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苇荡有一定的抗盐度,却也不能没有淡水,这样下去消亡是必然的。
“这得需要多少淡水?”
莫有栋和丁父对这个问题笑起,丁父说自然越多越好了。
傻了吧,丁文也觉得自己问得好傻,讪讪地笑。向海灌水,那个是无底洞,就是池塘底下有暗河存在,至今仍没有个底,倒是大巷、小巷中的淡水白白流掉可惜了。真个将暗河的水利用起来,那可不是池塘边小小的挖沟改渠,只能希望有那么一天。
莫有栋说,其实芦苇荡也很有经济价值,在其他地方可以综合开发利用,做为饲料的主原料。
如果真有那么的利益,也许就不必等桑家坞人去伤这个脑筋,早有上级政府部门牵头招商引资,这里一片忙碌。目前只能两个字:没辙。
“目前有其他近海植物可以代替么?”
“可以试试红树林。”莫有栋说,“近海湿地以杭州湾而分,以北的江河入口处多为芦苇田,以南的多是红树林,这和当地的地质状况有关。这个桑家坞地理位置属于稍靠北的地方,真的可以试试。”
反正活马当死马医,兴许还能弄出个奇迹来。丁文不打搅俩人钓鱼了。
本来说这事,应该由大舅和渔澳镇去费心,自己纯属多管闲事。听大舅说,渔澳镇正希望岛上三十户人迁出笔架岛,这下可正中下怀。
憨憨见丁文低着头走来,在操场拦住了他。
不会又将球踢进了池塘里吧?丁文习惯性地朝池塘那边一望。
“文表哥,我准备叫桑良叔去割些芦苇丛来,事后得你和我爸说去。”憨憨神秘地说。
“不行!”丁文想也没想地拒绝,看了憨憨错愕的神情,便说,“其实这个地方,我是准备栽起花墙,你看看县城江滨公园里的花墙多漂亮。”
“哪啥时候开始?”憨憨却是很急切。
这植物的季节当然是三月份最好,丁文敲了下憨憨的脑袋瓜子,说这书白读了。
小飞的哭声从客舍里传出来,林雪芹闻声连忙跑去,从客舍里抱出。
“我的嘟嘟呢,嘟嘟去哪儿?”
小飞用一串葡萄哄了嘟嘟,这两天一直抱着玩,形影不离呢。今天趁小飞睡午觉的时候,嘟嘟溜走,这家伙简直老幼通杀。
林雪芹把目光转向丁文,意思很明白。
“小飞,嘟嘟呢,它应该四处看看哪儿有大虫子。你知道那些大虫子很坏的,净吃葡萄和桔子的。”
小飞溜下林雪芹的臂湾,拉起丁文的手,说是去看嘟嘟赶虫子。
没想到这还粘上手呢。丁文看那林雪芹抿嘴眯笑,无奈地被牵往校舍后的小果园。
没了葡萄,果园子里找不到嘟嘟,只有那七只海鸭子在草丛里忙碌,看来这园子的虫子倒不少。丁文定睛一看,海鸭子在吃草尖呢。葡萄、桔子都开花了,没理由这生命力旺盛的杂草毫无动静,杂草抽出新芽了。
“这嘟嘟,要将虫子赶得远远的,咱们还是等它回来吧。”
小飞很讲意气地嗯了一声,那神情十分地认真。
林雪芹从墙角转出来,卟哧地笑了,那笑起的眼睛快眯成一条线。
“小飞,你跟着姐姐回去,我去找嘟嘟了。”丁文将小飞交给了林雪芹,自己从芦苇墙的缺口钻了出去。
墙外的葡萄藤经过整理,攀在芦苇墙头,墙边只剩下绿中夹黄的杂草,园内园外似有不同的季节。丁文踩倒杂草径往那芦苇墙的墙角,想在这轻松养鱼之闲,整理起那处的葡萄藤来。
“姐姐不用怕,虫子都不怕嘟嘟赶走了。”
丁文回头,见那林雪芹和小飞也赫然钻出了芦苇墙,“整整看,还有没漏网之鱼。”便轻轻地拨分葡萄藤上的卷丝,放到了芦苇墙外。“漏网之鱼”有一些,却没有前几天那么大串、那么诱人,也算聊胜于无。
小飞欣然接过葡萄串,嘟哝着说:“有了葡萄串,嘟嘟很快就回来。”
“你说你不好好研究怎么养鱼,却干起这捞什子的活。”林雪芹觉得丁文一点都不像养鱼专业户,天天除了睡觉之处,花在养鱼上的心思还没超过一个时辰,却能将鱼苗、鱼种、成鱼养得好好的,是不是说老天照顾懒汉?
丁文朝她笑笑不答,埋头手中的活,整理完这最后一片蔓延出来的葡萄藤,叉着双腰巡看自己劳动成果,虽然额头上的汗珠还在冒,却也感到把一件弄妥后的轻松。
怪不得乡亲们明知山上的梯田收获不丰,却每年继续不间歇地耕种,这劳作之余的,省了一份心,多出一份轻松。
剩余的葡萄串不多,被小飞捧在胸前,堆得满满的。小飞在认真地点算着他和嘟嘟一起吃的话,还可以消耗多少天?
沈清打电话来说,丰泉鱼场的鱼苗、鱼种、成鱼从明天开始陆续运往桑家坞,让丁文准备好育苗的地方。
哼哼,现在来多少咱都不怕,洪荒湖里放下百万计的鱼苗也不嫌多,再加上花鳗鲵一家三口的掠食,谁知道还会成活多少数。想想将这些鱼种苗当饵食是有点浪费,只希望花鳗鲵亲鱼快些开花散叶,那鳗苗可一条顶仨。
只待检查鱼苗、鱼种们不带病,在育苗室温养几天后,就可以放心地让它们投入湖中。
“鱼苗来了吧?看你怎么闲下来。”林雪芹说了,帮小飞拿些葡萄串转身,钻进了芦苇墙。
切,闲着也遭人嫌,孰不知效率比勤勉重要。丁文有些鄙视她,这口气怎么象乡下的管家婆似的。当念头转向洪荒空间时,竟吓了自己一跳!
第六十八章初具规模
今天就是祖国的六十华诞,让我们一起高呼:祖国万岁!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富强!
二更之二。
洪荒空间不再恍如隔世,能够初步地感应其中的状况,如那蒙纱看世界,又如薄雾笼罩。
岸边的石林影影绰绰,如黄昏中婆娑的树木,环绕在湖的四周;那该是湖中的荷花吧,黑点装饰着淡黑的湖面。而鱼种们自然目视不及。花鳗鲵一家三口呢?丁文竭力凝神去探,模糊见到它们还是很安份守已,静静地躲在那个水塘里,估摸着这次应该受惊不小。呃,小花鳗鲵居然钻进塘边的小缝中,果然顽皮得可以。
一阵晕厥的感觉直袭脑门,丁文一手扶着芦苇墙撑住,暗道不能造次了,可不想忽然晕倒后被送往医院,来个全身大检查。有点颤栗!
急剧地喘几口气后,另一手摸去额头上的冷汗,定了定神后,挪到墙外的田埂边坐下。
洪荒空间如一张发黄的黑白相片。其实那不是在看,而在感应,丁文不去细致地区分,反正能见到就是。脸上依然淌着汗水,却很笑得…让别人见了,恨不得上去揍他几拳。
哞……
一位老汉正赶着一只黄牛从后方的田埂前来。
丁文转头一看是…似乎应该称他九叔公,便喊:“九叔公,放牛啦。”
老汉呵呵笑着点头,将黄牛放到田埂边吃草去,自个儿拎着烟袋蹲到丁文身旁,从兜里摸出一方烟盒,给长烟杆装上烟丝,点起后吧嗒吧嗒地抽着。
“这个葡萄长得挺精神的,比春后的麦苗还绿哩。”
丁文嘿嘿笑了。
“大头,这什么活到你手里总变个样。瞧那池塘里养着鱼,以前也有人承包过,就是摸不着底,蚀了本灰溜溜地走人。我可告诉你,每年季风来临,这池里总闹点黄水的,该早早地预防。”老叔公说话直,善意地提醒丁文。
闻那浑身淡淡的烟草味,还有草泥味,丁文反倒觉得亲切,“九叔公,过两天鱼场的沟挖好了,您带小娃过来凑热闹啊。叫二虎舅以后别蹚水送娃儿上学,这多大事,不迟那么一时半会儿的。”
“要说这学校被撤消,大伙儿心里总不是滋味。以前还知青上山下乡地支援边远,还办起夜校动员大家读书学文化,咋现在生活好了,这风声又变哩。”九叔公那黝黑而刻满皱纹的脸上充满不解。
经历多次社会变革时期的九叔公,不理解是正常的,因为丁文也不理解。说来桑家坞小学并没有占据社会多少资源,学校、教室由村里出资建了,师资才支付桑木兰一人工资,可能上头觉得现在这素质教育要让孩子各方面健全地成长,不单单是原来的识字算数那么简单了。
“孩子到镇里读也好,可以开开眼界,总不能让孩子一辈子窝在这里吧。”
“窝这里有什么不好,过得安稳、自在。”九叔公感慨地说,“你看大头你不是回来了么?小春把石板条路铺到家门口了,桑家坞以后会好起来的。”
会好起来的。丁文也在心里默默地念了一遍,问起了一年田里的收入。
这里的田地不肥,一年就种个一季的花生和地瓜,现在地里种上冬小麦,眼看着秋后天气了。一年种的东西基本是自给自足,不够的向外购些白米。丁文在桑家坞养鱼,对种植的时令不是太注意。
桑家坞的红心地瓜很不错,比糖还甜。等白露后天气阴冷时,一块地瓜擦成了许多半薄的地瓜片,在风干一天后,变成了松软,这时拿到炊笼去蒸着吃,清香而甜味,比任何的糕点都好。晒干后,地瓜片用塑料袋囤包起,怕受潮虫蛀了。
相似小说推荐
-
官途问鼎 (宋江) 官场奇葩的官战传奇! 小人物混都市,从最基层做起,问鼎官途史上绝无仅有! 官场就是战场,不是你吃掉对手,就是被对手...
-
我家后院是异界 (深海孔雀) 起点VIP2014-04-25 九道惊雷在老宅的后院轰出了一道窟窿,林风惊奇的发现,通过这条神奇的窟窿,他可以往返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