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边商会办的边防报馆主要负责宁夏到大同这一段,而西域报馆则负责蜀川往西,辽东报馆则负责辽东和康州,瀛洲。星宿商会办的皇家报馆负责全国地区,江南报馆负责江南地区,即苏杭南京江西等地。岭南负责广西广东湖南这一代。
之所以这样分,是因为现代交通还不发达,一种报纸没办法在几天内传太远。
季阳不允许民间私自办报馆,六家报馆几乎都被他把持。言论自由这种事情,季阳是绝对不会做的,以免有心人利用报纸煽动言论。
其中皇家报馆报道的事情多半跟季阳有关,比如季阳刚当上皇帝时祭天的事情,阅兵礼,收服朝鲜和东瀛,打退越难乱军,朝廷赈灾,季阳撤销了太监,季阳只有一位皇后,三位贵妃…一些季阳允许报道的事情都通过皇家报纸传开了。
加上孔儒一系和心学一系的大力宣传,季阳的好皇帝形象渐渐深入人心。
之前的神武帝独孤一方就不用说了,在老百姓心里本身就是一个大奸贼,几乎不用宣传的。而明朝皇帝朱定,则在季阳的暗示下,由孔儒和心学两派描述成了昏庸无能。报纸把李如松如何被打败,壮烈牺牲,朱定如何与无双城勾结,企图逼迫步惊云出兵,如何被独孤一方逼得逃跑,然后又在蜀川募兵收服,最后被东瀛忍者暗杀的事情都说出去了。
当然,季阳也不是那种完全不给面子的人,他让报馆把明太祖以及前几位皇帝都描述的很厉害,只是到了朱定这一辈不行,算是给朱家留了一点脸面。
至于朱家这些年生的那三十多万混吃等死的子孙,通通贬为平民,自立根生。正经家财可以保留,作恶多端,鱼肉乡里的通通收归公有。
很遗憾,朱家那三十多万子孙没有一个屁股干净的,所以他们都一穷二白了。到现在都有朱家子孙暗地里谋划造反的事情,季阳知道一些,但他没有马上铲除。因为没有必要,随着基础建设落实,中原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谁愿意跟那些过去的人造反。
而且季阳的麒麟军可不是吃醋的,将来九边铁路和南方铁路建设好了,哪里有叛乱,兵员备齐不用一个礼拜到场镇压。根本不会出现那种叛乱一两个月,皇帝才派兵镇压的故事。
这一天,季阳在朝堂接见了无名师徒。
无名来这里没有别的目的,无非是陈述全民习武的危害,请求季阳放弃。
百官本不知道季阳这个想法,他们以为季阳只是单纯的为了对付那些门派。从无名口中说出来,文武百官激起了议论声,他们也认为全民习武很不妥。
不过季阳没有承认,百官也没有站出来反对,而是等他回答。
“朕还没有做,你们就开始反对了,不用急,以后你们会知道的。”季阳含糊其辞,他并不想在这时候跟无名辩论,因为跟一个思想不同的人辩论纯属对牛弹琴。
不等无名回话,季阳又道:“比起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朕更在意官府下乡和税收改制的事情。无名先生,如果你们没有什么事就退下吧,朕还要与百官议政。”
无名没有想到,季阳就这么轻飘飘地带过了,站在下面愣住。
“季…皇上,草民愿为朝廷效力。”剑晨还不习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表示效忠,但他知道过了这个村没这个店,机会就一次,于是厚着脸皮单膝跪下。
“剑晨,昔日你也跟我学过几天武功,算是有一点师徒情份。收复南方的时候你也出了不少力,既然你诚心效忠朝廷,正好有一件事要你去做,你愿不愿意。”季阳说道。
“卑职愿意。”剑晨心中颇为激动,没有站在朝堂的时候,他对这个地方毫无感觉。但是真正来到这里,接受圣武帝的接见并有重任,剑晨不禁涌起一股敬畏之情。
“朕要改税制,肯定有不少阴奉阳违,甚至阻挠政令的人。剑晨,朕便封你为监察御史,钦差大臣,去监督各地改制成果。”季阳说道。
“臣遵旨。”剑晨拜服下去。
站起身来时,剑晨余光发现无名脸上有失望之色,他没有跟无名对视。
这个监察御史是督察院的官职,属于科道言官,有评议政事的权利,但是也只能说不能做。季阳当皇帝后,发言权都交给了皇家报馆,所以督察院几乎被废了。
季阳封剑晨一个废官,其实是一个考验,做的好了才能升官。
退朝之后,季阳又在乾清宫私下接见剑晨,语重心长地道:“剑晨,我知道你师傅对我的一些政策不理解,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做事不会乱来。全民习武这件事,现在的确不适合办,等到时机成熟时我才会做。”
剑晨听到他尊敬的季先生,现在的圣武帝亲口解释,顿时被感动了:“皇上,臣一直认为您是一位好皇帝,我会说服师傅他老人家的。”
季阳微微一笑道:“其实这都不重要,关键是现在的政策,你一定要求真务实。务必把改革的真实情况上报给我,或者报给当地的报馆,让他们公开出去。”
剑晨岂会不明白季阳的意思,目露坚定之色道:“您放心,剑晨绝不受任何人影响。”
季阳对剑晨还是比较放心的,这家伙应该不会被金钱美色所迷惑。不过季阳又想起原著当中,剑晨中毒之后叉叉楚楚的剧情,于是提醒道:“你的品性我信得过,不过你要小心奸人设计谋害你。改革税制影响了许多人的利益,必然有人不择手段阻止你看到真实情况。”
“微臣谨记。”剑晨回道。
第五百六十三章 季阳的底气
剑晨穿着官府,佩戴英雄剑率领一队人走出京城,脑子里还回想着季阳的话。他回头看向京城。心想:减农税增商税,这都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可惜师傅还是离开了。
无名看到徒弟投效朝廷,心灰意冷之下答应不再插手朝廷的事情,重新隐居。没有无名的领袖,少林武当昆仑华山这样的大门派,都无法阻止季阳改制门派的决心。
少林寺要改成少林书院,武当派要改成武院,昆仑派要改成昆仑书院……季阳允许少林武当这样的佛道门派,保留佛学和道学的传承,但是必须增加儒法,格物,政史等学科。
师徒传承改成师生传承,再加上政史教育,相信天下会,无双城这种私自征伐的事情再也不会生了。因为一个书院并不是一个利益体,而是为国家教书育人,学习的目标从江湖中的争名夺利,转移到朝廷开设的科举上面。
除了强有力的军队之外,季阳还给各门派送去了一些有利于他们展的政策。
凡是改制为书院,可以得到朝廷的承认和扶持,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门派,改制为书院之后朝廷将注入一些教育资金,帮他们招收更多学生,光大门楣。
大多数门派都面临资金不足,自己又不会赚钱的困境,教育资金对他们来说诱惑很大。教育需要大力投资,这一点季阳是不会吝啬的,但是改制必须贯彻落实。
所以每一个改制为书院的门派,季阳都派了人去指导,其实是监督。哪个书院要是敢阴奉阳违,取消朝廷规定的课程,或者在思想教育中夹杂私货,别怪季阳不客气。
季阳一手大棒一手芒果,完成了一项举世瞩目的教育革新。
而原先民间一些私塾,书院,大部分教的都是儒学心学,心学也是儒学一个分支。民间私塾书院很少传授武功,他们追求的只有思想政治,而没有军事武力。
也就是说,儒学心学散播在中原各地的私塾书院,并不传授武学。这一点令季阳很不满意,书读的再多,要是没有强健的体魄很容易犯浑。
很多人说书生软骨头,不就是因为他们不锻炼身体,身体强弱是会影响意志的。身体强健的人精力充沛,如果文化水平也很高的话,肯定比那些体弱书生好得多。
当然,只学武不读书也不成,所以季阳的一贯思维是文武并济。
但他没有强制改革原来那些私塾书院,季阳只是在科举当中增加了一门军事考试。军事考试不仅考兵法,考国内军事国际格局,还考武功。
根据新科举的规定,无论考文官武官,每一门学科都要达到基础分。
基础分很低,一百分的试卷只要达到四十分就行了。
如此一来,原来那些私塾书院不得不根据季阳颁布的新科举考试科目,增加教育学科。新科举的改革当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很多人考了十几年几十年,一辈子都在学八股文。
结果季阳整出十门学科来,很多文人都崩溃了。
但是季阳一点不介意,因为他暂时不缺人才,蜀川西域吉州一百五十多家星宿书院,上百万学子,每一个都是按照他的要求教育的。
星宿书院有十万人参加科举考试,旧时代的文人几乎都被挤下去了。这十万人就算只有一半人及格,都能满足朝廷对新鲜血液的渴求,只是稍微放低一点要求罢了。
至于旧时代的文人,管你们谩骂哭嚎,想回归时代赶紧学习去。这一年科举,不知多少旧时代文人喝的烂醉如泥,跳河自杀,有的骂过哭过罪过之后,重整旗鼓从新学习,有的则一蹶不振。
相似小说推荐
-
终极小农民 (天兵) 起点VIP2017-05-24 都市生活赵小林一贫如洗,家里还有瘫痪在床的老娘,被人指着鼻子骂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莫欺少...
-
万界直播之大土豪 (一梦黄粱) 起点VIP2017-05-21 都市生活跑销售的王天得到万界直播平台观看的资格,结果出了BUG,他的钱是无限的!于是王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