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倾余生 完结+番外 (总有刁民想害朕)
- 类型:BL同人
- 作者:总有刁民想害朕
- 入库:04.09
扭头看那人正在仰着脖颈活动肩膀,从下颌至领口露出一段莹白优美的线条。
萧景琰当即转身回头,决定晚饭可以等等。
梅长苏揉捏着因连日看卷宗而有些酸痛后脖,毫无防备之下被萧景琰从椅上打横抱起,半声惊呼卡在喉咙里。
“……你要干嘛?”
萧景琰抱着他朝最里重的龙榻处走:“证明你还没失宠。”
梅长苏错愕片刻,噗地笑出声来。双臂环上他肩膀,悬空的两条小腿晃了晃,忽然没头没脑的道:“喂,我长胖了吧?”
萧景琰脚步不停,手上掂了掂:“比刚从徐州回来重些。但还差得远。”
梅长苏撇嘴:“皇上这个时候了还不给饭吃,如何胖得起来?”
说话间已到床前,萧景琰俯身将他放下,随即自己覆了上去:“让我先吃……”后面的话和着梅长苏低低的笑声,消失在两人纠缠的唇齿间。
萧景琰掀开帐子传水传膳时天已经黑透,宫门都落了锁了。
以易公公为首,养居殿伺候的宫人们个个都跟刚放了饷似的喜气洋洋——救苦救难的苏大人总算又来了。皇上阴沉了几天的脸色终于放晴,大家总算又可以顺畅的呼吸了。
因此不必萧景琰吩咐,一应苏大人有可能需要的事物全都备得齐全妥当,晚膳也全是苏大人喜欢的菜色。
可惜苏大人领不了他们的情——连日操劳的疲惫被情、事后的餍足放大了数倍,由今上服侍着清理干净后便倒回床上,上下眼皮一碰就要沉沉睡去。
萧景琰推推他:“不是嚷着肚子饿吗?起来吃饭。”
梅长苏将自己更深地往被子中埋进去,嘟囔道:“不吃了。”萧景琰无奈,看他困倦成这样,也怕逼他起来吃了反而不克化,只好命人端了盏人参鸡汤来,把他半扶半抱起来好声好气的哄:“不吃罢了,喝点汤垫垫肚子。”
四年中类似的情景有过太多次,梅长苏早已放弃在两人独处时和萧景琰纠结“君臣分际”的问题,双目半阖地就着他的手喝了汤,又心安理得地让他伺候着用清水簌了口。重新躺回被褥里眼皮立刻就黏上了。
萧景琰给他掖好被角,起身准备出去随便吃两口,仿佛已经睡着了的人却又迷迷糊糊地伸出手来拉了拉他袖角,说梦话似的道:“快些……回来。”
萧景琰的身形顿住。他骄傲强大仿佛无所不能的恋人难得流露一星半点对他的依赖,他却只觉得心疼。
梅长苏,其实也很不安吧?他一心要做他身前最坚实的盾,手中最锋利的矛,他从多年前重逢那天开始就担心着他会成为自己的软肋。可如今这条软肋曝露在众目睽睽之下,他怎么可能真的毫不在意?
差一点又被他骗过去了。
萧景琰低低叹息,脱掉刚刚穿上的外袍,钻进被中拢住那已然睡熟了的人。
****************************
这场小小的、几乎无人知晓的风波似乎就这么过去了。
梅长苏以为自己劝住了萧景琰,也完全不知道自己那日天未亮从养居殿离开时,萧景琰在他身后露出了怎样的目光。
他更没料到暗流会在几天后一个炎热的午后,那么毫无预兆的翻到明面上。
那天下朝后他去书院给学生们讲了一堂书。下午和几位重臣一起到御书房议事。
议事议到一半,外面忽报太子太傅求见。
这个时辰本该在书院教习骑射的太子太傅满头大汗,进来跪下说,庆王殿下和某宗亲家的三个儿子打了一架。
庆王是萧庭生的封号。他去年成年开府封了郡王,目前在同辈中位份最高,也是唯一一个管今上叫父皇的。
打架斗殴是书院中严令禁止之事,四个人还打得见了血受了伤,太子太傅觉得兹事体大,自己不敢擅专,立刻进宫来报。
萧景琰听完后不由自主地和梅长苏对视了一眼,同在对方眼中看到惊讶——庭生素来沉稳懂事,从掖幽庭救出来时和他同龄的孩子还在上树下河的胡闹,他在靖王府中已跟个小大人似的每天读书习武,空余时间还会给王府中照顾他们的人帮手做家事,从没让萧景琰操过心。
这恐怕是他头一次不守规矩,倒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萧景琰问清楚四个孩子都只是皮肉伤没大碍,跟着就问打架的缘由。
太子太傅支支吾吾地道只是少年人间的口角,怕是吵着吵着推搡了两下,就打起来了。
萧景琰皱眉:“什么事引起的口角?”庭生的性子他很了解,若真是因口角起的冲突,那一定是对方说了什么让他实在忍不了的话。
让一个生长在掖幽庭的孩子都忍不了的话……莫非是他的身世?辱及他过世的父母?
他沉吟着,却见太子太傅脸色更加尴尬惶恐,飞快的瞥了一旁的梅长苏一眼:“这个……这、臣不……”
萧景琰猛地一拍桌子:“说!”
太子太傅吓得一抖,说了实话——
原来那宗亲家的三兄弟私下议论皇上和苏大人之间的私情,不知怎地被庭生正巧听到了。大约是说到梅长苏时用词有些粗鄙孟浪,庭生忍不住出言呵斥。那三兄弟本来只是偷偷说说,不料竟被人听了去,吃惊之下恼羞成怒,反唇相讥。结果便是没吵几句就打做了一团。
萧景琰听完半晌无言,整个御书房静得跟灵堂一般。梅长苏简直忍不住想抚胸长叹——好容易稳住了大的,谁想小的那边会先炸锅?这真是按下葫芦瓢又起,叫他和谁说理去?
“庆王一个打三个?”萧景琰总算开口,问得却是这么一个问题。
太子太傅不明圣意,满头雾水地答:“回皇上,那三个是亲兄弟……”
“谁赢了?”萧景琰截断他。
“……啊?”又不是比武,几个少年厮斗还要论个输赢吗?太子太傅半张着嘴不知如何作答,愣了片刻总算灵光一闪:“四个人中间,庆王殿下受的伤最轻。”
一个打三个,受的伤还最轻,谁赢了不言而喻。
“嗯,”萧景琰听完面无表情的点点头,又垂眸去看面前的奏章,“私斗在书院里该如何处罚,照规矩罚就是。你去吧。”
太子太傅擦擦额汗行礼退出。书房中其余几人都松了一口气——皇上叫书院按规矩处罚,那便是要息事宁人的意思了。只有梅长苏心生疑窦,觉得这么平静不像是萧景琰会有的反应。可想想几个孩子吵嘴打架,他难道还能当真动怒降责?问明是庭生打赢了多半也就满意了?
4.
书院里发生了一起私斗事件,参与私斗的四个少年都被取消了半年的休沐,非祭祖红喜白丧等大事不得离开书院。此外半年内每人每日需比其他人早起一个时辰练武,晚睡一个时辰习文,还要将书院规条工楷誊抄一百遍,处罚不可谓不重。
因参与私斗的其中一人是庆王,朝中上下很快就传扬开了。
那三兄弟的父亲听闻儿子在书院闯了祸,问明原因后吓得恨不得亲自到书院再揍三个不省事的逆子一顿——他不过是萧家旁支的旁支,仗着祖荫还算富贵,但若论实权还比不过一个普通京官,何况声威赫赫的中书令。更何况中书令背后还有个皇上。
不能闯进书院揍儿子以示“教子不严”的歉意,只好连夜上书痛陈己过,可又不敢公然提及孩子们争斗的缘由,一封奏折写得转弯抹角,不伦不类,看着都叫人尴尬。
折子递上去后尤觉不足,第二日又带了许多礼物登门拜访梅长苏。可见了面一样不方便说“抱歉啊苏大人,我儿子在背后说你坏话”,只能说自己孩子在书院打架,给身为太子少师的苏大人添麻烦了云云。
梅长苏客客气气地道令公子与庆王私斗是在午后骑射课上,苏某并不在场,添麻烦什么的言重了。又道年轻人嘛,聚在一处偶有争闹不足为奇,事后处罚也是为了砥砺他们,并非真要为难谁。
他态度和善,言语温文,那宗亲心下稍定。只是梅长苏无论如何不肯受他带来的礼物,笑言怕御史大人们知道了被参上一本。那宗亲看他态度坚决,也勉强不得,讪讪地带着礼物告辞。
梅长苏礼数周全的送他出去,全没料到自己会一语成谶。
他真的被御史参了——
那位名叫贺岷的御史中丞,在次日萧景琰正要宣布退朝时出班朗声道“臣有本奏”,“臣要参中书令苏哲,违禁留宿天子寝宫,在御前不遵礼制不避嫌疑,致使朝堂民间流言纷纷,以龙阳之癖污圣上之名。”
“苏哲执掌大公书院文教,不能为众子弟表率,反令他们离心离德争闹斗殴。臣以为,在流言平息之前,苏大人实不宜再任太子少师。”
“就连中书令之职,也请陛下三思。”
他一番话说完,殿上众人尽皆愕然失色,连梅长苏都没掩住惊讶。
这贺岷是寒门士子,入仕也不过五六年。萧景琰登基后看重他性格耿介做事一丝不苟,将他从工部调入了御史台,这些年兢兢业业,积功升至御史中丞。
贺岷与梅长苏平日素无深交,但同殿为臣这些年,梅长苏对他的为人做派也颇了解,不但了解,还颇欣赏。知道他并不是那种以直邀宠之人,所以才觉得意外——虽有流言不假,但还远没严重到动荡朝局的地步。为了几句不知真假的闲言碎语就要夺朝廷二品大员的职,未免有些小题大做了。可是仔细回想,自己应该没有得罪过此人,似乎连政见不合的争执都没有过。那么,他所为何来?