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男生小说女生小说纯爱耽美

当前位置:趣书网 > 男生小说 > 全文免费阅读

好莱坞之路 (白色十三号)


  本笃十六世没有说话,知道中年牧师说的是实情,只是对后面摆了摆手,让中年牧师自行离开,等到开关门的声音响起之后,他才转过身,看着这间教宗专用办公室,再一次陷入了思考当中。
  丽都岛,威尼斯电影宫里面,《聚焦》的放映已经接近了尾声。
  放映大厅里一直都很平静,两个小时的时间当中,既没有掌声,也没有笑声,更没有讨论声,所有人都只是有些震惊的看着影片。
  其中,就包括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众多评委们。
  他们早就知道天主教会从去年冬天开始,就在美利坚遇到了一系列的非议,到现在都没有平息下来,被美利坚的媒体揭露出来的丑闻一桩接着一桩的出现,似乎永远都没有尽头,不过他们也只是当做了一场好戏在看。
  但看到这部影片,他们都有些沉默,有些不知道改说什么,还有些庆幸。
  评委中很多人都有了小孩,信仰的同样是天主教……
  担任评委会主席的法国人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就是这样一位。
  “或许该给孩子们提个醒了。”他心里面在嘀咕,“教堂可以去,但一定不能单独与那些神父相处!”
  相比于那些文字报道,影视画面给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带来的冲击太大了!
  作为本届威尼斯电影节评委团的主席,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很快就把天主教和孩子放到了一边,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到了电影本身上面。
  毫无疑问,墨菲·斯坦顿带来了一部杰作!哪怕他是一个不怎么喜欢好莱坞的法国电影从业者,却也承认这一点。
  《聚焦》给他的第一感觉是一部古典的影片,这种观感一部分来自墨菲·斯坦顿平静的叙事风格,一部分来自不追求戏剧化的节奏,但是更多的,或许来自这个故事本身饱含的,对于传统纸媒的怀缅之情。
  这种感情一方面体现在对于报社日常工作的展现和表达上,在整个调查过程当中,“聚焦”小组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采访当事人、收集资料、筛查新闻,影片不厌其烦的展示着这个重复单调的过程,大量剪成小块保存的剪报,堆积如山的文件,成本的笔记,一遍遍的电话联系,让人几乎怀疑这样的工作离真正的案件核心还有多远。
  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次是调查小组发现了地区神父的任职名录,从中发现有过性侵行为的神父都被教会以各种借口调离了原来的教区,而到新的教区任职的细节,面对卷帙浩繁的资料,要从中找出那些有过违法行为的神父,无异于大海捞针。
  从这样的角度来看《聚焦》,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发现,墨菲·斯坦顿让影片在惊世骇俗的故事本身和简单朴素的风格所试图展现的职业精神之间所实现的微妙平衡,实在是太难得了。
  即使他早已知道这个故事来自真实事件,早已知道一切罪恶最终都会昭告天下,但是当涉案神父从报道中的个案,到受害者团体统计中的13个,到民间研究者预估的90个,直到“聚焦”小组最终确定名单时电脑荧屏上显示的87个,依旧感到震惊。
  这部既无好莱坞模式、没有动作戏、没有爱情和性、没有大场面影片必然会成为一部上佳的作品,乃至是经典!
  无论是墨菲·斯坦顿,还是从喜剧和商业片中华丽转身的斯坦顿党徒们,在戏里戏外反复给出了实现自己理想的最好捷径,或许就是保持初心的执着和坚定。
  大银幕突然变黑,字幕落了下来,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第一个从座位上面站起,用最大的力气拍响手掌,哪怕拍的生疼,都没想过要停下来!
  紧接着,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两边所有评委团的成员都站了起来,纷纷热烈鼓掌。
  后面的所有人的起立鼓掌,包括坐在后面的数以百计的记者和普通观众!
  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听到后面传来的山崩地裂般的掌声,一点都没有意外,那些记者面对这样一部称赞媒体力量的影片,会有什么样的态度,完全可以想象的出来。
  至于那些普通的影迷……
  对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聚焦》来说,面对天主教神父性侵儿童的丑闻,义愤填膺的观众们早就在连篇累牍的报道当中看清了整个故事的发展,他们在买票走进影院的同时,或许就已经在心目中预设好了再次揭露教会黑暗的戏码,从而与影片的主人公们站在了同一条阵线上。
  就在亚历山大·迪斯普拉特左手边,著名的华裔女导演琼·陈边鼓掌边在心中感慨,墨菲·斯坦顿的这部《聚焦》,简直就是最好的一本电影教科书!
  以她多年的导演眼光看来,要学习最为基本和通用的电影视听手段,这部《聚焦》非常合适不过,墨菲·斯坦顿选择了用丰富场景、强调对话的方式来完成叙述。
  整部影片由一个精心设计、场面简单的剧本构成;巨大的台词量、丰富的场景切换、强烈的人物主动性让本片的节奏进行毫无阻碍,非常顺利——让观看者共同跟着《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一起调查,基本没有特别突出和强调的场景,所有的创作情绪都紧紧压制在故事讲述之下,让情绪的洪流在叙事之中得到释放。
  所以,这部电影中所有角色不断的在谈话,他们在办公室谈,在家里谈,在家门外谈,在办公室走廊谈,在厨房谈,在棒球场谈,在高尔夫球场谈,在马路边谈,在咖啡馆谈,在派对上谈……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这也不就是媒体工作者的一个常态吗?
  她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过很长时间,知道墨菲·斯坦顿不是一个学院派的导演,但这次用的手法却非常学院派,拍摄技法非常的传统,把每一个谈话场景都做到紧凑、精致、稳当、平实,没有一个场景有特别强烈的冲突,没有人的表演过火,没有镜头特别出格。
  就是这样看似平淡无奇的手法,却完成了一个表面平静无波、内在波澜起伏的漂亮故事;墨菲·斯坦顿在电影技巧上毫无新意,但正是因为如此却更显得非常扎实,整部影片非常精彩,矛盾突出,节奏紧凑,人物鲜明。
  其实琼·陈很清楚,做一部这样的几乎把导演个人风格掩饰到最深处的影片,比表面上有强烈的风格更具有某种意义上的难度。
  怎样把一个精彩故事老老实实地讲好?这需要墨菲·斯坦顿有很强的自信心和稳当的掌控能力。
  现在,她回头去想一想这部影片的故事,恐怕也不可能用别的方式去拍好。
  墨菲·斯坦顿使用的这种扎实、稳当的学院派方式,也是最适合《聚焦》的方式。
  掌声还在继续,一直持续了数分钟还没有平息的势头,这部影片或许有些沉闷,但这里是威尼斯电影节,不是北美的暑期档。
  墨菲和剧组的主要成员们,也在掌声中走上银幕前面的舞台谢幕。
  后面,还有一场很重要的新闻发布会,《聚焦》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第752章 撒旦吻过的土地
  数以百计的记者,将威尼斯电影宫巨大的新闻厅挤得爆满,似乎所有来报道威尼斯电影节的记者都参加了这场新闻发布会,不仅主办方准备的座位远远不够,连过道和走廊里面,也站满了记者。
  “除了这部电影……”
  新闻会提问进行中,来自英国的一个记者私底下对另一个法国记者的话,最能体现媒体的观点,“除了墨菲·斯坦顿和他带领的赫赫有名的斯坦顿党徒,还有其他电影和明星值得采访吗?谁能拥有他们这样的超级影响力?谁能站在媒体的立场上面拍摄电影?”
  听到他的话时,周围的记者都在用力点头,刚刚放映的《聚焦》,简直就是在为他们这些媒体记者彰显力量!
  问题一个接一个问出,斯坦顿党徒的随便一个人,都是媒体记者提问的重点,问题更是从电影到生活再到八卦,可谓五花八门。
  墨菲倒是显得很轻松,似乎他这个导演被记者遗忘了一般,不过从媒体记者问出的一个个问题上,他能够很清晰的听出来,不敢说百分之百,但最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五的记者,完全站在了《聚焦》的阵营当中。
  这也是他敢于选择拍摄这部影片,并且堂而皇之的在天主教的大本营意大利搞首映的原因之一,媒体记者天然就会对影片产生好感!
  记者的问题一个个问出,开始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向小罗伯特·唐尼、詹姆斯·弗兰科、玛格特·罗比、塞斯·罗根和乔纳·希尔提。
  “斯坦顿导演……”
  那个来自英国的记者,站起来把问题扔向墨菲,“这是一部基于真实事件的电影,拍摄《聚焦》对你来说算是一个挑战吗?”
  墨菲很清楚,记者不可能放过他,之前的忽视只是为了最后集中火力,因此早就做好了准备。
  “是的,这种严肃的题材对任何人都是良知的考验和严峻的挑战!”墨菲一脸严肃,他知道该怎么说对自己和影片最有利,“前几年的一天,我偶尔看到了当年《聚焦》的报道,发现如此严峻的事件竟然渐渐被人淡忘,而相似的娈童事件还在不断发生,我觉得我有责任和义务把这改编成电影,这或许不能帮助太多人,但总能让很多孩子的家长,提高对一些人的警觉!”

首页推荐热门排行随便看看 阅读历史

同类新增文章

相似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