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 (wanglong)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wanglong
- 入库:04.12
但大老板唐一昆却不同意这个对策。收缩战线也罢,削减项目也好,必然导致东湖实业规模的萎缩,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债务危机和裁员危机,政府未必会支持集团的战略。唐一昆认为,就算如你们所言,经济将进入一个下行通道,或者叫经济危机,那又如何?危机对于每个人都是公平的,我们难受,竞争对手就舒服了?危机是什么?是危险和机遇的合称。我的看法不仅不能收缩,还要努力扩张才是。当然,扩张不是全方位的,应确定重点,保证效果……
徐成彦是参加了那次绝密的内部研讨会的,尽管他不是董事会成员。唐一昆所说的确定重点,徐成彦完全理解,就是把资源集中在齐震所管的东湖地产嘛。果然,很少在会上公开反对唐一昆的魏舍刚率先提出质疑,董事长所说的重点就是平泉新城建设,对吧?我不反对我们积极参与平泉新城建设,但我反对集团试图“引导”政府决策,没别的,风险太大了。与其把巨额资金投入到一个尚未得到正式批复的项目中,还不如顾及眼前。东湖机械旗下的许多企业有着光明的前景,应予扶持。东湖矿业更是集团的起家根本,决不能因为矿业的暂时困难而舍弃。总之,我赞成大部分人提出的忍耐方针,宏观经济自有其运行规律,我们发展到这一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了。
徐成彦明白魏舍刚所谈的“引导”政府决策是什么意思。这也是唐一昆在房地产市场屡试不爽的秘诀了,在摸清楚地方主要决策人对城市建设的基本思路后,东湖总是“诱导”政府的规划,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正面支撑。其投入毫不例外地在“正确”的决策中得到回收,不仅如此,还给东湖带来了巨额利润。“双赢”的局面是谁也乐于看到的……但东湖地产在正常的投资项目下的收益就低的多!比如投入巨资寄予厚望的翡翠园楼盘,被刻意宣传为平泉市最高档最富人文气息的楼盘,开盘以来的实际情况比对外宣传的差很多,徐成彦是有所耳闻的……
果然,东湖机械总裁唐一为立即对魏舍刚的发言表示赞同。他当然希望集团重视东湖机械了,而不是之前确定的抛售方针……
徐成彦注意到唐一昆当时脸色很不好看。他知道引起魏舍刚反对的根本原因不是宏观经济形势,而是逐渐浮出水面的家族内斗。想到此,徐成彦有些不寒而栗。
第179章东湖的内部斗争二
作为跟随魏舍刚多年无话不谈的主要副手,徐成彦的性格极为复杂,充满了矛盾。他渴望不断扩大自己的社会影响力,却又无处不表现出小心谨慎;他鄙视国企僵化的体制和机制,却把儿子送进了红星。他倾慕财富和权力,却为儿子设计了注定不会有远大前程的技术工作。
徐成彦是东湖集团极少数熟知唐一昆的家事的外人,比较清楚魏舍刚和唐一昆公开摊牌的缘由。双方的矛盾应当早就有了,不过一直被双方克制在容许的范围内,绝没有到了影响东湖生存和发展的地步。唐、魏都是聪明人,都晓得合则两利分则两害的道理。但这一次不一样了,在魏凤茹和唐一昆撕破脸后,魏舍刚不得不做出最后的抉择,或者任由唐一昆“胡闹”下去,或者用激烈的手段将其拽回到“正路”上。
在唐一昆将徐成彦从矿业公司副总裁位子上“提拨”至集团副总裁位列齐震之下前,魏舍刚曾与徐成彦有过一次深谈,魏舍刚把唐一昆与其姐的矛盾由来毫不避讳地端给了徐成彦。
魏舍刚说,他这次算是彻底伤了我姐的心了。之前他那些花花草草的烂事我姐都忍了,做的够可以了。但这次他来真的了,他那个女人给他生了儿子,并且有培养其为接班人的意图,玩得太过了!所以我姐才提出重核股份……你来评评理,这能怪我姐吗?你是东湖创业的元老之一,算是看着东湖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你说句良心话,没有我家的鼎力支持,东湖能有今天?没办法,我这次必须站在我姐一边了。之前我总是考虑大局,******,什么大局?总不能让他由着性子把公司交给外人吧?
徐成彦只有唯唯。魏舍刚并没有讲重核股份的具体情况。他不敢去问。他可不敢轻易搅入唐一昆和魏舍刚的争斗中。魏舍刚是谁?是东湖矿业的老大,东湖集团事实上的二把手,说句俗气的话,魏舍刚是在东湖集团跺脚乱颤的主儿。而魏舍刚对上的就更不是善茬了,那可是东湖绝对的老大,如果问徐成彦害怕谁,无疑那个人排第一,问他佩服谁,那个人依旧是第一。
好在那次魏舍刚像是只发发牢骚,并未让他表态。
徐成彦心里明镜儿似的。魏舍刚说的不尽是事实。以徐成彦对唐一昆的了解。那个人绝非任性之人,怎么会把自己呕心沥血打造的东湖实业交给外室之子?不可能的!他可以给那个女人和孩子留一大笔钱,但不可能将东湖的控制权交给那个孩子。即使是给那个孩子一点股份(比如10%)也是不可能的,别说是把东湖的控制权交给那个孩子了。
站在魏凤茹的立场上当然在意这件事情。这丝毫不值得奇怪。但站在魏舍刚的立场上就有些异常了,因为魏舍刚不值得因为其姐而与唐一昆翻脸。即使打败唐一昆(所谓打败是指达成重计股权的目的),魏舍刚也捞不到什么好处。争回来的股权是魏凤茹的,魏凤茹绝不会把争回来的股权记在魏舍刚名下,只能是给他那个据说天资聪颖学习成绩极为优秀的儿子唐天。更不要设想东湖就此分裂了,魏舍刚绝不愿意看到东湖分裂。比如三个相对独立的板块从法律层面彻底拆分,这个结果唐一昆不答应,唐一为不答应,魏舍刚一样不答应。拆分收益的恰恰是外人。比如执掌东湖房地产的齐震。所以,最近甚嚣尘上的东湖实业将拆分为三个独立公司的传言毫无根据,或许是无聊之人的臆想,或许是有心人放出的试探气球。绝非东湖三大巨头的本意。
唐一为不愿意脱离母体好理解,但总有人(主要是矿业公司的人)在忽悠魏舍刚闹独立。对此,徐成彦从来就没有赞成过。而且他知道。魏舍刚对此也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彻底独立对于东湖矿业并非上策,在拿到几乎完整的经营管理权后,矿业公司留在集团内有百利而无一害,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大环境下更是如此。徐成彦是少数知晓内幕的人,他知道近三年来总部给矿业公司投入了多少资金,那些钱都是东湖房地产的赢利,这足以说明唐一昆依旧对矿业公司这个他起家摊摊抱有深厚的感情。唐一昆怎么会把矿业公司当做包袱甩出去?简直是开玩笑!
关键是唐一昆正值盛年,远没有到考虑选择继承人的时候。魏舍刚或者魏凤茹担心什么?没必要嘛。
徐成彦认为,挑起这场“战争”的原因表面上是唐一昆那个生了儿子的外室。实际情况恐怕并不那么简单。果然,与魏舍刚那次深谈后不久,唐一昆把他调至总部当了负责规划的副总裁。
这是典型的明升暗降。东湖实业集团总部虽然成立好久了,但并无实际权力,人事和财务权都在房地产、矿业和机械公司手中。原先成立集团总部是为了管理业务上和房地产、矿业两大板块基本不搭的、唐一昆大力收购的林林总总的小企业,但自组建东湖机械后,这些个企业都有了自己的管理部门,东湖总部就成了空架子了,把负责矿业财务的徐成彦调至总部,显然是为了削弱魏舍刚的力量。
在很多时候,上级在对付羽翼丰满桀骜不驯的下级时,“挖墙角”比“掺沙子”更有效,徐成彦显然被唐一昆视为了魏舍刚的左右手,搬走徐成彦,肯定有利于唐一昆控制日益与他离心离德的矿业公司。
徐成彦当然记得唐一昆就自己工作调动的谈话。唐一昆说,你是东湖元老中少有的具有大局观的,现在东湖发展遇到了瓶颈,我需要有一个帮我考虑集团长远规划的助手。齐震显然兼着集团副总裁,但他的精力都被房地产那一坨拴住了,我呢,又必须处理和协调外部事务,特别是与政府的关系,总部的日常管理就交给你了,除了日常的行政事务外。你主要的任务是研究集团的发展规划问题。舍刚不愿意你离开矿业公司,我理解,使顺手了嘛,但规划必须加强了……最近我看了几本介绍那些“百年老店”的书,无一例外,那些盘踞世界五百强的大家伙们都极为重视长远规划,如果说东湖从前的发展是靠我的个人感觉,以后怕是不成了,东湖已经是一艘大船了,必须为它设定正确的航向了。这件事很重要。我就交给你了!
徐成彦慑于唐一昆多年形成的不容置疑的积威,不敢完全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只能接下这副注定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担子。加强集团的规划研究肯定是必要的,但当前集团遇到的问题却不是缺乏科学而符合实际的中长远规划,也不是浮出水面的资金问题,而是日益严重的内斗。内斗不仅存在于唐魏家族内部,而且存在于元老之间,最突出的矛盾就是股份问题,跟随唐一昆创业的元老们已经不满足于巨额的薪酬,而是期望得到公司的股份。这方面。魏舍刚显然比唐一昆开明,魏舍刚曾建议拿出15~20%的股权奖励给创业元老们,但遭到了唐一昆和唐一为兄弟的反对。这个提议甚至没有上到董事会就夭折了。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宅神 (和尚用潘婷) 起点VIP2016-12-04 都市生活意外重生去韩国的船上,做为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前世的宅男,他这一世依旧打算将宅男这...
-
校园修仙天才 (清风伴月) 起点VIP2016-12-15 都市生活泡最美的校花,修最牛的仙法,踩最强的敌人!陈在渊本是一孤儿,无意中得到一强大的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