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 (wanglong)
- 类型:都市重生
- 作者:wanglong
- 入库:04.12
“回到韩总的担心吧。以尚未完全结束的脱岗人员清查为例,我是下了决心彻底解决的,这个问题非解决不可!如果早一点解决。或许这起工伤就不会发生了。是的,脱岗涉及很多单位,要历史地,实事求是地解决,不可能把所有责任单位的一把手全部免掉,我没有那么傻。因为其中很多是上面打了招呼的,有公司领导,也有地方上的领导,保不齐还有总部的领导呢。这次重点解决的就是脱岗。或者回来上班,或者辞职走人,或者办理停薪留职手续,具体如何办,需要研究。只要责任单位如实上报存在的问题就可以了嘛。但不能隐瞒,谁敢隐瞒,性质就不一样了,就要采取组织手段了。或者有人问。如果2分厂不出事呢?不出事就只是一个脱岗问题,可是他们搞出事情了!这个女人后面的问题一大堆。要不要公司埋单?这是经济上的损失,影响呢?良心呢?还有没有起码的责任心?没错,就是倒追过去,出事不出事肯定不一样。
“如果出现计力强或者杨文欢的问题,性质跟这个就不一样了。处理权限在公司的,不一定就是免职了。因为免职不等于永不启用,但因贪腐和严重的违法乱纪被免职的,我看就永无出头之日了!只要我还在这个位子上。我给大家表个态,可以记录在案,不论是谁。一视同仁。同志们可能认为我这个人手太黑了,也可能会有人认为我是借廖俊伟立威,如果这样想,那就想错了。可能我说的有些武断,但我就是这样认为的,红星公司沦落到现在的困境,和干部的作风是有直接关系的,干部作风不止是廉洁奉公一个方面,那样太偏颇了,不作为,乱作为也是,更普遍,危害更大。我不相信红星的大部分干部存在经济上的问题,但我认为红星的两级班子是存在不作为和乱作为的!我不相信廖俊伟等人不知道持证上岗的必要性,但他们就是熟视无睹。这是什么性质的问题?难道不是乱作为?如果人力资源部,技安环保部等业务部门注意到这些问题,会发生这次事故吗?这是不是不作为?问题的严重性在于,我们这些人究竟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要求部下?平时工作的勤勉能不能替代错误?如果以旧有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能不能脱困并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请大家扪心自问吧。认为我手黑的,那就认为好了。我问心无愧。我跟2分厂受处分的同志没有任何的恩怨纠葛,处理他们,更多的是引起大家的思考和警惕,中层班子究竟应该负什么样的责任?仅仅完成生产或工作任务就可以了吗?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吧。好了,既然绝大多数同志赞同我的意见,那就这么办吧。廖俊伟免职后,其岗位要补员,赵书记建议调五分厂支部书记郭岩同志接任,郭岩曾担任2分厂主管生产的副厂长,对2分厂的生产比较熟悉。我同意郭岩代理2分厂厂长,请大家发表意见吧。”
这个人选是恰当的。在座的公司领导很多人都认为郭岩并不是支部书记的合适人选,但却是行政主要领导的合适人选。在廖俊伟免职已成定局的情况下,连马光明也不好反对郭岩的使用。所以,没有人反对。
“空出来的其他岗位,这次暂不考虑了,包括人力资源部,先内部代理起来,如果合适就报公司按程序确认。”陶唐道,“总之按照程序办吧,相关领导在文件下发后要与当事人做一次认真的谈话。2分厂廖俊伟等人,我和马总一同谈,请组织部安排一下。另外,周总要责成技安部举一反三,认真清查安全隐患,不准走过场。清查结果要形成书面报告,批转各口认真整改。”
大家都各自琢磨心事,对于赵庆民最后的几句总结性质的讲话,没有在意。会议大约进行了两个小时。比起因泄密而处理权建和,这次因工伤事故带出的人事处理更显示了陶唐强硬的执政风格,这点大家算是感觉到了。
骆冲在会上基本没表现,他是第一个离开会议室的。在回家的路上,骆冲在琢磨着陶唐,起初他以为陶唐会拿李珞作为突破口,后来发生了污水处理站的事,陶唐似乎有盯上自己的苗头,因为设备这块是自己管的,现在看起来,他又收拾韩志勇了。免掉廖俊伟不能说是对着马光明,但免掉权建和,提拔明筱月肯定是抽了韩志勇的脸……像这样四面树敌是怎么回事?有上面撑腰也不能这样干吧?想到这里,骆冲顿时轻松起来。(未完待续。。)
第109章孙敦全和韩瑞林
孙敦全送张红芹回来,在梧桐路如家快捷门前看见了熟悉的白色k4,放慢速度仔细一看,正是韩瑞林的车。现在是下午五点,老韩跑到这儿干嘛?孙敦全马上意识到一种可能,便在前面调了个头,把自己的途胜停在酒店马路对面,摇下窗子,点了支烟,一面盯着酒店大门,一面回味着张红芹给他讲述的“资料”。
这是他第三次约会张红芹了,是在一家咖啡馆。张红芹似乎更喜欢茶馆咖啡馆之类的地方,两碟干果,一壶香茗,可以滔滔不绝地讲上两个小时。
在文化宫偶遇张红芹后,孙敦全的采访大计却不顺利。张红芹似乎反悔了,不想谈她所知道的东湖了。费了很多周折,在收了孙敦全的礼品后(都是给张红芹儿子的小人书,其中一套旧版的品相很好的三国演义连环画颇为珍贵),张红芹答应了孙敦全的要求,但有个约定,等孙敦全的新书上网前,必须经过她的“审定”,确保不是纪实才行。
孙敦全自然一口答应。
前两次张红芹所谈的东西,孙敦全认为价值不大。但帮助他基本搞清了唐一昆的“圈子”,了解了唐一昆“东湖帝国”(这个词是孙敦全说出的)的主要“大臣”们,而且对“帝国”的疆域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这些东西对于孙敦全苦思冥想的小说结构是有帮助的,但还属于技术上的帮助,他最渴望的东湖“第一桶金”是从何而来,张红芹或者知道不说,或者真的不知道。这样,这个他认为容量极大的故事就缺少了一个精彩的开头。
读书甚广的孙敦全认为,无论是政界军界商界的杰出人物,其人生最精彩的篇章一般是在其事业的起始阶段写就的,那个阶段最能彰显其卓尔不群的性格。尽管在那个阶段少不了失败,却如一轮初升之朝阳,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其升起,待其进入全盛阶段,看似辉煌灿烂,却如登山至山顶,茫然四顾,往哪一面走都是下坡路了。前两次约谈,张红芹带着骄傲描述了一个令人生畏的东湖帝国,但孙敦全却觉得东湖的发展已至顶点了。很难再有突破了,证据就是张红芹谈话间难以回避的东湖高层间的斗争。这印证了孙敦全的判断,使他想到了唐明皇近五十年的统治史,东湖是不是从开元进入了天宝年间?但这个话他不会对显然对东湖颇有归属感的张红芹讲,他想知道的,还是东湖最初创业的那段故事,但张红芹偏偏讲不出来。
孙敦全从张红芹的穿着打扮以及所用的手机看出,张红芹夫妇的收入不低,绝不会贪图他的那点“重礼”。而是另有企图。究竟是因为什么,孙敦全也说不好。
这一次,张红芹给他讲述了一个“正能量”的唐一昆,求贤若渴。礼贤下士,仗义疏财,深谋远虑,绝非想象中粗俗、贪鄙的土豪。当然也有唐一昆斑斓多彩的情感历程。可以看出很早就“加盟”东湖的张红芹骨子里有对唐一昆的崇拜。尽管她公开说唐一昆是个恶棍,是个王八蛋,但她讲述的故事里。唐一昆却展现了令孙敦全惊异的才华。特别是唐一昆在资本市场上纵横捭阖的手腕,比他读过的最精彩的网文还要精彩。
“你不是想知道他的资金从哪里来的吗?这就是答案。他极为善于转型,总是能发现商机,不是小商机,而是大商机。一些本领似乎是天生就会,东湖的所有正确决策都是他亲自做出的,绝不是他的助手和顾问们。当然,失误也不少,比如我现在供职的东湖机械,其实在取得土地后它们的使命就完结了,让他不应该再去搞什么重组,大概他舍不得自己的成果吧,现在东湖机械已经成为了负担,看着吧,以后会成为勒在他脖子上的绳索……要是我,连东湖矿业也不要了,专注发展东湖地产,这才是王道。”张红芹说。
孙敦全不关心东湖的未来,他只关心过去。但张红芹并未说清楚东湖的第一桶金是如何淘来的。
张红芹不简单。这个多年未见的女同学身上有女强人的风范。
慢慢来吧……张红芹的讲述激发了孙敦全的创作**,正想他曾跟印玉桃说的那样,唐一昆的故事极为精彩,可展开的地方极多,包括唐一昆多姿多彩的私生活,比严肃单调的陶唐有意思多了。
可以用倒叙和插叙的方式展开这个故事,不一定用老套的叙事方法,那样会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当然会失去一些兴奋点……孙敦全一面扫视着酒店,一面构思着他的小说。已经连续抽了两支烟,仍未看到韩瑞林的影子,正当他准备把电话打过去时,韩瑞林露头了,他从酒店出来了,果然,后面跟着那个女人,还戴了副墨镜……孙敦全无声地笑了,他决定“敲诈”韩瑞林一回,于是他启动车子,远远地跟在韩瑞林后面,一直到了红星家属区西门之前,k4在一个无人的地方停下了,那个女人下了车,朝家属区去了。而韩瑞林调转了车头,绕了个圈子,朝厂东门的方向驶去,孙敦全跟着转向,他不想再玩了,摸出电话,拨通了韩瑞林,“在厂里?别胡扯了,我一直跟在你后面,停车吧,不然我直接去找水娇去。看她相信谁。”
相似小说推荐
-
重生宅神 (和尚用潘婷) 起点VIP2016-12-04 都市生活意外重生去韩国的船上,做为来自中国的交换生,前世的宅男,他这一世依旧打算将宅男这...
-
校园修仙天才 (清风伴月) 起点VIP2016-12-15 都市生活泡最美的校花,修最牛的仙法,踩最强的敌人!陈在渊本是一孤儿,无意中得到一强大的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