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拍着手说道,“唱得不错呢,这不是西游记的歌吗。”
“呵呵,这不是暑假快来了吗。”
“不对,你还没说你挑着箩筐到底要干什么呢。”英子很快反应过来。
“过会你们就知道了。”方文神秘了笑了笑。
————————————
半个小时后,两女说什么也不走了,就连薛镇长也毫无形象的把鞋给脱了,露出脆生生的小脚,脚底早就起了血泡,轻轻一按就疼得抽凉气。
“英子,要不你到箩筐里来吧,我挑你下山,不然等你这样的速度,天黑了都下不了山,我跟你说啊,这山上有很多孤坟的,还有生基墓穴,从外面就能看见骨头散发出来的鬼火呢。”方文笑着说道,他选的箩筐是两百斤一担的,一个箩筐能装一百斤的玉米,一个大人蹲坐在里面完全没问题。
村里的箩筐一般是三个标准,五十斤级,六十五斤级,一百斤级,规格一般是按能装多少玉米粒来算。
“不是吧,这么恐怖。”英子看着天上的晚霞,还真有点害怕了,又见方文放在地上的大箩筐,里面干干净净的,还铺了软布在里面,一想到还要走三个小时的路,现在要是可以坐在箩筐里下山那就太舒服了,想到这儿就拍着手说道:“好啊,好啊,不过方文,你能挑得起我吗,我可是很重的,有九十斤呢。还有我一个人你怎么挑啊。”
方文又说道:“薛镇长,要不你也坐箩筐里面吧,我力气大,挑你们两个人完全不是问题,就英子那小身板,还没一筐包谷重呢。”
薛镇长不知道怎么的,忽然脸红了一下,腿太酸了,脚底又太疼了,又看着旁边英子期盼的眼神,一咬牙,“方文,那你麻烦你了,你要是累了就说一声,我们自己下来走。”
“恩,累了我会开口的,你们都快来坐好吧,出发咯。”
很快两女就以乌龟翻过身来的姿势坐进箩筐里,两条腿晃荡在外面搭在筐沿上,两只手死死的抓着箩筐的绳子。
方文从新套了下框绳,放高了一些,套好扁担后,叫了一声:“走了!”脚上一发力,一下就把两女挑了起来,脚步很稳,两女几乎感觉不到晃荡,很快两女渐渐的松开了抓在手上的绳子,虽然中间隔着走动的方文,到也不影响两女开始聊起天来,没一会就聊到了化妆品上面,当真说不出的悠闲。
“两位客官,在下给们唱个小曲吧,要是唱得好呢还请给几个大子儿,家里娃还等着买米下锅呢。”方文见两女聊得欢快,挑着两人上路也是挺无聊的,就插话道。
“好啊,就来一首青藏高原吧。”英子拍着手叫道。
方文顿时愕然,这歌是一般人能唱的吗,“我跟你们先讲个故事吧,话说当初咱们的军队抓了鬼子后都要唱歌回去呢,这不正好和现在的情况一样吗,我刚刚就抓到了一个叫英子的小鬼头,现在就给你们唱一首打靶归来吧。”
说完,就唱了起来:
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胸前红花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misaolamisao,lasaomidaoruai,愉快的歌声满天飞,歌声飞到BJ去,毛/主/席听了心欢喜,夸咱们歌儿唱的好,夸咱们枪法属第一,misaolamisao,lasaomidaoruai,夸咱们枪法属第一……
夕阳把一担子三人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
PS:先上一章,晚上还有三更,求收藏,推荐票!
第一百零二章 老油
转眼就是到了七月,鱼庄也正式完工了,杨支书顿时广发英雄帖,尽邀四方豪杰巾国前来品鱼,估计也有想往上挪一步的意思!
鱼庄虽然只有两层楼,但在村里却是标志性的建筑,完全是按照村民的理想新房来修建的,大门朝向公路,有一个小院坝,这是用来停车用的,一楼比较奢侈的用了钢筋混泥土灌溉出筐架,除开左边足有五十平米的厨房,右边是百来平米的亮堂大堂,里面摆了十几张圆桌子,楼上是雅间和茶室,尽头有两间客房用来休息。外墙是村民最喜欢的白色瓷砖,在太阳光下映得晃眼。
鱼庄后面就是大小四个鱼塘,也跟着修建了钓鱼的走廊,即便下雨天也可以垂钓。
关于这个鱼庄,之前就是杨支书提议修建的,方文到不是很上心,也不图赚多少钱,一是盛情难却,二是有了鱼庄就可以解决平时的伙食,一日三餐也不用自己开火了。
鱼庄订在三天后的五号早晨八点半开业,刚好可以让畜牧站移步过来吃饭,畜牧站虽说是个清水衙门,但下面的兽医和防疫员也不少,五号发工资这天全都要来,正好可以摆上几桌,就当增加点人气,另外就是一些杨支书在政府里打过交道的领导们。
三天后才开业,不过这会鱼庄已经炊烟寥寥,看情形是已经开火了。
李大厨师一早就过来了,要烧灶孔的第一把火,或许是因为和风水李老师经常打交道,这动火之前,李大师傅也是祭祀一番,主要是继拜财神菩萨和灶王菩萨。
祭品选了一块四四方方的二刀坐蹲肉[猪屁股划第二刀],一盘瓜果,一只昂头整鸡,三注香,两根红烛,一碗烧酒,还有几刀纸钱。
李大厨庄重的祷告了一番,念唱着一些听不懂的音节,大意就是:“今有方家大郎,公社杨支书新起炉灶,在这里,准备了香蜡钱纸,刀头敬酒,祷告灶王菩萨……保佑灶火兴旺,吃食不缺,逢年过节不敢忘菩萨的苦劳……”
一番功夫下来,最后把烧酒撒到了快燃尽的纸钱上,酒香四溢,这就成了,两个选择跟着学厨的半大小伙在旁边认真的看着,因为以后他们也会把这一套传承下去……
“方文啊,这第一把火还是你来烧吧。”杨支书见祭祀完毕,就出声说道,杨支书今儿算是盛装出场了,一件还能见到折痕的崭新白色衬衣,标准的黑色西装裤,擦得忒亮的皮鞋,一块高仿的金表,还有那打了发蜡输理得整整齐齐长发,脸上也比往日白上一些,刮干净了胡须,估计还用了点大宝吧。
“还是您来吧。”在方文的劝说下,杨支书这才笑呵呵的用谷草往灶孔里点了第一把火。
方文在一旁心想,这架势搞得比剪彩还浓重,不过这就是村里的传统。
“洗锅咯!”李大厨唱了一句,就招呼一个小伙开始烧火,另一个小火用泡沙石磨着锅面。
一会锅也热了,锅里也被沙石刷得透亮,李大厨上前用布把锅里抹得干净,光是这抹热锅就能看出厨师的功底,常人根本受不了锅面的滚烫。
这锅是一口农村常见的大铁锅,因为没有天然气,一般都是用柴火大锅炒菜,只有一些需要特别翻炒的菜色才会用烧煤气用小锅炒。
锅里一抹干净,李大厨就拿了一块三指宽,一指厚的肥肉开始洗锅,等肥肉的油磨得差不多了,这才往锅里加水,烧开后在把锅洗一次就成了,这基本上是洗新锅的流程,也可以用清油直接热锅后来洗,不过李大厨搞得复杂一些而已。
村里的坝坝席面,一般情况下在头一天晚上已经全部准备好了,一蒸笼就是一桌,程序上也简单,不过就如简简单单的蛋炒饭一样,程序越简单越是考验厨师的技术。
李大厨几十年下来,早就练就了自己的一套厨艺,虽然没有考过级别,但李大厨的名字在村里比什么证书都管用。
不过今日却不是要做坝坝席,而是全鱼宴,这也算是试菜吧。
鱼之前已经准备好了,或切片,或切条,或整鱼,鱼的品种也是种类繁多,不仅仅有方文养的,另外也在别家专门买来一些。
李师傅准备做九个鱼菜,分别是:“水煮鱼、豆腐鱼、酸菜粉丝鱼、豆鼓鱼、双椒鱼、剁椒鱼头、干锅烤鱼、油菌鱼、脱骨鱼汤。”
也分别用了九种鱼:“鲫鱼、鲫鱼、武/昌鱼、乌江鱼、花鲢鱼、黑鲢鱼、黄辣丁鱼、草鱼、鳝鱼。”
老师傅出手果然不同凡响,一整套下来行云流水,赏心悦目,鱼是快菜,花费的时间到不多,不到一个小时,九个鱼菜就都起锅了,杨支书叫来几个村干部一起品菜,然后结合在外面酒楼吃的口味提些小建议,稍后在实验改进的地方,接着一起商量着定价格。
方文也就会做点家常菜,外面的酒楼也没吃过几回,只是在一边大口吃着,顺便找李师傅研究下火锅的事情,火锅最关键的就是炒料,味道要好其材料多达几十种,一般火锅都会用到罂/粟壳,能让人吃上瘾,其实单论提味可以用栀子花凋谢后结出的壳来代替,还需要用到牛油,其才有特有香味。
几十种香料,就算你能查到种类,但分量上面却是不外传的,一个火锅底料师傅的工资比白领还要高,很多商家开火锅店都是高价请一个大师傅回来,然后慢慢的,偷偷的把手艺学到手,接着自然就把大师傅踢走了,这也是没办法,大师傅的工资太高了,足足是四五个服务员的工资。
或者是直接买火锅秘方,起步价都在几万块钱,某些作成了品牌的火锅店只能靠加盟,然后统一给你送锅底,加盟的商家几乎不可能学到配方。
说到火锅,就不得不提地沟油,几乎所有的火锅店都在反复使用老油,不过前两年圈圈台暴光后,现在的品牌店一般都使用一次性袋装锅底了,不过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前锅底是免费的,现在大约要多花十五块钱左右。
相似小说推荐
-
戾枭 [精校] (李寒羽) 那一年,风雪天,吞枪自杀。那一年,艳阳天,破茧重生。那一年,严冬日,低调离开。一个男人重生了的故事。...
-
金牌婚介男 (弦一) 小说阅读网vip2013.10.15完结王添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搭救康乃馨公司董事长,从而进入婚介行业。帅哥成为红娘,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