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后,龙信去正房北屋里去见了躘髯老人,表示致谢。这才聊起了话题,龙信把家乡闹革命的情况跟躘髯老人一五一十的细述了一遍,躘髯老人用手捋了捋胡须,沉吟这说:“北方历来乃纷争好斗之地,自古英雄出北方,这也难怪,太祖打江山以来,也是穷底子,合该有这么一劫。倒是这江南梅城,自古以来少有兵家纷争,也不失为世外桃源,倒也没有涉及到这里来。龙信啊,说起来我们还是本家,你可能不知道,当年先祖避祸,倒是有一支家族去了你们齐鲁,不知道是不是你们这一只啊?”龙信答道:“我是守字辈,十八世,这孩子是十九世,桂字辈,听我爷爷说,我们这一支也是避祸迁移的”。躘髯老人一听道:“看来真是了,我们真是本家,我是十七世的,京字辈,老夫今年九十有七,你得叫伯父了,你们齐鲁省的方言叫大爷吧?呵呵”龙信一听,满脸的激动,连忙对儿子龙丹说:“龙丹,快叫爷爷”“爷爷”龙丹乖巧的叫道。躘髯老人高兴的说道:“小家伙叫龙丹吧,我这一支一直人丁不忘,到我这一代就只剩下我自己了,还有家人阿福,我一直未娶,膝下无子女,今天干脆就认这个孩子为孙子吧”。
一夜无话,第二天早上吃饭的时候,躘髯老人就对龙信说道:“今天你去集市上,让阿福领着你,这方圆几十里的人大都认得我,也买我个面子,不会有人欺负你,就连集市上的事情,也让阿福帮你张罗张罗”接着老人又说:“我行医几十年,也略懂相术,龙丹这孩子有些看不透,说不定是个奇才,这些日子我就给你照看着,你放心去做买卖”龙信连忙道:“那感情好,就麻烦大爷您了”,说完,就由阿福领着去集市了。
来到集市上,阿福对龙信说道:“龙大哥,你是想多赚些那?还是少赚些?”龙信说道:“自然是多赚些啊”,阿福说:“想多谢就零卖,现在的生姜价格是三毛钱一斤,我们这里的大米是一毛五一斤,你也可换些大米运回去,只是要多待些日子了”“那就按照老弟的话做”龙信说道。说完,阿福领着龙信把集市的摊位找好,又嘱咐了集市上管事的头头方才回去了。
躘髯老人在阿福领着龙信去集市后,就细细打量其龙丹来:“天庭饱满,上丹方圆,是个福相,可惜身子羸弱,大概是营养不良所致,破坏了法相,看来此子50岁前劫难不断,难有成就,我膝下无子,一辈子也没收徒,师门总得有个传承,龙丹今日巧遇于我,也算缘分,看来也是气运所致,就赌一把了,今生所学只好寄予此子了”。老人思来想去,终于有了主意,想到这,老人也想通了,不做他念,只等着龙信回来与其商量着办了。
晚饭后,躘髯老人把龙信叫到北屋里,郑重其事的对龙信说道:“龙信老侄子,你走后我观察了龙丹半天,这孩子天生异象,只是这几年孩子营养不良,把身子弄坏了,需要后天培养,我打算收龙丹为徒弟,好好培养培养这孩子,你可愿意?”“收龙丹为徒?学医?”龙信惊奇的问道。“不光学医,还要习武,我是有门派的,一直也没收徒弟,今日遇到你们,也是有缘,这孩子说不定能将我门发扬光大”躘髯老人回答说。龙信说:“大爷,我也不懂医,更不懂武道,你看着这孩子行,那就行,我就把孩子交给你了”。躘髯老人说道:“也不用交给我,你再这里有一个月也就把生姜卖完了,这一个我用药水把这孩子养养,就是我们门内所说的洗筋伐髓,一个月后你们该怎么回去就怎么回去,你们明年这个时候再来,我再为他补身子,连来三年,三年后孩子上学了,我去你们那教导孩子,如何?”“行”龙信干脆的回答道。
接下来的日子,龙信每天去集市卖生姜,逐渐也在梅城镇混熟了,大家都知道有一个齐鲁省的汉子是卖生姜的,而且还是躘髯老人的本家,大家也都照顾一些,一个月下来,龙信用生姜换了600斤大米,还卖了60多元现金。一个月算下来在当时也算是有钱有粮的富人了。
龙丹在躘髯老人的照顾下,身子也逐渐好转,原本羸弱的身子也丰满起来,每天在中药里泡一个时辰,一个月下来,在小龙丹的眼光里也好像露出了一丝灵气。其他时间,闲来无事,老人就给小龙丹看小人书,讲武侠故事,多多少少,小龙丹也认识了几百个字,一般的小人书也能念了下来。
一个月多了,龙信的生姜终于卖完了,龙信就打算回老家。躘髯老人也不强留,说了些道别的话,又悄悄的送给了龙信50元钱当做小龙丹的营养费。龙信开始说什么也不敢要这50元钱。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一笔巨款。老人只好说是送给龙丹的,龙信无奈,就只好收下了。
回走的路上,路过沂蒙山区,一个不小心被几家农户发现了龙信有大米的情况,从来没见过大米的山里人非要买一些尝尝。龙信无奈,山里人也没什么钱,就是每家每户有的是地瓜干,龙信只好以三斤地瓜干一斤大米的价格,换了三百斤地瓜干。加上原来的500斤大米,八百斤的粮食装了满满一大车,累的龙信只好三里一歇,五里一停的慢慢的往老家赶去。
第4章:批斗龙信
龙信的回家,立刻掀起了轩然大波。本来龙信回家的时候是在晚上,可也背不住有人发现,推着整整一大车粮食回家,是无法完全藏得住的。加上小孩子嘴不严稳,龙信下江南换来八百斤粮食的事情终于弄得满村尽知,无奈之下,龙信两口子只好把100斤大米拿出来,挨家挨户的每家一斤大米的送了出去,然后,又称出30斤给书记许富也送了过去,这才平息了风波。
按说,龙信这样做也仁至义尽了,应该没事了。可天有不测风云,下江南的事情一直就传到了县里。此时县里的争斗正是热火朝天、人仰马翻,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一支据说是最最革命的红色队伍来到了村大队部,找到了村书记许富,要求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投机倒把分子龙信交出来,要带到县里做反革命典型,进行游街示众。
不得不说,书记许富的见多识广,见来的这些闯将们横门冷对千夫指,只好低声下气的解释,又把龙信早年参加抗日队伍的事情搬出来,好说歹说,总算没让造反领袖们把龙信带走。
但是,死罪可绕,活罪难免,不去县里游街示众也行,但必须在村里游街示众,以儆效尤。没办法,书记许富只好安排人用大红纸糊了一顶大帽子给龙信带上,上书:反革命的保皇派,走资本主义的走狗龙信。足足在四邻八村游街示众了三天。
龙信老实,本没没几个人认识,这下好了,四邻八村的人没有不知道龙信的了。农民还是以食为天,虽然龙信游街示众,可是没有多少人痛恨龙信,人们对龙信更多的是羡慕和嫉妒。游街有什么,换不是白花花的大米照吃不误?龙信的游街不但没有起到警示作用,更多的却引起了人们对粮食的欲望可渴求。
最最革命的队伍走后,有一个怪现象发生了:龙信的声誉不降却升。开始三个两个的跟龙信搭讪说话,说些不疼不痒的话,问一些江南如何如何的话题,到了后来,龙信的家中更是流水般的来客,问一些如何去江南的事情,大有村村都有人想去江南淘金的年头。
龙家湾最先来问话的自然是龙方,龙方多年经商,头脑自是灵活,其次就是书记许富了,后来,几乎是胆子稍大一点的都来了,问话自然是江南的事情,其心理自然也是想去江南淘金,盘算着如何也去多捣腾点粮食回来,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啊。
最后,还是书记许富发话了:想去江南捣腾粮食,你们有生姜吗?你们拿什么去捣腾?这样吧:今天晚上大家凑份子喝酒,让龙信大哥给大家合计合计先怎么种姜,有了生姜才能有本钱去江南啊。这样,大伙才都散去了。
龙信成了大名人,龙丹也不例外。有躘髯老人送的十几本小人书,别说同龄的孩子眼馋,就是大几岁的孩子,何时见过如此好看的小人书?龙丹自然也成小伙伴们的风云人物。你不巴结我是吧?那我就不借给你小人书看,在文化沙漠的年代,小人书的魔力在孩子们看来几乎跟吃饭一样让人着迷。不过,让躘髯老人没想到的是:无意中的把小人书送给小龙丹,却给小龙丹埋下了自以为是的种子,这是后话。
凑钱攒穷喝酒当然是在书记许富家里,因为龙信家里的房子根本容不下那么多人。不过,主角却是龙信。龙信详细介绍了生姜的种植,和注意事项。又介绍了姜种的来源,江南的事情反倒是没有多少讲。自此后,龙家湾村掀起了寻找姜种源的热潮。一时间,求朋友,托亲戚,原本不出名的北山曹家庄也名动龙家湾。
虽然大家都想种姜,可是种姜是由条件的,首先一个就是如何保密,不能让外人轻易发现。其次就是水源问题,柳树沟的荒地也是有限的,大家只好在自家的院子里种。这样下来,龙家湾家家户户都扩大院落,家家户户打井浇地,这到成了龙家湾一个特别的风景:就是家家户户院子特别大。直到几十年后来落实宅基面积的土地管理局人员满是惊奇,为什么龙家湾的宅基地家家户户那么大。
相似小说推荐
-
阴阳超市 (黔北一草民) 起点VIP2014-12-31 异术超能 一个男人,背负一身血海深仇,孤独的行走在黑暗的缘边。 一座阴阳超市,开启了我的...
-
外星合伙人 (梦入红豆) 起点VIP2015-01-06 都市生活 大学毕业,杨叶找了份看管仓库的工作。却没想到上班的第一天竟遇到外星人,而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