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在说下去,他们已经开始讨论如何处置代善了。陆煊突然静开口了。
“诸位总兵,你们知道......鞑子总共有多人吗?”这就是陆煊的疑惑。战前议会,不应该先把敌我双方的各种数据摆出。然后上沙盘,最不济也得有地图,根据地形,敌我兵力的对比,甚至天时因素等等,进行战前的推断吗?为什么你们开口就是如此宏观的战术定义,三句话就已经打到了敌人的老巢!!
大殿里一阵安静,所有的总兵都不说话了,直接扭头看向了陆煊。看着这个手握半边辽东,权势兵力赶得上半个辽东经略的‘总兵’。
“不知陆总兵师承哪位兵法大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响起。明显是在讽刺陆煊出身山野,不懂兵法。
只不过陆煊还没来得及开口,就听见李如柏一声爆喝。
“闭嘴。”李如柏气势汹汹的看着自己的弟弟李如桢。他可不希望在这里看到自己族人跟陆煊产生正面冲突。别的不说,每次陆煊在身边的时候,他总有一种陆煊随时会暴起,扭断他脖子的感觉。他非常不喜欢陆煊,但是又不不承认,在某种程度上,他其实是畏惧陆煊。
训斥了自己的弟弟。李如柏把目光转向了陆煊。
“陆总兵有话请讲。”
第145章 奇兵对奇兵(求订阅)
陆煊没有在意周围众人的眼光,而是招了招手。身边的侍卫立即上前,将一张巨大的地图铺在了桌子上。
“这是辽东一带的地形图。从地图上,我们能够看到,如果建奴要大举进攻的话,总共有四条路。其它陆不是不能走,只是对他们的骑兵不甚友好。铁岭卫跟抚顺卫应该是他们最先进攻的目标。”
“何以见得?”有人看起来见不得陆煊装逼,出来怼他。
“因为他们的粮草不够。建奴之所以这个时候进攻,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们的粮食不够吃了。去年那一战,他们没能抢到多少粮食。对于那群不会种地的野人来说,这个冬天他们根本熬不过去。大明又封锁了大量的商路,这使得他们的粮食变得更为缺乏。所以,他们这次起兵的最大目的就是劫掠。他们需要能够度过这个冬天的粮草。”
“陆总兵的意思是,他们会就近选择?”
“肯定会尝试的,毕竟比起远征,打近处的总是能够节省粮草的。”
这时候的鞑子应该还没有席卷天下的野心。或者说,暂时不会表现出来。他们需要先过去这个冬天。辽东的冬天,可是会死人的。
铁岭卫,跟抚顺卫,都是直面鞑子的第一线。去年那战,努尔哈赤就是先破了抚顺,保底之后,才继续跟明军打的。只可惜,最后抚顺城的东西没能运回去,使得那一战,鞑子最终没能占多少便宜。这一次,代善要是不能给自己人弄到足够多的粮食,他这个皇位,可能就坐不稳了。
“哼,陆总兵说的简单。如果鞑子放弃抚顺跟铁岭,直插沈阳卫怎么办?”
“不怎么办,按照我的意思。抚顺城还没有重建完成。不如暂且放弃,把居民迁回沈阳,也好让大军能够放开手脚打仗。沈阳屯兵上万,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哪这么容易被破。”
“一派胡言,未战先退,我看你根本就是在消极避战。”
“所以呢?我们要跟上一次一样,冲进萨尔浒那片山沟里,跟一群山沟里出来的野人拼个你死我活?收缩战线,让他们出来,在我们熟悉的地方打不好吗?”
萨尔浒之战,选择跟鞑子在山沟里打仗,是后世一个巨大的槽点。如果能够把战场控制在更为平坦的地区。凭借当时明军的火器,不把鞑子轰成渣。但是明军偏偏喜欢去山里跟对方硬刚……
这次战争在陆煊看来,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鞑子是有进攻压力的。他们需要劫掠到足够的粮草来过冬。按照陆煊的想法,抢先收走地里的粮食,坚壁清野。不给他们劫掠周边的空间,他们就只能从山里出来,到时候几百门大炮安排一下。帮助他们开发一下能歌善舞的天赋。
但是看李如柏的意思,明军还是要主动进攻。十万打六万,按照萨尔浒之战的标准来看。怕不是要被切菜砍瓜。
一群人争论不休的时候,丁白缨突然间闯入,没有理会众人愤怒的目光,她直接递给了陆煊一张纸条。
陆煊打开一看,脸色顿时变的精彩起来。
“诸位,我刚刚得到消息。铁岭卫失守了。”
“胡说,铁岭卫有八千多人的守卫,城墙坚固,粮草充足。就算是十万人,一时半刻也绝对不可能攻陷的。”
“它没有被攻陷,只是守城的将领开门投降了。”
陆煊也是一脸的蛋疼。他早就知道辽东的大量守将,早就被建奴腐蚀的不成样子了。所以在自己接管辽阳卫的时候,一切都是从头再来。除了接收了部分士兵,绝大多数的官员,都被他派除在外了,怕的就是出现这种情况。
铁岭卫是第一道防线,它破了。抚顺尚未重建完成,鞑子堪称一路畅通。甚至有直逼沈阳的可能。
“……”整个大殿顿时陷入了一种尴尬的局面。许久之后,李如柏打破了安静。
“事不宜迟,诸位即刻出发。前往铁岭卫,阻击建奴。”经典的文大明战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是,诸位总兵领命。只有陆煊站着不动。”
“陆总兵还有什么意见?”
“我就不跟你们一起了吧。诸位加起来,有九万人左右了。算上我也不过是锦上添花。这样吧,你们去铁岭卫,我带着自己这队人,绕路直奔鞑子大营。”
李如柏脸色抽搐了一下,总感觉陆煊再内涵自己。因为去年那战,他就曾经有机会直捣龙巢,反败为胜的。只可惜,他竟然在山里迷路了。不过想想他自己也没那个胆量。
“好,就依陆总兵的意思。”
陆煊自然是不会跟其他总兵一路的。说真的,他真的不确定加上那些人,战力会变强还是变弱。毕竟当初李如柏一万五千人,被二十五个打崩的画面,实在是让他印象深刻。
出了大殿,他直接带人直奔粮仓。先把粮仓里的补给抢了三成。尽管他自己也带足了,但是粮草这东西,没有嫌多的。
“赵靖忠还有什么消息传来。”
之前铁岭卫失陷的消息,就是赵靖忠第一时间传递回来的。比大明的驿站还要快。陆文昭见陆煊出来,凑上来问到。
“暂时没有。大人,这场仗怎么打?我见其余的总兵似乎有点不待见我们啊。”
“无所谓,他们打他们的。我们打我们的。叫侦查营现在就动起来,先行探路。不管鞑子准备怎么来,我们就做出一副直奔对方老家的姿态。”
“姿态?”
“当然不能真去。刺激的狠了,鞑子全员回防,我们人太少,不值得。只要我们做出这个姿态,鞑子必然要分兵来阻拦我们。到时候打一场硬仗,让这些新兵蛋子见识一下真正的战场,我们目的就达到了。终究底子太薄,你真以为我们凭借一年的时间,就能彻底的终结鞑子?”
“但是他们若是敢回防,其它总兵不是……”
“其它总兵你敢信谁?”
陆文昭一下子被噎了回去。陆煊说的是个事实。因为某些显而易见的原因,他们这队人马,在辽东已经成了异类。更何况其它明军的节操,也不值得被相信。
“明白了,我的这就去安排。”
半日之后,大军开拔。
于此同时,鞑子或者说大清的第一任皇帝,代善。正带着两万精锐,绕过了铁岭卫,准备以奇兵,直逼沈阳。
第146章 预备......点火
不知道是不是冥冥中存在某种意志。仍旧是萨尔浒往北二十里处,去年杜松战死的地方,也时陆煊穿越之初的地点。
陆续那自然不会跟李如柏一样,蒙着头走。一直走到自己都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他在开拔之前,就已经派出了上百名斥候,呈扇形往大军前方探路。方圆二十里之内的所有动静,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坐镇中军的陆煊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他听到了远处马匹急速靠近的声音。
“报......”来人竟是赵靖忠。这几个月,赵靖忠深入敌后,协助陆煊完成了清国周边的地图,同时也是他,第一时间传来了的清军的动向。
“靖忠,辛苦了。”陆煊起身迎接。
“卑职分内之事。大人,清军目前就在我军西北方向三十里处。我已经带队跟他们的斥候交手数次了,斩敌三十余人。他们应该也察觉到我们的动向了。”
“来人是谁?”
“应是大清的皇帝,代善亲自带兵。虽然他提前放出风声,人在铁岭卫那边。但是根据我的探查,他应该是暗中亲自率领这队精锐,想要绕开明军的封锁,直击沈阳。人数大概在两万人。”
“呵呵。有意思,看起来我跟大清真是八字不合啊。传我命令,火器营全体,即刻提速,两刻钟之内抢占五里之外的那两座山丘,布置阵地。”
陆煊旗下有有一万两千人。其中有五百最新的燧发枪火枪手。两千老式的火铳手。共两千五百人的火枪手。他是宁缺毋滥的那种。那些不合格的火器一改不要。士兵持有的全部都是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