林子轩虽然不认可陈青的观点,不过并不影响和陈青合作。

陈青做人实际,办事利索,交际面广,熟悉纽约的各种规则,是剧组需要的人选。

有了陈青的加入,剧组的进度快了很多,林子轩和冯晓刚看了几家华人创办的制衣厂,安排姜闻到制衣厂观摩。

这种制衣厂规模不大,工人都是华裔女工,工作时间长,环境也不好。

制衣厂的经理刚开始对于拍摄非常拒绝,担心是电视台的暗访,一旦曝光,纽约警察就会找上门来,其中不少工人是偷渡来的美国,没有工作签证。

经过他们的再三保证,说明这是国内拍摄电视剧才勉强答应,还要收取不菲的误工费。

这些天可以说是花钱如流水,他和冯晓刚已经到华国银行取过一次贷款了。

“大家都是华人,他们也不知道便宜点,坑咱们呢。”慕姗姗晚上记账的时候抱怨道。

“已经算是便宜了,就像那栋豪华别墅,人家能让咱们进去布景拍摄就是看在都是华人的份上,价格也很合理。”林子轩解释道。

“两万美金还算合理?在美国还真不把钱当钱啊。”慕姗姗感慨道。

“你现在越来越有管家婆的样子,有当制片人的潜力,我很看好你。”林子轩取笑道。

“对了,我这两天上了纪录片的课,就想着能不能拍摄一部纪录片,记录下咱们在美国拍摄这部电视剧的过程。”慕姗姗突然说道,“这毕竟是国内第一部在国外拍摄的电视剧,挺有纪念意义。”

林子轩想了想,觉得很有意思。

把这个过程拍下来,多年之后还能回味一下,看看当年他们在美国过的多么艰苦。

“那你就当拍摄幕后花絮了,明天和他们说一下,尤其是姜哥。”林子轩提醒道。

说拍摄纪录片会让人觉得过于正式,还可能牵扯到以后的录像带发行问题,如果是幕后花絮的话就会容易被人接受。

反正只是让慕姗姗试试手,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

第一百一十四章 策划案

幕后花絮主要是拍摄剧组的日常生活和演员表演时的犯错镜头,这在香江电影中很常见,可以用来做宣传吸引观众。

这种方式在国内还不流行,国内的影视剧过于正统,除非是喜剧题材才会如此。

《京城人在纽约》不是一部喜剧,而是一部正剧,在每集的片尾插入花絮有点不太合适。

不过这倒不是问题,就算慕姗姗拍摄出来后用不到电视剧里,也能有其他用途。

“我觉得你那个访谈节目第一期选题就拿出国潮说事,肯定会受到关注。”林子轩提议道,“你现在多拍摄些素材,不光是剧组里的,还有那些以前出国的人在纽约的真实生活,这样有了对比,会讨论的更有深度。”

“那节目还是没影的事儿,台里还没批呢,这会准备太早了吧。”慕姗姗犹豫道。

慕姗姗回去后不可能继续主持《方大综艺》,那样位置会比较尴尬。

林子轩本来也不着急,等回国之后再说,不过他这些天和生活在纽约的华人打交道,接触到各个层面的人,萌生了一种想法。

等慕姗姗提出要拍摄纪录片的时候,这种想法就在他脑海里成型了。

《京城人在纽约》是一个虚构的故事,里面的爱情和商战情节存在艺术加工的成分,是为了戏剧效果,让观众看的过瘾。

那么华国电视台能不能到纽约拍摄一部纪录片讲述华国人在纽约的真实生活。

加上慕姗姗的访谈节目,深入的挖掘出国潮产生的原因以及造成的影响。

电视剧、纪录片和访谈节目,从虚构到现实,通过访谈全方位的展现这个时代的出国热潮,三者互相影响,宣传造势,相信能够吸引华国观众的注意,轰动全国。

这种跨界的大型策划以前好像还没有过,一旦成功,绝对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反响。

更重要的是,能给慕姗姗的新节目带来超强的关注度,一下子火遍全国。

林子轩希望慕姗姗回国后,在华国电视台是王者归来,而不是重新开始。

“觉得我这个策划怎么样?有没有被震撼的感觉。”林子轩得意道。

“得了吧,台里抠门的很,来纽约拍摄纪录片不要花钱啊,这事成不成还不一定呢?”慕姗姗反驳道。

她心里虽然认可了这个策划,不过这时候不能宠着林子轩,俩人习惯了这种说话方式。

“你明天打电报回去,把这事和台里领导汇报,看看他们的意见。”林子轩决定道,“反正你人就在纽约,台里只要派两个摄像师过来就成,花费不高。”

“那行,我试试看吧。”慕姗姗答应道。

《京城人在纽约》的版权已经归属华国电视台,算是电视台的定制剧,这个策划方案对电视台有利,批准的可能性很大。

而且,她回国后的新节目也有了着落。

“你觉得《姗姗访谈录》或者《姗姗有约》这样的名字怎么样?”林子轩询问道。

“你可别害我,你看台里有哪档节目是用主持人的名字命名的,太张扬了。”慕姗姗摇头道,“我觉得叫《文化访谈录》就不错,还《姗姗有约》,我和谁约啊,这种带有不良思想的名字领导肯定给毙了。”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