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东方朔伸出另一只手,两只手同时发力,猛的一推,那黑胡道人哎呦一声缩回胳膊,东方朔见其他几个道人正蠢蠢欲动,于是,快速冲入大殿。
这里虽说是陶公观,但大殿里供奉的依旧是道家始祖老子的塑像,然而,三个同样高大的塑像都是老子。大殿东西两壁刻着老子的道德经。
大殿内,也没有功德箱一类的让人投放钱币的地方。
整个大殿内非常整洁:正堂三个老子高大的雕塑并列,两侧墙壁的是楷体在石头表面雕琢的道德经,中有一香烛台,香烛台旁有一盒,盒内有许多香。在炷香边上,有大香一元一支,小香五角一支的字样,旁边有个钱盒。其他的还有三张跪布而已。地上的青砖铺的像水面一样平,没有一块是坏的,颜色基本一致。
东方朔前朝后代进过的道观不少,然而,这种整洁的大殿确实从未见过。他这多少年不给人下跪的膝盖,此时有了跪拜一下的欲望。
他丢一百元钱在钱盒里,抓了一把大香,也没论多少,点燃后插在香烛台上。在跪拜的时候,他头脑突然亮光一闪。
他的心灵中从没有过像此时一样的平静。自已虽为修道之人,但在汉代,绝大多数时间忙于汉武帝的长生不老。而自己去世后没有复归本位,而遭天神追杀不已,想起这些年来,自己从没有过一个平静的时期修过道。
他向道祖拜了三拜,望着老子那深似天宇的面目,他终于找到了来道观路上那种莫名其妙的亲切感的来源,以及那种清新淡雅神圣的源头。
门外的六个道人毫无表情的注视着这个跪拜道祖的年轻人,他们并不是怕这个年轻人,或者担心打不过这个年轻人,这是道观里有明文规定,在道观之内绝对不可以敌视任何人,更不准打架之类的了。
东方朔看出了这一点,于是,拜了道祖之后,又走入东厢房,这里供奉着陶渊明以及夫人以及其家人的大小八个塑像,虽然塑像无一笑脸,但透过这些塑像可见怡然自得、其乐融融的内心世界。在南北两墙壁上雕刻着陶渊明归去来兮等诗文。
东方朔这些年来总有一种向往平和的境界,在这里,他终于找到了这种内心的向往。
从东厢房出来,进入西厢房,看了墙壁上的雕刻才知道:这是陶渊明的第五世孙,看到这块幽静的宝地,才建的这陶公观。这陶公,指的不是他自己,而正是指陶渊明。
东方朔出了西厢房之后,头脑中的红色的亮光比刚才亮了许多,他以前这种亮光上升从没有这么快过。
家院内有许多参天的古树,有三口古井,院墙内到处古诗文雕刻,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字迹都模糊起来。
在院内,药的苦味、甜味、香味更加的浓烈。东方朔在这宽大的道观院内,在寻找这味的来源。
在西厢房与大殿的边缘交集的地方,有一道圆弧门,东方朔估计,这味儿肯定是从这里发出的了。
于是,他信步向圆弧门走去。
六个道士分成两排挡在门前,那六十多岁的黑胡道人轻声道:“小施主,请你遵守道观的规矩,有啥事,我们可以出去谈。”
出去你们又可以合伙和我打架了,我这一点也不知道?你们知道,我此时还不想打架,再说,在道祖面前打架,那也并非是我一个道仙应有的作为。
不过,不看看这药味的出处,现在就这样回去了,也实在可惜。
现在头脑里的亮光比一来时亮了许多,精神头也比来时足了许多,现在从他们的头上跃过去,继而跃过院墙,应该不费多少事吧!想到这里,他双脚向地上一蹬凌空而起。从六个道人的头上翻过继而越过院墙。
东方朔本以为六个道人会进来阻止自己,他也作好了打斗的准备。然而,他回头一看,圆弧门依旧关着,里面一点动静也没有。
这后家院真是别有洞天,泥土地面平整而光滑,一条两米宽的石板一直向北延伸。在道路的东边,有一个宽阔的地带,有木桩石锁等,这显然是道人练功的场所,道路的西边有一排房屋,可以看出是道人吃饭和休息的地方。
一个四十岁左右的道人在井旁淘米,东方朔的到来没有引起他半点的注意。
东方朔沿着青石板继续向前走,只见两棵弯曲的大树树枝交叉在一起,把又一个圆弧门包围在其中。
圆弧门的那边,正有一股轻烟从那里升起。
东方朔走到门前,刚要推门,门突然打开,一个十二三岁的一个小道童站在门的一侧,手中拿着洁白的拂尘。
这个小道童眼睛黑白分明,长发披在两肩之上,颜色如玉一般,平静的如同画中之人。
东方朔的手不由自主的伸出,想摸一摸这可爱的小道童。他的手抬了两抬竟然没有抬起来,浑身一紧,像是被绳索绑起来一般。他紧张的向身上望去,并没有见到绳索一类的东西。
第113章 道光之格
地上,依旧是两米宽的道路,在道路的两侧满是桃树,桃花全部绽放,青石板的道路上没有一片桃花的残片。
离圆弧门向北约一百米的地方,有五间座北朝南的房屋,无论瓦与砖与门与窗户,都是古时建筑的样式。
在这房屋的西侧,有四间同样的古色古香的房屋,只是高度略低于主房而已。
小道童头也不回的在前引路。
东方朔想和这小道童打声招呼,可是舌头却像是被网了起来一样。头脑里的光亮也暗淡了许多。
这时,房屋中间的大门突然打开,出来一个像小彭那样的精巴瘦的老道。这老道从头到脚无一不是白色:白发、白脸、白胡、白道袍、白绑腿、白的圆口布鞋。
老道脸上绽开笑容道:“东方道兄远道而来,道弟有失远迎,还请道兄原谅。”
东方朔舌头僵硬的无法搭话,过了一会儿,身体上的这种网才慢慢的退去。这时,他突然想起王母娘娘的话:你的路还很长,望你能继续修道……不要以为自己天下第一,遇到好的人,可以跟人家好好的学,以成正果。
看眼前这道人,离我百米开外,即能轻易将我的身体擒获,看来其道行远在我之上。这些年来,我过分的依赖戒指,反而在道法方面不如他人。
“你是谁,为何称我为道兄?既然称我为道兄,又为何使妖法将我擒获?既然将我擒获,又为何要叫我原谅?”东方朔一连几问。
“道兄你不要这样责问于我,你也应检视自己。你称为猪孩的小道人,身虽入我道门,但心还处于‘尘埃’的初格,你竟然和他一般见识。外面那几位道家兄弟,在你面前也都是晚辈,而你也与其一般见识……我虽然敬重道兄,但也不得不向你指出一二。”
“呵呵……”东方朔突然出手向白身老道的胸部击打而去。
那白衣老道稍一躲闪,东方朔的全身又像是被束缚了一般。但舌头还算好使:“东方朔两千多年来全然没服过谁。在这事实之前,我不得不佩服你了。”
“哪里哪里,道兄请屋里坐。”白身老道手向正门一理,道。
堂屋之内,正墙之上并排挂着老子和陶渊明的画像,堂屋后墙,一张长条桌的两头像波浪状的翘起,条桌前一张大桌,大桌旁两张雕刻着花鸟木纹的靠背椅。白身老道和东方朔按宾主位置坐定之后,小道童随即奉上浓郁的香茶。
东方朔喝了一口茶,顿时感觉神清气爽。他望了一眼白身老道,问道:“你虽然长一付童颜,但从你那鹤发上看,也在八十开外,你何以称我为道兄,又为何知我是东方朔呢?”
“我是陶渊明的后人,名陶悠然。其名源于我祖的一句诗:‘悠然见南山’,我在世也有几百个年头。虽然年龄远小于道兄,但其修道线路与道兄略有不同。我专一修道,练药,很少与人来往。道兄来到道观门前,我就已经感应到,只是正在熬药,未能迎接……”
“看来道弟虽然后于我修道,但境界却远在我之上啊!”东方朔赞叹道。
“哪里……我哪能与道兄相比……”
“这些年,我过度依赖王母赠的戒指,学道方面心气浮躁,现在境界不如道弟,也在情理之中。”
“道兄客气了……境界并非是衡量修道者唯一标准,主要还是看一生中到底是做了些什么!”
东方朔和陶悠然所说的境界,指的是修道者的三大境界:其一是尘埃境界,在这个阶段,还未真正入道。成天担心自己是否能真的成为道者。因此成天诚惶诚恐,思前想后,如履薄冰,心气或高或低,成天如波涛汹涌,担心修道不成反而耽误了大好前程,从而退却,万分九千九百九十九的人都倒在这里。
因此,在这个境界需要的是勇气,以及一往无前的精神。
其二是尘世境界,这个境界已经入了道门,各个方面小有成就,已经进入道仙行列。然而,各种门派的斗争,仙界各种规则的冲突,导致你死我活的拼杀。在这个境界,又有百分九十九的人因偏离正道而倒在这里。
因此,在这个境界需要的是目标纯正,言行始终不偏离正道。
相似小说推荐
-
金牌婚介男 (弦一) 小说阅读网vip2013.10.15完结王添因为一次偶然机会,搭救康乃馨公司董事长,从而进入婚介行业。帅哥成为红娘,周...
-
修真研究生生活录 [精校] (断桥残雪) 一位优秀的研究生。 一位问题女孩的家教老师。 一位服装专卖店的幕后老板。 一位拥有西湖边豪宅的富公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