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文艺生活 (薪越)



对此他深有体会。

在写《顽主》的时候林子轩就出名了,不过是骂名,也就是他心态好,不去计较,成名意味着会受到关注和非议,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

两人闲聊着,吃完饭,收拾了碗筷,洗漱一番,走进了卧室。
------------

第二百四十章 档期

第二天晚上,林子轩和姜闻在饭店请了《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演员和幕后人员吃了顿饭,庆祝电影获奖,算是庆功宴。

大家都很高兴,总算是没有白辛苦一场。

有了这个奖项,参演的演员身价倍增,幕后人员说出去也是一种资历。

这些年轻的演员们都在期待着电影上映,从而被国内观众所熟知,尝尝走红的滋味。

报纸上同样在热炒这件事。

这一年,华国国内的电影市场虽然低迷,但在国际电影节上却收获颇丰,被认为是电影行业出成绩的一年。

这是有说法的,在电影行业,每隔上几年就会同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电影来。

这种优秀电影扎堆出现的现象很难解释,但的确存在,被称为电影大年。

不光是华国,1994年在世界范围内都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就像是井喷一样。

有人开玩笑说,是因为上帝在这一年想看电影了。

报纸上在议论这部在威尼斯获奖的电影什么时候能够上映,和观众见面。

按照林子轩的想法,《阳光灿烂的日子》最好是现在就上映,趁着拿奖的热度没有消退,大家都在关注,这时候上映效果最好。

他前往华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这是电影的出品方。

这家公司专门负责合拍片的制作,只要是使用国外资金拍摄的电影都要经过这家公司,那些地下电影除外。

如果《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国内上映,出品公司也能得到票房分成。

林子轩想让这家公司催促华影公司尽快的给《阳光灿烂的日子》排片,不过事情并没有那么顺利,华影公司给出的回复是目前院线的片子已经排满了,只能往后排了。

至于什么时候在影院上映,他们会另行通知。

这自然是借口,说到底还是电影题材的问题,他们不想承担风险。

这件事只能暂时搁置,等待着华影公司的后续安排。

《甲方乙方》剧组,片子拍摄过半,进展顺利。

“你们俩个倒好,一个去过戛纳,一个去过威尼斯,都在国际影坛混过,我这辈子是没指望了,能在国内拿个金牛奖就知足了。”冯晓刚开玩笑道。

“冯哥你别泄气,现在转行还来得及,做演员兴许还能拿个国际影帝呢。”林子轩调侃道,“你不知道,在威尼斯那些老外看了你演的角色,都惊为天人,说你演的比夏宇好,演的真实,也就是威尼斯没有最佳男配角,否则铁定就是你了。”

冯晓刚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扮演一位老师,林子轩拿这个事开玩笑。

他知道冯晓刚有演戏的爱好,在《甲方乙方》里也扮演了一个角色。

“你别糊弄我,我都这个年纪了,要是改行指不定就给毁了。”冯晓刚摇头道。

“我觉得你演的还行,就是表情还不够丰富,像你这长相就不能演好人,下回试试演个老大,肯定就有戏了。”葛尤琢磨道。

“你们看,国际影帝指导我演戏了,我太荣幸了。”冯晓刚夸张道。

旁边的人都在笑,这时候是休息时间,冯晓刚不介意活跃一下气氛。

在剧组里,他拍戏的时候很认真,平时倒不那么拘着,经常开开玩笑,不像其他导演总端着架子,放不下来。

葛尤旁边的是徐繁,她在电影里演一个配角。

“葛老师愿意指点那是你的福气,我们还没这个机会呢。”徐繁插话道,“你们那片子什么时候放映啊?”

“不行了,暂时上不了,估计要到明年。”林子轩无奈道,“咱们这片子也要赶紧拍,拍完了好定下来档期,不能出岔子。”

《甲方乙方》的出品方是京城电影制片厂,作为老牌的电影厂,说话有底气,在华影公司内部有关系,容易协调。

这件事还是要找韩三评。

华国每年拍摄大概150部电影,每部电影不可能都在影院放映,各家电影厂和电影公司为了争夺排片闹得不可开交。

一般来说,京影厂的电影上映的几率要大一些。

韩三评肯定会先照顾厂子里的电影,对于像《甲方乙方》这种合作拍摄的电影要往后靠。

林子轩要做的就是说服韩三评,把《甲方乙方》放在元旦之后,春节之前这个时间段上映,这才能体现贺岁的意义。

王钟军的宣传已经初见成效,好莱坞大片的普及工作结束,接下来就要宣传《甲方乙方》。

如果电影没办法在年前上映,那宣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白费功夫了。

到了晚上,林子轩回到家里,他要抽时间写武侠小说了。

他准备把武侠小说发表在杂志上,而不是直接出版,相对于出版,杂志更具有影响力,毕竟订阅杂志的读者都会看杂志的内容,可出版的书籍不一定有人购买。

说实话,内地的武侠小说市场没办法和香江相比,这是由历史原因造成的。

在八十年代以前,武侠小说在内地被认为是毒草,是禁书,都要被烧掉的。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香江的武侠小说进入内地,内地的通俗文学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不过写武侠小说的作家依然很少,大家都愿意写正统的文学,武侠小说被认为是通俗文学,上不了台面。

还有就是刊载武侠小说的报纸杂志少,出版渠道有限。

这时候,华国国内有一份杂志叫做《古今传奇》,专门刊载通俗文学,以传奇故事为主。

也就是国内的武侠小说期刊。

《古今传奇》创刊于1981年,由三名曲艺家借一万五千元创刊,目前销量四十多万份。

《古今传奇》的创刊引发了一个通俗文学的热潮,国内通俗文学报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由此可见,通俗文学的市场潜力很大,读者喜欢这类小说。

到了九十年代,读者逐渐抛弃了正统的文学,更愿意阅读娱乐消遣性质的杂志,这给通俗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机。

林子轩决定先写几部故事中最为精彩的《卧虎藏龙》,用来吸引读者,等到读者陷入故事之中的时候,再以前传和后传的方式写其他四部小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阅读。)


------------

第二百四十一章 宣发

《古今传奇》这本杂志是双月刊,两个月一期,每期五十万字左右,刊载的不仅有武侠小说,还有民俗故事,偏向于传统文化。

林子轩平时比较忙,没有多少时间写小说,这种双月刊刚好,不急不缓。

如果是在报纸上每天连载,那就不行了,他不想让自己这么赶,太累。

他现在写小说用的是打字机,不是电脑,倒不是说买不起电脑,而是这时候的电脑配置太低端,用的还是原始的系统,不习惯。

目前国内的电脑还在普遍用着386和486的处理器,奔腾586已经出现,还没有普及。

可以想象,这种电脑的运行速度是多么的令人绝望。

当然,这是林子轩的想法,那些刚刚接触电脑的学生会感到非常新奇。

在学校里,电脑最大的用途就是让学生练习打字,使用五笔输入法,还要背口诀,只有学习计算机的学生才会学到简单的编程。

即便是如此配置的电脑,每台都要两万块左右,属于奢饰品,一般的家庭消费不起。

市场上也有相对廉价的电脑。

九四年上半年,联想电脑公司推出了一款经济型的家用电脑,这是国内市场第一款价格在万元以内的名牌386家用电脑,创下了一个月之内销售五千五百台的奇迹。

这款电脑在京城的销售非常火爆,打着学生学习的旗号,相当于是家用学习机。

慕姗姗曾想买一台这种电脑,被林子轩阻止了。

386什么的太低端了,至少要586才行,反正用不了等多久,电脑的换代非常迅速。

他到京城的中关村看过,中关村以前是电子一条街,专门贩卖从南方运过来的电子产品,如今已经初具规模,成了高新技术开发区。

慕姗姗以为信息高速公路离华国还很遥远,实际上,她很快就会发现新的时代来临了。

林子轩前往京影厂找韩三评谈《甲方乙方》的档期安排,韩三评是这部电影的出品人,档期的安排和他也有关系。

韩三评打了个电话叫人,他是副厂长,不负责太细致的工作。

在这期间,两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会。

作为京影厂的副厂长,韩三评主要抓的是电影的生产,是生产部的直接领导,同时还分管厂子里的后勤工作。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